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69章 涼州後事

bookmark

九月底十月初的蜀地,已經有了寒意。

但李八郎不敢耽擱,因爲如果這個時候不趕時間,再遲一點的話,那就要等到明年開春了。

趕不到涼州,如果能趕到漢中最好,趕不到,至少也要到錦城。

換作以前,李八郎肯定是沒辦法出遠門的。

因爲姐弟二人,雖說是沾了姓李的光,能吃飽,凍不着,但想要再進一步,根本不可能。

囊中羞澀,難道一路乞討去涼州?

不過李六娘說自己的親事一切從簡,所以三日後,李八郎就多了一個姊夫。

這個姊夫雖說是個武夫,但極是疼愛阿姊。

又因爲是馮鬼王軍中的老人,所以家產頗豐。

從他無意中透露出來的口風中,李八郎知道,早些年馮鬼王從越巂平亂到轉戰隴右,光是勞力買賣,自己這位姊夫就沾了不少油水。

更別說幾次大勝下來的犒賞。

最重要的,用這些年累積下來的軍功,換取了田地,交給興漢會打理。

每年收上來的糧食,除去賦稅和給興漢會的抽成,剩下的按姊夫的要求,會折算成糧票錢票布票等,按時送到姊夫手裡。

如此一來,姊夫就沒有了任何後顧之憂,可以安心呆在軍中。

不過這些田地是虛田。

若是姊夫想要把這些虛田換成實田,自己打理,也不是不行。

但一來是實田有可能會落到越巂,也有可能會落到隴右,甚至南中。

真要落到南中那邊,哭都來不及。

二來嘛,那就是這些虛田的產出折算,興漢會有一部分的賦稅補貼。

所以真要自己打理,那就得正常交賦稅,不划算。

興漢會之所以允許有這樣的操作,跟三國時代的先軍政治是分不開的。

三國鼎立,先軍政治是必須的,漢魏吳無一例外。

但因爲經濟基礎不同,所以軍制也各不相同。

魏國的是士家制度,士兵及其家庭另立戶籍,稱爲“士家”。

男子終身當兵,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世代當兵,士家只能與士家通婚。

士兵死後,妻子由官府主持改配士家。若是士兵逃亡,家屬要受嚴厲處罰,重則處死,或沒爲官奴婢。

吳國除了士家制度,還有世襲領兵制。

所謂世襲領兵制,即屬孫吳諸將私有,各將領所領軍隊算是其部曲。

部曲在將領帶領下,不但參與中央指揮的戰役,同時還要爲將領提供其它耕種雜役等。

甚至在將領死後,部曲還得繼續聽令於將領之子或其血親繼承者。

至於季漢的兵制,又有所不同。

首先是胡夷佔了相當大的一部分。

最早是大漢丞相平定南中後,爲了減少南中夷人叛亂的能力,不但大量抽取夷人當兵,甚至還遷徙大量夷人到蜀地。

而馮鬼王自不必說,屢次組建義從胡騎。

這種做法算是半士家制度,針對的是胡夷。

除此之外,大漢主要還是募兵與徵兵相結合的制度。

募兵是爲了培養職業兵,加強戰鬥力。

徵兵是爲了培養預備役,以便隨時可以應付大戰。

大漢丞相在隴右之戰後,回到漢中,吸取了隴右之戰的教訓,精減軍中老弱,練兵講武,代表着大漢軍制的正式確立。

誰都知道練出職業精兵纔是優選,但這個需要良好的財政支撐。

三國之中,唯有大漢纔有這樣的資本。

興漢會從一開始就與皇家有千絲萬縷的關係,所以算是半個官方。

它對馮永軍中將士的補貼,算是大漢財政的一個補充。

有點類似於後世的軍火商財閥對政府的政治獻金。

在先軍政治下,這種政治獻金自然是越多越好。

而馮君侯,就是興漢會這個財閥的總代表。

如今這個財閥代表,正騎着高頭大馬,走在敦煌城的大街上。

因爲涼州刺史的到來,所以這條街道提前清人了。

“嗒嗒嗒……”

清脆的馬蹄聲迴響在街道上,更是顯出街道的安靜。

馬是西域馬,極是神俊,唯一遺憾的是,這是一匹閹過的馬。

神俊無比的西域閹馬。

關大將軍親自擔任護衛,僅落後馮君侯半個馬身。

披着鐵甲的親衛圍繞在周圍。

張府的大門大開着,張就站在門口,恭迎馮君侯的到來。

十月的涼州,天空紛紛揚揚飄着米粒般大小的雪。

馮永翻身下馬,拾階而上,張就連忙行禮:

