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荊州人被針對了

bookmark

諸葛亮聽從陳宮、沮授、賈詡的吩咐,在張鬆和法正等智者的幫助下,把一些交代下來的緊要公務給完美的處理了。

最爲緊要的無非就是對益州戰後恢復的一些準備工作。這其中涉及到了很多的物資和人員調動。

對於擅長內政的諸葛亮來說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加上有地頭蛇張鬆的協助,和眼力極高的法正一邊提醒,益州還有什麼問題是解決不了的?

政務是處理完畢了,表面上大傢伙都是一片和氣,暗地裡卻是一個個都對諸葛亮很不滿。

在場衆人對諸葛亮已經從羨慕嫉妒,到了恨的一個地步了。憑什麼你諸葛亮就可以當衆人之首,把所有的功勞都往身上拉,他們就是陪襯呢?

要知道在場衆人當中,有些資歷比諸葛亮要高的多。比方說難得被劉玉帶出來征戰的辛評、逢紀,像他們這樣的大臣,早在劉玉還沒有登基的時候就已經歸入劉玉麾下了。一個來自小地方的晚輩,一步步得到當今陛下的重視,甚至屢次得到在場衆人想都不敢想的軍權,立下了那麼高的戰功,而現在又被三個軍機大臣賞識,領導衆人處理公務,看來功勞又要多一些了。

眼看着諸葛亮水漲船高,他們就原地踏步,同樣都是人,待遇就這麼差,心裡能有好滋味就奇怪了。

不說其他人,就算是和諸葛亮配合十分不錯的張鬆和法正也清楚地意識到,在後起之秀當中,現在就屬諸葛亮獨佔鰲頭。

張鬆和法正曾經打聽到,朝野之中,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未來成爲軍機大臣的呼聲很高,三人的關係更是很好,隱隱成爲一方小勢力。而據最近這段時間的觀察,張鬆和法正更是發現劉玉在諸葛亮、司馬懿、龐統三人當中,最中意的就是諸葛亮,有什麼大的功勞和嚴苛的事情,都會給諸葛亮去辦。而諸葛亮能夠很好地完成劉玉的囑託。

這一點就不是張鬆和法正能夠比的。

他們對諸葛亮只有羨慕,卻沒有一點點的妒忌。到了他們這個地步,都明白劉玉重視的是才能,而不是什麼資歷。想想看,軍機大臣當中如果真的都是資歷老就行,那還有賈詡和曹操什麼事啊?洛陽城中資歷比他們還要老的臣子不知道有多少了。

張鬆和法正想得很對,在神武朝廷,能力是最關鍵的。

不過他們的內心比較平和,那是因爲他們二人在這次的戰鬥中立下了不小的功勞,能夠拿下益州和益州儘快恢復,張鬆和法正是功勞大大的。等待他們的就是劉玉的賞賜了。

其他人就不怎麼樣了,功勞就那麼一點點,心裡很是不平衡。

所以說沮授和陳宮想把諸葛亮給坑了,可在場的官員們不會給諸葛亮拉攏的機會。而諸葛亮更是一點拉攏的意思都沒有。

шωш☢тt kān☢¢ ○

諸葛亮把所有的公務都彙總起來,待會要向沮授他們彙報,而後拱手柔聲說道:“諸位大人辛苦了。”

“不辛苦!都是諸葛大人指揮得當。如果沒有諸葛大人,我等都不知道要何年何月才能夠處理完畢!”辛評有點諷刺地說道。

按照在場衆人的能力來說,或許沒有那麼快就處理完畢,但肯定不會花多少時間。

諸葛亮敏銳地感覺到了辛評的不善。

“辛大人此言差矣!無論是誰主導,此間之事定能完好處理。”逢紀出來說了一句。

不過他的這句話的意思就更加明顯了,有沒有諸葛亮都是可以做的很好,不是諸葛亮的功勞。

張鬆看了一眼逢紀和辛評,他們二人的風評不錯,只是爲何會如此說話?

法正是一個急脾氣,他站出來說道:“呵呵,是啊!兩位大人才學驚人,想必在政務上屢建奇功。兩位大人的能力有目共睹,想必陛下每每都是重用兩位了。”

如果辛評和逢紀有被劉玉重用的話,那也不用淪落到這個份上了。法正這是在諷刺他們。

實際上到了劉玉登基之後,逢紀和辛評等人就慢慢地被冷落了。官職也提升不了多少,無法和諸葛亮一步登天的人相比。

“法孝直,你這話何意?”逢紀很不爽,他直接站起來了,大有法正不給個解釋就開打。

法正可是殺過人的,他眯着眼睛看向了逢紀,要是論打架,法正一個可以碾壓逢紀兩個。

諸葛亮立馬打圓場,說道:“諸位大人,我等都是飽讀聖人學說立世,當朝大臣,一舉一動都關乎朝廷臉面,何必做此有辱斯文之舉?兩位消消氣,一切都是吾的不是,算是給吾一個面子。”

