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商爲主導 全面推廣

bookmark

這樣的情況,在洛陽城當中不斷地上演。

讀書人之間爭相奔走,向自己的好友、親人告知此事。

激動之情,在洛陽城的各個角落上演。

不僅僅的是洛陽,在司隸之內,幾乎所有的城池都會出現這樣的店鋪。

這些店鋪幾乎都是掛着少府的名頭。劉玉讓李貴和黃崇兩人負責,但是最終的淨盈利收入都是歸於少府。可能有人有覺得劉玉這樣做對李貴和黃崇是很不公平的。

但要知道的一點就是,李貴和黃崇都是拿着朝廷的俸祿,有着朝廷來養。要是再給他們一些利潤,那就會引起整個朝廷的不滿了。

加上大部分的支出都是劉玉支出的,也有一部分支出是國庫拿出來。

盈利的一部分,自然是彌補國庫拿出來的那一部分錢。

劉玉的確是死要錢,因爲他覺得自己作爲一個皇帝,每次用錢都要從國庫中拿,還要受到朝廷大臣的監督,實在是有點難受。

少府就不一樣了,這裡的錢糧都是皇家和劉玉私有的,他要怎麼用就怎麼用。

朝野上下對此都沒有什麼意見。他們都知道當今陛下每年從少府拿出來的錢,比國庫給予少府用於皇室開銷的還要多。

讀書人就不知道這裡面的東西了,目不識丁的百姓們就更加不知道了。

反正司隸範圍的讀書人算是有福氣了,他們可以用很低的價格買到自己以前想要都得不到的書籍。

以前求爺爺告娘娘的,放下身段和別人哀求一卷書籍觀看。如果別人願意就罷了,但要是不願意,少不得一番羞辱。

有了這樣的書店,以前的生活一去不復返,讀書人可以買到適合自己的書籍。

書店中的書籍實在是太多了,多到讓讀書人都眼饞不已。

無奈這些讀書人囊中羞澀,無法將所有的書籍都給買個遍。好在當今陛下仁德,在開店當日,還有買一送一的優惠。劉玉想着這些讀書人都是比較窮苦的,買完一本書之後,恐怕也沒有多少錢再買另外的一本。所以劉玉想着既然是造福百姓,還不如一次性給足了優惠,也好讓讀書人有更好的讀書機會。

一人買兩本不同的是很難,但是兩人買兩本不同的,就輕鬆得多,又可以各取所需。

一時間,當今陛下的聲望再次被拔高。

同時司隸當地的世家們都也出動了,他們家中也有很多的藏書,但是根本就無法和書店中的林羅滿目相提並論。

加上價格是很便宜的,世家們都想要把他們給全部購買了。

這樣的人不是沒有。但是書店掌櫃就對他們說一句,你們要賣得加倍價格。

世家們就懵了,爲何那麼的不公平,別人都是普通的價格購買,偏偏他們這些世家之人就要加倍呢?

所有的掌櫃表示你要是糾結的話,可以不買。

世家們都知道這些書店都是掛着少府的名頭,妥妥的皇家產業,他們是不敢亂來的。

無奈之下,世家們就只有乖乖地掏腰包買了。

世家們的腦子很靈活,他們覺得自己用一倍的價格購買也行,到時候轉手到其他地方過去,不就行了麼?

然而他們的想法,早就被劉玉、李貴、黃崇給看透了。

放着那麼好的賺錢機會不去賺,別說是世家了,一些商賈都不安分了起來。

在司隸這邊是十分便宜的價格,可是到了大漢其他地方就可以賣出大價錢了。商人們本來就是有這樣的天賦,他們如同聞到葷腥的鯊魚,向着所有的書店雲集而去。

爲了擴大範圍,減少李貴和黃崇的壓力,劉玉給他們二人下了一個命令,讓他們二人在神武朝廷治下所有的州,選擇一名商人,專門負責售賣書籍和紙張的事宜。

對於做這樣的事情,黃崇最是在行了。

黃崇立刻就物色了好幾位商人,將名單送到了李貴的手中。爲何是先送到李貴的手中呢?無非就是讓李貴通過“暗部”調查一下這些商人是不是乾淨的,有沒有做了一些天理不容的事情,免得影響了朝廷的形象。

經過李貴這麼一查,還真查出來好幾個商人身上都不乾淨,一些傷天害理的事情,做的實在是太過分了。

對於這些人,李貴是一點都不客氣,直接將資料送到了洛陽令的手中,讓洛陽令禰衡去辦理了。

畢竟這些犯了大罪的商人,他們在住在洛陽,給禰衡去辦是太適合不過了。李貴好歹是司隸校尉,要是連商人這邊都需要他去抓,那他豈不是忙死了。而且也會開了一個不好的頭,日後其他官員有樣學樣,橫加干涉地方政務就不好了。

