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陳登到來

bookmark

因爲李易的心很大,謀劃很遠,所以他一直都很在意名聲,之前對董卓,後來謀劃荊州,李易寧肯繞遠,寧肯多一些麻煩,也不願意讓自己的名聲受損,而這次對於徐州的算計,雖然不用像之前那般小心,但李易還是本着萬事謹慎的態度,如非必要,他還是不想把名聲搭進去的。

所以,在李易的構想中,徐州必須要取,卻不能一蹴而就,更不能像曹操那樣應來,最好的選擇是循序漸進,藉着這次對徐州的恩情,在徐州扶持幾個明面上的,以及私下裡的代言人,讓這些人在暗中一步步的蠶食,削弱陶謙對徐州的掌控,於無形中完全權利的轉移。

到最後,陶謙名義上依然是徐州牧,然而陶謙剩下的也就是個名義罷了,李易纔是真正能夠左右徐州的選擇的那個人。

當然,這都是一切順利的情況下,至於具體如何操作,還是有些難度的,如今李易就是卡在了第一步,代言人的選擇上。

糜竺作爲李易的大舅哥,有這一層身份在,他天然就是親近李易的,所以,李易會讓糜竺成爲他明面上的代言人。

等再次見到陶謙的時候,李易就會告訴他,自己會在春耕之後出兵揚州,爲了能夠在戰略上佔據優勢,他決定分兩路進軍,一路自然是從荊州出發,另外一路則是打算從徐州出兵。

出兵的兵肯定是李易的人,也就是說李易需要在徐州設立一個“軍事基地”,爲了不讓陶謙難做,也不讓他麻煩,乾脆,李易就建議陶謙在徐州南邊選出一地,讓糜竺爲太守,爲李易協調後方,輔助前方戰事。

這個要求乍一看有些過分,因爲這完全就是在徐州劃出了一個郡給李易暫用,其中的軍事政務,錢糧賦稅,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陶謙這位徐州之主都無法插手,但李易堅信陶謙會答應。

畢竟李易現在可是徐州的恩人,而且李易還是把要求放在明面上說的,雖有謝恩圖報之嫌,卻也算得上是磊落,是比較容易讓人接受的。

當然,還有非常重要的一點,現在李易的三萬大軍可還在徐州沒走呢,你叫陶謙拒接一下試試?

所以,關於糜竺的安排,李易是十拿九穩的,可是,一個糜竺是不夠的,因爲糜竺是李易豎起來的吸引人目光的靶子,糜竺可以幫李易從徐州爭取好處,卻絕對不能做的太過,因爲陶謙也不傻,糜竺一旦太過分,他肯定能想到,是李易對徐州有想法,所以才指使糜竺這麼幹的。

這個時候,李易就需要另外一個代言人了,趁着糜竺吸引了陶謙目光,這個代言人就要拿着刮骨刀,一點一點割斷陶謙這顆老樹的根莖,成爲李易竊取徐州權利的真正殺招。

對於這個人,李易心中的選擇非常有限,排在首位的,自然就是陳登,在李易看來,也只有陳登才能圓滿完成他的目標,像其他的徐州官員,且不說李易還需要進一步拉攏他們,就是拉攏了過來,李易對他們的能力也不放心。

奈何李易暗中派人去下邳那邊,想要與陳登接觸,結果卻是連着吃了閉門羹,根本就見不到陳登,這讓李易很無奈,可他又不想放棄,正是因此,李易纔不得不在蘭陵消耗時間。

轉眼間,李易在蘭陵已經過了小半個月,這些天他比較閒,大多時間都與夏侯蘭待在一起,畢竟李易對夏侯淵的那一下實在是有點狠,夏侯蘭非常傷心,李易爲了不讓後院起火,自然要好好的安撫一二。

這一天日落之後,李易與蒯越等人議論事情結束,回去休息的路上,眉頭卻一直皺着,久久不能舒展。

就在剛剛,糜竺給李易傳來消息,說是因爲他在蘭陵久留不動,一個文官在陶謙那裡進言,說李易這樣的表現很可能是圖謀不軌的前兆,建議陶謙應該有所準備,小心前驅狼後進虎。

當時陶謙很生氣,狠狠的訓斥了進言的那人,緊跟着還將他罷了官,之後也沒有派人來試探李易的意思,看上去應該是依然信任李易人品的,但李易知道自己是個什麼人,爲了不然陶謙起疑心,亦或者被陶謙抓住把柄,他必須將之後的事情提上日程了。

李易一邊想着,一邊來到了後院,正要進去,卻聽見身後有腳步聲,回頭一看,卻是典韋腳步飛快的趕了過來。

李易疑惑道:“惡來何事?”

典韋拱手道:“主公,剛剛外面有人求見,侍衛們見那人一身黑袍不似好人,便報與了我,我過去一看,那人居然是陳登!”

“陳登!”

李易大爲驚訝,下意識脫口道:“他不是應該還在下邳麼?”

這個問題典韋自然無法回答,而李易也沒給典韋思考的時間,他自己馬上就想到了一個可能,用力的拍了一下手,一臉歡喜道:“我知道了,這是瞞天過海,他是在避嫌,我與你打賭,陳登今夜必有獻計!”

