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二十五章 朝堂風雲

洛陽,未央宮中,由於已經入冬,大殿中已經燃起炭火,滿朝文武分別列於兩旁,這是每季度一次的大朝,按照輪值部分州牧刺史和太守都要臨朝,向天子彙報政務,參與議會決策。

劉焉、劉表等宗室重臣與三公列於首排,各州郡正在彙報工作,當然此次會議的重點自然是幽州國戰大勝,擊潰高麗韃虜入侵,朝堂商議封賞之事。

此時張讓正聲音尖細的讀着大將軍從幽冀呈來的軍報,以及諸將所立的功勳,這次功勳彙報從秦戈奉命北伐開始,整個軍報中有一半是講述秦戈的戰功和破敵數目。

聽得滿朝文武各個目瞪口呆,有些正直的大臣甚至忍不住喝彩起來,這種軍報已經在大漢數百年都沒出現了,現在讓有些老臣甚至看到了武帝時期的輝光!

然而由於事先得到風聲,袁逢、袁隗、楊賜、崔恪等重臣面無表情,何進在奏報上凸顯秦戈,讓秦戈的威名越盛,這把刀砍在他們身上越疼。

而劉焉和劉表則閉目養神,他們準備先來個坐山觀虎鬥,然後再出來收拾殘局。

朝議開始,起先商議各州府的錢糧報賬,如今的大漢百孔千瘡,各州府連年虧損,以前正是大吐苦水、互相攻殲的時候,然而今天朝會卻異常的安靜,大家都在等正席吃大餐。

一項項朝議通過,很多大臣甚至有些着急,今天的朝堂格外平靜,讓天子劉宏有些昏昏欲睡,哈欠連連、一個手支着下巴口水都流了出來。

“大將軍請功封賞國戰凱旋將士!”張讓尖細的聲音響起,一瞬間朝堂變得落針可聞,就連劉宏也一機靈坐直了身子。

張讓看着滿朝羣臣,嘴角勾起一抹不可察覺的戲謔,開始宣讀一個個推薦授封的名單,袁紹、袁術、曹操、公孫瓚、淳于瓊等人一個個的被念出來。

衆臣都豎起耳朵,開始醞釀情緒,最後所有將校名單都念完,正要念秦戈時,衆人的情緒已經積攢到最高,準備爆發時。

張讓清了清嬌柔的嗓子,一旁的侍者跑過來端上一杯茶,張讓開始潤喉嚨,這個急剎車,讓幾個老臣憋了一口氣非常難受,恨不得上去捏死這個死太監。

張讓不徐不疾的用手帕擦完嘴,晃悠悠的從衣袖中取出一份奏摺道:“咱家在念爲秦校尉請封的奏章前,先給諸位大臣讀一份請戰書吧!”

這讓很多大臣恨得牙癢癢,這個閹人真是氣死人不償命。

看到張讓竟然開始賣起了關子,王允眼中冷芒一閃,一定是有什麼變化,該死!這傢伙竟然不向自己通氣。

“臣秦戈敬奏:臣蒙陛下天恩……”張讓開始宣讀秦戈呈給大將軍轉交給天子的請戰書。

大意是秦戈受到天子的恩寵,讓他一介鄉野寒門,進入儒道學宮修典,對於他來說簡直是再世爲人,每日思索如何報國,現在國戰以定,然而覺得自己依舊無法報答天子的知遇之恩,所以主動請戰願意率軍平叛青州。

張讓宣讀着請戰書,劉宏表情有些不自然的挪了挪身子,雖這份奏報他早已經看過,故意安排張讓在朝會宣讀。

然而想到朱儁當年對秦戈“大漢神劍”的評價,這是朱儁用最後的心血爲自己鑄造的一把利劍,如今已經物是人非,心中一時間竟然情緒難平,甚至眼角滲出了淚光。

袁逢、袁隗、楊賜、崔恪等重臣面露震驚,一副不可思議的神情,第一反應是這秦戈腦子沒有被驢踢吧!

