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1章 別樣心思

bookmark

喧囂的戰場沉寂下來了。

晨光曦微中,厚重的鉛色的霧一樣的硝煙,帶着一股作嘔的血腥氣,壓抑着空曠的北方平原。

一具具蜷縮的,或是殘缺不全、血肉模糊的屍體,在已經被踏平的草地裡,以人世間各種最殘忍的,也是最自然的姿式,層層疊疊地橫躺豎臥着。

混雜着支離破碎殘肢內臟,污血淋漓的死馬,絲縷飛揚的戰旗……

最引人注目的,是在屍體中央,用人頭壘起的京觀。

死去的將士雙目怒睜,不知道是死不瞑目,還是對敵人殘暴的控述。

啄屍的鷹鷲正在成羣成羣的飛來,大片大片的黑老鴉在無休無止的聒噪着。

即便廝殺已經過去了一天一夜,但濃郁的血腥味兒似乎仍瀰漫在整個曠野上,濃烈得無法化開。

當畢軌看到眼前這一番令人觸目驚心的景象時,兩眼就像是死魚眼那樣鼓突出來,臉色開始變得慘白。

他並不是因爲眼前的慘烈場景而不適。

畢竟也是在邊境當了數載刺史。

他之所以這副神情,是因爲蘇尚、董弼兩位將軍的戰死。

他們兩人的人頭被胡人特意掛在旗杆上,插在京觀前,極是醒目。

全軍覆沒!

匹馬不得返!

畢軌兩眼無神,只覺得腦門在轟隆隆地作響。

“使君,胡狗殘暴,如此侮辱將士,吾等恨不得趕至樓煩盡屠之!”

魏軍的部將們看到眼前的場景,皆目眥盡裂,紛紛請戰。

“屠?屠誰?誰屠?”

畢軌喃喃地說道。

他派出的前軍,乃是幷州精騎。

如今精騎盡沒,剩下的,也就是徵召而來的胡騎。

胡人本就多變,現在這種情況下,自己這邊的胡騎會不會軍心動搖,還很難說……

想到這裡,畢軌猛然清醒過來。

“此處離樓煩多遠?”

“不足三十里。”

“快,快,收拾殘骸,退兵!”

畢軌好歹是年少成名的人物,又在幷州當了幾年刺史。

他只是驕縱,又不是愚蠢。

出了關塞,沒有足夠的騎軍,想要與胡人相爭,那就是做夢。

現在精騎盡失,聽說胡人還不斷在前方的樓煩集結,沒有關塞做依託,到時候全軍覆沒的很可能就輪到自己了。

“退兵?”

魏軍的部將們皆是意外。

“使君,爲何要退兵?”

“樓煩恐有伏兵。”畢軌連連催促,“速速收拾!”

觀畢使君臉色,部將們皆知他已是膽破。

心裡不由地有些鄙夷:

堅持要出塞追擊的是你,現在胡人就在眼前,極力退兵的也是你!

只是魏法嚴厲,畢軌又是主帥,衆將雖心有不甘,但手頭卻是不慢,很快把屍體掩埋起來。

然後便匆匆往關塞退去。

第二日,軻比能親領萬餘騎,到達樓煩。

待他得知魏軍已退,不由遺憾地對自己的兒子說道:

“惜哉!若是彼再多留一日,幷州之軍,則皆爲吾所滅。”

“介時即便不能入塞而據,亦可掠幷州錢帛女子爲吾所有。”

軻比能之子面有慚色:

“大人教訓的是,是我太過心急了。”

“吾意並非言汝之過,乃是嘆惜而已。此次你做得很好,不但讓漢人膽寒,倉皇而逃,而且也震懾了步度根。”

建興十一年六月,幷州刺史畢軌貪功冒進,派出的追兵被軻比能之子滅於樓煩一帶,全軍覆沒。

就連蘇尚、董弼兩位將軍亦戰死,匹馬不得返。

畢軌膽寒之下,退守關塞。

經此一戰,步度根終於下定決心,歸附軻比能。

合併了步度根的部族之後,軻比能的勢力,東起上谷郡(即河北張家口附近),西至九原故地(河套地區),鼎盛一時。

雖然畢軌及時領軍退回塞內,但軻比能並不打算就此罷手。

再加上步度根呆在幷州多年,對幷州地理很是熟悉。

在步度根的帶領下,軻比能領三萬精騎,劫掠幷州的邊境。

一時間,幷州烽火四起,邊境士吏苦不堪言。

畢軌本就不善領軍,再加上幷州精騎損失殆盡,根本沒有辦法阻止軻比能的劫掠。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向洛陽求援。

