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分肥

民國二十四年10月底,這幾日,南京顯得甚至熱鬧,在私下裡許多小道消息盛傳着,而其中流傳最廣的消息,一是幣制改革已成定局,白銀隨導都有可能退出歷史舞臺,對此產業金融界可謂是極受鼓舞,原因無它,自去年美國實施白銀政策引起世界銀價騰漲,使中國國內存銀大量外流。數億銀元外流導致國內通貨緊縮,使銀行收緊銀根,不肯輕易放貸,引起工商企業資金週轉困難,生產經營不能順利進行。由此導致失業增多,物價暴跌,大批工商企業破產倒閉。資金的外流又引起國庫收入減少,國際收支不平,這樣相互影響的惡性循環,使社會各界均受到嚴重的打擊。在銀本位已經崩潰的局面下,實施幣制改革,國內因通貨緊縮而造成的頑症得到改變,對此利好政策實業界自然極爲歡迎,當然其中亦有反對之聲,比如日本駐華大使更是宣稱日本政府強烈反對中國實施幣制改革,但在英美的支持下,日本反對似乎沒有什麼大意。

而另一個消息與討論多時的“幣制改革”不同,就像是突然炸出的驚雷似的,“西北發現大型油田”的消息先於南京政界後於金融界流傳,而更引起南京外交界的注意,“預計年產千萬桶”大型油田,對此各國自然極爲關注,而最爲關注的同樣也是日本,同樣作爲一個“貧油國”,對於中國發現大油田日本自然極爲上心,儘管其明知國民對其抵制,其仍然通過一些渠道表示“願意出資與中國合辦此油田”。

無論是“幣制改革”亦或是“西北油田”,南京的消息靈通人士都知道其中宋公館的那位的影子是少不了的,一時間幾日來,於宋公館打探消息者紛紛登門拜訪,以獲得兩則流言的準確消息,最終他們各自獲得自己所需要的情報滿意而歸,

與平日一樣,這日下午,幾天來一下處於世人關注中心的宋公館,突然關門謝客了,而在“北極閣一號”內卻是一派貴賓滿座之相,貴賓有浙江興業銀行的徐新六、上海銀行的陳光甫、中國銀行汪楞伯和霍寶樹,自然的也少不了北極閣一號的主任——宋子文本人。

雪茄煙的煙霧於房間瀰漫着,其間裹雜着的咖啡的香味以及茶水的清香,此時這些江南銀行界的巨頭們,正這裡商討着一事,說是商討,其實更多隻是指定,正如過去一樣,一個大蛋糕擺在桌上,最終作主的不是食客,而是端出蛋糕的“主人”,而這個“主人”自然不是其它人,而是這北極閣一號的主人——宋子文。

作爲委員長的內弟、前任行政院副院長、財政部長,外界對宋子文可謂是指責頗多,尤其是對其貪腐的傳聞更是數不勝數,無論對宋氏的指責有多麼誇大,但每一個流言都帶有現實的投射。而在宋子文所涉及的企業投資中,都能清晰地看到以其特殊“身份”享受的特權和好處。

正如去年宋子文牽頭成立的中國建設銀公司,更是被外界視爲其控制下的官商企業的典範。雖然對外宣稱是“純系私營商業公司”,但銀公司是一家非常“特殊”的金融公司,它的籌建得到了蔣介石的同意和財政部的支持。其大股東是包括中國銀行在內的13家國內銀行,小股東則是宋子文、孔祥熙在內的一大批政界要人和金融界頭面人物。

而宋子文所以採取這樣“官商”合辦的形式,一是爲了繞開來自日本的多方阻擾,以民間的面目引進來自歐美國家的投資,另一方面,它又具備某種國家企業的信用和功能,可以提高外國投資者的信心。

在過去的一年間,銀公司引進外資和投資完成諸條鐵路的建設,併爲吸引外資開創了一個嶄新的模式。配合政府的需要,充當政府和國有銀行之間的中介,對煤炭、電力、礦業等資源類企業進行投資。

也正是由於其特殊的身份及與政府的關係,公司自創立之初就紅紅火火,資產不過一年便由創辦時的1260萬元迅速擴張至數千萬元,純利高達百萬之多。這當然也爲股東們賺得了很多利潤。

而自去年始的“白銀危機”中,大量民營銀行、錢莊、工商企業破產、倒閉。宋子文更是入股了一批優質民營企業,其家族成員成爲實際控制人。這些企業在收購後在法令、政策的幫助下迅速的“起死回生”,更是頗耐人尋味。

可無論如何,此時的銀公司和宋氏就像是無人可以憾動的參天巨樹般,每當其端出“蛋糕”擺出一場經濟盛宴時,即便是這些被盯視而有“虎視眈眈”之感的銀行家們,亦無法抵制那蛋糕散發出來的誘人的香味。

“一億兩千萬!”

