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甘涼故事

十一月下旬,他們來到了武威城,距離蘭州已經很近了。城中有鳩摩羅什三藏法師的舌舍利塔,傳說這位譯經大師臨終前曾向他的弟子傳下遺言,如果我翻譯的經書沒有漏誤得以流傳後世,圓寂焚身之後,舌頭不會燒爛。

他圓寂後在草堂內火化,屍身成灰,舌頭不化,果真是以大誓願成佛。弟子們將他的舌舍利供奉在佛塔內,就是他們今天所在的這個地方。

衆人在佛塔前拜了一拜,李嗣業觀望了一陣,也上前去拜三藏法師。

戴望主動上前拜別道:“李將軍,我的家到了,特來向你辭行。”

李嗣業伸手在腰間裡摸索,從蹀躞帶上解下了裝銀棵子的錦囊,裡面裝着四十八兩銀子,全部遞給了戴望。

戴望疾退了兩步叉手:“李將軍,萬萬不可,戴望無功不受祿,不敢受將軍恩惠。”

李嗣業卻擺手道:“這不是祿,也不是恩惠,這只不過是我疏勒軍對於你的一點補償。當初你授勳雲騎尉,遇不平仗義相救而殺人,褫奪勳官實在是不應該。來,拿着。”

他將袋子放入戴望的手中,偶有所感,開口叮囑道:“人活着無論遇到什麼事情,可以放棄希望,但絕不能放棄自己。”

戴望又感激地叉手:“多謝將軍。”

戴六郎緩緩從石階上退下來,再度叉手後,才牽着馬拄着木杖往城西的方向走去。

他們繼續向前行進,進入到了蘭州城中,使節們在城中休息了兩天,似乎在有意調整入京的日期,看來這少數民族政權也很看重時辰日期此類迷信了。

……

戴望騎着馬緩緩行走在歸鄉的土道上,似乎離故鄉越近,他越感到羞澀侷促,這就是所謂的近鄉情怯吧。

當初離開家的時候,兄長剛剛成婚誕下一女,如今長女應該出嫁了吧,光陰如梭吶。他已經由青澀少年變爲了滄桑漢子,兄嫂的模樣也無法猜度,但也能夠想象他夫妻兩人帶着孩子們站在村中地頭辛勞耕作的樣子。

他的家在長鬆縣城外的村莊中,背靠着烏鞘嶺隱沒在綠澤山林外,風光秀麗多彩。他記得離開家時這裡便是這個樣子,回來沒有什麼變化,村鄉里的人怕多半已不認識他。

入村的土道上,一個牧童牽着耕牛與他擦肩而過,擡起頭來警惕地看了他一眼:“客從哪裡來?”

戴望含蓄笑道:“我就是這個村裡人。”

“既是村裡的,我怎麼從來都沒有見過你?”

“我早年出去當兵,現在遣返歸農。若是如此,戴阿大你認識不,我是戴阿大的兄弟戴六郎。”

牧童瞪大眼睛,像是被嚇了一跳:“你是戴阿大的兄弟?”

戴望狐疑地皺起眉頭:“怎麼了?”

“沒怎麼,沒怎麼,”牧童牽着耕牛快走兩步,回頭顧盼神色複雜。

戴六郎沒有細想,牽着馬一瘸一拐地走進烏嶺村,時隔多年他重回故里,村中沒有一點兒變化,大大小小的泥胚院子散佈在夾溝兩側,時不時有農人扛着鋤頭從田裡回來,回頭看他這個陌生人一眼。

他站在了自家的院門前,若不是牢牢記着位置,他還真有點不敢認了,記得離家的時候還是籬笆柴門,現在好歹用夯土砌築了院牆和院門,這說明阿兄和嫂嫂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只是這大白天院門緊閉,一家人晌午還在地頭忙活嗎?