幷州的急報送至洛陽,曹叡大怒之下,又把畢軌的奏章給摔了。

中護軍蔣濟出列彈劾道:

“畢軌先有樓煩之敗,後有不護幷州之失,若是讓其繼續憑幷州刺史,恐失士吏之望。”

“凡人材有長短,不可強成。軌文雅志意,自爲美器。然非治政之才,更非領軍之將。”

“不若讓其入居顯職,不毀其德,於國事實善。此安危之要,唯聖恩察之。”

建議把畢軌調回朝中,不讓其任職地方。

曹叡本就因爲浮華案對畢軌不滿,聞言便問道:

“那幷州刺史何人可任之?”

“以前幷州有牽子經任護鮮卑校尉,境內無胡人之亂。牽子經纔去不久,胡人則生亂。”

“田國讓與牽子經併名於幽並之地,不若讓田國讓任之。”

所謂牽子經,便是牽招,已於前年去世。

而田國讓,則是被幽州刺史排斥出幽州的田豫。

曹叡聽了這個建議,略有猶豫。

田豫當年之所以被調離幽州,亦是因爲對胡人多有用兵,引得邊境不安。

若是讓他當幷州刺史,又如何能讓人放心?

因爲牽招生前曾有建言:

蜀寇有進犯中原之心,而軻比能有南下之意,要注意提防兩者聯合攻魏。

蕭關一戰後,馮賊之名愈盛。

據細作所探,涼州胡人多有聽其令者。

幷州離關中可不算遠。

想到這裡,曹叡就越發覺得牽招所見實是深遠。

可惜啊,這等人才,卻是再不能爲大魏守邊矣!

想到這裡,曹叡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如今所急者,乃是軻比能作亂幷州,若是在這個時候畢軌調走,只怕幷州會更加混亂。”

“故眼前所要做的,是先如何把軻比能與步度根驅離幷州,讓幷州百姓安定下來。”

中領軍楊暨出列上奏道:

“軻比能與步度根新並,人心未齊,出兵敗之,正當其時。若是拖延過久,讓二人齊心,以後只怕要爲禍幽並二州。”

“吾豈會不知?只是當以何人領軍前往?”

“臣願往。”

曹叡不許:

“此次領軍往幷州,只許勝,不許敗,楊卿雖爲中領軍,但以前從未有領軍之舉,還是留守洛陽爲佳。”

楊暨其實也和畢軌一樣,皆是書生。

如今畢軌出事,曹叡自然不放心讓楊暨領軍前往。

蔣濟再次上前:

“臣亦願往。”

蔣濟乃是早年就追隨曹操的老臣,多次領軍作戰,又善審軍事,乃是合適人選。

只是曹叡卻是沒有第一時間答應:

“事關重大,且容吾再思索一番。”

中護軍一職雖位不比上卿,但職權頗重,除可總統諸將,執掌禁衛外,另有負責選任武官之權。

洛陽有歌謠:欲求牙門,當得千匹;五百人督,得五百匹。

說的便是有人慾爲牙門將,則須得向蔣濟送一千匹帛;就算是五百人督的這種低級軍官,也需要五百匹帛。

當然,魏國以世家爲根基,權貴豪右多有違法之事。

這點行賄收賄,根本算不了什麼大事。

司馬懿還曾拿這個事問蔣濟,蔣濟開玩笑地答曰:

洛陽物貴,少一錢亦不可得也!

於是兩人遂相對歡笑。

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司馬懿和蔣濟的私人關係很好。

也正是因爲這一點,所以曹叡纔不願意蔣濟領軍前往幷州。

理由也很簡單。

如今魏國近半精兵,皆聚於關中,由司馬懿所統。

眼下能派往幷州的兵力,只能是駐紮於洛陽的中軍。

若是把中軍交給蔣濟,曹叡晚上怕是睡得不太安穩。

就在這個時候,從關中送過來的一封戰報,解決了曹叡的心頭之憂。

“論起用兵,還是大司馬能讓人放心!”

戰報上寫的是數次派軍前往北邊,驅逐胡人,鞏固北地郡。

且多是秦朗領軍,故戰報中還特意爲秦朗請功,言其頗有大將之風。

曹叡看到這裡,萬分高興地說道:

“吾知用何人領軍前往幷州矣!”

當下連忙下了急詔,派快馬送往關中。

急詔日夜不停,僅兩日便到達長安。

秦朗得詔,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趕到洛陽,然後領着中軍,向幷州出發。

“大人,陛下當真讓秦朗領軍去幷州了!”

