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北方前線

從民國二十六年ll月底,在元氏縣與高邑縣之間的田野問,出現了一道道鐵絲網,幾乎是第十六集團軍收復高邑縣之後,隨着各縣鄉長的一聲令下,在抗戰的熱情下,上百萬河北民衆提着鐵鍬白備乾糧,在剛剛平靜的戰線上幫助前線官兵修建工事,不過只是短短十數天的功夫,綿延數百公里藉助河流形成的防線逐漸形成了,儘管還沒有修建永備火力點和土木質火力點,沒有拉上鐵絲網,因爲建築材料,“鐵刺”、地雷之類都有所欠缺……僅僅暫時挖掘了步兵掩體和火炮掩體、塹壕、交通壕、崖壁以及戰車防禦壕,甚至前線的通信器材也少,以致影響了對部隊的指揮,但這道縱深達十數公里的防線,卻成爲日軍南下的道路上,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線。

在元旦過後,一個個重達數噸的,於後方製成預製永備火力點被運抵達防線,而原本光禿禿的戰壕前方,一道道鐵絲網聳立着,在中國,這是一道前所未有的防線,十餘萬軍隊依據各個設計良好的據點防禦着北方的強敵,而在他們的後方,多個步兵師隨時準備開入防線,抵擋日軍的再一次進攻。

元月7日,在戰役中受傷的趙功銘回到了前線。這是高邑城北的一個小鎮。雖然不繁華,也許是因爲鎮上有一個小站的關係,到也沒有想象中的蕭條,因爲事先在軍用線路上打了電話,六連的三個排長全全趕到火車站來接他,曾經被戰爭破壞的鐵路,在工兵的努力下,已經恢復通車了。

一排的排長李鵬程整個人都顯得有些沉默,他戴着一副玳瑁框眼鏡,在戰前他是李家莊農村合作社民團隊的排長,在民團士官培訓學校的時候,軍事史教員常給他打甲上,而戰術教員卻給他一個乙中,作爲一名中士,原本他永遠不可能成爲常備軍的上士,更不可能成爲排長,而擴軍卻使得他成爲了一名排長,也許是因爲都是鄉親的原因,他對待士兵並不嚴厲,在作戰的時候,往往首先考慮如何減少傷亡。而二排排長李樑明恰恰同他相反。他中等個兒,雙眼中始終迸發着一股激情,他嚴於律己,同樣也苛刻求人,不過在戰術上他很少脫出教利書的規範,但卻能堅決貫徹命令,儘管趙功銘並不認爲這是好事,因爲戰場是瞬息萬變的,但他卻知道,一個可以堅決執行命令的人,在戰場上是極爲有用的。

而三排排長劉滿倉卻是介於他們兩者之間,或許這和劉姓在李家莊中是小姓,有着很大的關係,與十六集團軍不同,預備軍往往都是採用一個村編成一個連,一個鄉編成一個營,一個縣編成一個師的方式加以整編,作爲一名軍官,趙功銘知道這麼坐的優點,在戰場上,鄉情會把他們聯繫成一個整體,要麼共同贏得勝利,要麼共同戰死在戰場上,趙功銘曾見到過,因爲侄子戰死叔伯們像瘋了一樣,殺紅眼似的衝向敵陣,也曾見過,一個連陷入包圍後,另外兩個連不顧一切的拼命救援,鄉情維繫着預備軍的戰i}意志,也正因女llsj-l,在保衛戰結束後,預備軍在補充時,仍然按照村鄉縣爲單位進行補充,甚至在新組建的預備軍中,儘管他們大部是外地招募,但卻依然按地域編成部隊。

話說回來,對於這一點,趙功銘既不贊同,也不支持,而作爲一個江蘇人,趙功銘知道,在對自己的部下並不很熟悉的時候,他必須依賴他的這三個排長,儘管對於他們的瞭解,都是通過書面上的資料加以瞭解,至於副連長——李傑,一位剛剛商學院提前畢業學員,他和過去的自己一樣,只是獲得基層指揮經驗,也許幾個月後,他就會成爲連長。

同乘吉普車回到位於一線的前線,隨後,趙功銘立即第一時間來到防線上,首先觀察他的防線,在防線的正前方百米處,是一條寬不過數米的小河,此時河面上已經結了一層冰。

“在對岸我們有前置據點嗎?”

