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錦囊

如今的河北已經是烽火漫天了,袁紹,公孫瓚,韓馥,張燕,近三十萬兵馬亂作一團,唯一陳大軍師感到慶幸的是,張燕還真的把袁紹擋在了冀州之外,人比人氣死人啊。

陳四爺嘆道。

看看人家袁紹,剛到青州就站穩了腳跟,這些青州的郡守縣令,當地豪族爭相來投。

自己呢?累的跟死豬一樣,才得來一個魏郡,現在還處處有人給自己下絆子,看來自己大哥這出生還真是個大問題啊。

但是這也不是一下子能解決的,陳大軍師知道,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現在魏郡站穩腳跟,魏郡乃是冀州最富有的一郡,只要能真正的在魏郡站穩腳跟,那自己就可以再擴編兩萬大軍,這樣的話就會有四萬大軍,憑藉關張之勇,自己和崔琰之智,到時也可以利於不敗了。

在經過和大家商量之後,陳大軍師終於再次出手了。

陳大軍師把李毅的三千水賊一併徵調,湊齊了一萬五千大軍,將這些大軍全部分發到各縣,每縣一千人,名義上是保護各縣不受賊寇侵擾,可是實際上呢?

陳大軍師知道如果平時,還可以讓簡雍好好治理,再以劉備的仁義之舉來慢慢收攏人心,可是現在不行了,河北已經大亂,根本沒有時間給他。

所以陳大軍師就只能採取鐵血手段了,這一千人實際上就是執法隊,誰要在陳大軍師的地盤上搗鬼,陳大軍師會讓他後悔當初他媽把他生出來。

於是這魏郡一時間到處都是劉備大軍的身影,別說賊寇了,就連冀州的各大官員也都老實了不少。

各位新上任的縣令稅賦徵收,糧草調集進行的也越來越順利。

然後以高順爲賊曹,這賊曹乃是漢代官名,相當於現在的警察局長,管理治安,高順的陷陣營現在成了巡邏隊,既要保證魏郡的治安,還要保護劉備等人的安全,可謂是壓力山大。

但是高順的能力顯然不俗,雖然忙了點但是也沒有出什麼紕漏。

簡雍爲主簿,協助劉備治理魏郡,崔琰爲記室,這記室乃是相當於劉備的幕僚,而把崔琰安排在這裡就是爲了查漏補缺。

張飛關純高順皆爲校尉,統帥大軍,關羽帶着平原來的百姓還在路上,陳逸也是十分關心,幾乎每天都有情報送給陳逸。

令陳逸感到意外的是,關羽這一路來的十分順,不光沒人找麻煩,還有不少人暗中相助,陳逸這纔想起自己放走的那個少年。

難道他真的有這麼大本事?張燕也沒有說啊?韓馥顯然和那個少年扯不上關係,那這少年到底什麼來歷?陳大軍師到現在還搞不清楚。

劉備手下文武開始急速的運轉起來,陳大軍師更是幹勁十足,把自己前世的初中文化全部拿了出來。

又弄了幾門課,物理,地理,兵法,也就是三十六計,又命簡雍招來不少先生,教人識字,這也難怪了,陳大軍師自己有幾斤幾兩還是很清楚的。

只是陳大軍師不知道,自己這無奈之舉在冀州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起初不少人還以爲陳四爺瘋了,教了幾天的學生就敢派去當縣令?所謂十年寒窗啊,哪有這般速成的?

於是魏郡上到大小官員,中到氏族商甲,小到平明百姓都等着看陳大軍師的笑話。

可是接下來讓所有看熱鬧的人眼珠都掉了一地。

這些人上任之後,勤勤懇懇處理政務,遇到問題就找簡雍崔琰,徵收稅賦,呈報戶本更是精確無比,要是平時誰也不會相信這些人從來沒做過官,可是事實就在他們的眼前,由不得他們不信。