同時,李貴也不希望劉玉誤會了他胡亂爲之,失去了寵幸。

禰衡是一個嫉惡如仇的主,一收到李貴拿來的資料,當下就暴怒不已,用最快的速度將這些商人給抓了起來。

最後的結果就是,這些違法亂紀的商人都收到了大漢律法的制裁。

黃崇暗自慶幸自己這麼幹了,否則日後就背黑鍋了。

重新整理了一下名單之後,經過李貴的調查沒有太大的問題,黃崇就和李貴一起來到了劉玉的面前,將名單遞給了劉玉,讓其御批。

劉玉看了一下名單,感覺沒有任何的問題,於是乎就直接批示了。

而黃崇就把自己名單的商人們都給找了過來。

其中冀州的代表乃是劉玉的親戚,甄家的甄適。青州的商人代表是陶商。這個陶商,卻是以前把徐州讓給劉備的陶謙之子。劉備得到了徐州之後就把他找個由頭給驅逐了。陶商逃離了徐州,隱姓埋名到了青州,當起了商人。一個堂堂州牧之子,變成了低賤的商人,可見陶商爲了保命是出於無奈。可能是上天註定,陶商失去了繼承徐州州牧的位置,卻得到了巨大的財富,成爲一方富豪。等劉玉一統北地之後,陶商纔敢恢復自己原來的姓氏。

其餘的州,各自有着商人代表。

這些商人在洛陽都是住所。沒有人會願意放棄在洛陽紮下根基的機會,特別是這種做大生意的商人。黃崇要集合他們實在是太容易了。他們雖然不知道是什麼事情,但也願意結交一下天下第一富商。

衆多商人巨頭齊聚一堂,黃崇二話不說就把劉玉的旨意給說了出來,希望他們利用自己的網絡,負責一州售賣朝廷提供的書籍、紙張。

這種打着燈籠都找不到的好事,誰會拒絕啊。

黃崇是怎麼起家的?不就是跟着陛下幹,打着朝廷的名頭和別人做買賣的麼?像他們這樣的商人,地位最爲低賤,若是有了朝廷做靠山,那做生意就輕鬆多了。

現場是羣情洶涌,個個都擔心自己表示的忠心不夠。

黃崇對此很是滿意,大家都是做生意的,有錢可以賺,誰會嫌棄多了。

接下來,黃崇就把售賣書籍等物的規矩給說了出來。朝廷提供書籍等物,而商人們負責售賣,售賣的價格不得高於一百錢,朝廷以最低的價格將書籍等物賣於商人,至於如何售賣,那是商人們的事情。

但是有幾點需要注意的。一是不能弄虛作假。二是不能擡高價格。三是不能私自販賣給江東、益州及塞外之地。四就是不能惡劣競爭。五是不能仗着自己是替朝廷做生意,就違法亂紀。六是承接了朝廷的生意,那麼該商人所有的生意都需要繳稅,不得違抗,一旦發現有不實之處,必將嚴懲不貸。

衆多商人算了一下,他們發現自己的賺頭是很大的。一開始的生意是很好的,但是越往後,這生意就慢慢會下去。但朝廷這邊以最低的價格來提供,對於商人來說就是有了穩定的貨源。而且即便是沒有多少利潤,商人們都會踊躍的。畢竟爲朝廷辦事,哪個商人會不願意去做啊。

最後一點就是繳稅了。大漢對商人的賦稅是很重的,商人們都是想着方法來減免賦稅。

黃崇以爲商人們會很大意見,可最後卻發現商人們一點反對的意思都沒有,全部都表示了同意。

其實想想也就知道了。商人們是一直都在逃避賦稅,那是因爲商人在行商的時候會經常受到很多限制和剝削,導致成本上漲了許多。然而朝廷卻是不管你什麼理由,賦稅是一點都不能少。

現在替朝廷辦事,以前被限制和剝削的情況將大大的減少。即便有貪官污吏想要剝削他們,也要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除了幾個注意要點之外,黃崇還拋出了一個大大的驚喜。每一年年終的時候,商人們可以聚集到少府彙報工作,到時候神武皇帝將會親自接見他們。

