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卷二十七江浙放糧

朝堂卷 二十七,江浙放糧

豎日上,文武百官拜,禮畢,只見朱元璋一言不發,愁眉深鎖,不知爲何。不過衆人皆看出皇帝不悅。

有本早奏,無本退。朱元璋坐在龍椅上,便再不多言了。

百官鴉雀無聲。

怎麼了!朕不開口爾等便不說話麼?!朱元璋大怒,狠拍龍椅,百官皆驚。

昨日李善長送來一份奏摺,加之前一陣子百官所奏,已有十餘起。朕只是不說,難道朕剛打下的天下就如此荒涼麼?天下大旱,百姓顆粒無收,你們這些做大臣的難道都只會中飽私囊不知爲國分憂麼?!

朱元璋這一席話下來,百官皆跪:臣等有罪。

罪?你們是有罪,但是我把你們的腦袋一個個都砍下來能否解決災禍?天災雖兇,能兇於人禍否?我新建,國雖富,民卻潦倒如此,若是中卿皆一國事爲先,以朕建國艱難爲已任,天災真不可免?

看着朱元璋咆哮大殿,下面依舊是一片死寂。

眼下大旱,江浙閔南兩地乃是天下糧倉,兵家重地。如今百姓有事了,朕三思之後,覺得取之於民,理當用之於民。朕欲播放糧款以救濟災民,衆卿家誰願前往啊?

朱元璋冷眼看着百官,忽見一人身起站了出來:皇上,臣胡惟庸願爲皇上分擔國事,鞠躬盡瘁。

好!胡大人不愧爲國之棟樑,如此國難之際也不忘挺身而出,朕賜你金牌,此事交予你全權負責。

謝皇上,臣斗膽推薦一人,派此人爲放糧官,此事成矣。

哦?胡大人所薦何人啊?朱元璋問到。

乃臣侄兒胡正肯,此子雖然年輕,但是卻心繫國事,臣舉薦此子前去,爲皇上分憂。

朱元璋大喜:好!胡卿家全家皆懂報效廷,朕很是高興。此子何在啊?

皇上,在殿外侯着。

隨便太監高昂宣傳,胡正肯來到了朱元璋面前,往地上一跪,頓時磕下三個頭來: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胡卿平身,此次三地大旱,朕欲派你前去都糧,你可願意?

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好,哈哈,果然英雄出少年哪,胡惟庸,真是虎門無犬將啊。朱元璋覺得此事如此便算了了,當即面露喜色。胡惟庸看在眼裡,急忙接口道:此乃皇上鴻福齊天,英明神武,臣子們必當竭盡所能,以效皇上之恩。

恩,朕封胡正肯爲三江總督,官拜四品,即日起程,下去吧。

謝皇上!

當晚,在胡惟庸府上,胡惟庸爲胡正肯擺下宴席,卻不請一人。叔侄兩人在屋內飲酒,胡正肯面露春光,好不得意:舅舅,侄兒全憑舅舅之德,再敬一杯。

胡惟庸此時卻站了起來,在大廳裡來回渡起了步子。

舅舅?這又是爲何?難不成舅舅有心事不成?

胡惟庸哼了一聲:你尚年幼,不知官場險惡。我今日爲你慶賀卻又不請一人,你知爲何?

願聽舅舅教誨。胡正肯在胡惟庸面前絲毫不敢造次。

你今日雖然出盡風頭,但是你要知道,伴君如伴虎,哪怕你立下再多的功勞,一句錯話也可能讓你滿門斬,馬虎不得呀。胡惟庸總覺得心裡沒底,聲怕這廝出事。

舅舅,您對我還不放心麼?侄兒辦事向來穩妥,沒出過什麼紕漏,舅舅大可放心。不過此事還需舅舅指點,小侄實在不知如何調度。

胡惟庸點了點頭:你能如此想那就對了,做人做事還需背躬些好。這爲廷做事,可以馬虎。但是爲皇帝做事,千萬馬虎不得。不光要做的漂亮,還得猜出皇帝的心思,馬屁要拍在屁股上,而且輕重位置都得拿捏準了。不然就算你完成使命,依舊不會逍遙的長。

舅舅的意思胡正肯放下酒杯跪倒在地:舅舅待我就如己出,侄兒乃舅舅一手提拔,還望舅舅再幫小侄,他日官場揚名也好爲舅舅臉上增光,爲我胡家祖宗增光。

哈哈哈哈,其實這朱元璋的心思,天下恐怕沒有人能比我更瞭解的了。胡惟庸說完讓他起身,然後把兩人杯子放在一起,自己拿起了酒壺。

胡正肯急忙想代他爲之,胡惟庸只是一笑:這酒還得我倒,你倒的來麼?