司馬師一臉敬佩地看着司馬懿,“大人前番所料,皆一一應驗,實乃深謀也!”

“陛下雖有秦皇漢武之志,卻無秦皇漢武之智,加之年紀尚淺,性子急躁。”

司馬懿並沒有因爲司馬師的話而高興,只是淡淡地說道,“這些年來,吾也算是能摸清了陛下的幾分心思。”

司馬師看到自家大人這般模樣,欲言又止。

最後他看了看周圍,確定沒有其他人聽到自己父子的談話,還是忍不住地壓低聲音問道:

“大人想辦法把秦朗調離關中,可是有所謀算?”

事實上,一直在關注幷州的司馬懿,幾乎是與洛陽同一時間知道了幷州的局勢。

畢竟北地郡的北邊,就是九原故地。

而關中的馮翊郡,與幷州僅僅隔了一個平陽郡。

即便沒有掌握全部信息,但司馬懿已經可以根據手頭的消息,推測出幷州目前的情況。

所以送往洛陽的戰報,根本就是掐着時間送的。

如果說前些日子司馬師還只是有所懷疑,現在幾乎就已經肯定了。

司馬懿看了司馬師一眼,淡然道:

“我還道你不敢問。”

司馬師臉色微微一變,只見他有些艱澀地吐出兩個字:

“大人……”

就再也說不出話來。

“放心,不是你想的那樣。”

司馬懿瞟了司馬師一眼,彷彿知道司馬師心裡在想什麼。

司馬師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對,大人既然知道我心裡在想什麼,那豈不是說大人也想過……

他猛地又向司馬懿看去。

司馬懿卻是沒有繼續這個話題,他看向西邊,目光深遠,良久之後,這才突然開口道:

“大郎,蜀魏之間,在關中終究會有一戰,甚至數場大戰,兩國不分出勝負,只怕不會罷休。你覺得到時是蜀勝亦或是魏勝?”

“自然是魏勝。”

司馬師毫不猶豫地回答道。

司馬懿轉過目光看向他:“我問的是,誰會勝出,而不是你想要誰勝出。”

司馬師本想說“因爲關中有大人在”,但當他感受着自家大人目光裡的壓力,一時間竟是訥訥說不出話來。

只是大人就這麼一直盯着自己,似乎一定要從自己這裡得到答案,司馬師咬了咬牙,這才說道:

“五五開吧。”

司馬懿這才點了點頭:

“不錯。若是在隴右之戰以前,誰要說蜀人想進入關中,那就是個笑話。”

“但現在……”說到這裡,司馬懿嘆了一口氣,聲音低沉了下去,“現在不一樣了。”

“蜀國前有諸葛,後有馮賊,更兼蜀軍悍勇,即便是吾,亦未必有信心勝過此二人。”

“陛下讓吾守住關中,若是吾能敗此二人,則將從大司馬升至何職?”

“若是敗於二人之手,讓關中陷落,吾之罪,將何以定之?”

司馬師聽到這裡,身子一震,不可置信地看向司馬懿。

但見平日裡凡事皆有謀劃的大人,臉上略有陰沉,也不知心裡究竟是在想什麼。

“大人?”

司馬懿目中隱有寒芒,臉上又帶了些許捉摸不定的神色:

“大魏立國以來,軍中將帥,皆是以宗親爲主,然如今宗親已勢微。”

“現在揚州有滿寵,關中有吾,皆非宗親,卻掌大魏大半精兵。”

“更兼陛下登基這些年來,對外立威不足,在內又有世家豪右漸掌地方選官之權。”

“吾這一次,雖心有所料,但其實還是存了試試陛下的意思。”

說到這裡,司馬懿的臉色已經越發地陰沉:

“沒想到陛下當真是選中了秦朗,由此看來,陛下對眼下的局勢,其實已起了防範之心。”

九品中正制,讓選官之權,漸漸落入世家大族之手。

陛下既然有秦皇漢武之志,又怎麼可能會眼睜睜地看着世家大族掌政之後,再掌軍權?

所以自己雖說被陛下派來關中,委以專任之權。

但這個看起來是極度信任的背後,未必是好事。

司馬師聽到這裡,如果還不明白,那就是枉費司馬懿培養他這麼久了。

“所以大人想辦法把秦朗調離關中,是……”

“是給以後做一些打算罷了。”

司馬懿說到這裡,又看了一眼司馬師,“你現在知道吾以前爲什麼要提醒你注意夏侯徽了吧?”