之前什麼利潤,都已經不在商人們的計算之內了。如果當今陛下親自接見他們,他們就有機會表達自己的忠心了。只要陛下一高興,到時候什麼事情都有發生的。

衆人之中就除了甄適比較淡定,他們家已經和劉玉結成了姻親,在衆人之中是唯一一個算是可以和黃崇平等對話的人。

一大堆的規則和福利對商人們說了以後,黃崇就讓他們立馬展開行動。

商人們飛快地回到了家中,開始吩咐家人、收拾行李,他們要馬上回到自己的所屬州郡,開始佈置生意了。

其他的生意都要放在一邊,唯有現在朝廷的生意纔是最大的。

商人的效率很高,他們用難以想象的速度就趕到了自己所在的州郡,並且開始了相關的工作。

門店地址是沒有任何的問題,商人都有着自己的店鋪,只要稍微裝修一番就可以了。

書籍、紙張等貨物,在商人們前往所屬州郡的時候,他們就已經在朝廷那裡拿到了足夠的貨物。

爲了表示自己的誠心和孝心,商人們都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朝廷也不會讓他們賒欠的,畢竟哪個吃飽了撐着敢欠朝廷的錢。

在很短的時間內,書籍和紙張就在神武朝廷的治下推廣出去了。

幾乎所有神武朝廷治下的讀書人都可以買到廉價的書籍和紙張。天下有識之士紛紛對神武皇帝進行了膜拜。

這樣的壯舉簡直就是有利於千秋萬代啊。

可以看到的是,大漢日後的讀書人將會多上很多,人才也會層出不窮,到時候還有什麼人敢冒犯大漢的威嚴麼?

百姓們都是高興的,他們深刻知道讀書識字的重要性,自己無法識字,可子孫可以啊。有這樣便宜的書籍,家裡頭出一個讀書人就不困難了。

有人高興,也有人不高興了。

最不高興的就是那些世家了,他們本來就是掌握了這個時代所有的知識,沒有想到今天會是這樣的局面。平凡出身的讀書人越多,意味着世家之人受到的競爭就變大了。再說了,本來他們就向着在其中撈一筆的,誰知道朝廷早早就想到了這麼一點,讓他們很是鬱悶。

世家都看清楚當今陛下是想要不斷地削弱世家,可他們卻只能眼睜睜地看着。

如今已經是沒有太大的辦法可以逆轉劉玉的意圖,世家方面只能叮囑自己的子弟要努力,不能被別人給超越了。

他們一開始就錯了。在發現劉玉針對他們的時候,他們就應該反抗的。可他們爲了各自的利益,如同一盤散沙一樣,導致劉玉一步步強大起來,最後吞併了大部分的諸侯,一舉成爲大漢難得一見的明君。要是他們在劉玉弱小的時候就對劉玉動手,恐怕也不會有今日的局面。

