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總) 奉旨討逆1

第179章 (總) 奉旨討逆1

第五部

第六章(總第一百七十七章)、奉旨討逆1

鄴城的夜空一片通紅,大將軍府裡一片混亂。

大火燒了半宿,把大堂燒塌後,在天明前大火終於滅了,空中飄着煙霧,地上泥水四溢,滿地狼藉,衆人驚慌的來回奔跑,有的擡屍體,有的搬傢俱,有的運垃圾,有的在灰燼裡尋找着什麼,不時有一隊隊的士兵出來進去。

張郃呆呆的站在房檐下,下半身都是水卻渾然不覺,看着院子中擺放的一排屍體發怔。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像夢一樣,僅僅就是一個晚上,冀州這麼多高級官員將領就這樣沒了,而且還不知道是誰幹。中箭弩或受傷或被燒死的將領有高幹、淳于瓊、呂曠、呂翔,蔣義渠,張𫖮、焦觸等,死去的謀士則有許攸、郭圖,還有一些中低級官吏、親兵衛士等二三十人,重要官員將領幾乎損失了一半。

後背中弩重傷的呂威璜,雖然還能掙扎着站起來,但已經開始發燒,郎中一直在緊急搶救,但明眼人都知道已是岌岌可危了,也就是死馬當作活馬醫了。受傷的還有肩部中弩的袁譚,幸虧辛評呼救及時,喊人把袁譚安全的移出了着火的大堂,郎中處置也很恰當,主要是受傷不太重,已沒有性命之憂了,可謂是不幸中的萬幸。這麼多文臣武將同時遇難,大將軍府裡充滿了壓抑的氣氛,人人都在惶恐中,不知道是內部人乾的,還是外面人乾的,更不知道該怎麼辦,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張郃站了足有半個時辰,腳下湮溼一片,直到審榮來低聲道:“俊乂將軍,這邊有請。”張郃回頭一看是審榮,還有幾個袁尚的親兵。張郃知道,審榮是審配哥哥的兒子,一直在審配身邊,最近一段時間,不知爲什麼在上層人物中特別活躍。在鄴城,有個早已公開多年的秘密,那就是袁紹的三個兒子,爲將來謀取袁紹的位置,建立有利地位,暗中相互不服,都在激烈的爭寵,尤其是袁譚和袁尚之爭,幾乎已是水火不相容的程度。張郃雖然不願參合這些事,但這些事情臨頭卻也躲不開。審榮來叫他,張郃只得跟着審榮走到前院一個屋門前,門前路邊筆直的站着二十多個佩刀的親兵。審榮推開門示意請進,張郃看了審榮一眼邁步進屋。

屋裡不是很亮,幾盞燭燈一閃一閃的上下跳動,彷彿是大家慌亂的心情。張郃見袁紹在牀上橫躺着,不知是昏迷中還是斷氣了,反正在那裡躺着沒有一絲動靜。呆若木雞的袁尚坐在牀邊,死死的盯着剛進屋的張郃,一聲不吱。屋子裡站着審配、高覽、馬延、張南等人,屋裡四周站着袁尚的十幾位執刀的親兵守護着,衆人都鴉雀無聲。張郃正要問是什麼事,審配過來道:“俊乂,主公臨死前已傳位於顯甫三公子,現在大家都願跟隨三公子,你是什麼態度?”

聞袁紹身亡,張郃一愣,心情隨之一沉。張郃亦知道袁譚和袁尚二人之間的爭鬥,這是衆人皆知的事情,只是未挑開明說而已。張郃看了一下週圍,高覽等人都看着他,卻都不說話,見事已至此,張郃只得道:“郃願遵主公遺命。”

“既如此,俊乂將軍,請拜見主公吧。”審配道。

張郃單膝跪地道:“郃,拜見主公。”

袁尚連忙站起來,扶着張郃高興道:“俊乂將軍,快快請起,我知俊乂將軍素來忠義,我任命俊乂爲護軍將軍,率本部人馬隨時待命。”

“遵命。”張郃道。

見事情順利,審配對袁尚道:“主公,事不宜遲,我馬上召集衆人到前面大屋裡聚齊商議,當衆宣佈遺囑,你也好就職登位。”袁尚沒說話,默默的點點頭。審配見事情順利,在鄴城的主要將領已搞定,招呼着張南和馬延,帶着十個親兵急忙出去安排。

。。。。。

陳琳的一篇檄文,引起了海內轟動,極大的振奮了靖勇軍的軍威。靖勇軍兵分四路大軍,馬宇率約五萬五千人馬主力大軍直朝鄴城推進;張其黃龍共一萬人馬直逼常山(石家莊);王迅得到了雁門郡的一千士兵、和馮宓共一萬人馬直逼邯鄲;段煨李柱共一萬人馬直逼黎陽。

