第40章 返京之前(一)

遠黛自袖籠內取出沅真使人送來的那封書信,微微沉吟的輕撫着,卻是良久也沒言語。這封書信之中,除卻起東等人之事外,卻還提到了有人悄然潛入書房一事。

而這,也正是遠黛未將這封書信交予蕭呈嫺親覽的原因。

壓根兒不必多想,遠黛便知道,那個潛入書房之人必是百里肇身邊的嶽堯。雖說她並不介意被人知曉那些店鋪之事,但嶽堯以這種方式刺探於她,卻還令她心生恚怒。

一手支頤的靠在几上,遠黛默默出神良久,直到文屏輕輕上前,將一盞茶擱在几上,才讓她驚醒過來。擱下手中書信,遠黛端茶淺啜一口,長長的吁了口氣。

文屏眼尖,見到封皮上熟悉的字樣,不禁一笑,道:“沅真姐姐的信竟送到這裡來了嗎?”

微微頷首,遠黛淡然道:“可不正是!”文屏見她並無細說的意思,自也並不問起。反倒是遠黛,在擱下茶盞後,竟忽然問了一句:“杜若的那枝簫,你可還了她沒有?”

她忽而說起這個,倒是提醒了文屏,“呀”了一聲之後,文屏失聲道:“小姐若不說起,我竟真真忘了這事了!”她說着,畢竟有些遲疑的看向遠黛:“小姐……”她伏侍遠黛也已有些時日,這陣子遠黛更將她視如心腹,因此她更知道遠黛斷然不會無故問起這個。

擡眸朝她一笑,遠黛搖頭道:“沒什麼事兒!我只是提醒你,明兒記得將那簫還了杜若!”纔剛有那麼一會。她是真想以簫音引了百里肇來,與他理論一回,但細思之餘,卻還是壓抑住了這種衝動。畢竟。她與百里肇的關係,還未曾親密到可以面斥其非的地步。

一念及此,遠黛竟又忍不住微微失神。及至回過神來。心下不禁好一陣疲憊。

無思、無慮、無憂、無懼,自己離這八個字彷彿已越來越遠了。

…… ……

既已決定後日動身回京,次日衆人少不得過去疏影山莊向百里肇辭行。但這些事兒,卻都與遠黛等人無干。她們原是閨中嬌女,這等禮尚往來之事自輪不到她們出面。

陸維英的病情已好了許多,行動都無大礙,然面上未退的瘡痕。卻讓他不願離開綠萼嶺。他這病情,說起來也與蕭呈燁脫不了干係,因此蕭呈燁雖也覺他咎由自取,但畢竟不好做的太過,便索性留了他在別院小住。陸維英既不走。陸維傑也只得留下陪他。

而遠黛之所以知道這些,卻是因爲凌遠萱。凌遠萱對陸維傑的決定顯然甚是不滿,而這種不滿除卻遠黛二人外,卻顯然也無處訴說。遠黛與蕭呈嫺見她氣鼓鼓的樣子,卻也不由失笑。蕭呈嫺心中是如何想的,遠黛並不清楚,然而這一刻,遠黛卻真是有些羨慕凌遠萱。

不爲其他,只爲她那直來直去的單純性子。

遠黛姊妹來時。原說了最多不過待上十天半個月,便自然不會帶太多的東西來。這一收拾起來,倒也並不困難。早間略收拾了一回,便已妥當。

杜若那邊,遠黛也親去看了。她原只是風寒入體,吃了藥後。已好了些。雖仍得養上數日,但支撐着從綠萼嶺回平京卻還是無妨的。

蕭呈燁等人過去既去疏影山莊辭行,百里肇少不得留了他們用午飯。遠黛三人仍在內院用了午飯。用過飯後,蕭呈嫺便約二人再往嶺上賞梅。遠黛倒是一口允了,一邊凌遠萱卻是猶疑半日,畢竟藉口要午睡,自己回屋去了。

遠黛二人知她心意,倒也並不勉強,見她去了,便也起身出了後院。

因照水林離着後院最近,且此時無人,二人便仍往照水林行去。

照水石旁,風景如舊。二人在石邊坐了,目注潭水,好半日,蕭呈嫺才嘆了口氣。遠黛聽她嘆氣,便自偏首看她:“姐姐今兒這是怎麼了?竟忽然嘆起氣來!”

默然一刻,蕭呈嫺才勉強笑道:“我只是想,明年這個時候,也不知我人在何處?”

遠黛聽得一笑:“姐姐想多了!即使你日後嫁了人,也依然是蕭家的女兒呀!”

蕭呈嫺搖頭道:“你們凌家的老太君從前也是我蕭家的女兒,不是嗎?”

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在家時便再如何金嬌玉貴,嫁了出去,也總歸是別人家的人了。這一點,遠黛心中自是明白的,但口中卻仍免不了出言安慰道:“姐姐想多了!”

蕭呈嫺爲之一笑,卻忽而道:“妹妹可知,其實我是嫉妒了!”

