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風大驚失色,宋狄攀大聲叫好,都以爲這一拳葉清玄必定重傷。哪知葉清玄僅僅是後退了幾步,眼睛怔怔地看着老者,眼中滿是迷茫和悽苦之色。
那老者一拳擊中葉清玄胸前要害,自己卻連退五六步,臉色不斷變幻,卻沒繼續追擊。他深深地看了葉清玄一眼,拉住還要上前的宋狄攀,又叫住那個煉氣初階的嘍囉。
然後向白風一抱拳:“想不到青寨巖有如此高人坐鎮,今天黃洞寨認栽了。白寨主、葉公子,後會有期。”
說罷,也不等這邊答話,大步向廳外走去。宋狄攀是心機頗重之人,見老者如此,必有緣故,什麼也沒問,向白風他們一抱拳,招呼那個嘍囉一聲,跟在老者後面就走,竟然連受傷的同伴都不管了。
白風不明所以,也沒阻攔,還禮節性地送了送。
黃洞寨幾人都沉默着,出門上馬,一路疾馳。直到出了山嘴,後面已經看不見青巖寨寨門,那老者回頭看看,見無人跟出,鬆了一口氣。然後腳下一軟,一口血狂噴而出,人也重重摔在地上,竟是受了重傷的樣子。
宋狄攀大吃一驚,和身邊嘍囉趕緊下馬,將老者扶上自己的馬背,更加不敢久留,在馬屁股上狠狠抽了一鞭,絕塵而去。
白風稍稍送了黃洞寨三人,就回轉身。卻發現葉清玄反常的神態,以爲受了重傷,趕緊跑上前去。張大叔此時也進得廳來,爲葉清玄把脈檢查。發現魂體沒有任何問題。兩人都有些不解,問葉清玄又答非所問,只得先送他到一間安靜的屋裡休息。
寨中其他兄弟進到廳裡,查看了黃洞寨留下的三人,兩個刀傷的已經氣絕,那個丹田破裂的半死不活。白風交待人處理屍體、安置傷者不提。
這邊葉清玄坐在屋裡椅子上,魂不守舍。剛纔聽到的聲音,很像是母親的呼喚,讓他心裡一下劇痛難當,所以才失神。
他凝神去尋找那個聲音,想再聽聽媽媽的呼喚。可是,耳邊再沒有出現呼喚聲,讓他以爲自己產了幻聽。但是對父母的思念的心疼卻是實實在在的,他想到父母悲痛欲絕的樣子,心裡難過,一時覺得心如刀絞。
卻不知在人世間,葉大娘真的在聲嘶力竭地呼喚着他的名字。
人間一天,陰世一年。從七月十五葉清玄墜下奈何橋,陰世已經過近半年。陽世不過才數個小時。
在縣城郊區的殯儀館裡,葉大爺和葉大娘來送兒子。左鄰右舍也來了很多人,還有葉清玄的小夥伴們,甚至連他同寢的其他兄弟三個還有郗谷和郗璇,也全都到場了。
唯獨缺了火靈兒。幾人還不知道她出了事,打電話過去提示關機,又想了很多辦法,也沒有聯繫上,這才做罷。
從小到大,在長輩們的眼裡,葉清玄是個好孩子;在一起長大的同伴中間,葉清玄是他們的崇拜對象;在同學們中間,葉清玄是他們的好兄弟……所以,得知葉清玄離世的消息,能來的幾乎都來了。
此時,大家正準備將葉清玄的遺體推入火化室,葉大娘死死抓着車子,說什麼也不肯讓人們推走。她撕心裂肺的哭聲,讓在場的人無不動容,即便是平時再堅強的人,看到這樣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場面,也都悄悄落淚。
葉大娘不只一次哭得背過氣去。其他幾個長輩怕她出事,幾次想把她從殯儀館帶走,送回家,都被她哭着求着留了下來。大家也實在不忍心剝奪她見兒子最後一面的權利。
葉大爺雖然還能支撐,但整個人已經麻木了。和葉大娘一樣,家裡專門分出兩個人扶着他,別人扶着他往哪走,就往哪走,別人和他說話,他也沒反應。
這裡還有一個需要別人攙扶才能支持的人,那就是郗璇。當初被葉清玄拒絕,她也以爲自己能放得下。
可是,當她看着那個身影被緩緩推進那道門時,她才知道,在對待關於葉清玄的問題上,她遠遠沒有自己想象那麼豁達,更沒有想象中那麼堅強。
從來到葉清玄身邊,她的眼睛再也沒離開過葉清玄,只要誰擋住了她的視線,她就會大叫起來。
郗谷看着妹妹悲痛欲絕的樣子,心裡除了心疼,就是嘆息,卻又無可奈何。他和妹妹是連夜趕來的。最近葉清玄在考察項目,和郗璇聯繫比較多。
郗璇昨天晚上不知道怎麼,特別煩躁,忍不住給葉清玄打電話,就聽到了這個噩耗。郗璇強忍心痛給哥哥打了電話,人就幾乎崩潰了。
