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趙雲

bookmark

“謝襄侯。”

趙雲微微欠身,端起酒杯抿了一口,下意識的眯了下眼睛,雖然他不饞酒,卻也能品得出來,面前的確實是好酒。

然後正如李易所料的那般,趙雲也確實在想着李易和百姓之間的關係。

不提廟堂之上的事情,李易絕對無愧於天下百姓,就像李易現在幾乎盡取中原,但趙雲卻覺得李易殺的人恐怕遠不及袁紹與公孫瓚,曹操與呂布之間的殺戮,這是非常難得的。

相反,李易還頒佈了許多的仁政,比如李易在兗州免了賦稅,袁紹卻因爲賦稅的事情派兵在東郡和百姓打了起來,又殺了不少人,這對比真的差太多了。

“敬襄侯!”

趙雲對着李易舉杯,李易也很給面子,自己滿上一杯,很乾脆的一飲而盡。

再度滿上,李易還想繼續一點點的拉住趙雲的態度,趙雲卻主動說道:“恕雲冒昧,心有不解,不知襄侯能否解惑?”

李易表情稍稍一頓,然後頷首道:“自然可以。”

趙雲深吸口氣,稍稍有些緊張,他心中確實有着許多的疑惑,而且有些事情問了,他不知道李易會不會翻臉。

這倒不是說趙雲怕李易羞惱之下砍了他,實在是李易太給他面子了,趙雲不好意思激怒李易。

“雲自幼居於鄉野,幸遇家師習得一些武藝,後北上於公孫將軍麾下效力,從未與襄侯有過接觸,襄侯當初何故對雲那般讚譽?”

趙雲的目光認真,表情緊繃,但李易卻是啞然失笑,跟着又搖了搖頭。

當初他雖然有些陰謀算計,但主要都是針對劉備的,本身並沒有打算坑趙雲,然而趙雲還是倒了黴,與公孫瓚之間形成了那種又尷尬又難受關係。

舉起酒杯喝了一口,李易悠悠說道:“自然子龍有疑惑,我就坦言相告了。”

趙雲沒出聲,但身子卻是坐得更端正了幾分,態度非常鄭重。

放下酒盞,李易緩緩說道:“當初我對子龍的稱讚,乃是我愛子龍之才,這點沒有絲毫虛假,這天下將領千萬,但論及武藝,人品,秉性,能與子龍媲美之人,雖有相似,但勝過子龍的,卻一個沒有。”

“雲惶恐!”

趙雲急忙躬身,李易的這個讚譽實在太高了,他擔不起。

李易卻是擺擺手道:“子龍無需如此,我雖然對你這般讚譽,卻不是說你真的就勝過天下所有將領了。”

李易往外一指,道:“雖然沒人對我說過,但我知道,有人覺得當初子龍若是早早遇到我,入我麾下,以我對子龍的欣賞,今日地位必然要在張遼徐晃之上,其實那些人都錯了,子龍當初若是跟了我,我會以子龍爲先鋒,或者如典韋那般統領親衛營,但領軍掛帥,獨自統領數萬大軍征戰一方,還是要張遼徐晃上去才行。”

趙雲表情有些不自然,他是個謙虛的人,從未輕視過張遼與徐晃這樣的名將,但李易直接說他不如張遼徐晃,趙雲不敢攀比,但他真的很想知道理由。

只是,趙雲卻沒發問,不然顯得他很不服似的。

瞧見趙雲想開口又不能說的樣子,李易微微一笑,道:“三軍帥才,當能審時度勢,爲爭勝不擇手段,就比如今日子龍見我,如果是張遼徐晃二人,之前在大帳內多半效忠喊我主公,因爲唯有如此,他們纔能有機會一展胸中抱負,而子龍呢,雖然也能看到其中利弊,奈何子龍視功名利祿如糞土,如此心性可謂高潔,甚至叫人敬仰,但也正是因爲這份高潔,讓子龍輸了旁人三分啊。”

趙雲微微蹙眉,顯然第一次聽到這種道理。

李易又道:“天下諸侯之中,說誰最受百姓敬仰,我自是當仁不讓,但是,將來如有一日,滿城百姓視我爲仇寇,對我以利刃相向,我也會似曹操那般舉起屠刀,殺個血流成河。”

雖然李易的聲音不溫不火,可趙雲卻是覺得背後一陣冰寒,他知道,李易說的是真話。

“不止是我,只要我一聲令下,我麾下九成九的將領也都會毫不遲疑的舉起屠刀,無論站在他們面前的是什麼人,這點,子龍能做到麼?”

趙雲登時失神,他沒有與李易理論這個說法的正確與否,但他已經明白自己比張遼徐晃差在哪裡了。

瞧見把趙雲打擊得不輕的樣子,李易其實挺唏噓的,趙雲跟着劉備那麼久,劉備也信任他,可劉備一路封這個賞那個,但直到戰敗病逝之前,趙雲都是個雜號將軍。

這件事看起來很可笑,很讓人無法理解。

但李易倒是能夠理解劉備。

不是劉備不想重用趙雲,而是趙雲這人“太乾淨”了,但在亂世中當將軍,絕對不能有太多的道德包袱,必須都是狠人,不然很難成大事。

比如曹操引水灌下邳,關羽水淹七軍,其中淹了多少百姓,泡了多少田地?