胡正肯乖乖站在一邊:侄兒願聆聽舅舅教誨。

胡惟庸不再說話,兩個空杯子,看了半天,對着胡正肯說了這麼一句:正肯啊,你說這兩個杯子能否倒的一樣多啊?

只需將兩杯皆倒滿,便可。

若是壺中酒只夠一杯的呢?

各倒一半。

你確定你能各倒一半否?胡惟庸冷笑一聲,嚇的胡正肯倒吸一口涼氣,後退三步。

這點殺氣就把你嚇退了?你可知朱元璋有多厲害?稍不趁心,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

着下胡正肯總算聽出點端倪來了,急忙下跪:舅舅救我。

你起來吧,其實,這很好分。說完在胡正肯杯子裡倒了小半杯,將自己杯子倒滿大半杯:你看這分的如何?

舅舅理當比小侄多飲一些,只是小侄依舊不明其中道理,舅舅但請明言。

胡惟庸點了點頭:恩,這皇帝的話,就是聖旨。皇帝的意思,乃是龍意,是天意!俗話說,天意不可違。皇帝也是人,他朱元璋沒做皇帝前與你我一樣皆是凡人,怎的做了皇帝就成天子龍子了?朱元璋也是凡人沒錯,所以凡人就有七情六慾,有個人喜好。

舅舅是說,這江浙閩南兩地

孺子可教也,總算還不太笨。這朱重八如今貴爲皇帝,爲了自己的江山社稷,自然不能不理災民之苦。但是江浙民衆向來不敬皇帝,擁護張士誠。胡惟庸說罷搖了搖酒壺:這壺中美酒之倒一半,你可明白?

胡正肯知是胡惟庸要扣一半糧款,然後用一二爲三之法發放給災民,果然高明,當下豎起了大拇指:舅舅果然高明,小侄受教了。

既然明白了,明日一早你即可動身,記得,一路之上不要鋪張,勤儉爲好,別讓人抓住把柄。

侄兒明白了。

看着胡正肯離開,胡惟庸偷笑了一聲:哼,旱吧,越旱我胡家就越是富啊,哈哈哈哈哈哈

胡正肯離開京城之後一路上倒也不算招搖,身邊隨從只帶三人,絲毫沒有任何過分之舉。

而另一處,楚流煙與徐達劉伯溫在一起小聚,楚流煙道:這次皇上遣胡惟庸之侄胡正肯前去都糧賑災,兩位哥哥怎麼看?

胡家上下皆奸詐之徒,我看這胡正肯多半也是心術不正之人。那日上對着皇上使勁拍馬匹,一看就是一阿諛小兒,對於此次賑災,我實在擔憂啊。劉伯溫似乎頗爲無奈。

是麼,我也覺得那小子不是什麼好鳥,不如去對皇上說下讓他收回成命。徐達心直口快,說了出來。

徐大哥不可。楚流煙搖了搖頭:天子之言豈能隨意更改,況且這胡正肯並未犯罪,歷來也無劣跡,我們怎可胡亂猜忌,免生事端。

流煙所慮亦我所慮耳,雖說害人之心不可有,但是如果真的出事,那豈不是我大明不幸,我皇不幸,更是天下悽苦百姓之大不幸也。

既如此,劉大哥也無須多慮,等小妹收拾行裝,跟上這胡正肯去災區看上一看。

楚流煙此言一出,徐達和流伯溫兩人皆把頭轉了過去:你又想以身犯險?此次災情尤爲嚴重,只怕瘟疫散播,萬一感染,後果不堪設想。劉伯溫搖了搖頭:不妥。況且你這一去,軍隊所到之處,更加引起百姓恐慌,不行,你不能去。

劉大哥,你好糊塗啊。楚流煙笑笑:劉大哥聰明一世,不想爲了小妹竟然犯起了糊塗。

流煙你這是什麼話?你劉大哥分析的有何不妥?