九死一生建立功勳,不想着享受高官厚祿,卻要再次撲到青州這片絕地。

不過很多老臣聽到秦戈的奏報,紛紛捂着臉面痛哭起來。

管仲的請戰書真是太煽情了,與秦戈的忠義相比,他們這些人整天簡直是人浮於事、混日子,而秦戈如此忠君愛國、堪稱萬世典範。

有如此忠良英雄,這殘破的大漢或許能夠再現榮光。

“陛下!世人皆言秦校尉有當年西楚霸王之勇,國戰表現更是實至名歸,如今青州匪盜蜂起,延禍冀州、兗州、徐州和揚州,已經成爲我大漢的心腹大患,如果不根除,恐有黃巾之禍死灰復燃之危,秦伯璽驍勇善戰,名震東嶽,若是讓他去青州平叛,必然可以掃清寰宇,還我大漢清平盛世!微臣奏請准許秦伯璽這忠義無雙的請戰書,佑我大漢國泰民安!”太尉楊賜突然出列,聲音打破了朝堂的寂靜,所有人都爲之震動。

袁逢、袁隗等重臣反應過來,紛紛附和楊賜的奏請,一時間朝堂跪倒了一大片,大多數是士族代表的重臣。

廢話,此時秦戈的請戰書對士族們來說簡直是大旱逢甘霖,如果秦戈征戰青州,那麼冀州、豫州兩個刺史之位將再無隱患。

而且這些重臣像是袁家、楊家、崔家的根基都在冀州、兗州和徐州,梁山匪四處燒殺搶掠,簡直就是在斷他們的命根子。

現在秦戈這頭猛虎主動請戰,讓他們看到了無窮的希望,這一舉兩得的事情他們如何能不支持!

劉焉和劉表對視一眼,露出深深的失望之色,他們本來打算讓外戚勢力和士族勢力互相廝殺,他們站在岸上看船翻。

沒想到世間竟然真的有這種愣種,僅僅是爲了報答天子讓他修典的恩德,就如此拼命連功勳官職都不要了。

不過秦戈能夠去平定青州禍亂,對於大漢來說是一件好事,二人雖然失望,但是紛紛跪下表示支持秦戈,一衆皇室的重臣也跪到一大片。

張讓看着皇甫嵩、盧植、蔡邕等名士大儒直挺挺的站着,聲音奸細刺耳道:“皇甫大人!盧大人!秦伯璽可是你們的弟子,如此忠肝義膽的請戰書,難道諸位整天將忠義掛在嘴邊的大儒不認可嗎?莫不是做了什麼虧心事,怕遭到天譴了!”

大儒朱儁在儒道學宮去世,渾身長滿了毒瘡,承受千刀萬剮之痛,世人皆說他是因爲殺戮太重而遭到天譴。

老友故去,讓皇甫嵩和盧植本就陷入悲痛中,沒想到張讓這個醃狗竟然在朝堂之上如此譏諷。

盧植暴怒正要暴起,被皇甫嵩連忙拉住,朱儁一死儒道在朝堂的影響力猶如失去了一根支柱,現在不宜跟閹黨死磕。

皇甫嵩抱拳道:“自古賞罰分明,則朝堂清明,秦戈一顆忠義爲國之心,這是他的本職,而朝堂是不是先對他的功勞進行封賞,而且秦戈手下不過區區數十萬兵馬,根本不可能平定青州,朝廷的兵馬調度也一定要跟上,這也是天子的本職和諸位大臣的本職,以此正君道、明臣職!”

朱儁去世前雖然被毒瘡折磨的死去活來,然而他每日必看東北的國戰戰報。

朱儁看到他的這個弟子一路披荊斬棘、撐起了大漢危局,他是帶着自豪走的,唯一遺憾的是當時秦戈在雪狼堡生死不明。

彌留之際,特意將皇甫嵩、盧植請去,唯一不放心的還是這個弟子,最後請求二人照拂一下。

“呦!呵呵!”張讓這個傢伙捂嘴嬌笑起來,讓滿朝重臣雞皮疙瘩掉了一地,這簡直是聽覺折磨。

看到皇甫嵩和盧植怒目圓睜、血管暴起,張讓與儒道學宮鬥了一輩子,心中越是得意,他就是要調戲這幾個儒家的大儒,嬌滴滴的道:“哎呀!你看看我們的兩位大儒,像不像護住雛雞的老母雞,咱家又不是老鷹!你們緊張什麼!難道還怕朝廷賞罰不公嗎?這不大將軍的請賞文書在這嘛!着請聖上感念秦戈之功,按照祖宗成法,賜予冠軍侯爵位,食祿鄉侯!加封爲三品雜號徵虜將軍銜,節制冀州、兗州、徐州地方部隊!併兼任青州刺史,統帥青州軍政各部!並請冊封秦戈賬下義勇之士,以青州各部空缺官職授予,以激發將士作戰勇力;由大將軍何進爲剿匪大都督,長水校尉秦戈爲剿匪先鋒率領長水營、帳下徵北軍以及各路豪俠遊勇部隊爲先頭部隊,以徹底根除青州匪患!”