田英率衆人催馬疾奔四十多裡,覺得基本安全了,這才放慢速度,趁天黑無人趕到事先準備好的隱蔽點,這是一個偏僻的山村後面荒廢的廟宇。在接應的什長崔衛安排下,大家吃上了熱乎飯,田英令衆人抓緊時間休息,大家經過緊張的一天一夜後,這才徹底輕鬆的睡了一大覺。次日午時,補充給養後,根據早已確定的計劃,田英將人馬分爲四路,以配合各路大軍作戰。一路由蔡元率領去常山配合張其和黃龍;一路由馬禾率領去邯鄲(今河北邯鄲)接應馬超;一路由青桐率領去黎陽(今河南浚縣)接應段煨和李柱;田英自率一路去鄴城(今河北臨漳西、河南安陽北)接應馬宇大軍。

。。。。。

前院大屋外站滿了各部的親兵,屋裡聚集了足有三四十人,沒有一點聲音,安靜的令人害怕,頭髮絲落地都能聽到。

袁尚坐在桌案後,一張俏臉最大限度的拉長到了極點,眉頭緊皺,死死的盯着桌案角上的一個掉漆脫皮處,彷彿在研究桌案爲什麼會掉漆。袁譚則半靠在桌案後,右手扶着受傷的左肩,冷冷的看了看衆人,望着窗戶一聲不吱,呼呼的喘着粗氣,二人誰也不看誰,表情各異,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都身着孝服。袁熙則緊閉着嘴,一聲不吱,一會兒看看窗戶,一會兒看看房頂。

沉靜中,審配走到衆人側面,朝衆人點頭示意後,沉下臉道:“主公逝前,親口而言,傳位於三公子,旁邊的人也都聽的真切。當時雖然危急,但主公臨危不亂,把大事安排的極爲妥當,不愧爲朝廷的大將軍。”

辛評激動的道:“傳位於長子,自古而然,主公深明大義,定會遵從古訓,你們豈可隨意改變主公之意。”

審配道:“主公多次說過,要傳位於德才兼備者。主公一向喜歡才幹超羣的三公子,也多次表示過要傳位三公子,今日之事只是主公夙願自然表達,是主公的真實本意,所有的人都應遵從,不得違背。”話中之意,就是長子也要遵從。

袁譚見屋裡屋外都是袁尚的親兵和人馬,自己僅有二十多親兵,知道無法硬拼,說多了也沒有什麼用,搞不好還要吃虧,在親兵的攙扶下站起來,指着袁尚氣呼呼的道:“你竟敢僞造父親遺命,矇蔽衆人,真乃膽大包天,你,你等着,我和你沒完。”轉身出門而去。

辛評怒氣衝衝的對着審配:“哼!”拂袖而去,又有幾個人追隨而去。

袁熙也站起來,往門外走去。袁尚急忙站起來喊道:“二哥,你要去哪裡?”

袁熙轉身看了看屋子裡衆多的將領,自己身邊人員則不是太多,搖搖頭道:“顯甫,我準備回黎陽,有你在鄴城就挺好了。”

“二哥,你留下來吧,我保證你的安全,咱們一起幹點大事。”

“我回黎陽還有一些事,等我處理完了再說吧。”袁熙和隨從也走了。

門外一陣人喊馬叫,如同風一般,分別奔東門和北門而去。

。。。。。

一會兒,親兵進屋道:“稟三公子。”

審配朝着這個親兵:“嗯——”。

親兵連忙道:“稟大將軍,大公子率人馬出了城門直往平原方向去了。”

審配看了看袁尚,見袁尚還在怒氣中仍然不說話,轉身道:“好的,你先退下吧。”又對袁尚道:“主公,袁顯思他們去了平原,你看是不是……”

袁尚想到大將文丑、麴義陣亡,這次大將軍府又有這麼多謀士將領死傷,今日凌晨受重傷的呂威璜又死了,心中難過,嘆了一口氣,半晌才道:“唉,都是手足,讓他們去吧。”

“那明日,咱們是不是……”審配瞟了瞟衆人,朝袁尚示意道。

袁尚站起來喝道:“都給我聽好了,明日巳時初,所有人都須準時到此,有要事商議,遲到者,斬!未到者,誅三族!”見衆人都沒說話,高聲喝道:“聽到嗎?”

“遵大將軍令。”衆人齊聲道。

衆人散去後,袁尚問道:“爲何不見荀彧、荀諶兩位先生?”

