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兩謀效忠

董承的暈倒,讓百官面面相覷,無言了片刻之後,就拋到了腦後,相比董承這個已經徹底沒有了未來的官員,百官們更在意的是想着曹操表達自己心中那火熱的忠心。

“陛下,曹公一心爲國,遷都陳留,更是上上之舉,只有在陳留,陛下才能得到數十萬精兵強將的護衛,朝廷才能安然無恙,只有在陳留,在曹公的幫助之下,我大漢才興盛有望啊!”

“是啊陛下,董承愚鈍之徒,他的愚見,又能代表着什麼,臣認爲還是遷都陳留爲上!”

“陛下,臣附議!”

“臣附議!”

爲了向曹操表示忠心,百官們再次刷新了下線,不但一聲聲的附議之聲響起,短短片刻的時間,所有的百官們都附議曹操的遷都之意,甚至有些膽大的官員,抱着一條路走到黑的心理,直接的開口,隱晦着威脅着漢獻帝,要是不遷都陳留的話,那麼數十萬精兵強將的護衛不但不用想,說不定還會刀刃相向!

董承暈倒,年紀尚幼,沒有什麼主見的漢獻帝,在看到羣臣都附議之後,就向着曹操出聲說道:“曹愛卿,朕准奏,遷都與陳留。”

曹操笑了,他很滿意這一次的結果,從今往後,誰都沒有辦法說他曹操任何不是,畢竟遷都不是他曹操強逼的,而是漢獻帝和百官同意的,這樣的結果,可別另外一個時空之中,強制讓漢獻帝遷都許昌要好得多了。

“既如此,就請陛下登上天子鑾駕,臣將派遣曹仁將軍,率領一萬羽林軍,護衛陛下前往陳留!”

抱拳向着漢獻帝說完之後,曹操向着下方的曹仁使了一個眼色,曹仁得令之後,手向後一揮,一架六尺六的天子鑾駕緩緩駛來,等着漢獻帝登上。

“萬歲,萬歲,萬歲~~”

曹操再次拔出了腰間的倚天劍,這一次下方的士卒們,齊聲喊起了萬歲之聲,兵器的碰撞聲,讓百官膽寒。

天子鑾駕向着洛陽城外出發之後,來到了荀攸還有不知道何時出現在此的賈詡的身前道:“文和、公達,這一次能夠如此順利,都多虧了你們了。”

面對曹操的誇獎,賈詡和荀攸都是十分的謙虛了說着不甘,不可否認,這樣的態度讓曹操十分的滿意,畢竟沒有那個上位者會喜歡一個居功自傲的下屬。

在大力的讚賞和賞賜荀攸和賈詡之後,曹操也隨之出發離開了洛陽這一做廢墟,至於佔領洛陽,那也是日後的事情,絕對不是現在。

數日之後,曹操麾下一萬的護駕大軍進入了虎牢關,與此同時,他也從趙雲這邊得到了消息,袁紹、張揚、劉備,三人一共二十萬的大軍,正向着虎牢關包圍而來,前鋒,十萬大軍已經到達虎牢關下,駐地紮營了。

二十萬大軍之中,其中袁紹一人就佔據了十萬,剩下的十萬之中,上黨的張揚佔據六萬,劉備則是佔據了四萬,當然相比其他兩人,老巢之中還有着足夠的防守兵力,劉備可謂是傾巢而出了,根據地平原,幾乎沒有剩下多少士卒駐守,可謂是背水一戰了。

對於劉備的背水一戰,曹操是保持讚揚的態度了,畢竟劉備被曹操這些年不斷的打壓之下,整個平原一帶,可謂是一日不如一日,之前他要想擺脫這樣的狀況,那就只有出兵攻打其他諸侯領地。

而此時漢獻帝東歸,就給劉備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那就是挾持天子,這樣一來,即使喪失了平原,但是隻要手上有天子,哪裡不能成爲他的大本營,畢竟這個天下,在名義上還是大漢的,是大漢皇帝的。

