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凱慶 張虓
天黑以後,趙世瑞走出店門,左右看了看,壓低帽檐,匆匆向前走去。走到一處巷口,他又四下看了看,向巷子裡走去。在巷子裡拐了一個彎,走到一個院落門口,推門進去。
於夢陽坐在臺燈下,一邊喝茶,一邊翻看幾張報紙。趙世瑞急匆匆地走到於夢陽身邊,小聲道:“今天上午,有人去派出所查我們的檔案了。”
“什麼?”於夢陽睜大眼睛,他想了一下:“是不是一般的例行調查?”
“不像,他們只調了咱們一家的檔案。”
“難道他們聽到了什麼風聲?”於夢陽沉思了一下:“不過,光查檔案是看不出任何問題的。你告訴店裡那幾個人,這幾天千萬要小心,其他活動暫時停止,一律呆在店裡,哪兒也別去。這幾天電臺也不能發報了,先靜默幾天,看看風頭再說。另外,告訴他們,密切注意店的周圍情況,看有沒有人監視我們。
“好,”
“還有,注意你妹妹,千萬別讓她到處亂跑,讓她管好自己的嘴。”
“明白。”
趙世蓮靠在裡屋門的一側,傾聽着外面的談話聲。她臉色蒼白,用顫抖的手下意識地抓緊衣襟。
蕭劍鋒的辦公桌上堆滿了各部門送來的情況報告和上級的通報,他逐份看着,將各種情況認真進行分析比對,並在一個筆記本上,不時記下要點。
有人敲門,蕭劍鋒頭也不擡:“請進。”
趙佳欣提着一個餐盒走了進來:“晚飯時,又沒見你去吃飯,你老這樣,會把身體搞垮的。”
“不餓。”蕭劍鋒眼睛盯着手上的材料。
“我買了幾樣小菜,你先過來吃飯,”趙佳欣把餐盒裡的菜放在一個小桌上:
“吃完飯,再接着看嘛。”
蕭劍鋒有些不耐煩:“哎呀,我說了不餓,你……”他忽然意識到什麼,擡頭看看趙佳欣:“謝謝你佳欣,你把飯菜放那兒吧,我一會兒餓了再吃。”
趙佳欣走到辦公桌旁,笑着說:“一會兒菜都涼了,我的大偵探。辦案也不能不吃飯啊,你只當是休息,換換腦子,沒準兒就有靈感了。”說着,她拉着蕭劍鋒的胳膊,使勁往起拽他。
“好好好,”蕭劍鋒無奈地說:“真拿你沒辦法?”他起身走到小桌邊,坐在桌旁的椅子上,拿起筷子,夾了一口送到嘴裡。
“好吃嗎?”趙佳欣坐在他對面,開心地問。
“嗯,味道不錯,讓你這一覺和,我還真覺得有點餓了。”他端起米飯,狼吞虎嚥地吃起來。
“嘻嘻嘻,”趙佳欣開心地笑了。
“笑什麼?”蕭劍鋒嚥下一口飯:“看我的吃相不好看啊?”
“挺好看的,你又好幾天沒好好睡覺了吧?”
“睡不着啊,讓這個敵臺給鬧的,哪有心思睡覺啊?”
趙佳欣關切地說:“你這樣下去可不行,老這樣,你的身體會出問題的,你要想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就必須要好好休息。你看,這幾天你都瘦了一圈了。”
“你說得對,今晚我是得好好睡一覺了,要不然這腦子就不夠用了。”
“你幾天沒回家了?”
“有幾天了。”
“家裡又亂成一鍋粥了吧?”
“哪兒還有功夫管這些。”
“把鑰匙給我。”
“幹嘛?”
“幹嘛?我去把你那個小豬圈給打掃打掃啊,晚上回去,你好接着滾呀。”
“這怎麼好意思,我那屋裡亂着呢。”
“行啦,你就別假裝客氣了,你呀,是得有人好好管管你。”
“那你就管唄。”
“我管可以,但你必須要服從管理。”
蕭劍鋒笑道:“好好好,我一定服從管理。”說着,他掏出鑰匙,遞給趙佳欣。
趙佳欣深情地注視着蕭劍鋒,臉上掛着幸福的微笑。
第二天上午,鄒彤主持開會。蕭劍鋒、楊進林、薛玉明坐在會議桌左側,趙佳欣、田慧英、霍子雄坐在另一側,劉秘書坐在田慧英身邊記錄。
蕭劍鋒說:“這幾天,我們對全市有海外業務的6家銀行進行了調查,發現共有20多筆從香港匯往上海的匯款。我們分別對這20多筆匯款逐一進行調查,匯款人和收款人全部進行了摸排,結果發現有一筆匯款比較可疑。匯款人名叫張洋,匯款金額是775萬元人民幣,是由香港興城銀行匯往上海金華銀行的,收款人是光華東路48號的趙世瑞。這筆錢前天上午已被趙世瑞領走了。”
鄒彤問:“這麼大一筆錢,他是做什麼用的?”
“我昨天上午通過光華路派出所,對這個趙世瑞進行了初步調查——”蕭劍鋒介紹調查情況:
趙世瑞,男,1921年生,湖南人,家有父母、妻、子和妹妹共7人,在本市光華東路48號經營一家古玩店,店主是趙世瑞的父親趙寅鬆。戶籍冊上記載,這個店共有店主趙寅鬆;帳房許光亭;職員趙世瑞、馬玉龍;跑街於夢陽;學徒武有良。從檔案記載上看不出趙家父子同臺灣特務機關有什麼瓜葛,也沒有發現他同港澳臺有什麼社會關係和生意往來。但爲什麼那個叫張洋的香港人,要給趙世瑞匯來那麼大一筆錢?還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那個跑街於夢陽,是趙世瑞的妹夫,他是去年11月底由廣州回到上海的,回來後不久就與趙世瑞的妹妹趙世蓮結了婚,作了趙家的上門女婿,現住在天佑街272號。這個於夢陽來滬的時間,恰好與總部通報的那個常思成潛入上海的時間相吻合。但是,戶籍檔案裡查不到於夢陽的資料。
聽到這兒,薛玉明插話問道:“於夢陽?他這三個字,怎麼寫?”
蕭劍鋒說:“幹鉤於,做夢的夢,太陽的陽。”
薛玉明驚道:“哎呀,我認識一個原來在軍統當報務員的人,也叫於夢陽。”
大家一下子興奮起來,趙佳欣說:“會有這麼巧嗎?”
“不是沒有這種可能,”鄒彤說:“玉明,你說說軍統那個於夢陽的情況。”
薛玉明回憶:“這個於夢陽是軍統的報務員,原名叫羅秉陽。祖籍好像是在湖南華容,大概是在1937年考入了軍統技術幹部訓練班,畢業後擔任過軍統重慶總檯和鄭州站報務員,抗戰勝利後調到國民黨國防部二廳偵測總檯技術研究室,任少校技術員。我就是那個時候認識他的,還經常在一起切磋電訊技術。這個人報務技術嫺熟,電訊方面的技能也較強。後來,他到哪兒去了,我就不知道了。”
鄒彤立刻意識到,這是一條極爲重要的線索。當即決定:“劍鋒,立刻把那個古玩店和於夢陽的住所監控起來。想辦法搞到這個於夢陽的照片,讓玉明辨認一下。”
“是。”
(《神秘的隱形人》已登錄喜馬拉雅,由摩崖時刻團隊播講,歡迎收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