楚流煙笑着搖頭:劉大哥,你也應該知道,這洲官爲了自己升官,歷來不拿百姓當一回事。貪污之事古往有之,此不新鮮。從來百官都是小災不報,大災虛報以博聖恩,皇帝一高興,自己就升官發財了,誰管過百姓死活。此次大旱,摺子上寫的甚是悽慘,生靈塗炭,百姓顆粒無收。若是那裡的洲官能瞞,當然會竭力隱瞞,就算紙包不住火,也會大事化小,小事不報。如此呈報,我料其必有虛,災情實質如何,還需親自派人去看上一看。如今皇上既以遣人前去賑災,自然不好再派人前往。小妹多受皇恩,自然要爲廷出力,哪怕那裡是龍潭虎穴,小妹也是斷然要走上一遭的。

聽了楚流煙的話,劉伯溫也只得無奈的點了點頭。

恩,我也覺得流煙妹子所言有理。如今我軍威浩蕩,少有徵戰,安民順民乃是首要大事。所以我決定陪流煙一起前去,一來有個照應,二來也多個幫手,畢竟跑去他地,人生地不熟的,沒個認識的人在身邊總是不妥。

徐達如此一說劉伯溫也只得點了點頭:既然你二人都商議好了,也罷,不過記得早回,災情嚴重之地,恐多瘟疫橫行,凡事還需小心。待明日我去皇上那邊探探龍意,也好知道他的意思。

恩,那麼就如此說了,徐大哥,你我馬上回去處理軍務,打點好一切之後立即起程,希望能早胡正肯一步看到災情。

恩,走。

三人就次別過,楚流煙和徐達立即回到軍營安排事物,處理妥當之後兩人連夜起身,星夜兼程馳往災地。

正當兩人行至半夜,忽然見前面有兩高大黑影,兩個在馬背上的人攔在了路中間阻斷了兩人去路。

前面何人,爲何擋住我等去路?徐達大喝一聲,催馬上前,同時一手已經摸到了腰劍,抓住了自己的寶劍。

徐大人,我是笑笑啊,切莫動手。

一聽此言,楚流煙卻是高興起來,心說:好你個劉伯溫,總算還是有心之人,得到笑笑幫助,此行必將順利很多。

笑笑與開心兩人,一男一女在此已等多時,徐達大喜,叫兩人還是叫自己徐大哥。

原來劉伯溫怕楚流煙出事,派出笑笑保護於他,又擔心男女有別,把開心也派了過來伺候楚流煙。

楚流煙皺了皺眉:笑笑你不在劉大哥身邊保護他,他不會有事麼?

哦,楚姐姐放心,劉大人今天下午便被皇上召走入宮小住,想來不會有什麼危險的。

如此說來倒是我多心了,咱們上路吧。

四人一路有說有笑,倒也快活。

第二天,朱元璋在皇宮花園之內宴請劉伯溫與胡惟庸,一羣歌女舞妓在邊上伺候着。朱元璋大喜:哈哈,如今朕坐擁天下,百姓安居,兵強馬壯國福民強,真是快意人生啊。兩位卿家皆是朕平日裡最信之人,可惜朕差人請楚王爺與徐將軍,卻遍尋不着,實在可惜。

皇上,楚王爺于徐將軍兩人昨日與我小聚,說是要出遊一番,皇上比必多慮。劉伯溫回到。

是麼朱元璋心生不滿,卻沒有寫在臉上:兩人同去否?

皇上,你看你這是幹嗎。楚大人與徐將軍必是有事纔不辭而別,你就不要惦記了,他們二人的忠誠之心你還不明白麼?馬皇后在邊上看出端倪,她已經知道朱元璋不悅,所以把話題一轉:皇上,臣妾前陣子看了新挑選的那些秀女,感覺各個都溫柔賢惠,眼下後宮冷清,多招些姐妹來也好給臣妾做陪分擔後宮之事。

世上男人皆好色,皇帝甚之。朱元璋一聽馬皇后說到這事,心中不悅稍減:恩,你隨朕出生入死那麼多年,如今還要你操勞後宮之事,真是難爲你了。朕近來操勞國事,都沒有好好關心皇后,此乃朕之罪也。

皇上哪裡話,臣妾豈敢怪罪皇上。在者說了,臣妾人老珠黃的,哪能與那些年輕姑娘相比。

朱元璋哈哈大笑:你是朕的寶貝啊,哪裡老了,哪裡老了?來,兩位愛卿給朕說說,朕的皇后老否?