一時間陳逸的大名傳遍了冀州。

不知是誰,把這乘法口訣,還改成了陳氏口訣。

冀州大地上掀起了陳氏口訣的風潮。

一一得一,一二得二,二二得四.。這聲音在冀州的大街小巷隨處可聞。

畢竟這東西可不得了,亂世人能識幾個字就了不得了,要是會算賬就可以去做個帳房先生,畢竟這可是稀缺崗位,誰家不要買賣個糧食啥的。

這下所有冀州百姓都對陳逸感恩戴德,誰現在要是敢說陳四爺不好,那冀州百姓的口水就能把他噴死。

這還不算,陳四爺的育才書院現在是真的打出了名聲,一時間求學者蜂擁而至,開始免費,現在收錢,但是來的人還是越來越多。

於是陳四爺也有自己的算盤,不可能把所有的人都收下,要不然自己估計幾天就能被活活累死,但是陳大軍師也不是沒辦法。

於是陳大軍師先把自己那些什麼算術啊,地理,物理這些弄成書,當然兵法是不可能的。然後賣出去,爲了收攏人心,陳大軍師只收了一個工本費,並且還藉着劉備的名義昭告冀州百姓,統一價格,要是誰敢利用這個從中牟利,估計冀州百姓都不會放過他。

這還不算,陳大軍師又花錢僱來一些老夫子,把自己知道都交給他們,他們幫着陳大軍師教學生,然後從中選拔,只有聰明努力的才能得到陳大軍師的真傳。

於是冀州百姓都稱陳四爺爲陳大先生。

當時陳大先生教的第一批弟子,包括沮鵠都昂起頭,一副牛哄哄的樣子,因爲咱們可是陳大先生的真傳弟子,別人那裡有這個待遇?

