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軍起三方齊動

賈詡說得清楚,張任是個什麼樣兒的人,他就是那種,最最厭惡被人所威脅的人。

而己方確實是抓住了他的命脈,直擊要害,用劉璋來威脅他,他是不得不就範。但是同樣兒,也是把他給得罪死了。哪怕他能爲己方爲主公效力,但是說實話,他心裡的芥蒂一日不消散,就絕對不會歸心。

馬超一聽賈詡的話,他是很明白,還真就是這樣兒。不過當初自己這邊兒也確實是沒有其他的辦法了,怎麼能讓其效力,難道自己真就要當回好人,讓他去空老山林?益州軍中的這麼一個人物,如果不能爲自己所用,那可以說真是太遺憾了。所以迫不得已,只能是用劉璋逼其就範,還真是做成了。

但就像賈詡所說一樣兒,事情雖說是暫時成功了不假,可也確實是讓張任心中芥蒂很深,以致於如今也沒有歸心。但是自己可以說卻是從來不後悔,哪怕是再來一次當時情況的話,自己也是一樣兒會拿劉璋來逼其就範,對此是無怨無悔!

-----------------------------------------------------

自從問了賈詡,關於張任的問題之後,馬超雖說不至於一下就徹底死心,但也確實真是,受了不小的打擊。對於張任的事兒,可以說馬超一直以來,他都是非常重視的,可是也一直都沒有什麼好的辦法。把他給整的是特別無奈。

馬超也想過,記得看演義的時候,諸葛亮擒住張任之後。張任是誓死不降,最後諸葛亮直接就讓人給他咔嚓了。馬超一直認爲,多少諸葛亮是因爲張任埋伏龐統,最後龐統身死和張任有直接的關係,所以諸葛亮就痛下殺手。

不過到了如今,馬超是更清楚了,要是說就算龐統不是死在張任的手裡。最後諸葛亮一樣兒是要殺他,畢竟不能爲己方所用,那就只能是除掉了。至於說諸葛亮他可能是個手軟的人嗎。明顯是不會。

可要說張任當然真就投降的話,假設如此,那麼諸葛亮還會痛下殺手嗎。

-----------------------------------------------------

這個問題馬超認爲是不會,拋開諸葛亮不說。就說劉備其人。是不會如此的。張任是什麼本事,劉備多少都是清楚的,所以哪怕之前有龐統身死的事兒,不過那時候只能說是各爲其主,所以以劉備這麼一個天下梟雄的人物來說,只要張任真心投靠於他,他是絕對不會再計較龐統之死的。

至於說諸葛亮的話,他還是很瞭解劉備。自己這個主公的,那麼張任要真心投靠劉備的話。他是不會殺了他的。別看在演義裡,好像諸葛亮比較受劉備器重,但是說實話,諸葛亮可絕對沒有那麼受重用,哪怕劉備是認爲他諸葛孔明確實是人才,這個不錯,但也還不至於讓劉備是怎麼怎麼信任,怎麼怎麼重用他。

就說在演義裡,諸葛亮在劉備一意孤行,要去征討吳國孫權的時候,諸葛亮是怎麼也沒勸住,最後他對衆人說了一句話,“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也。”

-----------------------------------------------------

這是諸葛亮的原話,從諸葛亮的話語中,態度上,是不難看出來,法正能勸住劉備,但是他勸不住。

那麼這個話裡面,其實有很多東西在裡。當然不能說就這麼一句話,就說明法正一定就比諸葛亮更厲害嗎,肯定不是。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法正就能勸住劉備,而且以前他確實也做過這樣兒的事兒,只不過演義裡沒寫罷了。並且在劉備所倚重的謀士裡面,諸葛亮未必就比法正所受劉備重視多多少,這個確實也是沒錯的。

可惜的是,劉備要去徵吳的時候,法正那個時候,已經是病逝了。而其實對於諸葛亮來說,他當然是想要受到自己主公的器重,但是自己主公所器重的人有好些個,他諸葛孔明只能算是其中之一罷了。再說他也絕對不是最受重用的那個。

那麼他當然不會違逆自己主公的意思,所以張任當時要真心投降的話,他絕對不會再動手了。

-----------------------------------------------------

所以馬超一想到這些,他心裡也是不得不感慨,因爲你看人家諸葛亮都拿張任沒辦法,最後只能是全其忠義的名聲,痛下殺手,直接把張任殺了。你說如今自己呢,自己可不認爲,在這方面,自己就比他諸葛亮強啊,所以可真是,太無奈了。