在“北極閣一號”,宋子文緩聲吐出了一個數字,而這個數字只讓衆人猛然倒吸了一口涼氣,這個很難不讓他們驚訝,現在銀公司的資本不過只有1260萬元。

“我已經同政府商討得定,其建設銀公司承銷一億元鐵路債券,其中70%於明年起面對國外銷售……”

提及此點,宋子文的語氣中帶着濃濃的自信,作爲中國金融政策的決策人,9月英國政府高級經濟顧問的李滋羅斯來華則是爲協助政府實施貨幣改革,英國已明確表示支持中國實施貨幣改革,而同時其又指出中國應迅速整理債務,以恢復債信,而以其建設則以津浦鐵路爲切入點開始,而隨着內外等同、先小後大,先易後難的債務整理的開始,在減輕鐵路負擔2。26億元的同時,中國的國際債信亦開始提高,而中國借款重要來源,此時已中斷十餘年借款的匯豐銀行,已經明確表示有意向中國鐵路投資1000萬英鎊。

對於中國國際債信上漲,這些金融銀行家們自然有所瞭解,而作爲建設銀公司的股東,他們深知這一億元鐵路債券的發售,對於他們來說意味着什麼,即便是以匯豐銀行合作發售,公司獲利亦將高達數百萬元,可現在,卻沒有人在意這數百萬元的回報,真正的“蛋糕”還在後面。

上海銀行的陳光甫喝了一口茶,首先打破沉默,

“那剩下30%?”

他剛一問出,所有人都豎起了耳朵。

“面向國內發售,”

將半截雪茄煙按滅於菸灰缸內,宋子文看着衆人說道。

“其中一千五百萬元,作爲項目啓動資金,需要於十一月底售出!”

徐新六、陳光甫、汪楞伯、霍寶樹四人互視一眼,他們都能從對方的眼神中讀出彼此在想什麼,這意味着這一千五百萬元的債券不是對外銷售,而是由各銀行認購,這意味着平均每家銀行至少在認購三四百萬之多。

如果是平常,或許這會已經響起了一陣抱怨聲,但是現在,出人意料的是,四人都保持着沉默,沒有任何人會去抱怨什麼,他們知道,這幾百萬不過只是他們的“入場券”,參與到玉門油礦項目的一張入場券。

“宋先生,債券發售沒有任何問題,可以按照過去的規矩來,但是……”

聲音略稍沉,依然是陳光甫首先開了腔,對於宋子文似乎都已經習慣了,而他只是扶了下鼻上架着的金絲眼鏡。

“……首先,我們必須要確定,現在玉門油礦的情況,以及未來玉門油礦公司……”

“是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打斷陳光甫的話,宋子文又一次提醒道。

“是由政府與銀界共同投資的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石油股份有限公司,這是宋子文親自擬定的未來公司的名稱,而建設銀公司在其中充當的角色,則是配合政府的需要,充當政府和國有銀行之間的中介。

“按照玉門油礦的股權分配,建設銀公司將持有其中50%的股份,而安全燃料則持有20%,至於剩下30%……”

看着衆人一眼,宋子文沉默了,這是他們能夠獲得的回報。

“那煉油廠呢?”