但那些都是小事,重要的是人家打了勝仗,這就夠了。

可換作趙雲領兵,他能幹出挖河決堤的事?

所以,有些事情真的挺無奈的。

“多謝……襄侯教誨。”

過了好一會,趙雲對着李易拱了拱手,只是他略顯急促的呼吸告訴李易,他的心情並沒有表面上看起來那麼平靜。

趙雲承認李易說的有道理,因爲他想到了自己在幽州的境遇,原本他一直以爲是自己的直言勸諫惹怒了公孫瓚,現在看來他的勸諫只是一個誘因罷了,即便他沒有冒犯公孫瓚,也不可能真正的得到重用。

這個情況不僅僅是針對公孫瓚,即便他跟了其他人也是如此,其中就包括面前這位。

想明白了這些,趙雲一時間越發黯然,但只是幾個呼吸之後,趙雲居然漸漸的恢復了原本的姿態。

亂世的模樣趙雲不是不知道,他也嘗試過去改變,雖然失敗了,但他心中的標尺依舊,並不會因爲旁人的幾句話,爲了一個所謂的前程而發生變化,不然他就不是趙雲了。

李易一直都在注意着趙雲,自然將他的神色變化看在眼中,心裡不禁暗暗稱奇,剛剛給的打擊不可謂不小,但趙雲這麼短時間就鎮定了下來,如果是修仙,絕對值得讚一聲道心穩固。

“來,我敬子龍一杯!”

李易忽然舉杯,對着趙雲拱手,趙雲呼出口氣,同樣舉杯道:“我也當敬襄侯。”

略微停頓了一下,趙雲補充道:“本以爲襄侯會旁敲側擊,誘我爲襄侯效力,不想襄侯卻是當真直言相告,唉,是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呵呵。”

李易笑了一聲,將酒水一飲而盡,道:“子龍還有什麼要問的?”

見李易沒有就之前的話題繼續,趙雲暗暗鬆了口氣,然後略一猶豫,問道:“襄侯當初對劉備評價,可有虛假?”

時隔許久,再一次聽到有人提起劉備的名字,李易不禁有一剎那的出神,片刻後感慨道:“難得,還有子龍記得劉備。”

趙雲沒有言語,等着李易後面的話。

李易斟酌片刻,說道:“有些事情干係太大,便是子龍,我也不能說,不過我可以告訴你的是,劉備是否是中山靖王之後這件事,其實我也不知道。”

趙雲當即就是一愣,李易隱瞞一些事情很正常,他不覺得有什麼不妥的,可是,李易承認自己也不清楚劉備的出身,這就有點太糟糕了。

想當初李易可是一口咬定劉備妄稱漢室後裔,想要圖謀不軌,這才讓劉備連翻身的機會都沒有,現在他居然說拿不準,這豈不是自我矛盾?

趙雲的驚愕被李易看在眼中,他一點也不奇怪,繼續道:“子龍是認識劉備的,如果沒有我從中作梗,覺得劉備成就比之袁紹如何?”

趙雲本就沒從之前的話中完全回過神來,聽到李易這一問,更是不知所措。

雖然趙雲覺得劉備很好,但主要是在思想上的認同,被劉備的個人魅力折服,但真說到本事上,他是不敢把劉備與袁紹相比的,不然也太過不知輕重。

不用說李易也知道趙雲所想,笑道:“在我眼中,劉備更勝袁紹。”

趙雲眼睛微微睜大,甚至端坐的身子也忍不住動了動,顯然有些不能接受李易的說法。

李易繼續說道:“我自有我的手段,與你素味蒙面,就能知道你有萬夫不當之勇,劉備亦然,我知道他有鴻鵠之志,更知道如果不加阻攔,他的成就還要在袁紹之上,而我,又是志在天下,劉備擋了我的路,所以……子龍當是明白了?”

趙雲怔怔的出身,過了好大一會,他才喃喃道:“竟然如此……”

趙雲不覺得李易有必要騙他,畢竟劉備已經死了,而他也只是一個不得志的人罷了,連被李易欺騙的資格都沒有。

可是,這種事情也太玄乎了一些,趙雲一時有些難以接受。

忽然,趙雲又問:“曹操莫非也是如此?”

這次輪到李易驚訝了,他沒想到趙雲反應這麼快,當即承認道:“不錯,曹操與劉備命格相仿,所以我一直對其打壓,如今曹操已然沒了成事的機會。”

“這……”

趙雲目中閃過一絲糾結,最後無力問道:“難道天下都在襄侯算計之中?”

“只能說算計了一半吧,畢竟這偌大的天下,變數何其多,誰敢真的說算計整個天下?”

李易不是謙虛,他心裡確實是這麼想的,亂世出英雄,誰也不能保證,真正的英雄只有書本上寫的那麼多。

“那公孫將軍呢?”