“見過君侯。”

“無須多禮,張公子久等了。”

馮永駐足站在張府的大門口,打量了一下張就。

只見張就裹着又厚又長的羽絨服,鼻子被凍得發紅,但卻在努力地保持着自己的從容風度。

張就也同樣在打量着馮永。

他的眼中有驚異之色。

上一回去隴右,他並沒有見到馮永。

雖說早就知道馮永年紀不大,但當真人站到他面前時,張就還是忍不住地眼中閃過驚異之色。

他與馮永對陣過,被馮永坑過,甚至去隴右的時候,還想着能與馮永見一面,只是未能如願。

今天是第一次近距離地與馮永面對面。

雖然早就知道馮永的年紀不大,但是待看清真人時,他心裡還是止不住地有些嘀咕:

這個人,這般年紀,是怎麼做到心黑手狠,天下皆知的?

懷着這樣的腹謗,張就伸手肅禮,“君侯請,大人已在府中恭候多時。”

馮永點頭:“張公子請。”

張就轉身,在前方引路。

張恭養病的房間裡,早就燒起了煤爐,煤爐與火炕之間,有一條煙道相通。

在涼州,這等房間配置,只有富足人家才能擁有。

並不是說做個煤爐和火炕有多少技術含量,而是煤餅只能從隴右那邊運來。

當然,你也可以燒木炭。

但不管是燒煤還是燒炭,那都不是一般人家所能消費得起。

張恭裹着厚厚的絨毛毯,坐在榻上,對着走進來的馮永說道:

“老夫重病纏身,無法下榻迎接君侯,望君侯見諒。”

“張公真要下榻接永,那纔是折煞永也。”

馮永解下外袍,抖了抖,交給身後的關姬,然後又在火爐上烤了烤。

直到手變得暖和,身上的寒氣盡去,這才拉了椅子,坐到榻前,握住張恭乾枯的手:

“永久聞張公之名,早就渴慕一見,今日能到府上拜訪張公,足慰平生。”

沒有太多的禮節,甚至有些自來熟。

偏偏又很注意細節,知道張恭怕冷,生怕自己身上的寒氣傳給張恭,所以先去烤火,然後再坐到榻前。

感受到手上的暖意,張恭看向馮永,臉上有欣賞之色,哈哈一笑:

“老夫亦久聞君侯之名矣,雖未見而實神交,今日得見君侯,老夫同樣是足慰平生啊!”

巧言令色的馮鬼王是不是真的足慰平生,別人不清楚。

但張恭那是真的對馮鬼王神交已久。

幾個月前,劉良前來拜訪張府,轉達了馮君侯對張恭的評價。

馮君侯高度讚揚了張恭平叛亂,撫胡夷,定西域,堅決維護華夏統一的舉動。

並且認定他與某些涼州豪族大不相同。

就是這個評價,讓張恭大生知己之心。

可能是有些激動,張恭抽出手來,捂住嘴巴咳嗽起來。

張就一看,連忙就要上前。

哪知坐在榻前的馮永已經站起來,幫忙撫了撫張恭的後背:

“永此次前來,特意帶了良醫,到時候讓他幫忙看看張公的身體。”

張恭咳了一會,這才緩和下來,搖了搖頭:

“君侯有心了,只是老夫的身體老夫又豈會不自知?此乃天年,非人力可救。”

馮永溫聲道:“來都來了,總是要看一看。我剛任涼州刺史,諸多事還要仰仗張公。”

“張公名震西州,只要張公在一日,涼州與西域就能多安定一分。”

張恭擺擺手:

“君侯過譽了!”

馮永重新坐回位置,忽然一笑:

“可惜現在沒有蚊子。”

別說是張就,就是張恭都是一怔,不明白馮永爲何說出這個話來:

“君侯這是何意?”

“張公臉上的皺紋可以夾死蚊子了。”馮永笑嘻嘻地說道,“若不是心裡高興,斷不會這樣。”

張恭又是大笑。

他一邊笑,一邊指着馮永說道,“巧言令色,果然是巧言令色!”

旁邊的張就聽到張恭這個話,臉色頓時一變。

馮永本人卻是渾不在意。

張恭看了一眼張就,心裡嘆了一口氣,自家的孩子果然還是不夠沉得住氣啊!

他一邊想着,一邊繼續說道:

“說實在的,若是論起西域之地,老夫自認還是有幾分臉面。但若是論起涼州,恐怕老夫不如君侯!”