另外不高興的就是一個官員了。

多少年來,統治階級都是採用愚民之策,不能讓百姓們知道得太多。百姓們知道得太多,對官員來說會產生很多不必要的麻煩。官員都認爲這樣的話,朝廷的把控會更加艱難。

現在劉玉這麼幹,日後會不會出現一些不可控制的情況也很難說。

只不過劉玉壓根就不擔心。只要大漢朝廷真的對百姓們着想,百姓們都一定會忠於大漢的。

在劉玉的心中,從來沒有萬世不滅的朝代,唯有不斷進步,才能夠使漢人永遠屹立在這世界之巔。

而劉玉在收到各地的彙報之後,臉上的笑容是不斷的。

“如同後世一般,人人如龍,那該多好啊。”劉玉內心發出了感慨。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四十二章 酒樓大改造(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劉玉:孟德,是你表演的時候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不必遠送了第九百四十章 赤壁大戰(九)第六百四十三章 龐統出征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玉和曹操終於對上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玉與大臣們的初戰第四十二章 酒樓大改造(一)第三百零六章 陶謙的算計第三十四章 情報機構“暗部”第七百二十六章 劉備肚子裡的壞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九百八十四章 彌衡的惡趣味 胡廣的鎮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曹操頓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上庸得手 蔡瑁到來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劉備:怎麼會這樣!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一千八十八章 城內大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玉與劉協最後的情誼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徐庶被迫撤退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麻痹,是倭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劉備開大會第七百三十三章 魏延大戰關羽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北疆風雲第一千一十九章 劉華與童淵相遇第三十七章 整治惡人第一千九十一章 劉備就任益州牧第二百六十二章 羌人末日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八百一十七章 田元皓的氣勢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四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想騙我廖公淵?沒門!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進軍迅速 箭射周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東路態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東路態勢第九百一十三章 周瑜反擊溫恢第一千八十九章 抵擋不住 劉循奪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前的動員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一千八十四章 劉封上青樓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爲後代做準備 洛陽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收俘虜爲己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願不願意爲當今陛下效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縱兵劫掠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面圍攻兗州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混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張溫暴露 趙雲來襲第二百零一章 李傕驚懼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後恢復出現的問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二十二章 收典韋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蔣幹見孫策第四十七章 麻煩來了(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車裂郝仁 人才顧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交州出兵2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終於說服了曹操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騎破萬千第六百三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劉備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家師俗名左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平胡三策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成立參謀處!照貓畫虎?第六百九十九章 CD最好耍第八百九十四章 周倉返回 諸侯反應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八百七十一章 忽悠龐統 賜給錦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劉備肚子裡的壞水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黃忠頭大第六百三十二章 亮主先生 失敬失敬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白送都不要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對魯肅的欣賞與安排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五百九十九章 龐統對帝王的認識第八百四十一章 曹子孝的逆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規模龐大的遊說軍團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六百三十五章 行蹤暴露
第三百九十一章 劉玉甦醒第四十二章 酒樓大改造(一)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劉玉:孟德,是你表演的時候了第八百六十四章 不必遠送了第九百四十章 赤壁大戰(九)第六百四十三章 龐統出征第一千七百十九章 把別人的變成自己的第七百二十九章 算到了第五百七十章 該死的人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玉和曹操終於對上了第一百九十四章 劉玉與大臣們的初戰第四十二章 酒樓大改造(一)第三百零六章 陶謙的算計第三十四章 情報機構“暗部”第七百二十六章 劉備肚子裡的壞水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委以重任第九百八十四章 彌衡的惡趣味 胡廣的鎮定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打發乞丐啊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曹操頓悟第三百一十七章 上庸得手 蔡瑁到來第一千三十章 早早就安排好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劉備:怎麼會這樣!第七百六十五章 糜氏兄弟團聚第四百零五章 大哥,我對不住你啊!第一千八十八章 城內大戰第二百六十五章 劉玉與劉協最後的情誼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徐庶被迫撤退第六百三十七章 禰衡的所見所聞第九百四十六章 敗了麼第一千八百七十六章 麻痹,是倭人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劉備開大會第七百三十三章 魏延大戰關羽第一百零三章 雁門的慘狀第一千二百十八章 北疆風雲第一千一十九章 劉華與童淵相遇第三十七章 整治惡人第一千九十一章 劉備就任益州牧第二百六十二章 羌人末日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八百一十七章 田元皓的氣勢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荊州現況第四百九十三章 狹路相逢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想騙我廖公淵?沒門!第一千五百三十三章 進軍迅速 箭射周泰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東路態勢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東路態勢第九百一十三章 周瑜反擊溫恢第一千八十九章 抵擋不住 劉循奪權第六百五十二章 進攻前的動員第五百九十一章 一杯酒引起的爭論(二)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對於倭國的處置第一千八十四章 劉封上青樓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爲後代做準備 洛陽來人第二百三十五章 做戲就要做全套第一千七百零二章 收俘虜爲己用第一千八百八十一章 願不願意爲當今陛下效忠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縱兵劫掠第五百四十二章 四面圍攻兗州第一千六百十三章 混戰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張溫暴露 趙雲來襲第二百零一章 李傕驚懼第五百一十六章 戰後恢復出現的問題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假惺惺第二十二章 收典韋第六章 劉玉頭疼第五百八十四章 不願意當長工第一百九十章 英勇的王允 董卓身死第四百二十九章 袁尚開始行動 袁紹病故第一千六百二十五章 蔣幹見孫策第四十七章 麻煩來了(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兩手準備第一千七百三十章 車裂郝仁 人才顧成第一千五百九十九章 交州出兵2第一千零二章 逼着劉璋給說法第一千六百八十章 朕讓你笑逐顏開第四百八十七章 太史落水 雲長尷尬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終於說服了曹操第三百三十四章 一騎破萬千第六百三十三章 命中註定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劉備的自信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家師俗名左慈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平胡三策第一千五百六十章 成立參謀處!照貓畫虎?第六百九十九章 CD最好耍第八百九十四章 周倉返回 諸侯反應第七百零五章 相互之間的僵持第八百七十一章 忽悠龐統 賜給錦囊第七百二十六章 劉備肚子裡的壞水第五十九章 再進宮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黃忠頭大第六百三十二章 亮主先生 失敬失敬第八百七十八章 小插曲第一千三百七十五章 白送都不要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對魯肅的欣賞與安排第一千八百五十七章 回到洛陽第五百九十九章 龐統對帝王的認識第八百四十一章 曹子孝的逆襲第八百一十八章 規模龐大的遊說軍團第八百零八章 我真傻第六百三十五章 行蹤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