劉伯溫也笑了笑:皇后乃大乘之主,實乃皇上之福也,也是我大明之福,哪有顯老。

馬皇后也是女人,再強悍的女人被人說年輕漂亮總是高興的,剛想說幾句卻忽然發現了什麼,一向敢與人先溜鬚拍馬的胡惟庸竟然在旁默不作聲,若有所思的樣子。

胡大人在想何事呀,竟然如此出神?馬皇后問到。

啊,皇后恕罪,微臣只是在想這次救災之事,故而分心,還望皇后娘娘恕罪。

劉伯溫看着胡惟庸,這傢伙莫非吃錯了藥不成,肯定又在想什麼歪點子了,但又不能明言,只得說到:皇上,胡大人可能是擔憂胡正肯年幼處事不當吧,若有偏差,對皇上聲譽有損,不如再派一人前去輔佐爲妙。

劉大人你這是何意?難道是在說我胡惟庸識人不精,說皇上用人不善麼!?胡惟庸大怒。

劉伯溫急忙跪下:皇上恕罪,臣並無二心,還望皇上明查。

馬皇后在邊上推了推朱元璋,朱元璋急忙接口到:兩爲愛卿這是何故啊,劉愛卿快些請起,朕今日召你兩人入宮只敘舊情,不談國事。

劉伯溫把心一橫,就不起來:皇上,你我如今君臣之分,不談國事,如何能不談國事啊?

胡惟庸冷笑一聲:劉伯溫你好大的膽子,竟敢用如此口吻對皇上說話,理應當斬。

劉伯溫冷笑一聲:你也知道皇上在你跟前,竟然狐假虎威,越俎代庖,你眼裡才真的沒有皇上,是不是要皇上把龍椅給你坐上一坐啊?

你你胡惟庸臉漲的通紅卻是半天憋不出半句話來,只得也跪在一邊求饒。

好了,兩位都是中老臣,又於朕託付國家大事,如此爭吵就猶如頑童,傳揚出去這大明的臉都被你們丟盡了。馬皇后笑笑:好了,兩位大人請起吧,皇上他也就是想和你們兩個談談心散散步,國事明日再談,我們明日再談。

馬皇后的話把劉伯溫原來準備進言的所有言語都給擋了回去,只得小聲說到:一國之君,如何不談國事啊。

好了,朕也累了,我看劉愛卿比朕還累,賞你宮內侍女兩名,回去好好安歇了吧。說完站起轉身就走:胡惟庸,朕還有事找你,隨朕過來。

看着兩人離去,劉伯溫對着馬皇后一臉無奈:皇后,你看這這

劉大人,有些時候做人也別太較真了,這天下都是皇上打下來的,他愛怎麼折騰你就讓他折騰去吧啊,我就先回去了,您哪,也早早回去歇着,這兩個漂亮的大姑娘還得等着你回去領呢。說完也走了。