說罷,李易便轉過身大步往前走,邊走邊道:“陳登現在在哪裡,速速帶我見他,另外,讓府中侍衛禁口,陳登之事必須保密!”

典韋一邊加快腳步引路,一邊答道:“主公放心,屬下適才已經交代過了,稍後會再叮囑一次!”

李易滿意的看了典韋一眼,然後便春風滿面的去了旁邊的客房,至於之前的那些許糾結之色,早已經盡數消散不見。

很快,李易到了客房所在的院落,就見陳登裹着大氅,低着頭站在院中來回走着,似乎是在思索着什麼問題,聽到動靜,陳登擡頭看到了李易,當即就要向李易行禮,但李易卻是直接快走幾步上前,拉住了陳登的手臂,關切道:“許久不見,元龍身體如何了,老太公可還安好?”

陳登的禮行不下去,只能微微低頭對着李易說道:“讓襄侯掛念,登萬分慚愧,自上次經襄侯診治之後,登身體已經大好,精力遠勝往日,至於家父……其實家父身體康健,並無疾病,唉,讓襄侯掛心了,還望襄侯恕罪。”

李易哈哈一笑,陳珪是裝病,雖然沒有真的證據,但李易早就想到了,今天陳登當面承認,對李易來說,也不算是太過意外。

李易拉着陳登,一邊往屋子裡面走,一邊說道:“什麼罪不罪的,老太公乃是國家棟梁,只要他身體康健,我也就放心了,何來的怪罪?”

“唉,多謝襄侯體諒!”

陳登應了一聲,隨着李易往裡走,不過餘光一直都在李易的臉上不曾移開,他想知道李易是真的這麼豁達,還是說,李易心裡已是非常惱怒,現在的談笑只是強裝出來的而已。

只是,一直等兩人進入屋子,陳登也沒在李易的身上察覺到丁點僞裝的樣子,那種歡喜怎麼看都是有心而發。

陳登不由得在心裡佩服李易的豁達,同時在也暗暗肯定了自己此行的正確性,卻是完全不知道李易這人其實是有些小心眼的,喜歡記仇,這次之所以如此豁達,完全就是因爲他是陳登,陳元龍。

到屋內坐下,李易並不着急談正事,而是吩咐侍者給陳登送來肉湯和熱酒,卻是因爲李易之前見陳登在院子裡想事情,便先讓他暖和一下身子,免得受了風寒。

李易如此盛情,陳登便沒有推辭,簡單喝了碗肉湯,見李易又忙着給他斟酒,還親手去爲他盛湯,終於忍不住,主動向李易提問道:“冒昧請問襄侯,今次大勝之後,大軍將往何處去?”

李易看了陳登一眼,答道:“稍後我準備請陶使君任命糜竺爲一郡太守,然後我留下一萬兵馬在此,待春耕後討伐袁術,作爲策應!”

李易雖然沒有說出他對徐州的圖謀,但就所講的內容而言,也算是實話實說,但陳登聽了卻是搖頭,道:“襄侯如此,的確可下揚州,然而,只是如此,將來卻是要如何拿下徐州?”

李易表情微微變化,他原本以爲陳登應該會和他徐徐漸進的,結果這傢伙竟然兩句話不到就把他的野心給說了出來,實在是太直接了一些。

李易看着陳登,嘴角慢慢露出笑容,然後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道:“知我者,元龍也!”

這樣的回答,算是直接承認了自己的野心,李易不想跟陳登這樣的聰明人打馬虎眼,特別是人家都來了,自己還裝蒜的話未免有些無趣。

見李易如此坦誠,陳登臉上也露出了一抹微笑,不過很快,陳登便收斂笑容,正色道:“襄侯於陳登有活命之恩,登無以爲報,唯有一道拙劣計謀,或可爲襄侯大業起到些許幫助。”

見陳登說的鄭重,李易也不含糊,拱手對着陳登一禮,道:“元龍請講,易洗耳恭聽!”

陳登還禮,隨後說道:“登請襄侯即刻調遣三百精銳之士,參以少量兗州降卒,讓他們換上曹操兵馬的衣裝,扮做敗軍,星夜趕往兗州,誅殺笮融!”

李易輕輕呼了口氣,陳登話實在是太讓他意外了。

在李易想來,所謂獻計自然應當是以算計爲主的,豈料陳登卻是如此兇悍,直接就讓李易去殺笮融!