趙雲又問。

李易輕笑一聲,有些惋惜的道:“白馬將軍之名,本能流芳千古,現在嘛,雖然佔有幽州,其實已經是冢中枯骨了。”

李易的言語非常不客氣,顯然沒把公孫瓚當回事。

這讓趙雲想到了自己此行的任務,公孫瓚想要的談判,即便是退讓最多的哪一種,也不可能談成。

趙雲摩挲着酒盞,沉默着,過了好一會,重新坐直身體,正色道:“不瞞襄侯,此前公孫將軍有交代,面見襄侯之後,若是襄侯能夠退兵,自然最好,若是襄侯不願退兵,公孫將軍還另有準備。”

見趙雲忽然要說正事,李易很高興,問道:“子龍請講!”

趙雲微微點頭,道:“公孫將軍知道青州難守,若是襄侯執意要取青州,公孫將軍願意下令田楷退兵,只是有一個條件!”

看了李易一眼,趙雲道:“公孫將軍希望在襄侯北上之後,與襄侯夾擊袁紹,得勝後冀州之地不佔分毫,只是希望襄侯上書天子,讓公孫將軍世代永鎮幽州。”

“哦?”

李易眼中透着笑意,只是那笑意中又藏着幾分嘲諷。

公孫瓚想要割據一方,在感情上可以理解,但如今公孫瓚已經明顯不是袁紹的對手,更別說李易還取了中原,在兩大強敵面子,公孫瓚還想保有幽州,未免太過異想天開了。

只是李易不確定這是公孫瓚的真實想法,還是另外有別的算計,因爲公孫瓚應該明白,今後不管誰坐天下,都不會讓他在幽州瀟灑的。

所以,這個條件李易敢答應,可公孫瓚敢信麼?

李易想了一會,忽然問道:“公孫瓚應該還說過,如果我不答應,他會怎麼辦吧?”

趙雲點了點頭,算是承認了。

就在趙雲要繼續講的時候,李易卻是主動說道:“我先猜一猜,公孫瓚多半會說,如果我不答應,他就與袁紹盡釋前嫌,聯手阻我北上?”

趙雲表情窘迫,很明顯李易說對了。

但李易並沒有因爲這個威脅生氣,反而露出了一個非常開懷的笑容。

公孫瓚現在已經很弱了,在夾縫中能暫時保住幽州已是不易,偏偏還要參合天下之爭,這可是往火坑裡跳。

李易不能理解,公孫瓚這麼拼圖個什麼,難道他也想當皇帝?

而且,袁紹那邊還有個傢伙正對幽州虎視眈眈呢,如果公孫瓚真的與袁紹聯合,他只要稍稍運作,立刻就能給袁紹捅一個大麻煩出來。

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33章 董卓問計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64章 談婚論嫁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22章 再遇魏續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737章 巡視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262章 火炕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04章 活死人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119章 站樁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604章 活死人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286章 自家人第343章 安置第650章 地道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79章 胡車兒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
第211章 地上涼,穿鞋第33章 董卓問計第690章 遷民,開府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326章 幾個熊孩子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64章 談婚論嫁第627章 卑鄙如斯第466章 請陶使君救命第442章 重情重義魏文長第716章 險之又險第378章 何不請李易助戰第104章 李儒病了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580章 皇甫堅壽第520章 趙大被打第543章 李襄侯單刀赴會,孫幼臺納頭便拜第462章 備,拜見襄侯第512章 一人可抵十萬兵第135章 伏壽的危機感第721章 衝鋒陷陣第107章 不可與之相爭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763章 攻佔平原津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55章 董卓要搞大動作第697章 岳父大人高義第22章 再遇魏續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737章 巡視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152章 今生不作第二人想第554章 襄侯果然是好人第337章 主公眼光十倍於曹操第663章 曹操撤軍?第264章 糜竺有一妹第350章 可願擔此重任第656章 我可賢明?第458章 你這逆子第82章 傻子纔跟你單挑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08章 那廝他竟然跑了第37章 西涼核心圈子第523章 孫策自立門戶第705章 交州獻禮第431章 荊南的太守們第419章 請襄侯爲荊州牧第262章 火炕第715章 魏延戰顏良第383章 劉表什麼都答應第646章 多謝將軍手下留情第604章 活死人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318章 凌超請死第501章 天下第一仁義之人第408章 典韋斬將第183章 打死這個登徒子第267章 又見龐季第573章 魯肅舉賢第567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591章 襄侯十倍於袁紹第360章 高順又想保媒第47章 呂布的困局第119章 站樁第527章 主公,救我!第324章 陸家欠襄侯一個人情第604章 活死人第678章 孟德吾友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18章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第358章 袁術欲收呂布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286章 自家人第343章 安置第650章 地道第133章 賈文和納頭便拜第94章 曹操死於此樹下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453章 劉備入徐州第353章 曹操的迷茫第168章 殺還是不殺第319章 陸康有請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332章 借一步說話第284章 請襄侯放過我家弟弟第289章 再見袁術第377章 張允爲將第726章 東平陵內亂第79章 胡車兒第620章 史上最貴門票第43章 呂布的怒意(求票求收藏)第305章 袁術要斷李易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