何進的請封詔書宣讀出來,朝堂上爲之一靜,秦戈本來是五品長水校尉,立下如此大功,加封三品雜號將軍銜,雖然說跳了一級,不過也能說的過去。

而請封秦戈爲青州刺史,現在的青州沒有人敢去任職,讓秦戈當刺史很多人能夠接受,青州那些郡縣空缺的職位賜予立功的將士,雖然有些遺憾但是也不反對,畢竟現在就是給他們青州郡縣的職位,朝堂上恐怕沒有人敢派遣族中的子弟去任職。

想到焦和半死不活,很多在州郡任職的世家子弟被匪衆給活剮,很多人都有些膽顫。

只是這個冠軍侯,這個爵位意義特殊,凡獲此爵位者,乃是未來大將軍和驃騎將軍的接班人,有統領私兵的權利和建府之權,很多朝堂重臣心中不快,然而現在他們還要指望秦戈去青州剿匪,便紛紛默不作聲。

跪在地上的劉焉擡頭看了一眼天子,打破朝堂寂靜站起來道:“陛下!前有秦戈請功,現在有大將軍推薦,如果秦戈能以一己之力平復青州禍亂最好,如若不能,天下沒有比秦戈更能打仗和悍勇之人了,由他鎮守青州,起碼可以大幅度的消除匪患!對於大將軍的呈奏老夫沒有意見,建議請封!”

朝堂重臣看到宗室支持,擡頭看到坐在龍椅上目光灼灼的天子,如何不明白秦戈的封賞已經得到天子和大將軍的准許,而且閹黨也應允支持,現在漢室宗親附議,便只能紛紛跟着應和。

天子劉宏看到跪伏在朝堂中的衆臣,肥碩的雙手用力握着龍椅扶手,強打精神保持聲音平靜道:“在加封秦愛卿冠軍侯的同時,按照武帝祖訓,賜秦戈爲御下之虎,封號‘大漢虓虎’,爲朕蕩平宇內、中興社稷!”