審配回道:“主公稍候,我立即派人去二位家中將其召來。”

。。。。。

袁譚,(?--205),字顯思,袁紹長子。袁譚在平定河北中屢建戰功,袁紹打敗公孫瓚後袁譚爲青州刺史。袁譚到青州之時,地盤只有平原,在建安元年(196),已佔有整個青州,但後來因用人不當漸失民心。建安七年(202)袁紹死。袁紹一直以袁尚美貌及後妻劉氏所喜愛而欲立爲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衆人認爲袁譚爲長子應爲繼承人,但逢紀、審配一派,則與袁譚、郭圖、辛評一派不和。逢紀等因懼袁譚即位後加害,私改袁紹遺命,立袁尚繼位。

袁譚不能繼位,自號車騎將軍,屯黎陽。袁尚不增兵給袁譚,還令部下逢紀盯緊。袁譚要求配兵被拒,一怒之下殺了逢紀。同年,曹操攻袁譚,袁譚向袁尚求救,袁尚怕袁譚得到士兵後不還,於是自領士兵救援。建安八年(203),曹操攻黎陽,大敗袁尚袁譚,二人退守鄴城。曹操攻鄴,聽從郭嘉之計,先行撤軍靜待二人相殘。袁譚數次要求袁尚供給鎧甲及士兵,但遭拒絕。在郭圖、辛評等人挑撥下,袁譚進攻袁尚,卻遭擊敗,退守南皮(今滄州南皮縣)。王修率兵來救,勸導兄弟應和睦,袁譚拒絕。劉表亦寫信勸袁譚與袁尚和好,但袁譚不聽。袁譚部下劉詢此時則在漯陰叛變,諸郡響應,唯獨東萊太守管統拋棄妻兒到南皮支持袁譚。此後袁尚率軍進攻,袁譚兵敗退回平原。袁尚圍城,袁譚派遣辛毗向曹操求援。辛毗見曹操時,反而建議曹操趁此機會吞併河北,曹操於是派大軍攻袁尚,袁尚退兵。建安九年(204),袁尚再攻平原,曹操派兵圍鄴解袁譚之危。曹操圍鄴期間,袁譚叛變,略取甘陵、安平、勃海、河間。後來袁尚敗走故安,跟從袁熙。袁譚吞併袁尚部衆,屯龍湊。曹操知道袁譚叛變後又進攻平原,袁譚兵敗逃往南皮。烏桓峭王欲領五千騎援助袁譚,但爲牽招所說服而不出兵。建安十年(205),曹操進攻南皮,袁譚戰敗,被曹操族弟曹純麾下虎豹騎所殺。

袁熙,(?—207),字顯奕,袁紹次子。袁紹打敗公孫瓚後,令袁熙爲幽州刺史。袁尚被曹操破鄴後,投奔袁熙。建安十年(205)袁熙部下焦觸和張南叛變,袁熙和袁尚逃到烏桓。建安十二年(207),田疇助曹操偷襲柳城,袁熙、袁尚與蹋頓、遼西單于樓班、右北平單于能臣數萬騎在白狼山遇到曹操,雙方大戰。曹將張遼斬蹋頓,敗後,袁尚與袁熙又逃到遼東,欲取公孫康而代之。公孫康事先在馬棚里布置了刀斧手,然後出來邀請袁尚、袁熙。袁熙心中疑惑,不願進去,袁尚強迫他進去,進去後,還沒來得及坐下,公孫康大喝一聲,伏兵涌出將二人制服,二人坐在結冰的地上。袁尚對公孫康道:“我們還沒死,坐在冰地上太冷了,能否找個席子坐?”公孫康道:“你們的頭顱馬上就要遠走萬里,要席子坐幹什麼!”於是令人當場斬首獻給曹操,於是北方統一。袁熙之妻有吳氏、甄氏,子袁謙(吳氏生)。甄氏後被曹丕所納,生子曹睿,即爲魏明帝。

袁尚,(?—207),字顯甫,袁紹第三子。爲袁譚同父異母之弟。因袁尚長的英俊帥氣,且後妻劉氏喜愛,袁紹欲立爲繼承人,但未正式表態。袁譚和袁尚生隙不和,於袁紹去世後繼承了袁紹的官位和爵位。內爭外鬥,最後兵敗,和袁熙逃往遼東,太守公孫康殺二人,將首級一併獻給曹操。

#############

(本章完)