突然,汪楞伯的一個問題,直切到先前宋子文所指的“玉門油礦”,這意味着他們的投資僅只限於“玉門油礦”,他們同宋子文合作多年,對於其可謂是極爲了解,以其的性格,他一定會最大限度發揮油礦的潛在價值,將管理、採油、煉油,三者加以分割無疑是價值最大化一種做法。

“這個……”

心知不可通瞞過這幾人的宋子文,頗爲無奈的嘆了口氣。

“油礦關係國防大事,因此不易爲外人染指,但是我國煉油技術幾無,人才奇缺,因此,擬與引進外資,創辦煉油企業,所以……”

此時宋子文的臉上全是一副無奈之色,而話語間更是充滿了憂國憂民之情,拳拳赤子之心盡顯無疑。

“通過合資創辦煉油企業,以待我國掌握煉油技術,從而爲將來中國石油股份公司的發展打下技術基礎,而且大家還要看到,北方的安全燃料還要得油礦50%的配額,所以就其煉油廠規模而言,是極爲有限的……”

在詳加解釋時,宋子文最後又特意補充道。

“當然,在煉油廠內尚餘些許股份,如果諸位以個人身份入股的話,我想政府是歡迎的……”

在宋子文的聲音落下時,每一個人的心底都冒出了一個疑問……那麼其除去外方外大股東又是誰呢?

嫺情元娘女配同盟美夫俊郎天下男修皆爐鼎艾若的紅樓生活千金歸來重生之安然金牌庶女,傭兵天下狼性王爺最愛壓一起又看流星雨小小小正太:兒子,你別太拽!

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292章 石原的春天第430章 宣言第1252章 加快第237章 大師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441章 黃河畔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141章 憂心第1070章 疑惑第99章 安然入睡第36章 西安不安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71章 大門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1035章 緬北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418章 中南風雲(下)第419章 風不止第35章 舉世皆驚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27章 貪念一生忘國事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435章 蔣汪擇第394章 傷別離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441章 黃河畔第431章 質疑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1131章 交易第303章 目標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103章 座談會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91章 吸引力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26章 曝露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234章 圍困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51章 莫氏訪華第140章 手段第151章 昨日英雄今落魄第1030章 激戰中途島第108章 去廬山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221章 歸國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252章 加快第1256章 學習者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248章 辭職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338章 出發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4章 謊言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101章 室間遊說心惶恐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319章 重點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57章 私會第135章 敵與我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41章 憂心第423章 老牌帝國主義者的決...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304章 聯合第1106章 燃燒東京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6章 計算的科學第349章 超前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43章 未來打算心惶然
第1096章 北上的“東北軍”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1056章 進攻與盡忠第292章 石原的春天第430章 宣言第1252章 加快第237章 大師第230章 二楊入邯(上)第441章 黃河畔第239章 夏季攻勢(八)第1141章 憂心第1070章 疑惑第99章 安然入睡第36章 西安不安第416章 魔鬼的抉擇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249章 爲我所用第123章 戰鬥在午夜第52章 莫氏訪華(下)第805章 絕望的掙扎第71章 大門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251章 天皇之憂第831章 我們在看着你第1035章 緬北第101章 盧溝曉月第418章 中南風雲(下)第419章 風不止第35章 舉世皆驚第181章 華北之困第21章 天津城內聞忠書第27章 貪念一生忘國事第792章 焦慮的斯大林第435章 蔣汪擇第394章 傷別離第303章 寒區試驗第441章 黃河畔第431章 質疑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105章 廬山談話第1131章 交易第303章 目標第1209章 蘇俄印度(下)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103章 座談會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91章 吸引力第356章 捐納之爭第26章 曝露第300章 基礎雖小謀大業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234章 圍困第24章 命運跌宕誰人知第1026章 太陽旗下的南洋第51章 莫氏訪華第140章 手段第151章 昨日英雄今落魄第1030章 激戰中途島第108章 去廬山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1021章 和你們一樣第11章 喜事樂極又生憂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1221章 歸國第29章 千里迢迢只爲財第67章 技術交換第1252章 加快第1256章 學習者第1197章 皇上的末日第248章 辭職第54章 瑞雪兆豐年第338章 出發第121章 決心已下第4章 謊言第809章 歸家之僑第101章 室間遊說心惶恐第33章 憑人識貨國寶入第287章 爭執的幕後第319章 重點第342章 新政之難第432章 紛亂之局第316章 返鄉的韓少爺第257章 私會第135章 敵與我第819章 北進與中國的未來第1141章 憂心第423章 老牌帝國主義者的決...近代山陝地區基層水利管理體系探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304章 聯合第1106章 燃燒東京第1246章 貝加爾湖垂釣第302章 口外極寒第86章 計算的科學第349章 超前第94章 百樂門內豪賭狂第242章 各方激盪第143章 未來打算心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