雖然李易本身就不喜歡笮融,早就有弄死笮融的想法,但笮融怎麼說也是太守一級的官員,豈是那麼好殺的,而且,殺人還是小事,剩下的善後纔是大問題。

陳登似乎是預料到李易會感覺意外,是以他並不着急,而是等李易消化了一會,這纔開口爲李易解釋道:“徐州有五郡,彭城被曹操所破,已經破碎不堪,想要恢復往日繁華,沒有一二十年是不成的,這樣的地方,襄侯拿來也是無用,反而是個累贅。”

“琅琊,之前爲臧霸等人佔據,雖名爲陶謙下屬,但近年來臧霸麾下兵馬越發雄厚,陶謙已經不能約束,可這次曹操出兵琅琊,臧霸主力近乎全滅,開陽滿城百姓遭難,所以,登有七成把握,陶謙之後會以臧霸擅自出城交戰,兵敗城滅爲由,出手將琅琊收回管轄。”

“但臧霸不是庸人,必然不會叫陶謙輕易如願,再加上琅琊所受創傷僅次於彭城,就算陶謙將之收回,也只是多了一個包袱罷了,於自身實力並無分毫裨益。”

陳登比出三根手指,道:“如今徐州精華所在,便是東海,下邳,廣陵三地,東海乃是陶謙本人所在,無需考慮,下邳笮融乃是陶謙親信,陶謙絕對不會將他罷免,所以,襄侯可開口暫借廣陵,以襄侯對徐州恩德,陶謙必然應允。”

“但是,襄侯既然要吞併徐州,一個區區廣陵,如何能夠成事,更何況一旦揚州戰事開始,廣陵必然全力支援前線,根本無暇在徐州動作,所以,襄侯要謀徐州,必須先取下邳,一旦佔據下邳廣陵,雖然只有兩郡之地,卻是主客逆轉,佔據先手,等陶謙發覺不對,已是萬事皆休!”

說到這裡,陳登眼中閃過一抹狠辣之色,道:“笮融乃是下邳相,所以,襄侯要取下邳,他非死不可,而且,之前陶謙讓笮融負責廣陵、下邳、彭城三地的賦稅轉運之事,據我推斷,其中接近半數錢糧都被笮融節流,外人都說糜家乃是徐州首富,其實此言差矣,徐州真正鉅富乃是笮融,只要笮融一死,然後得其錢糧,襄侯討伐揚州,無需再花費荊州一分一毫!”

“嘶——好一個賊子!”

李易雖然第一次見笮融就心生厭惡,知道他肯定撈了許多的油水,不然不可能到處建廟塔,搞佛會,可現在看來,笮融的貪墨的錢財還要遠超李易的預計。

如此一個心裡爛臭偏偏還富得流油的傢伙,他不死誰死?

李易往陳登那邊湊近了一些,問道:“笮融出入身邊跟隨之人必然不少,而且還多在城中,萬一殺他不成,還露了行藏,豈不是壞事?”

陳登微微一笑,說道:“襄侯放心,殺笮融,其實易如反掌!”

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755章 戰!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616章 郭圖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587章 試探第468章 軍令狀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608章 親情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556章 攻城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68章 伏壽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362章 火侯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27章 見袁隗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356章 賢侄啊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75章 遷都之始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299章 坑姐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108章 賈詡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682章 禁酒令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64章 讓權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
第507章 下邳急報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153章 小霸王攔路第328章 主從相見第755章 戰!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129章 涼王府涼王墓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460章 劉備送禮第652章 峰迴路轉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248章 原來是蒯越第16章 芳蹤飄渺無覓處第616章 郭圖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298章 孫策的請求第437章 我是大漢功臣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644章 我與許褚有一面之緣第400章 用心良苦第376章 李易立身之本第587章 試探第468章 軍令狀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608章 親情第428章 舍妹就交給襄侯了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556章 攻城第121章 幷州張文遠,一戰,勝!謝謝“尼加提你嗯”的打賞!第464章 你太讓我失望了第574章 全才虞翻第665章 陳宮得寶馬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662章 曹操,兗州,棄子第26章 守得雲開見月明第1章 翼德不要衝動第116章 大婚 謝謝“Guiltp???”的打賞!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321章 爲大漢而死,理所應當第224章 誰給誰賠罪第68章 伏壽第216章 足以慰平生第362章 火侯第424章 話裡有坑第27章 見袁隗第440章 談一件大事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356章 賢侄啊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611章 蒯越之謀第179章 醫聖不是萬能的第392章 國有疾,何以醫?第75章 遷都之始第562章 送袁紹大禮第415章 親自出馬第675章 一人抵萬軍第23章 名將當璀璨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98章 孫氏必有人封侯第594章 先生辛苦第140章 被遺忘的三兄弟第552章 周瑜盜書第330章 貪得無厭第618章 可憐天下父母心第325章 求死的醉漢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766章 華彥獻計第459章 真的不甘心!第607章 荊州情況第175章 爲豎子不顧大局第36章 性格決定格局第4章 不臣之心劉玄德第299章 坑姐第474章 撿柴火的小姑娘第108章 賈詡第695章 絕不叛漢第682章 禁酒令第6章 誰敢與我一戰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274章 劉闢龔都第230章 變賣家產第311章 糜竺的震撼第24章 呂奉先要封侯?第134章 荊州一年可下第192章 公平一戰第304章 諸葛亮的迷茫第576章 主公莫急第473章 陳宮獻毒計第164章 讓權第511章 未慮勝先慮敗第471章 夏侯淵來信第445章 你把襄侯當什麼人了!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689章 兗州安排第351章 這是老夫的文章第136章 你就從了老爺吧第489章 大不了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