可不是嗎,人家沒做成的事兒,難道自己就一定能做到了。要說如今張任能在涼州軍效力,你可知道,那是自己費了多大勁才行。

不過還好,還算好的是什麼呢,在自己親筆書信送到他張任手中的時候,他張任還沒有撂挑子不幹,還知道來江夏,這就算不錯了。其實就是和賈詡所說的一樣兒,如今按照這樣兒的形勢,情形來看,他張任能做到這樣兒,對自己來說,真就算還不錯,其他的,呵呵,幾乎都是奢求啊。

-----------------------------------------------------

所以有張任駐守在邾縣,馬超認爲是沒有太大問題。並且邾縣還有己方一萬五千的士卒,就算兗州軍加上孫劉聯軍,拼死進攻。張任怎麼也能抵擋幾日。

而之前的雲杜也好,還是安陸也罷,包括西陵,馬超都是親筆書信給了幾個縣城的主將,明確說明了,守不住就趕緊撤退,但是唯獨邾縣。馬超可真是沒給張任寫什麼信讓他撤退的。不過馬超也想過,就算自己真寫信讓他撤退,張任能不能在意這個。那都不一定。

說實話,在馬超的想法中,張任他是守城還是說撤退,並不是說就是自己讓他去做什麼。他就一定會去怎麼做的。所謂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果說在其人人那兒,可能還不至於就這樣兒,但是對於張任嗎,馬超可真是沒底。估計還真就是,他想怎麼去做,就會怎麼去做的。

他想守城,死守的話。就算自己親筆書信去了千八百封,那麼也照樣兒沒用。同樣兒的。要他張任真是不想守城了,那麼自己無論讓他如何堅守,他也不會搭理自己。

-----------------------------------------------------

其實想想,可不就是這麼回事兒嗎,在別人那兒,馬超是沒有這麼個想法,他也不擔心什麼。可在張任那兒呢,還真就是這麼回事兒啊。

而對於張任這麼一個特例來說,馬超還真是,一點兒脾氣都沒有了。不是,你說要真是給他逼急了的話,他張任真就撂挑子不幹了,那麼受損失的,那隻能是自己,是己方涼州軍,兒不是他張任,對不對。

就說這次帶兵去邾縣阻截兗州軍和孫劉聯軍,馬超都讓人去對張任稟報什麼。他心裡也清楚,張任對自己來還是不來,估計他不會想什麼。而他所在意的,不過就是邾縣的戰事,他要去做什麼,自己還真是,管不了太多,不過自己倒是真心祈禱一下,這位大爺可千萬別做出來太出格的事兒,要不自己這個當主公的,也真是不好對屬下交代啊。

-----------------------------------------------------

確實是如此,你說張任他要真是違抗軍令,犯了大事兒,犯了大錯,自己要如何去處罰他纔好。

要是處罰重了,估計本來人家就不愛搭理自己,那麼這麼一來,人家可能是就不幹了。

可要是輕了呢,自己怎麼和自己帳下的一干屬下交代啊。可不是嗎,本來軍中應該是軍紀分明,不管是誰犯錯,該處罰就得處罰,可要真是自己因爲張任而徇私,真就賞罰不明,那麼對己方涼州軍來說,可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軍中最忌這個,所以自己到時候肯定得按照規矩來做了,那麼結果……

所以馬超是期望着,別出什麼事兒,最好是能趕在曹操孫策他們到來之前,自己先和兗州軍還有孫劉聯軍對上,這麼一來的話,他張任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管是做什麼吧,總是知道收斂的,是啊,他怎麼也得注意點兒影響吧。

-----------------------------------------------------

別的不知道,但是馬超多少還是知道些的,張任對自己這個名聲,確實還是挺看重的,這個是沒錯。要不是因爲被逼得不行,他也是絕對不會給己方做事兒的,因爲這個明顯和他的所想得不一樣兒啊,但是最後也都沒辦法了。

馬超帶着大軍正趕往邾縣,而曹操還有孫策劉備他們,也是帶兵出發了,奔向了邾縣。

說實話,他們比馬超晚了一點兒,而且人多,所以速度也是受到了不小的影響。但是即便如此,卻一樣兒是不慢,只是相比涼州軍的速度來說,確實還是差了不少,這個是沒錯的。

在之前,曹操和孫策還有劉備三人,也都閒聊了幾句,無非就都是關於邾縣城的事兒。對於這個地方,三人都是很重視,甚至一度都超過了之前的三個縣。當然他們三人重視,絕對不是因爲邾縣這個地方多麼多麼重要。而還是因爲邾縣的守將,也就是張任,所以他們纔是如此重視。