司馬師身子一抖,臉色慘白。

夏侯徽,正是司馬師的妻室。

她是夏侯尚之女,夏侯玄之妹,正是出身夏侯三族之一。

夏侯玄因爲毛皇后之弟,以及浮華案一事,被陛下記恨。

“夏侯家的人,現在被陛下所忌,若是你不想讓她連累了我們司馬家,最好早早做好準備。”

“再說了,”司馬懿目光陰冷起來,“夏侯家爲了翻身,誰知道會做出什麼事?”

“真要被別人拿到了我們司馬家的把柄,去陛下那裡邀功表忠……”

司馬師“撲通”跪了下來。

第0897章 接班人第1283章 良家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082章 高智商第0042章 被人輕視的潛力股第1126章 太子第0121章 織布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0300章任CEO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0393章 萬般學問,你學了多少?第0831章 君侯要回來了,你看着辦第0992章 千里不留行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008章 馮永的往事第0463章 樑四第0897章 接班人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651章 門路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658章 各逞計謀第1283章 良家子第1046章 鉅變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859章 南中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759章 虞氏與郭氏第0343章 開春第0533章 問策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055章 底蘊太薄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926章 敦煌第0287章 民團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378章 豈曰無衣第0845章 交替第0344章 二月錦城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226章 期望很大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579章 四方風雲第0851章 出塞第0463章 樑四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970章 蝴蝶扇動的翅膀第0794章 返回第0026章 黃月英的心結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400章 俗!真俗!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0751章 有點誤會第1053章 託付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857章 南邊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287章 民團第0930章 試驗第0839章 送禮第1198章 先鋒第0491章 別離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269章 山門隱現第0872章 建興九年的冬天第1275章 誠意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498章 發動特技(二合一大章)第978章 相持第0140章 先進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735章 好日子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0001章 收麥的季節第0428章 鮑三娘第1151章 棄徒第1124章 入宮第0545章 大忽悠第0139章 急不可耐第0878章 長史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319章 夷人遠道來投第1113章 戰略碾壓第0041章 王訓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024章 真的被坑了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120章 鹼
第0897章 接班人第1283章 良家子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082章 高智商第0042章 被人輕視的潛力股第1126章 太子第0121章 織布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815章 微徑南通第0300章任CEO第801章 關姬掛帥第0393章 萬般學問,你學了多少?第0831章 君侯要回來了,你看着辦第0992章 千里不留行第0949章 意料之外的鹿第0660章 我不是針對你第0008章 馮永的往事第0463章 樑四第0897章 接班人關於攤丁入畝與小農經濟阻礙季漢新興產業發展的討論第0128章 爲什麼不是趙廣?第0607章 幫我站一會第0651章 門路第0505章 圖個什麼?第0658章 各逞計謀第1283章 良家子第1046章 鉅變第0671章 沒有頭緒第0859章 南中第0678章 細言前事第0759章 虞氏與郭氏第0343章 開春第0533章 問策第1169章 索頭部第1218章 錢糧不足第0055章 底蘊太薄第0774章 解決隱患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926章 敦煌第0287章 民團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378章 豈曰無衣第0845章 交替第0344章 二月錦城第0079章 呂老兵的小心思第0226章 期望很大第0230章 傷寒雜病論第0579章 四方風雲第0851章 出塞第0463章 樑四第0305章 傳聞有誤第0970章 蝴蝶扇動的翅膀第0794章 返回第0026章 黃月英的心結第1044章 局勢的變化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400章 俗!真俗!第1290章 出逃之後第0751章 有點誤會第1053章 託付第1176章 在其位,謀其政第0857章 南邊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287章 民團第0930章 試驗第0839章 送禮第1198章 先鋒第0491章 別離第0899章 缺失的環節第0269章 山門隱現第0872章 建興九年的冬天第1275章 誠意第1278章 馮明文的師承第0498章 發動特技(二合一大章)第978章 相持第0140章 先進生產力促進社會進步第0507章 書店見聞第0099章 有些反常的李遺第0735章 好日子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0001章 收麥的季節第0428章 鮑三娘第1151章 棄徒第1124章 入宮第0545章 大忽悠第0139章 急不可耐第0878章 長史第0368章 票子的期限第0355章 就說說話第0319章 夷人遠道來投第1113章 戰略碾壓第0041章 王訓第1207章 兩害取其輕第0024章 真的被坑了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0836章 且同歸,且同歸第1263章 鄴臺之變第0120章 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