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第429章 會抓老鼠的就是好貓

天寶十一年秋,就在基哥壽辰當天,這位已經花甲之年的大唐天子,頒佈了一道新聖旨:全方位改組禁軍!

進一步縮減南衙禁軍的編制和框架,使其徹底虛化,成爲一個只保留象徵意義軍隊,職能轉向“徵兵辦”性質,已經不能參與軍事行動的雞肋。

然後將北衙禁軍衆多華而不實的番號全部砍掉,改組爲一個整體,分爲兩個部分。

其中一個部分,被稱爲“殿前司”,下轄銀槍孝節軍,軍指揮使方重勇。

以及新組建的黑雲長劍軍,軍指揮使崔幹佑。

兩軍並列,各一萬人編制。

每一軍下轄五個“都”,一個“都”兩千人。

其中黑雲長劍軍,由原神策軍一部吸納精銳改編而成。銀槍孝節軍的擴編,則是繼續在邊軍中招募精銳。

這兩支軍隊,銀槍孝節軍屯紮長安玄武門,黑雲長劍軍屯紮大明宮,定期輪換負責戍衛京師。

而北衙禁軍中另外一個部分,則被稱爲“侍衛司”,下轄八萬人,分爲四個“軍”,一個軍下轄兩萬人。

這四個軍分別是:龍捷軍、鐵騎軍、虎捷軍、控鶴軍(不是方有德麾下那個,他的編制沒有得到朝廷正式授予),每一軍又分爲“左廂”和“右廂”,一廂下轄五個“都”,一個都兩千人。

禁軍扁平化構架,由高力士統一調度。而高力士就是基哥手腳耳目的延伸,所以也可以說是基哥在擔任新的禁軍統帥。

由於兵員缺口極大,因此基哥下旨,從各邊軍中抽調悍勇之輩入禁軍。

軍改時間爲一年,半年之內要看到軍隊骨架;一年之內,必須全部改組完成。

改組禁軍所需人員、錢糧、裝備,則由六部衙門中的兵部、戶部、工部分別對接,務必要做到有求必應。

從邊軍入禁軍的長征健兒,兵部亦是將兵籍轉移到禁軍之中。

由此產生的缺額,邊鎮各節度使自行解決。要麼縮編邊軍編制,要麼自行募兵自行供養,總之朝廷不會再負責缺額人員的錢糧裝備。

簡單的說,就是邊軍某個丘八轉到禁軍中以後,他們就不再屬於各邊鎮的原來單位。至於邊軍缺了個人,朝廷不管。

朝廷的錢糧,只保證發到那個被轉移的人手裡。

邊軍缺了人,需要自己想辦法募兵,自己想辦法提供軍需和軍餉。至於要怎麼想辦法,那就是節度使自己的事情了。

聖旨下發之後,朝野震驚,暗流涌動,動作如此巨大的軍改,象徵着軍事戰略的重大轉變。

目前大唐軍隊精華都在邊軍,關中空虛。軍改的目的,顯然是要充實關中的軍力,削減邊軍,以改變現在枝葉粗壯,樹幹薄弱的狀況。

這是鄭叔清擔任右相後,按照基哥“充實關中”的指示,交出來的一份答卷。鄭叔清本人是不想折騰,但基哥卻不會在意他怎麼想。

銀槍孝節軍的猝然發難,神策軍的中看不中用,讓基哥痛定思痛,下決心加強關中武備。

若是關中有十萬禁軍壓陣,斷然不會再出現數千銀槍孝節軍,就能在長安興風作浪的鳥事。

然而,很多時候,船大難掉頭。

如今大唐的情況,可不是基哥想怎麼弄,就能立竿見影見成效的。

……

“沒錢誒,朝廷實在是太窮了!方御史,你可得幫我想想辦法,這右相我還得當着,我想請辭,聖人還不許呢。”

長安最大的酒樓,毗鄰朱雀大街的杏花樓某個雅間內,鄭叔清忍不住對老神在在吃菜的方重勇,抱怨了一句。

“朝廷缺錢,右相應該去問戶部尚書啊。

我之前跟你說劉晏是搞錢的奇才,朝廷不是已經把他召回關中了嘛,你去問劉晏就好了。然後再給聖人建言,讓他當戶部尚書管錢,這不就完事了麼?”

方重勇放下筷子,眯着眼睛說道,壓根就不接這一茬。朝廷現在有多缺錢,不問可知。

“話不是這麼說的啊,某已經跟劉晏說過這個事情了。

劉晏確實是有辦法提高戶部收上來的稅款。

若是軍改分十年改完,細水長流倒是有辦法慢慢填坑。

可是你看聖人還能等十年麼?”