劉宏此言一出,滿朝重臣面面相覷,就連張讓也有些不可思議的回頭看着這個已經病入膏肓的廢人。

第三十五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五絕陣第三百零四章 合天道與殺破狼第四百五十六章 韓馥之女第二百九十七章 于禁鎮營第六百一十章 人血饅頭第七百一十七章 重塑秦戈第四百一十四章 荀彧之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冥盾與霸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降和主戰第八百零五章 血戰傳送陣第四百七十三章 衆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忘憂舞會第六百零七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三十八章 掌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器界爭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單于決鬥第六百七十二章 虓虎覺醒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命垂危第七百五十章 和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收編李氏王朝降卒第五百七十一章 禍國殃民第七百五十九章 寒冰龍巢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龍護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旦評第八百一十四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第七百八十四章 雙鞭雷暴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昭的語言藝術第二百零七章 諸子百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督軍第六百零九章 水滸聚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五章 蔡邕論樂第二百一十五章 雨過天晴第三百零一章 洛陽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獅子座的演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交代後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羞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柴家歸附第六百四十七章 牽招現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耕與養田第七百三十五章 青州戰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三十六章 幻妖族發展第一百零八章 領地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 柴家歸附第二百五十五章 糜芳第七百七十五章 臧洪第五百二十八章 節節敗退第六十八章 石峽寨攻略第七百三十八章 聖耀之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高無恤和崔瑀的回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百濟族的沐首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兗州三英第七百五十三章 交涉第四百零八章 風雲會和葉乘風第四百八十章 懾服仙道門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甄家和辛毗第一百九十章 上百歷史名將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廖化與任峻第六百四十五章 甄家和辛毗第八百二十三章 陰險的曹操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食的徐長今第四百五十章 建城任務第七百五十八章 聖耀神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未來局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將出現第五百四十五章 繳獲玄水龍旗蒸饅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生霸主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首天狼牽招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大聖級歷史名宿第二百四十九章 泰山英豪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雲的絕望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神戰沂源第四百五十六章 韓馥之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溝通第五百七十二章 骯髒的政治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皇的義子第七百零六章 來自斯拉夫巨獸文明的威脅第八百八十五章 靈元炮第八十一章 絕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怨魂遮天第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五百八十五章 金德曼的羽翼和爪牙第六百五十七章 公孫瓚和趙雲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丹爐第一百五十五章 名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帝乾坤訣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八百零八章 天馬第一百五十章 秦宜祿第八百五十三章 穩紮穩打
第三十五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五十二章 蠢蠢欲動第三百三十七章 五絕陣第三百零四章 合天道與殺破狼第四百五十六章 韓馥之女第二百九十七章 于禁鎮營第六百一十章 人血饅頭第七百一十七章 重塑秦戈第四百一十四章 荀彧之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兵行險着第一百九十四章 血冥盾與霸術第六百二十一章 主降和主戰第八百零五章 血戰傳送陣第四百七十三章 衆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忘憂舞會第六百零七章 敵軍圍困萬千重第三十八章 掌陣第二百八十九章 器界爭雄第七百八十六章 單于決鬥第六百七十二章 虓虎覺醒第五百五十七章 生命垂危第七百五十章 和談第五百八十二章 收編李氏王朝降卒第五百七十一章 禍國殃民第七百五十九章 寒冰龍巢第五百九十七章 真龍護體第二百三十九章 月旦評第八百一十四章 封狼居胥第一百八十二章 手段第七百八十四章 雙鞭雷暴第五百九十六章 胡昭的語言藝術第二百零七章 諸子百家第三百七十三章 督軍第六百零九章 水滸聚義第三百六十八章 匯合第四百三十五章 蔡邕論樂第二百一十五章 雨過天晴第三百零一章 洛陽之戰第五百三十六章 小獅子座的演技第五百六十五章 交代後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羞辱第一百一十四章 柴家歸附第六百四十七章 牽招現身第二百二十一章 春耕與養田第七百三十五章 青州戰略第一百一十七章 財源滾滾第二百三十六章 幻妖族發展第一百零八章 領地發展第一百一十四章 柴家歸附第二百五十五章 糜芳第七百七十五章 臧洪第五百二十八章 節節敗退第六十八章 石峽寨攻略第七百三十八章 聖耀之日第五百七十三章 高無恤和崔瑀的回援第七百八十一章 百濟族的沐首節第二百五十一章 兗州三英第七百五十三章 交涉第四百零八章 風雲會和葉乘風第四百八十章 懾服仙道門人第六百四十五章 甄家和辛毗第一百九十章 上百歷史名將的力量第三百九十七章 矛盾激化第一百七十三章 廖化與任峻第六百四十五章 甄家和辛毗第八百二十三章 陰險的曹操第六百二十七章 絕食的徐長今第四百五十章 建城任務第七百五十八章 聖耀神國第二百四十一章 大軍壓境第三百一十一章 未來局勢第一百七十六章 神將出現第五百四十五章 繳獲玄水龍旗蒸饅頭第三百三十五章 天生霸主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首天狼牽招第六百八十二章 四大聖級歷史名宿第二百四十九章 泰山英豪第四百六十一章 趙雲的絕望第七百六十九章 夜神戰沂源第四百五十六章 韓馥之女第一百四十五章 溝通第五百七十二章 骯髒的政治第二百七十一章 夜皇的義子第七百零六章 來自斯拉夫巨獸文明的威脅第八百八十五章 靈元炮第八十一章 絕地第五百一十八章 怨魂遮天第十五章 陰謀初現第五百八十五章 金德曼的羽翼和爪牙第六百五十七章 公孫瓚和趙雲第七十八章 秦氏寶藏第五十九章 山雨欲來第三百七十四章 激戰第三百五十六章 天地丹爐第一百五十五章 名望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帝乾坤訣第三百六十三章 羣英薈萃第八百零八章 天馬第一百五十章 秦宜祿第八百五十三章 穩紮穩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