-----------------------------------------------------

曹操、孫策和劉備三人三方。各自有各自情報的來源,所以對於馬超和張任那些不得不說的事兒,他們多多少少都是知道一些的。哪怕是不可能都知道吧,但是大致上的東西,就像馬超知道曹操和關羽、孫策和張遼的事兒一樣兒,他們三個也是都知道馬超和張任的事兒。

尤其是曹操和孫策,別的不說。就說知道了馬超和張任兩人間的那些事兒之後,他們兩人也是在心中不住苦笑啊。心說這也算是同病相憐了吧,可不是嗎。這事兒不止是自己兩人遇到碰到了,他馬孟起還不也是一樣兒。

這事兒你沒有經歷過,可真是不知道其中的心酸啊,至少曹操和孫策兩人。那可以說是非常有發言權的。所以兩人心裡也清楚,馬超對此事是個什麼狀態,不得不說,這個事兒還真是,幾人都是有相似的經歷啊。

至於劉備,他就差了一些,畢竟沒有真正經歷過這個,所以他還是不能親身體會到這些東西的。

-----------------------------------------------------

不過三人都清楚一點。那就是張任可絕對不是之前那三個城,高沛、鄧賢還有糜芳、廖化之流所能比的。

因爲那四個。也只能說是三流武將,三流的水平而已。但是張任,至少在軍事上來說,可以稱爲算是一流的。至少他們三人都清楚一件事,那就是當初馬超在戰益州的時候,在強攻雒縣的時候,差點兒是沒攻下來。

如果最後不是因爲他自己,當主公的親自上陣了,帶着涼州軍士卒攻城,士卒士氣空前高漲,受不了自己主公如此,最後可能涼州軍都得折戟在雒縣。

所以因此就不難看出來,張任其人確實,那是個有真本事的將領。要不看其人都不想投靠涼州軍,但是馬超卻是千方百計逼迫其人就範,這都是爲了什麼?試問,如果張任他要是沒有什麼本事,那麼馬超他至於是如此嗎?

-----------------------------------------------------

對於邾縣的張任,可以說曹操三人都是一致地重視,而且三人之前再一次相聚商議,就是通一下氣兒,說不要輕視張任。

但是張任在心裡所想的,卻是另一件事兒。曹操知道馬超可能要來了,但是他同樣兒也清楚,難道說孫策和劉備就不知道這個事兒嗎?至少在他眼裡來看,荀攸能提出來的事兒,那周瑜周公瑾和徐庶徐元直,未嘗就不會不說。在曹操的想法中,兩人可絕對不下於荀攸,甚至有些方面,還是強過荀攸的。

還真是讓曹操給猜着了,說實話,孫策也好,是劉備也罷,和曹操也是相似的想法。所以三人心裡所想的,基本都一樣兒,最後默契的,是誰也沒說出來。在他們看來,這事兒對方兩人知道就知道了,不知道的話,自己也絕對是不會說的。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三人基本都認爲,對方兩人不會不知道,畢竟人家手下的謀士那也不是吃素的,是不是。

-----------------------------------------------------

對於馬超涼州軍的事兒,三人是都沒說什麼,可對於張任,三人通過氣兒之後,是都嚴陣以待,非常重視。

而目的達到了之後,除了曹操要留守在西陵少部分人馬之外,三人便帶着大軍,奔赴了邾縣。不過嘴上說得清楚,不能小看了張任,必須要嚴陣以待,可是心裡卻是想的,真要和馬超涼州軍對上了,這個確實對己方來說,是一個考驗,並且應該說是最大的考驗。

兵進江夏,爲的是什麼,可不僅僅是奪取其地,更是要和涼州軍一戰。也確實,可以說從三人決定聯合的那一日起,他們就知道,早晚己方要和涼州軍的主力對上,到時也是不惜一戰。勝了,那什麼都好說,可結果要是不好的話,那麼也是三方平攤吧,對誰都能公平點兒。