第96章 (總) 春宵一刻第6章 (總) 良好開端第232章 (總) 劍指青州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333章 (總) 出兵江東第215章 (總) 江北大營1第304章 (總) 天子傷勢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322章 (總) 千頭萬緒第336章 (總) 諸葛再謀第7章 (總) 軍事訓練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92章 (總) 晉陽之春3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155章 (總) 計驚鬼神第293章 (總) 投降風波第191章 (總) 冀州遇刺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61章 (總) 夕陽如血2第350章 (總) 當塗難擋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191章 (總) 冀州遇刺第202章 (總) 出征半島2第351章 (總) 南門之亂第38章 (總) 夜宿忻州2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297章 (總) 攻佔柴桑第196章 (總) 奔襲柳城4第327章 (總) 病情好轉第228章 (總) 禰衡其人第270章 (總) 馬禾之愁第208章 (總) 江邊夜戰2第81章 (總) 雲中定襄5第122章 (總) 奪關斬將第127章 (總) 發展之計第103章 (總) 文和先生第55章 豪氣沖天第65章 (總) 摧枯拉朽2第168章 (總) 漢中的王第224章 (總) 臨津激戰2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39章 (總) 深夜遇刺1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344章 (總) 大槐樹溝1第184章 (總) 軍法如山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75章 (總) 東進序曲2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314章 (總) 海外仙山第38章 (總) 夜宿忻州2第64章 (總) 摧枯拉朽1第185章 (總) 收服田豐第174章 (總) 東進序曲1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323章 (總) 殿試前夕第250章 (總) 送君過江1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24章 (總) 大戰張燕2第230章 (總) 大漢疆土第291章 (總) 茶如人生第112章 (總) 長安長安3第52章 (總) 平氏家宴2第364章 (總) 浴血奪關第130章 (總) 英雄曹操2第173章 (總) 才女蔡琰第64章 (總) 摧枯拉朽1第297章 (總) 攻佔柴桑第25章 (總) 大戰張燕3第372章 (總) 劉備之哭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334章 (總) 御駕親征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157章 (總) 生死之戰1第219章 (總) 江邊被襲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323章 (總) 殿試前夕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70章 (總) 收服河套4第239章 (總) 袁術駕崩第294章 (總) 兵發夏口第371章 (總) 將計就計第145章 (總) 大戰序幕第311章 (總) 中華大帝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41章 (總) 雁門雄關第194章 (總) 奔襲柳城2第299章 (總) 斷橋阻敵第230章 (總) 大漢疆土第257章 (總) 大漢皇宮第124章 (總) 兵定洛陽2第77章 (總) 雲中定襄1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130章 (總) 英雄曹操2第358章 (總) 再戰當塗第312章 (總) 劉備稱王
第96章 (總) 春宵一刻第6章 (總) 良好開端第232章 (總) 劍指青州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333章 (總) 出兵江東第215章 (總) 江北大營1第304章 (總) 天子傷勢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322章 (總) 千頭萬緒第336章 (總) 諸葛再謀第7章 (總) 軍事訓練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92章 (總) 晉陽之春3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155章 (總) 計驚鬼神第293章 (總) 投降風波第191章 (總) 冀州遇刺第138章 (總) 天子視察第61章 (總) 夕陽如血2第350章 (總) 當塗難擋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191章 (總) 冀州遇刺第202章 (總) 出征半島2第351章 (總) 南門之亂第38章 (總) 夜宿忻州2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297章 (總) 攻佔柴桑第196章 (總) 奔襲柳城4第327章 (總) 病情好轉第228章 (總) 禰衡其人第270章 (總) 馬禾之愁第208章 (總) 江邊夜戰2第81章 (總) 雲中定襄5第122章 (總) 奪關斬將第127章 (總) 發展之計第103章 (總) 文和先生第55章 豪氣沖天第65章 (總) 摧枯拉朽2第168章 (總) 漢中的王第224章 (總) 臨津激戰2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39章 (總) 深夜遇刺1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344章 (總) 大槐樹溝1第184章 (總) 軍法如山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75章 (總) 東進序曲2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314章 (總) 海外仙山第38章 (總) 夜宿忻州2第64章 (總) 摧枯拉朽1第185章 (總) 收服田豐第174章 (總) 東進序曲1第229章 (總) 揮淚除腐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323章 (總) 殿試前夕第250章 (總) 送君過江1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24章 (總) 大戰張燕2第230章 (總) 大漢疆土第291章 (總) 茶如人生第112章 (總) 長安長安3第52章 (總) 平氏家宴2第364章 (總) 浴血奪關第130章 (總) 英雄曹操2第173章 (總) 才女蔡琰第64章 (總) 摧枯拉朽1第297章 (總) 攻佔柴桑第25章 (總) 大戰張燕3第372章 (總) 劉備之哭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334章 (總) 御駕親征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157章 (總) 生死之戰1第219章 (總) 江邊被襲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323章 (總) 殿試前夕第53章 (總) 緊急軍情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70章 (總) 收服河套4第239章 (總) 袁術駕崩第294章 (總) 兵發夏口第371章 (總) 將計就計第145章 (總) 大戰序幕第311章 (總) 中華大帝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41章 (總) 雁門雄關第194章 (總) 奔襲柳城2第299章 (總) 斷橋阻敵第230章 (總) 大漢疆土第257章 (總) 大漢皇宮第124章 (總) 兵定洛陽2第77章 (總) 雲中定襄1第163章 (總) 天子恩典第130章 (總) 英雄曹操2第358章 (總) 再戰當塗第312章 (總) 劉備稱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