諸葛亮正當紅,他說的話,逢紀和法正要是不給臉,那真的就撕破臉皮了。

逢紀氣哼哼地坐下去了,他看着法正不順眼。

應該說屬於河北士人的大臣都看法正和張鬆不順眼。河北士人是最早投靠劉玉的士人之一,他們屬於神武朝廷中的既得利益者。隨着劉玉地盤的擴大,其他州、國、郡的士人陸續加入到神武朝廷之中,把河北士人的權利瓜分了不少。更加可悲的是,河北士人慢慢地淡出了神武朝廷的核心權利圈。如果不是軍機處還有一個沮授,加上九卿之中還有田豐,年輕一輩還有司馬懿,否則河北士人就要悲哀了。

現在的朝廷,荊州士人的崛起很是迅猛,諸葛亮、龐統等爲首的後進,得到了劉玉的大大賞識,已經讓河北士人感到壓力了。

再加上益州士人隨着益州的歸順,定然也是要進入朝廷當中。又來了一些分蛋糕的,河北士人當然是不爽的了。

諸葛亮暗自腹誹:想來日後的朝堂不是那麼平靜了。

被逢紀和法正這麼一弄,現場氣氛就變得尷尬起來。

諸葛亮想着要不就宣佈散場吧,免得大家尷尬。

而就在此時,沮授、陳宮、賈詡就出現在諸葛亮他們身前。

衆人立刻給三位軍機處的大佬請安,諸葛亮也讓出了主位。陳宮、沮授、賈詡三人不客氣,共同坐在了主位上,以陳宮爲尊。

“孔明,吩咐給你們的事情,可曾安排妥當?”陳宮資格最老,先是詢問。

諸葛亮拱手回答道:“三位大人交代的政務,經過諸位同僚的不懈努力,已經給出處理方法。此乃我等商議出來的結果,請三位大人過目。”

陳宮接過了諸葛亮遞過來的彙總,和沮授、賈詡細細地觀看了起來。

“嗯!不錯!事無鉅細都能夠處理得當。諸位甚是辛苦。”沮授很是滿意。

賈詡和陳宮沒有說話,但是臉色柔和,也是認同的體現。

“都是下官等人應該做的。”逢紀帶領自己這邊的文官謙虛地說道。

要知道沮授可是河北士人的代表,不給他面子,給誰面子。

“三位大人聯袂而來,不知有何緊急情況要吩咐我等?”張鬆何等的聰明,他看到三個軍機大臣一起來,就知道有要事。

其他人都豎起耳朵,目不轉睛地看着三位軍機大臣。

賈詡沉聲說道:“子喬所言甚是。我等聯袂而來,乃是江東孫策突襲荊州,並且拿下了長沙郡。陛下讓我等儘快商議出對策。我等三人認爲集思廣益,與諸位一同商議。”

“什麼?江東孫策拿下長沙?!”一句話引起了一陣喧譁。

諸葛亮爲之色變,因爲荊州牧是他的好友龐統,荊州發生了這樣的情況,龐統是失職了。

張鬆和法正對視一眼,心想這下子就有好戲看了。

不多時,逢紀拱手說道:“不知眼下荊州方面如何應對?”

沮授拍了拍手掌,一個小文官搬過來一些戰報,走了進來,而後分發給在場的衆人。

衆人看完之後,表情不一。

諸葛亮細細品味了一下龐統的相關對策,心中對龐統的對應做出了一個評價,那就是大意了。

龐統做事向來講究奇險,總是算計着對方。殊不知這次反倒被江東給算計了,白白送了一個長沙給江東,時間要是繼續拖延下去,荊州南部郡縣將永無寧日。

“大人,下官認爲荊州牧龐士元必須爲此事負責。下官看他之前的佈置和計策,簡直是讓人無語。長沙乃是荊南重鎮,落入孫策之手,以成大患!下官以爲,若想重振我軍之威,定當拿龐士元是問!”辛評立馬就說出了自己的意見。

諸葛亮可以看出來龐統的失策,其他人也能夠看出來。

辛評早就忌憚着荊州士人的崛起,現在怎麼會放過打壓荊州士人的大好良機。

逢紀則是說道:“辛大人此言有點太過了。如今戰局敏感,怎麼可以臨陣換人!以下官之見,朝廷已經派出更有才略之士前往荊州,方可扭轉局面。荊州人士喜好奢華,不如吾等北地之人有肅殺之氣。”

逢紀的意思就想讓河北出身的士人去荊州了。

“逢大人所言甚是!”一些河北出身的文官不斷地附和着。

沮授默默地看着逢紀和辛評,臉上不悲不喜,不知道內心是怎麼想的。

法正和張鬆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等着看好戲,不過他們對辛評和逢紀爲首的河北士人很是不屑。現在是要商議對策,可不是讓你們搞垮對方的。

諸葛亮低眉順眼,彷彿沒有收到別人的干擾。

陳宮摸着鬍子,臉上的微笑若有若無,看向諸葛亮,問道:“孔明,你以爲如何?”

