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老師的追悼會是我出錢在最昂貴的殯儀館給辦的。
雖然排場很大,而且參加追悼會的也都是知識界的上流人士,都是北盛京大學的教授、知名學者或是大魔法師級人物,層面很高,但追悼會的場面依然顯得低調而蕭瑟,原因很簡單,因爲來的人並不多。
楊老師的家在長盛沙,在北盛京這裡根本就沒有親屬,除了一些熟悉的老師和幾個老鄉過來問候過後,再沒有人到訪。
空曠的殯儀館讓悲痛的氣氛顯得更加淒涼。
看到如此冷清蕭瑟的場面,想想心中已經無依無靠,伯母在回來的路上哽咽着一直在含淚默默的癡癡念着:“你爲什麼要撇下我們母女呀!你怎麼說走就走了呢?你讓我們孤兒寡母的怎麼活呀!你承諾要照顧我們一世的,怎麼連招呼也不打就走了那!”
“媽,你的身體也不好,你別哭壞了身體。”
楊師妹也在痛哭流淚,她當然也爲家中那個幫她們撐起天的父親離開而難過,可她更擔心自己的母親,她在不停的勸慰着。
潤東哥眼圈紅紅的沉默着,坐在一旁,相信此刻的他一定更能體會到伯母和師妹心中的痛苦,因爲他剛剛經歷過這樣至親離世的心痛,可以說他之前的眼淚還沒擦淨,接着就又出現了這樣讓他揪心的情景。
而我心中在流淚在滴血,卻不知如何勸伯母她們好,怎麼安慰她們呢?
她們的確是孤兒寡母了,她們的確失去了家裡的支柱,是的,伯母和楊師妹之前都是一直閒在家中,伯母沒有工作,楊師妹也是大家閨秀的性格,而且到現在,楊師妹已經到了待嫁的年紀,卻一直沒有人給張羅婚事。
是的,楊老師工作是很投入,但相對來說,他不是個合格的父親。
楊師妹早已經到了結婚年紀,可楊老師是家中唯一一個在外面打拼的人,他不給張羅這事,伯母在北盛京更是誰也不認識,所以楊師妹直到現在還是單身,這個年代,女孩16歲就會早早嫁出門了,可現在楊師妹已經過了18歲,可卻連個男朋友也沒有。
就這樣的孤兒寡母,僅僅是安慰她們幾句話,讓她們別難過!這管用嗎?
相信楊老師的離開,對於這對母女就像似天塌下來一樣,她們完全是無所適從,完全是茫然無助。
“伯母!”
“媽!”
突然我們看到伯母哭着哭着就昏了過去,我們急得大叫。
立刻讓車停下來,我們忙把伯母放平在車上,又是掐人中,又是呼喚的,好一陣子纔將她喚醒,估計是多日來照顧楊老師已經累得她心力憔悴,再加上楊老師的突然離開讓她難過而又無望,纔會昏過去的。
我們立刻把伯母送回家中,放在牀上讓她躺下。
我們陪在這裡,這樣或許會讓伯母有個安全感,否則在這個大房子裡,只剩下她們孤兒寡母,伯母一定會更加難過。
“伯母,你要節哀!”
“伯母,您要注意身體呀!”
“楊師妹還需要你照顧那!”儘管這些話很是無力,但是我們不勸這些話還能說什麼?還能怎麼辦?只能說這些毫無營養的話來安慰她們。
可聽到我們說楊師妹還需要她照顧時,伯母看了眼楊師妹,反而眼淚流得更是急,擦着眼淚,伯母又喃喃的唸了起來:“夫君呀,你怎麼說走就走了呢?你讓我們這孤兒寡母的以後怎麼過呀!”
一遍遍的就那麼念着,就像剛纔昏過去之前那樣。
看到伯母這樣,這讓我突然想起了潤夫人,在離世前,潤夫人也是那麼一遍遍的念着,念着她心中的牽掛,念着她的擔憂,我扭頭看向潤東哥,因爲我想他的感觸現在一定比我深得多,他更容易體會到這種苦痛,我相信這樣的感受對於他來說,絕對與別人不同,絕對要比我強烈得多。
果然潤東哥淚水在成串的往下趟,他雙手緊緊的攥着,像似在掙扎着什麼,想了又想,又掙扎了下,最後他突然狠狠的抿了抿嘴脣,像似下了決心,然後撲嗵一下跪在了伯母面前,失聲道:
“伯母,你不要再難過了,我母親剛剛去世,我就認您做我的母親吧,現在您就是我的母親,我就是您的兒子,我不想讓你再難過,以後我來照顧您吧。”
“快,潤東,你快起來,這怎麼使得?”
伯母忙去拉潤東,哭着說道:“這萬萬使不得,你們都有自己的事情忙,我怎麼讓你們來照顧我?”