“看來我還是有些小看這個劉備了,竟然敢背水一戰。”曹操呵呵一笑,似乎隨意的說出了這一句話。

雖然劉備的這個動作,有些出乎意料,但是曹操也沒有多加關注,畢竟單單憑藉四萬軍馬,將不過數員,就想在其他分別擁兵十萬、六萬、五萬的三位諸侯中,虎口奪食,那和登天幾乎沒有什麼差別。

隨着時間的漸漸流逝,曹操雖然對於劉備還保持着警惕之心,但是目光卻不在侷限在小小的劉備身上了,現在的劉備要人沒人,要錢沒錢,要糧沒糧,這樣的他,能夠有何作爲了。

雖然劉備此時不足爲慮,但是要是能夠趁着這次機會,幹掉他的,倒也算是不錯。

曹操雙目一亮,準備好好思考一下,趁着這次機會幹掉劉備的機率有多大了,不過這是第二件事,第一件事,還是要安全的將漢獻帝待會陳留。

而此時曹操麾下的文武,已經都得知了袁紹三位諸侯即將兵圍虎牢關的消息,每一個人的臉上表情各不相同,但是唯一相同的就是,他們的臉上根本沒有絲毫害怕之色,這讓曹操點了點頭。

“諸位,袁紹三人,二十萬大軍即將兵圍虎牢關,對於此,你們有何看法?”

說完之後,曹操將目光放到了下方看起來很不顯眼的賈詡身上,一邊心中暗笑賈詡,竟然還想出工不出力,一邊開口笑問道:“文和,你說說,對於此有何看法?”

看着目光都集中到了自己身上,賈詡心中有些無奈,不過在看到上首曹操那雖然微笑,但是其中透露着不容拒絕的意味的臉龐,賈詡站出來道:“主公,依照卑職之見,要想解除此時,實在是易事爾。”

“哦,願聞其詳!”曹操半伸出手,示意賈詡說說看,是如何容易的、

“袁紹、張揚、劉備三人,此時出兵,不外乎是爲了天子,既如此,我等不如就將天子放在大軍最前方,派兵五千左右護衛,這樣一來,即使他們想攻擊,也不得不顧忌攻擊天子所帶來的下場,而如果最終情況危急,卑職建議,誅殺漢帝,嫁禍與袁紹三人!”

賈詡不愧他後世毒士之稱,這一策可是夠毒夠狠,前面那天子當擋箭牌,已經讓衆人都倒吸了一口氣了,後面那番誅殺天子,嫁禍袁紹等人的毒辣之策一出之後,即使是隻認心狠手辣的荀攸,都是呆愣了一會。