郗谷趕緊找來上次來過的司機,在天亮的時候趕到了。他們到的時候,葉清玄的遺體已經處理妥當,他沒有看見走火入魔的現場,否則以他的見識,必能看出端倪。
葉家的親友中,沒人是修行者,黑燈瞎火的都忙着擡葉清玄,沒人注意他後面那個黑乎乎的東西,被手忙腳亂的人一碰,那個東西就變成黑灰,散落了下來。
人們也沒見發現那把匕首。
父母和郗璇,是這世界上最愛葉清玄的三個人,儘管感情性質不同,但現在心裡都是一樣的痛,剜心般地痛。
無論怎樣不捨,但終究還是要面對現實,葉清玄的遺體還是被慢慢地推進了火化室。
隨着大門緩緩關上,葉大娘和郗璇同時倒了下去,葉大爺也慢慢癱了下來。
大家趕緊七手八腳地照顧三個人,等他們能扶着別人站起來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幾個小時了。
期間,火化室裡別人的骨灰都已經出了三四個,葉清玄的卻還沒有動靜。就在大家等得心焦的時候,火化場裡面卻發生了一陣騷亂,葉家人以爲葉清玄這有什麼變故,趕緊去找相關人員瞭解情況,但火化場的負責人說沒有任何問題。果然,骨灰很快被送了出來。
家裡人張羅着分揀骨灰,葉家二老和郗璇再次哭倒。
此時,在殯儀館的另一邊,一輛廂貨悄悄駛出院子,一路向北,一直來到葉清玄家所屬鎮子外面的臥虎山下,順着崎嶇的山道,艱難地向上開去。
關於這座山,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在很久以前,一條孽龍在人間肆虐。孽龍所過之處,一片汪洋,人們流離失所,民不聊生,致使方圓千里,一片荒蕪。
這孽龍卻專挑有人煙的地方盤踞,人們逃到哪裡,孽龍就跟到哪裡,在孽龍的爪下,無數的人失去生命。人們曾經請了不少法術高強的人,試圖降服孽龍,但這些請來的人都有去無回。
這一天,當孽龍追趕逃難的人羣來到這裡的時候,它的殘暴和血腥激怒了這裡的守護神白虎。白虎用法術護住地上的人羣,在天上與孽龍激斗數日,終於將孽龍除去,自己也受了重傷,掉在地上。
人們等了很久,不見動靜,就從防護圈裡出來,四處去尋找受傷的白虎,感謝虎神的救命之恩。很快,人們在西邊十多裡的地方,找到了白虎和孽龍落地的痕跡,只是白虎和孽龍都已經不見了,那裡多出了一條河,河的東岸多出一座山。
大家說,那河就是孽龍化成的,小山是白虎,虎神即便死去,也要世代守護着他們。於是,大家就把那條河叫作西龍河,隨着時間推移,叫來叫去,後世就叫成了西遼河。
而在人們心裡,認爲白虎並沒有死,覺得他倒下來不過是在睡覺,就把白虎所化的山叫做臥虎崗。後來,逃難的人就在山下安定下來,形成了村落,這個村落就叫作臥虎屯。又經過若干年的發展,變成了現在的臥虎鎮。
此時,臥虎山上,一個領導模樣的人,正陪着一個道士裝束的人來到山坡前。
道士手中拿着羅盤,前前後後走了好幾圈,然後在不同的地方畫了數十個圓,交待人在指定的地方挖下深坑。
“此物陰氣太重,若不加以處置,久後可能爲禍人間。所以,要佈設這聚陽陣進行鎮壓。”
道士一邊指揮人挖坑,一邊輕聲向身邊的人解釋:“這座臥虎山自來就帶威煞之氣,山的陽坡又被陽光照射數萬年,正是方圓百里之內,陽氣最盛的所在。再布聚陽之陣,可保無虞。”
“全憑大師主持。”身邊那個人猶豫一下:“這陣法能持續多少年?等陣法失效後怎麼辦?”
“您儘可放心。”道士微微一笑:“我這陣法可保證陽氣聚而不散,對陣中之物持續煉化,相信很快此物的陰氣就會消散,那時即使陣法失效也不妨事了。”
“那就好,那就好。”身邊那人鬆了一口氣,緊接着又叮囑道:“此事只有大師知我知,千萬別傳出去。”
“您只管放心,老道布完此陣,就外出雲遊去了。”
聽了道士的話,那人點了點頭,然後就急急忙忙下山去了。
看着那人躲躲閃閃的樣子,老道臉上露出嘲諷之色。
大約一個小時後,那數十個坑都已經挖好。道士檢查了一遍,有幾個坑又修了修,便將這些人也打發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