於是就這樣兒,三人是帶着大軍就去了邾縣,不過等着他們的是什麼呢,拭目以待吧。

-----------------------------------------------------

應該說已經不單單是曹操、孫策和劉備他們三人是如此,馬超又何嘗不是如此期待呢。

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八七八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完)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三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九)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四一〇章 狄道城外兄弟別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八二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九)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二十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九)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二一一章 曹操進宮見天子(續)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九二三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第九一三章 兗州信使到許都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九七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四)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八〇九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四)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九)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九一八章 涼州退劉備表贊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一九六章 三英闖營欲入城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一三一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第四七六章 趙雲張飛入成都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九三九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完)第二二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六)第六六八章 文丑異心奔西南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七〇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八)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一)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六六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四)第七八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
第三九三章 擒住孟達回三江第八七八章 子初出手促結盟(完)第三七五章 李傕書信脅守將第二〇六章 甘寧張遼帶兵回第四三〇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九)第五八七章 兩師弟遊說師兄第四十七章 北上路聯軍夜戰第九〇四章 楊任押糧赴房陵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十八)第四二七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三十六)第三四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三十八)第四六六章 神秘來人見馬超第四一〇章 狄道城外兄弟別第五三〇章 劉協聚衆議遷都第二三四章 阻崔安孟優被擒第七一九章 涼州軍大營問詢第二八九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四)第九〇九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六十)第八二三章 戰事畢冀州事宜(九)第三五九章 長安城馬煥大婚(六)第一五四章 石全進入襄平城第二八二章 涼州軍死戰雒陽(六)第七一八章 曹操許都稱魏王(十)第七六三章 涼州軍攻城受阻第二十章 涼州軍進攻中宿(十九)第三三七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二十八)第三一九章 孫文臺大戰華雄(續)第二一一章 曹操進宮見天子(續)第三四一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二十八)第一一二章 逼降廖化說黃巾第六七六章 孟起城下說敵將第二三六章 馬超帶兵攻交趾(二)第九二三章 曹真拜訪魯子敬第三二三章 涼州兗州戰南陽(十)第三八六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七十七)第七十七章 馬孟起欲見張讓第二〇八章 顯異象戰機終現第八五六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七)第六三九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續)第六三八章 涼州軍再攻江陵第四二九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〇)第九一三章 兗州信使到許都第二一六章 涼州大戰函谷關(三)第七九〇章 劉玄德帶兵南下第二九三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二十八)第二六二章 馬超帶兵到谷城第三十六章 涼州軍攻四會城(十)第四四二章 趙雲用計賺鄧賢第九七〇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四十四)第九十九章 兗州軍渡過遼水(續)第九三九章 戰事結束兩軍回(十三)第二二〇章 韓文約收攏三方第一六六章 兗州軍大戰常山(五)第三二三章 馬超請祝融夫人(續)第九九三章 涼州軍終破樊城(一)第八〇九章 兗州軍破函谷關(四)第五十四章 涼州軍大戰番禺(九)第二九〇章 木鹿大王見馬超(續)第二九八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三)第七十三章 涼州軍番禺休整(四)第四二三章 客廳孟達見馬超(完)第四十六章 曹孟德約見孫劉(續)第五五三章 桂陽郴縣三人會(續)第九一八章 涼州退劉備表贊第三九八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八十九)第五十七章 聯軍亂馬超決戰第六三〇章 攻縣城作戰不力第五三二章 馬超轉道向河內第八八五章 伊機伯說曹孟德(續一)第九二八章 兗州援軍到樊城(續)第四四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三六)第一九六章 三英闖營欲入城第四三五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二六)第五七三章 馬孟起原路回返第一三一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十)第四七六章 趙雲張飛入成都第四五八章 借道郪縣奔成都第四一四章 馬超五人組出行(二十三)第三十一章 聯軍營孫劉夜話第四六〇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一)第七二八章 臨湘城戰事繼續(續)第六八四章 涼州軍收復兩地(十七)第七八五章 戰襄陽故人來投第五九三章 馬超帶兵到洮陽第九三九章 再攻城孫翊轉變(完)第二二三章 兗州軍接收兩郡(六)第六六八章 文丑異心奔西南第八八一章 兗州軍進攻幷州(三十二)第一四二章 馬超邀請陸伯言第七〇六章 戰事畢回返長安(十八)第三五八章 孟起聚衆議對敵第九九〇章 涼州軍兵進交州(五)第九四三章 戰蘄春聯軍突破(完)第四六一章 交州戰事完回返(一五二)第八十七章 涼州軍攻蒼梧郡(十)第一二五章 兗州軍大戰襄平(四)第二九六章 涼州軍終戰合浦(三十一)第二一八章 作交換欲再深入第六六四章 鉅鹿郡癭陶決戰(十四)第七八八章 戰事畢馬超回家(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