馮永搖頭:“我可做不到讓大漢能兵不血刃收復敦煌甘泉二郡。”

“至於西域,那就更不用說。這些年來,若非張公,西域諸國只怕早已不知漢威。”

雖說大漢威壓西域三百餘載,宗主國的身份,早已刻入了西域諸國的骨子裡。

但中原動亂數十載,漢使久不至西域,這些年若不是因爲張恭,西域只怕已經開始離心。

所以馮永這般尊重張恭,並不是單單因爲他在涼州的聲望。

“這些年來,中原動亂的消息,早已傳遍西域,老夫不過是勉力而爲罷了。”

張恭知道馮永想要說什麼,他卻是無半點得意之色,反是緊緊地握住馮永的手,語重心長地說道:

“更何況老夫只怕不久於人世矣!君侯知我,我亦知君侯。若是君侯欲重振漢威於西域,最好是趁着老夫還剩幾口氣,早做準備纔是。”

馮永點頭,然後又搖頭:

“西域固然重要,但若是漢室不興,大漢又何有餘力經營西域?”

“且如今的西域長史府,乃是魏賊所立。”說到這裡,馮永一聲長嘆,“以大漢現在的情況,怎麼可能遠征西域?”

張恭聞言,眼中有急切之色:

“君侯,魏國雖在西域設有長史府,但早已不復漢時之威,故長史府不過是佔了個名義罷了。”

“若是大漢此時不管西域,只怕十年之後,西域諸國再不復知漢威矣!”

“且西域多產良馬,又中原商隊往彼處,獲得豐厚,此可謂充盈府庫是也。”

“更別說前漢將士苦戰,後漢處心經營,歷經數百餘載,又豈能輕易拱手放棄?”

馮永以前就曾經猜想過,張恭是一個大漢主義者。

現在聽到他這番話,更是確定了自己的猜想。

他沉吟了一下,然後開口問道:“既如此,不知張公何以教我?”

張恭聞言,精神一振,連忙道:

“若是大漢暫時無睱重派將士入駐西域,老夫倒是有個想法,就是有些僭越。”

馮永點頭:“張公且先道來。”

張恭看了一眼守在門口的關姬。

“張公且放心,關將軍與我,不分彼此,請道來就是。”

張恭聽了,這才說道:

“吾張家在西域尚有薄名,若是朝廷能信得過老夫,老夫斗膽請封吾兒就爲西域戊己校尉,持漢節前往西域。”

張就?

馮永下意識地看向站在屋裡一直沒吭氣的張就。

正好迎上張就那愕然看來的目光,他似乎也沒想到自家大人會說出這等話來。

馮永重新轉過頭,有些爲難地說道:

“張公,西域路途遙遠,涼州長臂莫及,若是讓令郎持節前往,只怕兇吉未知啊!”

張恭看也沒看自己兒子一眼,只顧勸說馮永:“吾子就雖說愚鈍,但膽氣尚勇,何怕之有?”

“這個……”

馮永又遲疑地看了一眼張就。

只見張就神色複雜無比,馮鬼王心裡不禁有些嘀咕:

“這張就,莫不成是張恭撿來的?”

心裡這麼想着,嘴裡卻是問道:“不知張公子意下如何?”

張就悚然一驚,連忙回答道:

“大人之意,便是吾之意。”

馮永仍是有些不放心地問道:

“張公子若是真要前去西域,可有把握?”

張就想了一下,然後又與自家大人對視一眼,這才毅然道:

“回君侯,若說把握,倒也有三四分。畢竟我們張家在西域也薄有根基,且吾與西域長史還有些交情。”

“昔日班定遠三十六人尚可定西域,更何況如今西域諸國臣服中原由來已久?就不才,亦持節前往。”

馮永一拍大腿,喝彩道:

“好!果真是虎父無犬子!吾看張公之後,能定西域者,非張公子莫屬。”

他再次轉向張恭:

“張家父子實乃忠烈之輩矣!我回去後,就立刻稟報朝廷,薦張公子爲西域戊己校尉,持節前往西域。”

商議完畢,馮永又讓樊啓進來給張恭看病。

同時張就在府中設宴,招待涼州刺史。

馮永在敦煌郡連呆十日,接見士吏,又對胡夷多加安撫。

在離開前,與敦煌郡新任太守陳式談了一番話,交待道:

敦煌安定,則西域商路通暢,西域商路通暢,則可補益大漢府庫。

收復涼州,表明着大漢終於重新打通了屬於自己的絲綢之路,陳式又豈會不明白這其中的重要性?