諸葛亮被陳宮詢問,他不得不出來說道:“江東出兵荊州,乃是朝廷猛攻益州,顧及脣亡齒寒,準備牽制我軍在益州的行動。士元之策雖冒險,但卻讓江東止於長沙,無法擴大影響。荊州之事,下官以爲不是士元太過無能,而是江東太過狡猾。試問諸位大人在士元的位置上,能夠保證荊州之局勢還算如此麼?”

龐統是諸葛亮的好友,諸葛亮不幫他都不行。而且

逢紀和辛評被諸葛亮這麼說,氣得兩眼冒火,他們被諸葛亮無形的諷刺了,認爲他們連龐統都不如。

逢紀想要站起來呵斥諸葛亮一番,卻被辛評給拉住了。

因爲辛評看到了賈詡直勾勾地看着他們兩個。逢紀急忙低下了頭,他現在不想被軍機大臣給盯上了。

賈詡算是滿意了一下,要是被逢紀他們胡攪蠻纏,浪費更多的時間,陛下要是怪罪下來,遭罪的可是他們三個大佬啊。而且賈詡也知道,現在這裡發生的一切,都會被送到劉玉的面前。逢紀和辛評真是不怕死啊。

“孔明,其中責任暫且不說。陛下需要我等儘快想出對策,你可以腹稿?”沮授和賈詡都是一個意思,不要浪費太多的時間。

諸葛亮平靜地說道:“以下官之見,江東孫策拿下長沙,雖對荊州南部郡縣有威脅,但卻給我軍一個消滅孫策的機會!”

“細說!”陳宮很喜歡諸葛亮的腦子,想事情特別的快。

諸葛亮繼續說道:“孫策有如此膽量,那是因爲荊州將軍高順帶領精銳兵馬進攻益州,荊州兵力空虛。然孫策目前不知益州之局勢,此番給予我軍最好的良機。下官建議,集結五萬兵馬從益州順江直下,至武陵登陸,途徑桂陽,直撲長沙。其中更是以桂陽爲依託,分出一萬精兵動向,斷了孫策的後路!荊州方面,命令士元集結水陸大軍不停進攻長沙郡,吸引孫策注意,讓其無暇分心。另外,從豫州調動三萬兵馬支援廬江,柴桑郡嚴防死守,以防不測。”

衆人思索着諸葛亮的計劃,發現諸葛亮這個計劃很不錯,把所有的細節都給想到了。

“那以何人爲帥?”沮授詢問道。

這個是大傢伙關心的問題。

諸葛亮建議道:“下官舉薦司馬仲達爲主帥!高順、馬超爲主將!”

河北士人都懷疑自己是不是聽錯了,諸葛亮居然舉薦司馬懿作爲主帥?要是他們的話,一定會毛遂自薦的。

諸葛亮想的和他們不一樣,他是想自己去,不過要三位軍機大臣同意之外,還要劉玉同意的。而且司馬懿和自己的關係不錯,諸葛亮還真的願意舉薦他。畢竟司馬懿到了荊州和龐統之間不會產生矛盾,其他人去的話,那就說不定了。