從前初識時,凌遠萱雖有個自幼訂婚的夫婿,但卻不曾見過面,更無絲毫瞭解,因此卻與二人一般忐忑。而遠黛的處境,更遠遠不如她。如今算來也不過一月有餘,凌遠萱與陸維傑儼然已是蜜裡調油,一刻也離不得。而遠黛與百里肇,雖還說不上有什麼深厚情誼,但也曾說過“值得一嫁”的言語。惟有她蕭呈嫺,至今仍是孑然一身,與前無異。

而這些,怎不讓蕭呈嫺心中微感失落。

遠黛自是明白她的心意,微笑了一下後,她道:“這些事兒,講求的原就是一個‘緣’字,緣分到了,一切自然水到渠成,姐姐又何必想的太多?”她說着,卻忽然便想起起東來,因笑道:“話說回來,姐姐這趟下山,原是選婿去的,結果除了那個家奴外,竟是一無所獲!”

被她這麼一提,蕭呈嫺倒又想起起東來,因笑道:“若是那個家奴爭氣的話,我此行才真叫一無所獲呢!”起東若真中了進士,不管文武,便都算是天子門生。她蕭家便再有權勢,也不敢便這麼將天子門生拉回家去做個家奴。因此蕭呈嫺纔有此話。

遠黛悠然笑道:“我卻與姐姐想的不同呢!姐姐家中奴僕數百,其實倒也不差他一人。他若真能中了進士,他既受了蕭府之恩,以他重情重義的性子,將來得機,又豈能不予報答!”

蕭呈嫺揚眉,反問道:“妹妹與他也不過見了一面,怎麼便知他這人重情重義了?”(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六十七章第34章 打賭如何第91章 承諾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8章 上燈日(二)第九十六章第18章 入住文宣閣第43章 觀音山第七十六章第57章 青螺第74章 女子所求第19章 放燈第60章 叩門第65章 婚事第68章 生氣第62章 投桃報李第63章 心意第41章 刺探(一)第68章 死灰與死水第39章 現狀第95章 一路走好第64章 三個月第51章 柳笛第78章 皇后駕到第44章 主子恩重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38章 都是一刀第44章 只如初見第3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46章 何來信心第27章 文舉?武舉?第29章 什麼人第46章 揣度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41章 矛盾所在第6章 我的女人第106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9章 舅氏第48章 顧影自憐第61章 明州往事第15章 不會太糟第28章 武舉人守信得善報(二)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16章 夫妻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58章 擄人第七十七章第40章 該擔心誰(二)第四十二章第21章 兄妹(一)第39章 沅真來信第56章 她的身份第38章 也值一嫁第44章 恨死了第8章 慧眼獨具(二)第37章 三堂會審第41章 避第66章 永郡王第五十章第46章 何來信心第17章 凌遠萱第11章 不該第66章 臨昌公主(一)第17章 婚事第69章 咄咄逼人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100章 臨終(一)第18章 出人意料第30章 柬貼又至第七十四章第62章 故地重遊第37章 三堂會審第28章 武舉人守信得善報(一)第74章 女子所求第17章 警惕第64章 相約中元節第42章 她值得第111章 別第17章 婚事第64章 嫌隙第74章 女子所求第29章 兄弟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81章 舉動第103章 臨終(四)第53章 快與慢第58章 故人往事第7章 慧眼獨具(一)第92章 塵埃落定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14章 吹簫引龍(二)第8章 踢皮球第36章 理由何在第58章 故人往事第67章 貴婿第62章 往事如風
第六十七章第34章 打賭如何第91章 承諾第90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58章 上燈日(二)第九十六章第18章 入住文宣閣第43章 觀音山第七十六章第57章 青螺第74章 女子所求第19章 放燈第60章 叩門第65章 婚事第68章 生氣第62章 投桃報李第63章 心意第41章 刺探(一)第68章 死灰與死水第39章 現狀第95章 一路走好第64章 三個月第51章 柳笛第78章 皇后駕到第44章 主子恩重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38章 都是一刀第44章 只如初見第3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46章 何來信心第27章 文舉?武舉?第29章 什麼人第46章 揣度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41章 矛盾所在第6章 我的女人第106章 不見棺材不掉淚第9章 舅氏第48章 顧影自憐第61章 明州往事第15章 不會太糟第28章 武舉人守信得善報(二)第65章 一生不二色第16章 夫妻第59章 放不下?放下!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63章 陸維英忽至第28章 再上觀音山(二)第58章 擄人第七十七章第40章 該擔心誰(二)第四十二章第21章 兄妹(一)第39章 沅真來信第56章 她的身份第38章 也值一嫁第44章 恨死了第8章 慧眼獨具(二)第37章 三堂會審第41章 避第66章 永郡王第五十章第46章 何來信心第17章 凌遠萱第11章 不該第66章 臨昌公主(一)第17章 婚事第69章 咄咄逼人第59章 再見流花河第100章 臨終(一)第18章 出人意料第30章 柬貼又至第七十四章第62章 故地重遊第37章 三堂會審第28章 武舉人守信得善報(一)第74章 女子所求第17章 警惕第64章 相約中元節第42章 她值得第111章 別第17章 婚事第64章 嫌隙第74章 女子所求第29章 兄弟第75章 送禮就送菟絲子第81章 舉動第103章 臨終(四)第53章 快與慢第58章 故人往事第7章 慧眼獨具(一)第92章 塵埃落定四十二章 套中人一第14章 吹簫引龍(二)第8章 踢皮球第36章 理由何在第58章 故人往事第67章 貴婿第62章 往事如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