一個頭戴斗笠的農人路過戴家門前,刻意繞了一個大圈,看見了立在門外的戴六郎,本想快快離去,只是看着背影有些熟識,不由得出聲問:“你是……”

戴望回過頭,望着似曾相識的農人,凝思之後開口道:“你是劉三郎?”

“戴六郎!”

幼時友人相見,卻沒有太多喜悅,劉三郎的臉上略帶驚憂,口中喃喃說道:“你怎麼回來了?唉……這家門還是不進去的好。”

戴望面色一暗,沉聲問道:“你這是什麼意思?”

“你,你,要是想進,你自己看看罷。”劉三郎拋下這句話,逃也似地跑開來了。

他伸出了手掌碰觸門板,手指微微顫抖,門轉發出乾澀吱呀的聲響,在這青天白日裡竟讓人皮膚生寒。

院子裡枯草倒伏,應當是有些日子了。門窗被封得嚴實,上面釘了木板,屋頂茅草伴隨泥土塌落了下來。

咔!

戴望用肩膀撞開了門板,踉蹌進入屋中,塵土紛紛揚揚落在襆頭上,他一邊拍打着口中呸呸地吐着幹塵,猛然擡頭去看,雙目眥裂凝固在臉上。

他的面前房樑上吊着三具屍體,早已腐爛發臭,有密密麻麻的蛆蟲附在軀幹上,因入冬而乾癟僵硬,它們的腳下也有掉落乾癟的蟲卵。

戴六郎撲上前去雙手抱住了屍體,仰頭面頰猙獰抽筋,發出了撕心裂肺的吼叫聲:“啊!”

……

夫蒙靈察的節度使隊伍行進在通往蘭州的道路上,當然此時已經被改稱之爲金城郡,地緣位置也遠遠不及敦煌、酒泉、張掖那麼重要,更遑論如今是河西中心的武威。

隊伍出蘭州後,沿着回中道南下,這道路曾經是秦始皇所修馳道的一部分,如今依舊是商旅西去的重要旅途。

前方不遠處是橫穿山谷間的道路,李嗣業手搭涼棚遙望,路面在蒼黃的山間蜿蜒向前,目視之處皆爲美景。他正要策馬向前,前方節度使的隊伍卻停頓了一下,五六個牽着駱駝的胡商喊叫着哇哇衝過來,被隊伍攔住。

節度押衙康懷順上前呵斥道:“爾等是哪裡來的番商,竟在這千隴商道上大呼小叫,發足狂奔。”

“軍爺!原來是軍爺!”幾個胡商驚喜地停住腳步,連忙兜頭下拜:“軍爺快快救命,前方有賊人劫道!”

夫蒙靈察眉頭皺起,對身後的白孝德下令道:“孝德,你帶一隊親兵過去看看。”

白孝德雙手叉在胸前:“喏!”

“跟我來!”

節度使的衛隊乃是百人旅,既是節度使的護衛,也是儀仗,除去戰時披戰甲外,平時時巡遊、入京皆穿絹布甲,身邊帶着開鋒橫刀,人人備有角弓。

白孝德一聲令下,五十餘騎行出隊伍,快馬加鞭朝着道路下方奔去。

他們及遠便能看到有十幾漢子以麻袋矇頭,只露出兩隻眼睛,揮舞着長短兵刃正在搶劫兩個旅人的馱馬,手中強拽着繮繩出聲恐嚇。

賊匪們聽見馬蹄聲沓沓而來,回頭一看迅速放棄搶劫財物,匪首揮刀喊道:“官兵來了!扯呼!”