潤東哥很清楚,他的母親就是這樣的人,最受不得別人的恩惠,一心爲別人着想,可他真的不想再讓伯母難過,而且他更不想讓自己最最敬重的楊老師家人從此無依無靠,想了想,他瞟了眼楊師妹的方向,然後又重重的低頭,堅定的跪着懇求道:
“伯母不認我這個義子,如果伯母不嫌棄,我潤東願娶開卉師妹爲妻,以後您就是我母親,我會永遠照顧你們母女。”
“怎麼……,怎麼回事?”
我剛纔見潤東哥要照顧伯母,我也站了起來,也想爭着要照顧她們的,畢竟楊老師也是我的老師,更是我敬重的人,可我剛起身,屁股剛離開椅子,還沒邁開步子時,突然聽到這話,我腿一軟,忙又坐回到椅子上,這件事兒我可不能跟着爭了,再爭性質就變了,我哽了哽喉嚨閉上了嘴。
這時候我好象不應該在場,看看再說,默默的。
但我心裡盤算着,潤東哥的確是剛剛解開結婚這道心結,除去了這個枷鎖,他之前在報社上連發了九篇關於結婚的評論,他已經將那事兒徹底想通了。而他現在提出來要照顧楊師妹,也符合潤東哥那想一出是一出的性格,古書上的故事潤東哥看了不少,也受那些古書影響很大,所以這種照顧老師家人的舉動,的確是盡孝的很好方式。
而且,如果潤東哥找老婆的話,楊師妹也的確是很好的人選,只是這個選擇得有些突然,嗯,很突然,應該是……太突然了!
而這個形式嘛…,如果從關心伯母健康和讓她們有依靠的角度來說,這的確是最好的辦法,最重要是讓她們心裡有了依靠,不得不說,這是一招就解決了照顧了兩個人的問題,這符合潤東哥做一件事就做得,乾淨徹底的風格。
只不過潤東哥這天馬行空的想法,快捷的思路,偶爾會稍稍顯得有些雷人。
伯母和楊師妹聽到這話也被驚得一怔,眼淚都被嚇回去了,不哭了!
深吸了一口氣,確認自己沒有聽錯後,伯母扭頭看了眼楊師妹,她懷疑這兩人是不是之前有過好感,可驚呆中的楊師妹見母親看着自己,羞得忙低頭轉身就走了出去。
看來不是,這下伯母真的被打個措手不及,他一個家庭主婦,哪裡見這麼風雷驟變的大場面,這是哪跟哪兒呀?這一刻她就是想哭,都找不到調調了。
我在一旁看了看,又想了想,現在該我句話了,否則這場面有些難解:
“哦,這個,其實吧,這個,潤東哥說的這點,我也覺得……,哦,還,還不錯!潤東哥和楊師妹倒是很合適,他們也認識了好多年,這個,潤東哥現在也單身,楊師妹也未嫁,這個,挺好!真的!”
見我囉哩囉唆的說了半天,一句有用的也沒有,伯母又低下了頭,不過這給了伯母思考的時間,她想了想後擡起頭,輕輕的說道:
“這個,改天我問問你師妹的意思吧,再有,你們楊老師剛剛離開,現在還不方便說婚事,這樣吧,一年後,如果潤東和開卉都還是單身,這事兒再提吧。”
是的,盛華民間有這樣的傳統,父母離世辦喪事的這一年內,家中是不宜辦喜事的。
而且現在的情況也不允許,潤東哥在香南省是通緝犯的身份,而伯母和楊師妹還要將楊老師的骨灰落葉歸根,她們是要回香南省的,潤東哥回不去,所以他們最少要等上一年半載的才方便提這事兒。
“潤東,你先起來,這件事情咱們回頭再說。”
伯母見潤東還跪在地下立刻說道。
不過聽得出來,伯母這於潤東哥的這個提議沒有反感,她對潤東哥的印象應該是不錯。
其實對於她一個母親來說,最在意的是女兒的婚事,她何嘗不希望自己已經過了待嫁年紀的女兒儘早有個歸宿,更何況,眼前這小夥兒也不錯,要長像有長像,要身高有身高,要能力有能力,除了,年紀大點兒,錢少點兒,脾氣倔點兒,也沒別的毛病了。
這樣一來,經潤東哥在喪事的氛圍中強硬的提出了喜事,還真把伯母的傷心給調整過來不少,最少伯母心中不再只想着楊老師離去的悲傷,她需要分出一部分心思,想想女兒的婚事。
其實,潤東哥之前在北盛京與楊老師家人的一年相處,已經與伯母和楊師妹建立了很好的關係,潤東哥的好學上進是她們可以看得到的,所以我相信這事兒十有八九是能成的,更何況潤東哥本身也是楊老師的得意門生。
只是現在伯母心緒很亂,同時楊老師剛剛過世,她不方便提這事兒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