鄭叔清無奈嘆息道。

關中禁軍一下子擴充這麼多人,哪裡去變錢糧出來?

節度使制度確立的時候,朝廷就已經把邊境州縣的財政大權,轉到地方支度使那裡了。而現在支度使是跟節度使一個衙門辦公,一個鼻孔出氣。

甚至有的邊鎮,比如河北,支度使和節度使就是同一人。

朝廷能收到賦稅的州縣,其實比戶部賬面上要少上許多!不少錢都是給邊鎮養兵了。

禁軍擴編屬於額外開支,而且會極大增加朝廷的財政壓力。朝廷把兵員從邊鎮收回了,按理說,也應該順勢收回一些州縣的賦稅管理權。

但根據“歷史經驗”,中樞的財權一旦給出去,再收回來就難了,邊鎮可以用各種理由推脫。

節度使麾下兵員變少了,他們會自己補齊差額,沒有誰會主動縮編的!不縮編,自然不會把一部分財權交出去。

所以理論上應該收回的稅賦,到頭來還是拿不回來。而新增禁軍的賦稅壓力,則完全轉移到中樞。

中央財政本來就缺錢,現在更缺了!

可是話說回來,藩鎮割據的直接原因,不就是關中軍力薄弱,無法震懾地方麼?

所以說,擴編禁軍又有什麼問題呢?

貌似也沒什麼問題。

前些日子方重勇給鄭叔清開了個“軍改”的方子,基哥對此也比較滿意。現在這位新任右相又來哭窮,這種既要又要的壞習慣,方重勇可不會慣着他。

“你說的這些我都知道,但是我又變不出錢來,你跟我說這些也沒用啊。”

方重勇無奈嘆息說道,攤開雙手,表示自己無能爲力。

他看到老鄭絲毫沒有罷手的意思,沒好氣的吐槽道:“實在不行的話,右相賣官鬻爵好了。”

一聽這話,鄭叔清連忙搖頭,沒好氣說道:“朝廷從武德年間,高祖在時就已經開始賣官鬻爵了,如今這官職比地裡爛掉的麥子還不如。要是能賣官鬻爵撈錢,某還需要來問你麼?”

賣官鬻爵都不行了麼?

方重勇大驚。

鄭叔清解釋道:“朝廷其實一直都是把富而不貴之人當傻子,騙他們捐錢買官。但是買了這個官,又沒什麼大用,不能吃不能喝也領不到錢。一個人哪怕再傻,被騙了一百多年,也該騙出一點智慧出來了。”

大唐賣官,屬於那種“薄利多銷”的類型,幾十貫就能買個勳官。就算是真的想當官,錢多給點,理論上也可以真的當官。

要不然大唐一千六百多個縣,哪裡去找那麼多縣令縣尉?一年科舉外加門蔭,又能有多少人呢?

科舉進士平均一年才二十七個,所有正兒八經科舉一年上榜的也才一百出頭。

所以很多人都是買的門路做官,這也是各地官員良莠不齊的主要原因之一。

只不過買來的官,一方面受到歧視,想撈錢也沒法放開手腳。再加上朝廷也是有考覈的,沒點本事也混不下去;

另外一方面,他們能撈到的,都是些苦哈哈的差事,不少人都要背井離鄉去窮鄉僻壤。

買得起官的人,都是非富即貴之人,誰願意吃那個苦啊!

久而久之,朝廷賣官也成了買方市場。

重要官職朝廷不肯拿出來賣,甚至好一點的州縣,縣令縣尉,都是科舉授官的自留地。

而不重要的官職,壓根就賣不出去,市場嚴重飽和。那些傻子二傻子們都被坑出經驗值了,沒有誰願意把錢白白扔進水裡。

官職滯銷,請幫幫我們!

聽完鄭叔清的介紹,方重勇腦中閃過這個荒謬的念頭。 “顏尚書,你能不能也說句話?今日來此商議大事,可都是爲了朝廷啊。”

鄭叔清看着身旁不說話,只顧着吃菜的顏真卿詢問道,語氣略有不滿。

白露之變,撿漏的人不只是鄭叔清。就連顏真卿也吃了一波紅利,因爲房琯的倒臺,顏真卿被文官圈子裡面的人擡了起來,推到了前臺,由此擔任工部尚書。

這便是政治角力的結果。

軍事上的強枝弱幹,財政上的入不敷出,面對如此困局,朝廷很多勢力不得不暫時攜起手來應對。這也是顏真卿現在會出現在這裡的主要原因。

飯桌上解決平時不好解決的問題,是一項國人“自古以來”的傳統。

“對河北抽鹽稅,在兩淮及江南多設關卡,收關稅商稅。總之,禁軍是一定要擴編起來的,不能因爲戶部收不上稅,我們就束手束腳。”

