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秦國的調整

在山東六國人的眼中,秦國被稱爲虎狼之國,自然不僅僅是因爲秦國的侵略心極爲重。

更加重要的,而是秦國發動戰爭的迅速,以及國庫之內充足的軍備。

山東六國那遲緩的效率,朝堂上下的腐敗,動員全國的大軍都不過他兩三個月,那以秦國完全被法家變成了一架機器的狀態,他的效率又如何呢!

一個半月的時間,就在趙國拿下太原郡,韓國的新鄭之圍被解,殘破的東郡被魏國15萬大軍肆意的侵略,秦國全國的力量已經被徹底的動員了起來。

之前就說過,秦國原本的領土,以五十年以上來計算,這段時間足夠三代人的成長,也足夠秦國將他們徹底地轉化成一個秦國人了。

這段時間,秦國的人口爲500萬,而之後的五十年間,東征西討,南征北戰,多了近一半的領土。

這些領土之上,儘管因爲戰爭損失的許多,但也加了500萬人口。

但秦國真正能利用的,不過是那500萬人。

之前從這五百萬人中,就已經抽出了他80萬人參軍,已經是秦國勉強能夠做到的了。

不過那指的是平常較爲和平的時期,如今都快到了滅國的時候,哪還能顧得了這麼多。

按照戰國時期的慣例,五口一戶出一丁當兵。

至500萬人,就能夠出他100萬人參軍,除去之前的80萬,還能再抽出他20萬人,這20萬都是能征善戰的老秦人,對於秦國的忠心,那是不要說的。

而剩下的500萬人中,分爲幾部分,最主要的還是趙國、魏國、韓國、楚國,這四個國家的遺民,還有一部分就是滅了周王朝而得到的。

其中上面這四個國家的人口,大部分都不可以相信,但滅了周王朝得到的人口,還是可以相信的。

其中最爲關鍵的原因,就是這個國家到底有沒有被滅。

山東六國至今還在存在,他們也一直在秦國的統治區,試圖煽動那裡的百姓,讓他們重新起義,迴歸韓國的懷抱。

因爲這些六國人噁心人的舉動,使得秦朝新佔的統治區人心惶惶,到處都有人想着迴歸原來的國家。

之所以如此,歸根結底還是秦法的苛嚴,讓那些六國的百姓十分不適應。

不過,秦王嬴政從這些六國故地的土地上,排除了一部分不信任的人,從中挑選出一批忠於秦國,值得信任的人蔘軍。

再加上週王朝故地,那裡已經徹底歸心秦國的人口,也增招一些兵馬,兩邊湊合湊合,倒也徵召出了他20萬人。

加上秦國本土能夠派出的20萬,兩者相合,竟有40萬大軍能夠出徵。

40萬大軍,雖然數量龐大無比,足以讓六國任何一個國家感到恐懼。

但面對所有國家合力來說,有着足夠邊疆地盤要守的秦國,派出這種數量的軍隊去面對六國的進攻,還是力有未逮。

因此,這就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了。

自從太原郡被趙國攻佔,秦王得到消息之後,就已然明白,之前攻佔趙國的北地兩郡,已經難以守住。

太原郡已失,那麼孤懸於塞外的北方雁門郡,已經成了一個孤地,再也難以統治。

因此,秦王直接下令,讓雁門郡的邊軍和部分地方守軍,全部沿着長城南下,擦着太原郡的邊口,退回到上郡。

對於這一部分撤退的邊軍,趙國並沒有試圖阻攔,若是將他們留在雁門郡,沒有退路的秦軍必將誓死抵抗。

而之前在太原郡上演的軍民裡外勾結,共同打擊秦國侵略者的戲,想要在雁門郡再次重演,怕是難的很。

這除了秦軍有所防備,定然不會讓趙國輕易得逞之外,還有雁門郡這塊地盤,地廣人稀,統共加起來也不過他20萬人左右,難以撼動這雁門郡總數加起來有6萬的秦軍。

還不如放這些秦軍退回去,他趙國好沒有一點損失的接收整個雁門郡,不費一兵一卒,就擴地千里,哪有這樣的好事?

