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8章 南亞次大陸

乳白色的露水猶如秋天的初霜,灑落在路面上。雲向高處升去,已不象夜間那樣被樹冠撕成碎片。四周籠罩在黎明時刻的寂靜中,黑夜試圖與白晝爭個高低。

保爾格順着公路旁的樹叢走去。溼漉漉的樹枝柔和地觸動着他的臉。這種感覺讓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微笑,不知怎地想起了父親,以及少年時同父親一起玩耍的情景,不過那一些都是遙遠的記憶,他的父親在他十五歲時被流放,從此之後再也沒有了音信,而他自己則因爲盜竊被關入西伯利亞的監獄之中,直到日本人佔領了西伯利亞,他纔得到自由。

再後來……他想到了那於街上流浪時碰到的那個中國人。

“很冷是嗎?我知道有一個地方,在那裡,也許你不會再捱餓,不會再忍受寒冷!”

從此之後,他的命運就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他不再是那個“背叛革命”的明斯克市人民委員的兒子,成爲了另一個人,一個沒有歷史的人,不過在學校裡,他依然接受了正統的俄羅斯教育,就在幾個月前,他“高中畢業”了。

對往事的回憶並沒有影響保爾格的思考。他回憶起的那些情景是緩慢地浮現在他的眼前的,那些回憶只會堅定他的信念,同時,他還在盤算着可能發生的各種情況,以及最壞的情況,然後是最有利的情況。

“如果沒錯的話,現在應該已經進入印度了。”

保爾格的心裡這麼想道,根據命令,他是作爲抵抗分子逃出了“佔領區”,他穿越了阿富汗,前往印度尋找組織,在那裡,他會面對嚴格的審查,不過,那又有什麼呢?他相信自己能夠通過審查。

“只要不碰到英國人就好……”

想到這,他不禁苦笑了一下,現在,流亡政府與英國人之間的關係已經到了決裂的邊緣,英國人發現印度起義的背後有着太多流亡政府的影子,儘管他們一再否決,而英國的那位新上臺的首相,卻無力調動軍隊驅趕試圖“雀佔鳩巢”的流亡政府——畢竟蘇俄流亡政府擁有一隻170餘萬人的軍隊。

他猛地停下來,呆然不動了——在他前面,道路路被兩排鐵絲網攔住了。鐵絲網一直通到條狀界木,一個印度哨兵正在一旁巡邏。林邊有一個哨所,哨所的煙囪冒出一股股青煙。顯然,爐子剛剛點着。

他一動不動地站了片刻,全身被一種沉重的、逐漸覺醒的緊張感攫住了。接着他慢慢地蹲了下來。他熟悉中亞的這種荒蕪的山地,在訓練營中,他曾接受過相應的訓練,而卡其色的外衣,有助於他隱藏其中,提着手邊的波波沙衝鋒槍,他悄悄的沿着山脊奔跑着。

一個多鐘頭後,保爾格伏在地上,躺了一會兒,他爬進一片石塊中,翻身躺在地上,點燃一支菸,久久地望着頭頂上的藍天。

“看來,我是到了交戰區了。否則哪兒來的英印軍警?這裡的哨兵一定不少……”

拿出地圖,鋪在地上,保爾格用夾着香菸的手撐住腦袋,然後用小指尖沿着地圖上的公路線滑動着。

“對,應該沿着這裡走,離這兒十幾公里就是流亡政府的控制區了。”

從衣袋裡拿出一塊巧克力,放進嘴裡,保爾格懶洋洋地嚼着。接着從軍用水壺裡喝了幾口涼水,便朝大山的深處繼續爬去,時而停下來傾聽那清晨的寂靜。

沿着山間的小路行走着,保爾格不時的打量着山谷,就軍事上來說,這樣的山谷是伏擊的最佳場所,這裡靜悄悄的,估計很久沒人從這裡走過了,也許,之前有游擊隊在這裡伏擊了英印軍,所以英印軍放棄了這條道路。