顏真卿放下筷子,沉聲說道。

在他看來,財政什麼的都是次要的,只有先將禁軍充實起來,改變目前強枝弱乾的局面,再來談其他的事情。

至於多收稅會苦百姓,那就只能先苦一苦百姓了。

銀槍孝節軍去了一趟西域,回來以後就脫胎換骨,以一打十。

顏真卿不敢想象邊鎮那些日夜磨刀的丘八們,會是多麼兇狠。

就算沒有朋黨的支持,他本人其實也是堅決支持擴充禁軍的。

顏真卿認爲,雖然基哥年紀大了,經常幹一些不靠譜的事情;但這次基哥的聖旨,卻是沒有下錯。

關中禁軍孱弱,是該補強了。這也是白露之變後,朝野上下與天子的共識。

要不然,不可能推進得如此迅速,光是朝野上下扯皮,都能讓鄭叔清焦頭爛額。

“對河北收鹽稅,那自然也要對關中收鹽稅,對兩淮與江南收鹽稅,這個是跑不掉的。”

方重勇搖搖頭,繼續說道:“民生艱難,再加稅只能適得其反。”

“顏尚書所言極是,確實要加鹽稅。”

鄭叔清卻是微微點頭,顯然認爲收鹽稅是搞錢的好法子。

“但是這不足以解燃眉之急啊。”

他又嘆了口氣,面帶愁容。

收鹽稅,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切切實實把錢收上來,需要建立一系列收稅的衙門,專門的稅吏,以及中樞對應的機構。

這一系列新設國家機器上的零件,還得不斷磨合,淘汰掉不合適的。整個一套下來,沒個三五年不可能見成果。

“實在不行的話,就賣科舉名額吧。”

方重勇冷不丁插話道。

哈?

Www● ttКan● C○

鄭叔清和顏真卿都愣住了。這科舉名額,也是能賣的麼?

“不行不行,多加稅賦都可以考慮。唯獨這個,絕對不行。”

顏真卿連忙搖頭道。

“朝廷可派宣慰使,去兩淮及江南,賣明經科的名額。嗯,就叫同明經出身,以後就能被朝廷選官了。

至於選還是不選,選誰不選誰,那不是還在吏部手中握着嘛。

伱不想被選官,那就一邊涼快去,有的是人想參與的。

如果這個還不行的話,那另外一個法子更簡單。

關中所有佛寺,勒令他們還俗一半的僧侶。以後誰還要當和尚的,必須找朝廷買度牒,也就是出家告身文書。只要是沒有告身文書的,一律是假和尚假尼姑。

一個人收兩千錢,關中起碼幾十萬僧侶是有的。就按收錢人頭數十萬來算,這幾十萬貫來得輕輕鬆鬆。

收完了關中,還有河北、兩淮、江南,怎麼說也能收個一百萬貫了。”

方重勇不以爲意的說道,喝了一口小酒。

這個法子可以有!

顏真卿點點頭道:“兜售同明經出身實不可取,但對於那些不事生產的僧侶,這錢朝廷也是收得理直氣壯,不妨一試。”

看他如此迂腐,方重勇忍不住反問道:

“如今科舉行卷,誰都知道是怎麼回事。誰有後臺,誰的後臺肯出力,誰給錢多,誰就能考上。

既然這些錢都讓那些不可說之人拿了,那麼爲什麼就不能讓朝廷拿?

朝廷拿了錢來募兵,那些人收了錢是做什麼?”

方重勇一針見血指出朝廷科舉的弊端,也是讓顏真卿無言以對,甚至是感覺慚愧。

畢竟,他本人,也是方重勇口中的“不可說”之人,同樣也在玩着“操縱科舉”的遊戲。

然而顏真卿以前自認爲,他沒有收受科舉考生的好處,只不過是在“推舉英才”而已,他壓根就沒有做錯什麼!

顏真卿不推薦考生,也會有其他人推薦,那些人會推薦什麼歪瓜裂棗呢?

所以一直以來,他都以“清流”自居。

文官集團嘛,不就是以這樣的方式編織關係網,互幫互助嘛,大家都是這麼玩的。

有點類似於“師傅引進門,修行在各人”。

科舉都是靠關係中舉,這個沒有什麼好說的。

考上後怎麼被授予官職,在任上如何發揮,纔是每個中舉考生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方重勇的意思很簡單:既然科舉已經被很多人拿來謀取私利了,那麼不如干脆交給國家明碼標價的售賣,起碼還能換點軍費。

既然都爛了,又不好改,索性廢物利用比較好吧?