白孝德從馬上摘下角弓,扣弦擡手而射,將一名奔跑的賊人射中,其餘匪徒連忙將其攙扶起,鑽入了道旁茂密林中。等白孝德他們縱馬趕到時,這幫賊匪已經翻過了密林中的一座小山樑,看來對此地的地形非常熟悉。

“莫要追了!回去。”

白孝德帶着親兵隊趕回來,朝夫蒙靈察稟道:“確實有小股賊匪,我們趕到時已經逃入山林深處。”

夫蒙靈察點點頭,捋須感慨道:“此地離京畿不足八百里,便已有盜匪橫行,所謂的天寶盛世,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竟至如此。”

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
第二十九章 卻是虛驚一場第五百零三章 虢國夫人營造新府第六百八十一章 楊暄攔阻辦案第六十二章 右內率府第八百六十九章 談笑間掌控河東第二百七十二章 龜茲奴市第三百七十二章 名爲驚雷觀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軍重聚魏州界第一百三十章 蔥嶺守捉開始改變第六百六十三章 反面教材第一百四十一章 能賺錢的纔是英雄(祝鼠年大吉,鼠你最帥)第六百八十章 米查幹應對刑官第十九章 駙馬府陰謀羅織第五百八十五章 與高仙芝辯第五百五十八章 輪流獻藝花萼樓第六百二十三章 控制吐火羅境第一百一十章 知己不知彼(感謝宋秉書飄紅打賞)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險第八百二十六章 夜破龍門渡第二百七十三章 撥換城夜宴第三百三十一章 賜宴麟德殿第五百八十章 高仙芝欲徵羯師第四百二十二章 此生若爲河西節度第三百三十章 上巳節大朝會第四百六十一章 罪官可殺第八百六十八章 太原險些易手第九百三十四章 不安定因素第五百五十九章 各放異彩第七百六十一章 取潼關不費吹灰之力第八百四十二章 吐蕃最強蘇毗如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私利而反對第八百零二章 奪佔洛陽攻陝郡第三十章 香鋪中吃煎茶第八百五十七章 河東即將內訌第八百四十章 回望河西路第三百零二章 安西有戰事第四十八章 聞染香囊第三百七十三章 合婚之日第七百二十五章 盛世餘暉第一百九十七章 威者使人懼第二百一十八章 鼓舞誓師祭天第二百三十七章 煽動牧民第二百九十九章 精絕故國尼壤城第七百一十一章 故人爲送親使第二百九十六章 店大宰客第三百五十六章 高燒不退第五百四十章 安置北庭諸將第八百三十三章 朔方軍欲撤漢中第八百八十五章 北和回紇第九百一十章 崔氏兄弟出逃第七百四十章 太子赴靈武,嗣業入關中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隊第八十八章 孤身截馬救玉環第一百五十一章 封店、抓人第六百七十六章 楊國忠不自知第二百八十章 熱海湖畔訓導第七百零一章 煮茶陰謀論第七百一十八章 大夫思炮 庶子思歸第一百九十八章 兵卒怨第六百三十章 有矛盾有對立第九百一十七章 猜疑本末倒置第六百四十六章 河西閱兵禮第六十八章 東宮的難處第六章 橫穿長安觀遍風土第五百九十章 高仙芝入朝敘功第四百二十七章 追尋權力的方向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動上門第七百五十六章 設伏潼關路第八十七章 獵苑那些事兒第二十章 聞染與李枚兒第一百零六章 魔鬼城孤守第五百四十九章 右相解疑心第八百二十七章 郭英義之死第五百一十二章 高仙芝的二三事第三百零一章 陌刀鎮沙匪第三百五十九章 阿史那子嗣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五百一十一章 跋涉行軍第二百四十三章 中丞駕前生波折第三十五章 李記蔥花餅鋪第九百三十二章 南征託後事第二百零六章 攔路劫財第七百九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七百一十五章 進諫言失效第八百七十六章 輕取五丁關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軍功居於第一第二百三十二章 喬裝改換入城第四百零三章 求問李將軍第一百八十一章 宗呂召舊部,嗣業迎上官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記三百四十一章 可汗無可救藥?第一百三十六章 大食豪富強雄第三百五十二章 陌刀第七百六十八章 提前安排任命第五百二十章 美人引入南薰殿第四百零九章 渡河第一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護送商隊第四百六十章 拜訪赤水軍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