就這一樣,一邊思索着,保爾格一邊向前走着,他的腦海中反覆思索着自己所掌握的情報,有關印度獨立起義的情報——在孟買水兵起義之後,大規模的反英起義就在印度各地上演着,而主張“賜予獨立”的國大黨則在起義中受到衝擊,甚至那位倍受愛戴的聖雄,也遭到刺殺,儘管起義者和英印當局互相指責對方,但一個不可否認的事實是,現在的印度已經變成一座戰場,殖民軍和獨立起義者在這片大地上戰鬥着,至於流亡政府則在一旁策動着一切,他們派出了大量的軍事顧問訓練起義者,甚至派出部隊直接參與起義。

無產階級沒有祖國,這句話在印度得到了充分的證明,數以十萬計的“志願者”在幫助印度人民,甚至就連同曾流亡的僅剩下十餘艘軍艦和幾十艘的紅海軍,亦在孟買同印度人民軍海軍一同組成國際艦隊,沿着海岸線向起義者提供支援。

如果這場起義成功了,會造就出什麼呢?

“開始於“第三世界”的世界無產階級革命的最終勝利!”

在卡拉奇的宮殿之中,面對着蘇俄最高統帥部元帥們,斯大林的臉上帶着笑容,就在幾個小時前,印度人民軍已經完全解放了四個省。自流亡以來,這是他第一次流露出這樣發自內心的笑容。

一切正如他意料的那樣,在印度革命浪潮正在席捲這個國家,這片沸騰的殖民地將在不久的將來成爲“世界革命”的中心。

“斯大林同志,針對印度的情況,人民軍的同志實施了土地改革,通過將地主階級的土地分配給無地貧民,贏得了他們的支持,目前解放區內正在實施土地改革,我們相信,通過一系的改革,很快,舊的、反革命的秩序與統治就會被徹底推翻……”

土地改革這是黨內的東方同志給予的建議,相比於曾經的中國,印度的土地集中問題更爲嚴重,農民更渴望得到土地,而最讓斯大林以及統帥部的同志們爲之叫好的原因,卻是因爲土改改變了一切,土改看似改變的是土地,實際上改變的卻是人心。

曾經在印度舊的秩序是以種姓、財產、聲望爲根基的,但是通過土改,這一切都被“階級”這個新概念顛覆了。那些過去主導了印度社會的高種姓地主和富農們,在土改中是被批鬥、控訴的對象,不僅摧毀了解放區印度高種姓精英的社會與經濟基礎,從而爲未來的“革命政府”的成立創造了堅定的統治基礎。

“目前人民軍的總兵力已經達到120萬人,爲了增強他們的力量,因此,我們計劃將第17、21、34、45坦克師併入人民軍的序列,而考慮到其部隊的編成,參謀部計劃向人民軍派遣15萬名黨內同志……”

華西列夫斯基在一旁作着彙報,人民軍表面上是“印度”的,但實際上,其卻完全爲蘇軍控制,曾經的起義者只佔據其中一些並不重要的位置,與印度人民、政府一樣,流亡蘇俄的印度同志已經佔據着人民政府的位置,無產階級是沒有祖國的,這絕不是教條主義,而是鐵一般的事實,所謂的印度政府不過只是蘇聯政府的傳聲筒罷了。

“這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果沒有我們的力量,印度是不可能取得解放的,現在,英國已經被戰爭嚴重削弱,無力阻止發生在這裡的民族起義,而美國亦無意介入南亞次大陸,至於中國……”

現在,對於斯大林來說,唯一需要擔心的“列強”,就是中國,中國在緬甸駐有十數萬軍隊,如果他們介入南亞次大陸,那麼這場民族起義會是什麼結果呢?

“莫託洛夫同志已經前往中國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我們會同中國人達成協議,但是,這並不能完全保證,習慣於背信棄義的中國人,會遵守協議,就像他們曾背叛我們一樣,他們的背叛並不是沒有可能的!”