“茲事體大,某不敢說該不該辦這件事,不如就先從僧侶這邊開始收錢,以解燃眉之急吧。”

顏真卿輕嘆一聲說道。方重勇這是在挖斷他們這幫科舉出身之人的根子,不到生死存亡,顏真卿不可能在這個問題上妥協。

他不能背叛所在的羣體,要不然就是自取滅亡,都不需要外人來收拾。

“既然這一招不行,那某還有個辦法。”

方重勇不動聲色說道。

“什麼辦法?”

鄭叔清與顏真卿二人一臉驚喜問道。

“這個……某可不敢說,朝中相公尚書們總是投鼠忌器又顧忌顏面,某說了也是廢話啊。”

方重勇陰陽怪氣的譏諷了顏真卿一句。

顏真卿訕笑拍胸脯保證道:“放心,這次只要不是死人翻船的事情,某不會再反對的。”

“那我就真說了啊,二位不要罵我。”

方重勇嘿嘿笑道。

243.第214章 鬆綁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87章 酷愛折騰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428章 撿漏王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覆盤兼求票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92章 風來急!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64章 求跟讀第423章 明日校場領賞,不攜兵甲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28章 簡單任務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月末求票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42章 時代浪潮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390章 忠誠不絕對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40章 啪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180.第163章 長安不平安第443章 某節帥很強,但過分謹慎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291.第252章 去,就是九死一生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38章 刁民輩出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34章 變局將至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225.第197章 暗涌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163.第147章 透心涼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什麼是牙兵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18章 焦慮成災
243.第214章 鬆綁178.第161章 驚天弊案(完)252.第219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312.第270章 不要慌,只是技術性調整第73章 好辦的和難辦的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430章 歪和尚念正經第456章 不拋棄,不放棄298.第258章 羊吃人第314章 國家養兵百五十年第343章 你想做什麼?228.第200章 甘露寺之變106.第103章 在其位,謀其事第360章 以野獸的心境第294章 今日之辱,我安祿山他日必有厚報第94章 白亭海度假村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340章 你竟淪落至此第278章 五年平遼第87章 酷愛折騰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第408章 難繃的雙標281.第245章 深不可測的道德下限第441章 事實如何不重要289.第250章 平時安西萬里疆第330章 不給錢不算賣,給了錢不算搶160.第145章 削髮以明志第428章 撿漏王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覆盤兼求票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269.第235章 今日開始造神第97章 事實勝於雄辯第63章 歲月是把殺豬刀第92章 風來急!255.第222章 長安不眠夜182.第164章 滅門鄭府尹144.今天是基哥的生辰第64章 求跟讀第423章 明日校場領賞,不攜兵甲第18章 賣的不是酒,是面子第28章 簡單任務204.第180章 好牌還需高手打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47章 河北飄來的陰雲118.第114章 基哥的一己之見月末求票第30章 長安官場的那點事第42章 時代浪潮第58章 我的公公是李隆基第390章 忠誠不絕對第36章 請叫我方大膽第99章 方衙內的低級趣味第384章 不動如山第322章 如虎添翼第305章 卑微得讓人心疼第324章 給個機會讓他們做大唐的狗第102章 純潔的婚禮第392章 獅子大開口第440章 啪257.第224章 “聽勸”的基哥第366章 有示之以無,強示之以弱第334章 我給大唐留了一件禮物180.第163章 長安不平安第443章 某節帥很強,但過分謹慎166.第150章 被“遺忘”的軍隊第464章 絞殺與反絞殺291.第252章 去,就是九死一生第28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338章 刁民輩出109.第106章 當世界對你不再寬容第398章 風浪越大,魚越貴第34章 變局將至恰如新婚燕爾,銳評《長安十二時辰》245.第215章 冊封大典131.第123章 用忽悠打敗愚昧,用魔法打敗魔第405章 腹誹之罪第292章 計策背後的計策第37章 今天還有更新,幼苗求票第400章 毫無波瀾第329章 傳統藝能第385章 誰纔是小丑225.第197章 暗涌第57章 唐科大少年班第78章 東北有全忠第335章 分門別類,看碟下菜151.第137章 搞不定就帶着小姨子跑路!第45章 開元年到天寶年大唐中樞的多重矛盾與第76章 河西事,唯吐蕃而已186.第167章 聖人的煩惱163.第147章 透心涼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第11章 李隆基的煩惱第19章 人虎相半居,相傷終兩存什麼是牙兵第41章 幫小方想一個表字295.第255章 河西教父的底蘊第416章 how old are you?第418章 焦慮成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