他連忙唯唯應下。

馮永見此,這才領軍重新向東回武威。

與此同時,姜維正式就任護羌校尉,治於金城,兼任金城郡太守。

原漢陽郡太守柳隱遷安定太守。

馮永原麾下將軍句扶,調任漢陽郡太守。

還有張嶷,調任天水郡太守。

原陰平太守楊駒病重去世,其太守位由其子楊千萬繼任之。

馮刺史麾下,一下子就少了三員大將。

於是馮刺史不得不悄悄地跟關將軍商量:

“細君,我覺得霍弋不錯,可以讓他領軍試試,你覺得呢?”

PS:

出獄了,忙了兩天,然後卡文了。這一章我寫了四天,反反覆覆刪了一萬多字。對不起!

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1050章 奪權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124章 荒蕪第0225章 張機?張仲景?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969章 欺人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969章 欺人第0199章 何五郎第0565章 前夕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1241章 空營計第0999章 叛變第0003章 顛才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792章 位置決定思考方式第1120章 兩番熱鬧第0837章 大丈夫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1101章 軍中分歧第0796章 商議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1183章 六安城下第0515章 販賣市場第0035章 你也是穿越來的?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876章 理論基礎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1285章 洛陽第1118章 水火不相容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395章 喜事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0993章 出其不意第1277章 打草摟兔子第0986章 天意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837章 大丈夫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1249章 再敗第0103章 李遺的荷爾蒙第1048章 後事(三)第0682章 定心丸第0256章 選大選小?第0466章 東州派第0246章 黃崇第0313章 紙和墨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0056章 知足吧第0705章 意外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870章 枕頭風第0059章 全殺完就好了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481章 張嶷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1043章 新的局面第1084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100章 應戰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373章 誤會第0051章 人口買賣第0281章 違和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864章 五皇子第0737章 小打第1030章 終得消息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674章 秘書處的大秘書第0595章 各有所得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0004章 瑣事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379章 元正第0924章 大新聞第697章 雙管齊下第0681章 過新年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79章 鋒芒畢露第0755章 好第1060章 餘波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67章 戰後第0625章 道別第0717章 解疑第1186章 攻城
第0197章 人心難測第1050章 奪權第0092章 想親近而不可得第0124章 荒蕪第0225章 張機?張仲景?第1157章 姐妹連襟第0969章 欺人第0918章 不幹人事馮刺史第0969章 欺人第0199章 何五郎第0565章 前夕第0040章 姓劉的都不是好東西第1241章 空營計第0999章 叛變第0003章 顛才第0564章 意想不到的來人第0792章 位置決定思考方式第1120章 兩番熱鬧第0837章 大丈夫第1223章 勸降,離心第1101章 軍中分歧第0796章 商議第0013章 隱世山門的誤會第0172章 魏昌(還有一更)第1183章 六安城下第0515章 販賣市場第0035章 你也是穿越來的?第1018章 是戰是逃?第0876章 理論基礎第0189章 要點臉吧?第0898章 悲歡不相通第1285章 洛陽第1118章 水火不相容第1040章 宮闈之變(二)第1291章 羊氏與辛氏第0395章 喜事第0562章 天理何在?第0627章 周魴斷髮第0116章 勉強能用第0580章 唯快不破第0993章 出其不意第1277章 打草摟兔子第0986章 天意第0164章 關姬的心思第0837章 大丈夫第1038章 隱蔽戰線(二)第1249章 再敗第0103章 李遺的荷爾蒙第1048章 後事(三)第0682章 定心丸第0256章 選大選小?第0466章 東州派第0246章 黃崇第0313章 紙和墨第0306章 多情馮郎君第1095章 人心思變第0826章 你做初一,我肯定要做十五第0056章 知足吧第0705章 意外第0740章 國之重器第0311章 心計與重視第0673章 家族大事第0870章 枕頭風第0059章 全殺完就好了第0608章 哪個馮郎君?第0131章 用生命在泡第0481章 張嶷第0431章 醫者仁心第1043章 新的局面第1084章 豎子不足與謀第1100章 應戰第0482章 拜訪蔣府第0373章 誤會第0051章 人口買賣第0281章 違和第0329章 老實人蔣琬第0864章 五皇子第0737章 小打第1030章 終得消息第0272章 第一次遇到好事第0227章 要什麼保險?第0674章 秘書處的大秘書第0595章 各有所得第0115章 所謂羊毛第0004章 瑣事第0132章 各種算計第0379章 元正第0924章 大新聞第697章 雙管齊下第0681章 過新年第1063章 餘波(三)第1279章 鋒芒畢露第0755章 好第1060章 餘波第1269章 真假難辨第0743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1267章 戰後第0625章 道別第0717章 解疑第1186章 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