沮鵠大少爺現在地位也是水漲船高啊,一天到晚來找沮鵠大少爺請教求學的源源不斷,有的還是氏族子弟,這讓沮鵠大少爺的虛榮心大大的滿足了一把。

可是陳大先生現在除了教學之外,還在苦讀四書五經,又回憶自己前世所學的唐詩宋詞,其實陳大軍師也知道,這名頭大了可不一定是好事。

因爲自己所教的東西恐怕要和這些當世所謂的大儒格格不入了,衝突在所難免,陳大軍師這纔要早作準備。

正當着陳大軍師忙的快要一分好幾瓣的時候。

張仟大小姐終於回到了壺關,見到了張燕。

“小妹,怎麼就你一個人來了?軍師呢?援兵呢?”張燕有些惱怒道

第670章 巷戰(下)第702章 五溪蠻(二)第542章 臥龍VS不疑三第336章 陳大閻王(二十一)第151章 兩線作戰(三)第308章 關公戰呂布第399章 比武(一)第202章 荊州之變(六)第256章 涅槃(十五)第682章 吹箭第438章 幕後黑手(五)第314章 禍不單行第406章 相互算計第392章 龐統的抉擇第338章 陳大閻王(二十三)第433章 幕後黑手第343章 陳大閻王(二十八)第664章 典韋的抉擇第570章 江東鉅變(三)第62章 劉備的憤怒第51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下)第300章 全面開戰第638章 混亂第73章 交代第39章 潘鳳第392章 龐統的抉擇第259章 天辯秦宓求花第137章 倒黴的左慈第481章 整頓河北(二)第633章 搶劫第292章 趙子龍神射第110章 風雨中的海燕(十)第204章 劉大爺正名第292章 趙子龍神射第585章 新野(下)第163章 曹丕第59章 李儒之心第618章 止孟出手(七)第132章 郭嘉之計第597章 陳大軍師的明悟(上)第543章 孔明VS不疑(四)第151章 兩線作戰(三)第556章 小霸王(一)第295章 決戰第703章 五溪蠻(三)第94章 郭嘉之計第700章 真相第496章 滅氏人(上)第645章 無法化解的誤會(中)第58章 毒士李儒第361章 長安之變(一)第153章 兩線作戰(六)第720章 曹劉對決(三)第99章 青州之變第138章 軍師做媒第353章 歸降第655章 益州風雲(七)第473章 水師希望第296章 瘋狂第213章 荊州之變(八)第734章 大結局(三)第708章 給司馬微的大禮(四)第193章 到底是誰?第502章 八陣圖(二)第636章 狐假虎威(上)第383章 司馬崛起(四)第571章 江東鉅變(四)第196章 仇恨的力量(一)第380章 司馬崛起第15章 朝廷來使第25章 陳逸的謀劃第156章 兩線作戰(八)第699章 許褚之死(下)第597章 陳大軍師的明悟(上)第323章 陳大閻王(八)第544章 臥龍VS不疑(五)第26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535章 兩種文明的對決十八第570章 江東鉅變(三)第371章 長安之變(十一)第377章 誰是導演(上)第32章 梟雄之淚第591章 士族的恐慌(中)第609章 恐慌(上)第612章 止孟出手(一)第691章 慘烈(三)第159章 敕封第256章 涅槃(十五)第289章 張飛戰呂布第522章 兩種文明的對決(五)第386章 羣王並起第287章 毒士對決第711章 給司馬微的大禮(七)第66章 死也是一種懦弱第670章 巷戰(下)第344章 陳大閻王(二十九)第374章 長安之變(十四)第409章 大戰起第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609章 恐慌(上)
第670章 巷戰(下)第702章 五溪蠻(二)第542章 臥龍VS不疑三第336章 陳大閻王(二十一)第151章 兩線作戰(三)第308章 關公戰呂布第399章 比武(一)第202章 荊州之變(六)第256章 涅槃(十五)第682章 吹箭第438章 幕後黑手(五)第314章 禍不單行第406章 相互算計第392章 龐統的抉擇第338章 陳大閻王(二十三)第433章 幕後黑手第343章 陳大閻王(二十八)第664章 典韋的抉擇第570章 江東鉅變(三)第62章 劉備的憤怒第515章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下)第300章 全面開戰第638章 混亂第73章 交代第39章 潘鳳第392章 龐統的抉擇第259章 天辯秦宓求花第137章 倒黴的左慈第481章 整頓河北(二)第633章 搶劫第292章 趙子龍神射第110章 風雨中的海燕(十)第204章 劉大爺正名第292章 趙子龍神射第585章 新野(下)第163章 曹丕第59章 李儒之心第618章 止孟出手(七)第132章 郭嘉之計第597章 陳大軍師的明悟(上)第543章 孔明VS不疑(四)第151章 兩線作戰(三)第556章 小霸王(一)第295章 決戰第703章 五溪蠻(三)第94章 郭嘉之計第700章 真相第496章 滅氏人(上)第645章 無法化解的誤會(中)第58章 毒士李儒第361章 長安之變(一)第153章 兩線作戰(六)第720章 曹劉對決(三)第99章 青州之變第138章 軍師做媒第353章 歸降第655章 益州風雲(七)第473章 水師希望第296章 瘋狂第213章 荊州之變(八)第734章 大結局(三)第708章 給司馬微的大禮(四)第193章 到底是誰?第502章 八陣圖(二)第636章 狐假虎威(上)第383章 司馬崛起(四)第571章 江東鉅變(四)第196章 仇恨的力量(一)第380章 司馬崛起第15章 朝廷來使第25章 陳逸的謀劃第156章 兩線作戰(八)第699章 許褚之死(下)第597章 陳大軍師的明悟(上)第323章 陳大閻王(八)第544章 臥龍VS不疑(五)第26章 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第535章 兩種文明的對決十八第570章 江東鉅變(三)第371章 長安之變(十一)第377章 誰是導演(上)第32章 梟雄之淚第591章 士族的恐慌(中)第609章 恐慌(上)第612章 止孟出手(一)第691章 慘烈(三)第159章 敕封第256章 涅槃(十五)第289章 張飛戰呂布第522章 兩種文明的對決(五)第386章 羣王並起第287章 毒士對決第711章 給司馬微的大禮(七)第66章 死也是一種懦弱第670章 巷戰(下)第344章 陳大閻王(二十九)第374章 長安之變(十四)第409章 大戰起第92章 農村包圍城市第609章 恐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