拿着望遠鏡觀察着對岸的情況,似乎在公里內,都沒有看到日軍的防線。

“長官,現在日軍主力龜縮於元氏縣城,因爲兵力的關係,元氏以南地區,除去少數僞軍維持外,只部署有少量的日軍。”

李樑明立刻回答道,儘管這個連的士兵都是出白於李家莊,但對於趙功銘和李傑這兩位長官,42zff]並不排斥,在軍隊中,軍官就是軍官,無論是在民團亦或是預備軍,他都清楚的知道這一點。

“如果我們要進攻的話,在河面上沒有冰的時候,我們應該如何越過這條河?”

“這……”

趙功銘的一個問題,讓李樑明等人無不一愣。

“武裝囚渡,是要流血的!爲什麼不把戰線前置。”

“這是軍部的命令,依託河流築防,以河流爲第一道防線,”

李傑連忙回答道,作爲副連長,他就是連長的參謀,協助連長管理部隊,制定作戰計劃,而眼前的這位連長,卻是第一次來到三連——在戰i}中受傷的他剛剛離開醫院,對所有的一切都不甚瞭解。

“真是的,難道他們就不知道,河有多難過嗎?”

在心裡嘀咕着,趙功銘又拿起望遠鏡觀察了一下面前的防線,然後指着對岸的河邊麥田旁的墳頭旁的一棵松樹問道。

“一排長,從我們的位置到那棵松樹有多遠?”

“大約l30米!”

“我要準確的數字。”

“啊……”

“從炮排到那裡有多遠?”

接連幾個問題後,沒有得到自己所需要的答案的趙功銘眉頭猛的一皺。

“副連長,我們進駐這裡多長時間了?”

“一,一個月了!”

“爲什麼,直到現在,還沒有弄清前線地標距離?”

“這個……”

連長的問題,讓李傑啞然不如應該如何回答,而三個排長的臉更是因連長的問題而變得通紅,42zff]完全忽視了這一上_o。

“如果不清楚前方的地標情況,日軍進攻的話,是不是還要實施戰場試射?”

反問後,趙功銘扭頭看着李樑明說道。

“二排長,從今天開始,你分批派小分隊過去,把對岸縱深三公里內,所有的地標距離,都弄清楚,繪出詳細的地圖,我的要求很簡單,當日軍出現在一個屋子的時候,我們都能知道他距離我們有多遠,當我們進攻的時候,每一次躍進都明白,下一個躍進點在什麼地方?明白嗎?”

“是!”

隨後趙功銘又召集了連裡的官兵,與官兵見面之後,又迅速部署了任務,安排好留守人員,他才前往營音lq:p道。

“還有什麼問題?”

在營部內,宋子宇看着趙功銘笑問道,儘管對於趙功銘並不算了解,可他也知道,4ilz日0剛畢業,就加入了民團,成爲預備軍的一名副連長,在戰場上更是多處受傷,無論是對於十六集團軍還是預備軍,因爲火力尤其一線官兵普遍裝備防破片背心的原因,部隊的陣亡率並不大,但是眼前的趙功銘卻在醫院中躺了一個半個月,差點小命就丟了,也算是一員“猛將”了。

“我還有一個問題!”

面對營長的詢問,趙功銘走到地圖前,指着地圖說道。

“我想知道,爲什麼,我們的戰線沒有前置,”

在來營部的路上,從副連長的口中,他了解到,現在他們的防線或許是全中國最齊備的一條防線,甚至就連山西日夜加固的太陽山防線,亦無法與之相比,至少在某種程度上,但在這條防線上,他還是看到一個問題。

“現在,我們的防線大都是依河而建,藉助河流作爲第一道屏障,是能在一定程度上穩固我們的防線,但是卻給我們的進攻增加了許多麻煩,如果我們要實施進攻的話,絕大多數部隊必須要越過河流,方纔能對敵實施攻擊,這意味着寶貴的時間,很有可能浪費的渡河或渡河作戰上,長官,我希望部隊能夠前置!”