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1213章 牛鬼蛇神第1211章 劫糧第1368章 次大陸的信息第816章 君臣相爭第1052章 可惜了(二)第954章 魏軍入侵(二)第439章 實力暴漲?第391章 小人物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392章 不可棄第1265章 這就是朕的天下!第44章 追擊董卓(2)第224章 樂進的不甘第265章 犒賞三軍第630章 平川(三)第1291章 嚇退大軍第671章 水陸大戰(二)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648章 劉琦(二)第949章 混亂無比(一)第517章 戰後餘波!第1222章 猶豫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921章 王城攻防戰(一)第826章 鐵騎突進第863章 東西兩帝國的首次交流第531章 名存實亡!第373章 惡趣味第1022章 黑衣人(二)第1118章 破城(二)第654章 巢湖之戰(三)第948章 財帛動人心(二)第155章 臨近決戰第396章 刀下命第640章 南蠻(四)第362章 人心惶惶第590章 蜀漢內憂!第1446章 營救趙雲第857章 叛亂暗流第410章 滅國之戰第946章 操控物價(二)第697章 康居王城之戰(一)第174章 叛亂第824章 上國之威第662章 劉軍潰逃第21章 諸侯會盟第414章 面見法正第1431章 鐵騎衝殺第296章 疲敵之策第963章 萬騎破陣(一)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868章 降了第890章 曉勇馬超第406章 輸在廟堂第134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859章 叛亂起第630章 平川(三)第772章 又一對豬隊友第597章 強國的任性!第256章 盧龍塞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707章 敗烏孫第1361章 暗道襲城第299章 退兵第600章 扶余使者(上)第1404章 西極州(一)第577章 變故第195章 自嘆不如的賈詡第475章 商議第1371章 日常生活第272章 第一波進攻結束第413章 婚事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1061章 兵敗如山倒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229章 三年之期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161章 黃巾投降第603章 作死的高句麗和公孫恭第456章 成爲大單于第13章 中牟陳宮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1015章 生米煮成熟飯(一)第768章 成昏君了第1096章 上京之亂(二)第756章 儲君制度(上)第297章 攘外必安內第561章 調兵遣將第284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63章 防止瘟疫第1464章 羅馬分裂第351章 後悔第715章 討伐烏孫第367章 一封書信第1286章 冒險之計第791章 倉皇而逃第507章 兵臨襄陽!第459章 捕奴隊第531章 名存實亡!
第98章 臨近的危機第1213章 牛鬼蛇神第1211章 劫糧第1368章 次大陸的信息第816章 君臣相爭第1052章 可惜了(二)第954章 魏軍入侵(二)第439章 實力暴漲?第391章 小人物第201章 騎射顯威敵軍潰第392章 不可棄第1265章 這就是朕的天下!第44章 追擊董卓(2)第224章 樂進的不甘第265章 犒賞三軍第630章 平川(三)第1291章 嚇退大軍第671章 水陸大戰(二)第903章 皮山滅國第648章 劉琦(二)第949章 混亂無比(一)第517章 戰後餘波!第1222章 猶豫第708章 安扥尼努斯敕令第921章 王城攻防戰(一)第826章 鐵騎突進第863章 東西兩帝國的首次交流第531章 名存實亡!第373章 惡趣味第1022章 黑衣人(二)第1118章 破城(二)第654章 巢湖之戰(三)第948章 財帛動人心(二)第155章 臨近決戰第396章 刀下命第640章 南蠻(四)第362章 人心惶惶第590章 蜀漢內憂!第1446章 營救趙雲第857章 叛亂暗流第410章 滅國之戰第946章 操控物價(二)第697章 康居王城之戰(一)第174章 叛亂第824章 上國之威第662章 劉軍潰逃第21章 諸侯會盟第414章 面見法正第1431章 鐵騎衝殺第296章 疲敵之策第963章 萬騎破陣(一)第618章 金錢制度第868章 降了第890章 曉勇馬超第406章 輸在廟堂第1348章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第859章 叛亂起第630章 平川(三)第772章 又一對豬隊友第597章 強國的任性!第256章 盧龍塞第1008章 慘重代價第707章 敗烏孫第1361章 暗道襲城第299章 退兵第600章 扶余使者(上)第1404章 西極州(一)第577章 變故第195章 自嘆不如的賈詡第475章 商議第1371章 日常生活第272章 第一波進攻結束第413章 婚事第575章 人心向背第1061章 兵敗如山倒第923章 王城攻防戰(三)第229章 三年之期第820章 向日不落帝國看齊(下)第161章 黃巾投降第603章 作死的高句麗和公孫恭第456章 成爲大單于第13章 中牟陳宮第594章 三省六部的影響第1015章 生米煮成熟飯(一)第768章 成昏君了第1096章 上京之亂(二)第756章 儲君制度(上)第297章 攘外必安內第561章 調兵遣將第284章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第363章 防止瘟疫第1464章 羅馬分裂第351章 後悔第715章 討伐烏孫第367章 一封書信第1286章 冒險之計第791章 倉皇而逃第507章 兵臨襄陽!第459章 捕奴隊第531章 名存實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