一百六十四章 費心安排第53章 夜聞人語聲第97章 重傷第103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夜聞人語聲一百五十三章 計將安出朝堂卷十七伯溫之死二十六水師之亂第8章 大事聰明,小事糊塗五十謀定後動第72章 面壁思過一百五十二章 攻錯若石第58章 醋海生波五十四力踐前言朝堂卷二十九尋訪名醫第29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朝堂卷三十八因妒生恨第116章 蹊蹺第88章 奔襲側翼(上)一百一十九章 大開殺戒下第74章 謝翠娥之心第72章 面壁思過第103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夜聞人語聲第96章 婦人之仁(上)第116章 蹊蹺第39回 無巧不成書第88章 奔襲側翼(上)朝堂卷十一納蘭舊事第91章 疑心朝堂卷三十一殺人滅口第37章 藍鳳凰第69章 小人毒計施連環第26章 助陣一百七十七章 狼顧之憂第107章 奇謀妙計(下)一百三十三章 戮力同心第67章 徐壽輝和倪文俊第32章 殺降第27章 ,一請徐達第63章 風流業冤第9章 人心翻覆似波瀾第47章 美人心計第20章 馬秀英的秘密第60章 血滴子第25章 遊說四十九順利招降第49章 欣欣歸來二十六水師之亂十五相機進言第7章 冷香丸第114章 挑撥朝堂卷二十九尋訪名醫一百三十章 替死鬼第37章 再請徐達一百五十五章 飛矢落旆第49章 諫而不從第14章 死裡逃生一百四十二章 心懷不虞朝堂卷二十五難同富貴一百二十一章 借風取勢二十四練氣老才朝堂卷十九變生妒忌第98章 殿後之舉(上)第34章 厭勝之術一百三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102章 女扮男裝第73章 殺與不殺朝堂卷十三臥冰求鯉星辰隱晦命難測徐碧儀第17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16章 柳依依失蹤第110章 進退失據朝堂卷三十五權宜之計朝堂卷六賢主明君第81章 殺伐之機(下)第53章 夜聞人語聲朝堂卷二十八糙米誤民一百四十四章 巾幗英雄三第64章 已寄彩箋兼尺素第32章 百計避死第32章 脣槍舌戰一百五十四章 探謎團第106章 掣肘第55章 密謀第43章 趁亂謀反朝堂卷四十一翠娘心術第102章 有心殺賊(上)第58章 醋海生波第67章 郎心似鐵,其心難測二十九夷平大難第72章 簾深香寒冷風殘一百一十七章 好戰之徒下五殺伐決斷十四軍令如山一百五十四章 釁自我開第39章 情不自禁八師老無功第24章 兄弟情仇一百二十八章 劫牢救人
一百六十四章 費心安排第53章 夜聞人語聲第97章 重傷第103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夜聞人語聲一百五十三章 計將安出朝堂卷十七伯溫之死二十六水師之亂第8章 大事聰明,小事糊塗五十謀定後動第72章 面壁思過一百五十二章 攻錯若石第58章 醋海生波五十四力踐前言朝堂卷二十九尋訪名醫第29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朝堂卷三十八因妒生恨第116章 蹊蹺第88章 奔襲側翼(上)一百一十九章 大開殺戒下第74章 謝翠娥之心第72章 面壁思過第103章 一網打盡第53章 夜聞人語聲第96章 婦人之仁(上)第116章 蹊蹺第39回 無巧不成書第88章 奔襲側翼(上)朝堂卷十一納蘭舊事第91章 疑心朝堂卷三十一殺人滅口第37章 藍鳳凰第69章 小人毒計施連環第26章 助陣一百七十七章 狼顧之憂第107章 奇謀妙計(下)一百三十三章 戮力同心第67章 徐壽輝和倪文俊第32章 殺降第27章 ,一請徐達第63章 風流業冤第9章 人心翻覆似波瀾第47章 美人心計第20章 馬秀英的秘密第60章 血滴子第25章 遊說四十九順利招降第49章 欣欣歸來二十六水師之亂十五相機進言第7章 冷香丸第114章 挑撥朝堂卷二十九尋訪名醫一百三十章 替死鬼第37章 再請徐達一百五十五章 飛矢落旆第49章 諫而不從第14章 死裡逃生一百四十二章 心懷不虞朝堂卷二十五難同富貴一百二十一章 借風取勢二十四練氣老才朝堂卷十九變生妒忌第98章 殿後之舉(上)第34章 厭勝之術一百三十九章 改弦易轍第102章 女扮男裝第73章 殺與不殺朝堂卷十三臥冰求鯉星辰隱晦命難測徐碧儀第17章 曾經滄海難爲水第16章 柳依依失蹤第110章 進退失據朝堂卷三十五權宜之計朝堂卷六賢主明君第81章 殺伐之機(下)第53章 夜聞人語聲朝堂卷二十八糙米誤民一百四十四章 巾幗英雄三第64章 已寄彩箋兼尺素第32章 百計避死第32章 脣槍舌戰一百五十四章 探謎團第106章 掣肘第55章 密謀第43章 趁亂謀反朝堂卷四十一翠娘心術第102章 有心殺賊(上)第58章 醋海生波第67章 郎心似鐵,其心難測二十九夷平大難第72章 簾深香寒冷風殘一百一十七章 好戰之徒下五殺伐決斷十四軍令如山一百五十四章 釁自我開第39章 情不自禁八師老無功第24章 兄弟情仇一百二十八章 劫牢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