陳宮、沮授、賈詡都對諸葛亮的計劃覺得不錯,可以作爲荊州的主要方案來走。

“此計甚可!諸位還有其他的建議否?”賈詡說道。

其他的意見自然是有的,陸續都有官員站出來說出了自己的見解。不過他們只是在諸葛亮計劃上說出自己的見解,沒有改動諸葛亮的意思。因爲他們想不出有比諸葛亮更好的辦法。

而支援荊州的計策在慢慢地進行完善,是陳宮等三個軍機大臣最想看到的。估計不用多少時間就有定論了。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劉玉按捺不住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謎底解開(1)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索許昌第二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蔡瑁他們誤會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打兗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八百八十章 試探之後 各有所得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呂布偷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義舉之後很不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意不意外?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醜相會第一千五十一章 廬江城的最後一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軍機處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九章 事後的風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曹操入獄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第一千九十九章 三個老傢伙的痛心疾首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曹操:臣請陛下開科取士第三百七十七章 徐庶失算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諸位有何貴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九百一十七章 好熟悉的樣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追上孫策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劉備應對 尋思救劉璋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馬超:龐統,你終於來求我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十七章 孤男寡女共處第二百七十五章 聯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殺軻比能 計劃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士氣高漲 長沙對峙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家準備背叛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和談?有詐?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則變 變則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八百一十一章 關羽義釋劉備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不過得遛第五百三十章 王越薦史阿 沉冤昭雪第九百七十章 商量着如何對付自己的主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魯肅撤退第一千九十三章 寇封重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是來不及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擒住張昭 尚香之心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元直,你輸了第一千七十六章 曹操安排後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豬隊友郭嘉第九百六十八章 甘寧這小子真行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張揚利誘黑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本將許仲康是也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葫蘆裡是賣的什麼藥?第九百七十二章 哪個王八羔子那麼浪費第二百八十二張 劉袁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八十三章 劉備上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八百五十二章 熱鬧的場面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八百七十七章 這事沒完!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有不長眼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協的尷尬位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都在耍陰謀第一千七十一章 黑冰出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搜尋劉備無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郭嘉的謀劃第六百三十六章 暫時先放放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激動之後的冷靜第九百二十九章 徐庶裝神弄鬼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敗得太快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殺劉備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呂布後撤 周泰擔憂第七百三十四章 看在以前的情義份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援軍到來 孫策撤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浪費大夥的心情第六十九章 求救第一千九十四章 益州剿滅劉備聯合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爽朗的撤退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九百三十七章 赤壁大戰(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防線告破第六百六十三章 奇葩的安慰第一百八十六章 董卓驅民 劉玉破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幸災樂禍 劉玉追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戰神般的存在第七十七章 對質
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劉玉按捺不住了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 謎底解開(1)第四百四十章 準備宰肥羊第五百三十二章 大索許昌第二章 父子第七百七十四章 蔡瑁他們誤會了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打兗州第六百六十二章 甘梅被吃掉第八百八十章 試探之後 各有所得第九百零四章 劉備的大好機會第一百二十一章 討伐黃巾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呂布偷襲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義舉之後很不安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意不意外?第六百九十三章 雙醜相會第一千五十一章 廬江城的最後一戰第六百八十六章 軍機處的效率第五百六十九章 事後的風波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曹操入獄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第一千九十九章 三個老傢伙的痛心疾首第一千八百六十六章 曹操:臣請陛下開科取士第三百七十七章 徐庶失算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諸位有何貴幹?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以假亂真 曹操離去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九百一十七章 好熟悉的樣子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追上孫策了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劉備應對 尋思救劉璋第四百五十章 大肆封賞 衆人升官第一千六百零四章 馬超:龐統,你終於來求我了!第六百五十八章 防不勝防第一千一十七章 孤男寡女共處第二百七十五章 聯合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殺軻比能 計劃開始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士氣高漲 長沙對峙第三百三十九章 陳家準備背叛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一千五百七十七章 和談?有詐?第六百四十四章 窮則變 變則通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蒙面人的真正身份第四百三十九章 攻破鄴城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孫策和周瑜走出來了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八百一十一章 關羽義釋劉備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打不過得遛第五百三十章 王越薦史阿 沉冤昭雪第九百七十章 商量着如何對付自己的主上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魯肅撤退第一千九十三章 寇封重生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後悔是來不及了第一千八百零二章 擒住張昭 尚香之心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元直,你輸了第一千七十六章 曹操安排後路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豬隊友郭嘉第九百六十八章 甘寧這小子真行啊第二百二十五章 張揚利誘黑山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本將許仲康是也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葫蘆裡是賣的什麼藥?第九百七十二章 哪個王八羔子那麼浪費第二百八十二張 劉袁對峙第一百四十九章 掌握幷州第一千八十三章 劉備上套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劉備?劉貝!第八百五十二章 熱鬧的場面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劉備北上 處罰李貴第八百七十七章 這事沒完!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有不長眼的第四百六十一章 劉協的尷尬位置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多少人死在了法正手裡?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諸葛亮到來第九百六十五章 鈴鐺之聲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輕鬆破之第一千八百三十三章 都在耍陰謀第一千七十一章 黑冰出動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搜尋劉備無果第二百八十一章 郭嘉的謀劃第六百三十六章 暫時先放放第一千一十五章 樊娟的尋夫之路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 激動之後的冷靜第九百二十九章 徐庶裝神弄鬼第四百四十六章 自取滅亡第一千七百四十一章 敗得太快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魏延追殺劉備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呂布後撤 周泰擔憂第七百三十四章 看在以前的情義份上第七百一十八章 援軍到來 孫策撤離第二百九十三章 浪費大夥的心情第六十九章 求救第一千九十四章 益州剿滅劉備聯合軍第四百一十三章 爽朗的撤退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九百三十七章 赤壁大戰(六)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防線告破第六百六十三章 奇葩的安慰第一百八十六章 董卓驅民 劉玉破解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幸災樂禍 劉玉追諡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戰神般的存在第七十七章 對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