這些撤回的秦軍,全部都接受秦王的命令,在上郡就地留守,防備北方的遊牧民族和東方的趙國有可能的進攻。

此時的上郡,本地留守的軍隊和邊軍就有他7萬人,加上從雁門郡撤下來的6萬,足足有着他13萬大軍。

這麼龐大的數量,留守一個小小的上郡,防備那些遊牧民和趙國人的進攻,自然是綽綽有餘。

起碼,有了防備的上郡守軍,能夠在趙國傾國之力的攻擊下,因爲是本土作戰,趙國不可能施行什麼內亂,可以支撐較長一段時間,幾個月半年是沒有問題的。

俄正在被魏國肆虐的東郡,還有東郡西邊的陶郡,也被嬴政下令放棄,所有剩下的守軍,全部撤退。

這一聲令下,兩軍的守軍動了起來,而相應的,正在猛攻東郡的魏軍,也停下了他們的腳步。

魏國的軍隊,在魏王的下令下,正在秦軍的一盤,冷冷地看着他們,從東郡和陶郡撤離,每一個縣的秦國守軍撤走,魏國軍隊就會趕去接收。

並沒有持續太長時間,半個月也就是十五天的時間,兩郡僅剩下的六萬秦軍,就全部撤出。

撤退的秦軍全都趕往了河內郡,讓河內郡的兵力一下子達到了10萬,原本有些虛弱的防禦穩固下來。

至於秦國其他方向的郡縣,南方從楚國奪得南陽郡和南郡,兩軍原本就各自有着5萬守軍。

而秦王從那抽調出來的40萬軍隊中,再次派了他10萬人去,讓南方戰線的軍隊總人數達到他20萬人,用來對抗楚國派出的30萬大軍。

剩下的30軍隊,這是在秦國的大將王翦的帶領下,又一次開赴了韓國的領土,他們這一次打算完成秦國之前未竟的偉業,滅亡韓國。

之所以派30萬大軍,還派秦國現在僅剩的戰神統帥,究其原因,就是因爲韓國此刻正駐紮着20萬的騎兵,而且還是此次聯盟合縱長的軍隊。

有着這麼一尊大神,秦國自然要重點照顧了。

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418章變化第381章千曲川第35章 新城第229章各自的無奈第282章接引第106章領地的現狀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482章天下動盪下第142章神威如獄第460章種梨第205章六國現狀第400章艱難的抉擇第405章捨身除魔第445章駐軍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第55章 鑄聖庭之法第111章內部矛盾第462章神星道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341章武威上第222章合縱聯盟的成立下第431章妖族第98章投降第51章 報復第309章兇獸出籠第172章死亡的藝術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362章一刀第4章 民兵第6章 偵查第97章使者第81章黃巾起義第173章利箭縱橫第335章楚越之戰末第30章 逼降第205章六國現狀第171章緣由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384章民風第192章敗亡之機第377章尋找盟友第195章燕國的榮耀下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382章鐵炮隊第478章預感第489章覬覦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368章名聲大漲第371章純潔如我第466章破山伐廟下第60章 奪城(加更二)第371章純潔如我第378章整編上第160章戰略發展第59章 房陵縣(加更一)第125章拖延(求訂閱)第485章陣破人亡第84章道路第3章 建立領地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175章墨家之殤第243章東皇太一第372章背叛第474章糧食第311章血劍之爭第225章新鄭危機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494章大結局下第388章足輕第一步第210章將相和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288章底蘊二第146章渡口爭奪第450章暗中黑手第434章退路第428章戰後餘波第334章楚越之戰二第70章 武都郡下第128章支援(求訂閱)第264章兄弟情深第344章亂戰二第182章虎癡惡來第145章隔河對峙第159章大爭之世第390章炮灰第132章獨行俠的悲劇(求訂閱)第73章 攻城第140章導火索第361章逼迫第223章曹丞相的崛起第10章 威懾第399章突圍之議第142章神威如獄第58章 替換
第447章風雨飄搖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280章戰後瑣事三第308章劉禿子的不安第418章變化第381章千曲川第35章 新城第229章各自的無奈第282章接引第106章領地的現狀第277章勝利者的想法第482章天下動盪下第142章神威如獄第460章種梨第205章六國現狀第400章艱難的抉擇第405章捨身除魔第445章駐軍第319章技擊士的光輝永垂不朽第55章 鑄聖庭之法第111章內部矛盾第462章神星道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341章武威上第222章合縱聯盟的成立下第431章妖族第98章投降第51章 報復第309章兇獸出籠第172章死亡的藝術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235章趙國的雄起第362章一刀第4章 民兵第6章 偵查第97章使者第81章黃巾起義第173章利箭縱橫第335章楚越之戰末第30章 逼降第205章六國現狀第171章緣由第223章毛驢前面的蘿蔔第384章民風第192章敗亡之機第377章尋找盟友第195章燕國的榮耀下第292章大勢變化三第440章清剿妖族餘孽第382章鐵炮隊第478章預感第489章覬覦第134章射程之外的優勢第368章名聲大漲第371章純潔如我第466章破山伐廟下第60章 奪城(加更二)第371章純潔如我第378章整編上第160章戰略發展第59章 房陵縣(加更一)第125章拖延(求訂閱)第485章陣破人亡第84章道路第3章 建立領地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175章墨家之殤第243章東皇太一第372章背叛第474章糧食第311章血劍之爭第225章新鄭危機第105章回歸與毀滅第494章大結局下第388章足輕第一步第210章將相和第85章策略的改變第288章底蘊二第146章渡口爭奪第450章暗中黑手第434章退路第428章戰後餘波第334章楚越之戰二第70章 武都郡下第128章支援(求訂閱)第264章兄弟情深第344章亂戰二第182章虎癡惡來第145章隔河對峙第159章大爭之世第390章炮灰第132章獨行俠的悲劇(求訂閱)第73章 攻城第140章導火索第361章逼迫第223章曹丞相的崛起第10章 威懾第399章突圍之議第142章神威如獄第58章 替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