“嗯,這個問題,我會向團部轉達。”

沉默片刻,宋子宇又接着說道。

“我知道,也許,現在咱們的防線,看起來似乎有些保守,防線縱深二十五公里,看起來,咱們是準備呆在家門口打仗了。”

營長所說的話,正是趙功銘想說而沒說出來的,他甚至懷疑,這個計劃是否出白軍司令部,畢竟對於軍司令部來說,他們是崇尚進攻的,正像防衛作戰一樣。

“是太過保守了!”

而宋子宇卻笑着說道。

“當然,每個人都這麼說,不過,咱們的保守,卻帶來了另一個效果!”

走到地圖前,指着日控區,宋子宇說道。

“現在,日軍用5個師團防禦我們,甚至與我們一樣,開始修建堅固的防線,這意味着,未來,華北至少有六至八個師團的日軍將爲我軍所牽制,形成進攻態勢,會讓我們受到很大的壓力,雖然我們必須把他們趕走。但是我們現在最重要的任務,是保持戰線,等到將來,我們的力量壯大了,到那時候,再實施進攻也不晚啊。喂,還有問題嗎?趙上尉。

“長官,沒有。我感到很可惜——”

搖搖頭,趙功銘盯着那些河流說道。

“這些河流,真的很耽誤時間。”

(。)

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121章 出擊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29章 大事件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74章 暗戰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1179章 地獄(上)第237章 大師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261章 希望第210章 新憂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394章 傷別離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024章 昭南市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267章 暗潮動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149章 戰前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191章 接觸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795章 絕望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61章 角機入市若人眼第84章 保護傘第226章 落在帝國的心臟的炸...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1112章 飢餓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95章 贏家亦有自苦惱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1226章 施壓第148章 華北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1160章 雄心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1226章 施壓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29章 大事件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323章 “新京”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788章 審訊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221章 武漢第1080章 槍聲響起第40章 不列顛的選擇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81章 民團之基第304章 基石第31章 莫斯科第400章 答案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355章 揭穿他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378章 徵兵第71章 大門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47章 交易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65章 潰敗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1090章 無法阻止
第173章 尺度難掌第90章 小車乾坤誰人知第121章 出擊第410章 軍人之擇第29章 大事件第183章 血戰紅石嵐(一)第74章 暗戰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3章 華盛頓的選擇第269章 誰來承擔第177章 湯老虎“委屈多”第7章 國弱人凌能如何第82章 昔日雄廠今心動第1027章 戰術建議第1179章 地獄(上)第237章 大師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94章 寧靜夏維夷(下)第283章 學院之禁第335章 農業、農村、農民第814章 混亂的中南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261章 希望第210章 新憂第377章 內憂之慮第394章 傷別離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1130章 治下的人們第293章 人生的選擇第83章 巧奪人財又何妨第270章 勢以逼人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1024章 昭南市第324章 緊張的希特勒第149章 熱血沸騰陰謀出第250章 潛伏的第三方第267章 暗潮動第336章 農村的現實第149章 戰前第224章 雄鷹出擊第1191章 接觸第1028章 海軍需要勝利第795章 絕望第146章 代價之外爲市場第248章 莫斯科的變化第61章 角機入市若人眼第84章 保護傘第226章 落在帝國的心臟的炸...第62章 無法迴避第1018章 美國的希望第822章 勃洛姆堡的軍教團幹部下鄉與鄒平實驗第1112章 飢餓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第163章 各人心境互不同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18章 驚世駭俗第247章 決定未來第154章 老闆交待事爲重第118章 新廠飛速趕工忙第95章 贏家亦有自苦惱第278章 新的機會第1226章 施壓第148章 華北第194章 盛名之累第1160章 雄心第219章 誰是英雄?第1226章 施壓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801章 靜寂的北平第29章 大事件第83章 榮譽的責任第1074章 掌握未來的鑰匙第1208章 蘇俄,印度第323章 “新京”第76章 洋人蠻橫怒心生第788章 審訊第46章 小心無錯錯失機第221章 武漢第1080章 槍聲響起第40章 不列顛的選擇第307章 新工新待第28章 定計安美爲生機第81章 民團之基第304章 基石第31章 莫斯科第400章 答案第252章 石原的顧慮第355章 揭穿他第260章 打贏了再說第378章 徵兵第71章 大門第126章 書桌不靜師心憂第1198章 去過中國嗎?第347章 交易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1065章 潰敗第213章 戰臨沂(二)第334章 新官上任第1090章 無法阻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