手握着菸斗,在提及中國人的時候,斯大林的眉頭緊皺着,甚至就連同握着菸斗的手亦加重了力量,眉宇間更是充滿了憤怒,如果沒有中國人的背叛,至少在日本投降之後,他仍然可以在西伯利亞,在俄羅斯的土地上繼續指揮敵後的游擊戰,但是,中國的背叛卻使得他不得不流亡印度,甚至在一段時間裡,對英國人忍氣吞聲,直到孟買水兵起義後,一切才得已改變。

但在另一方面,爲了生存他卻又不得不顧及中國人的態度,甚至主動派出特使,前往中國試圖同中國修正關係,甚至以犧牲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停止向兩地派出游擊隊員,向其提供地下黨委名單等犧牲作爲代價,換取中國對蘇聯“解放”印度保持中立。

“斯大林同志,我認爲在短期內,中國人是不可能介入南亞次大陸,因此,我們應該抓住當前有利時機,命令人民軍務必在短期內贏得戰場上的優勢,從而迫使英國人撤出印度,至少將政權交給國大黨!”

“嗯!我同意!”

吐出煙霧,斯大林站起身來,朝着窗外的大海凝視片刻,而後又補充道。

“如果有必要的話,我們可以把英印軍從我們的控制區內擠出去!當然,這要等待莫託洛夫訪問南京之後!”

第66章 軟肋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1201章 幕後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8章 決定第23章 北方戰事第20章 北平異動第781章 等待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430章 宣言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71章 遊說第14章 風雲際會第231章 你的學生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24章 動員第1191章 接觸第767章 昇華第1141章 憂心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125章 八字橋第1117章 民族性第190章 勞工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214章 南京之戰(三)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35章 敵與我第1123章 中與俄第823章 答案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095章 相信嗎?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99章 裝甲第102章 事變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12章 策略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774章 出征第1253章 軍管區第409章 邯彰製造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0章 北平異動第790章 坦克戰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61章 大新聞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89章 鄉變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323章 “新京”第90章 勢之營造第14章 新的問題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332章 行營之內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323章 “新京”第15章 北海之歌第84章 保護傘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41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第301章 在北美第1060章 目標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52章 急進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61章 勝利進軍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784章 反攻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1181章 地獄(下)
第66章 軟肋第88章 小車之中藏乾坤第1201章 幕後第10章 市場的未來第8章 決定第23章 北方戰事第20章 北平異動第781章 等待第1195章 這一天(中)第367章 中國需要第430章 宣言第256章 兩難之擇第171章 遊說第14章 風雲際會第231章 你的學生第403章 廣州灣之變(中)第24章 動員第1191章 接觸第767章 昇華第1141章 憂心第96章 奇襲珍珠港(中)第1038章 此路通往東京第125章 八字橋第1117章 民族性第190章 勞工第153章 目標,南苑第214章 南京之戰(三)第1029章 北上 北上第195章 公司的未來第312章 癡心妄想第327章 俄羅斯的啓示第135章 敵與我第1123章 中與俄第823章 答案第85章 小縣大房迎新賓第1102章 夕陽西下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095章 相信嗎?第780章 騎兵的進攻第440章 石原的春天第170章 故人相逢槍聲響第99章 裝甲第102章 事變第36章 千古不變是人心第178章 支前道路路艱難第1212章 策略第118章 目標!高加索!第774章 出征第1253章 軍管區第409章 邯彰製造第1091章 自由的俄羅斯第113章 第三艦隊第1194章 這一天(上)第311章 尋求機遇第20章 北平異動第790章 坦克戰第1088章 烏法的春天第55章 逐其心願第1148章 南洋義勇軍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79章 避人入巷又巧遇第1052章 關東軍的決策第1161章 大新聞第116章 爲了一張門票第408章 鄉村始變第87章 東方巴黎兄弟見第421章 戰爭之神第371章 豐收之喜第1040章 魏德邁訪華第406章 市間風雲第46章 民心所向第1039章 何爲正義第89章 鄉變第799章 新的恐懼第323章 “新京”第90章 勢之營造第14章 新的問題第268章 上坡最難下坡時第408章 決定未來的發明梁漱溟與鄒平鄉村建設第332章 行營之內第24章 日爾曼尼亞的夢想第323章 “新京”第15章 北海之歌第84章 保護傘第230章 國家大局當爲先第141章 元老亦有他心思第301章 在北美第1060章 目標第254章 美廬之中第52章 急進第426章 “帝國”的未來第61章 勝利進軍第122章 艦隊在洋第1170章 王朝末日第784章 反攻第1047章 最終決定第282章 無價之寶第309章 宴會上的要求第1181章 地獄(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