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高順來訪

bookmark

時間進入二月,相對於氣氛沉悶的襄陽,宛城內外,卻是一片火熱景象。

這一年氣候不錯,是個暖春,原本因爲新年與嚴寒減緩的書院建設,很快再度開工,眼看再有個把月的時間,書院就能落成招生。

對此,李易不得不感慨,這時候的老百姓真是實在。

最初李易招募百姓做工,百姓還都以爲是徭役,雖然願意爲李易幹活,但興致不高,不過得知李易願意用糧食作爲酬勞,雖然糧食也不多,但百姓們的幹勁一下就起來了,做事很是出力,至於說偷奸耍滑什麼的,這種情況根本不存在,因爲不用李易叫人監督,其他想做工的百姓就會先把那些門揪出來。

與學院相配套的,則是未來的師資與招生了。

老師們倒是不缺,有蔡邕黃承彥坐鎮,如今已經招了不少人,正在接受兩位大佬的“培訓”,想來勝任書院的起步教育對是綽綽有餘。

不過確定第一批入學學生名單時,卻是讓李易的臉上卻是露出了一抹苦笑。

李易原本想法是,世家那邊,不強求,只要你願意就可以過來,學費也不多,意思一點就好,而且根據南陽情況來看,到時候世家弟子入學的必然不少。

至於另外一部分,自然就是尋常百姓家的孩子了,李易本是想從尋常百姓中篩選一些比較聰明的孩子與少年入學的,可真正操作的時候,李易卻是在賈詡與郭嘉拿出的名單面前妥協了。

賈詡他們給出了一個五百來人的名單,其中幾乎全都是目前在李易麾下擔任小吏,或者新入軍中的那些軍卒家中子弟,總之,那些孩子的父兄輩全都是跟着李易“混”的。

這與李易初衷不符,倒不是他不想給自己人謀福利,而是感覺這福利的比例實在是太大了,基本上全讓自己人給佔去了。

然而,賈詡指出,李易先收南陽本身流民,現在就正在接納劉闢那些豫州黃巾餘部,雖然這些人暫時都對李易心懷感激,然而大家來歷不同,很難凝聚,久則容易生變,而收他們的子弟入學就是最簡單方便的籠絡人心的手段。

這個道理沒問題,李易想了想,就也答應下來。

不過這件事讓李易心中卻是隱隱有了一種感覺,天下世家只能是一茬換過一茬,想要根除,恐怕是難了。

好在李易並不是文青,此事雖然對他的心情有些影響,但也不是太過放在心上,畢竟他現在還只是太守,有些事情想太遠,只是徒增煩惱罷了。

這一日,李易例行慰問過百姓之後,被人告知,出使襄陽的王璨回來了,而且還帶回來了兩萬石糧食。

對此,李易頗感意外,急忙回城與王璨相見,說了幾句辛苦之後,這才得知,原來那些糧食竟然是蒯家給的。

李易不由咂咂嘴,蒯家前後給了他不少東西了,上次納妾,蒯家就送了一批糧食,現在又給,李易感覺,下個月糜竺之妹嫁過來,糜家多半還要再送一份。

自然的,李易就向王璨問道:“仲宣以爲,蒯家如此大方,意圖何在?”

王璨見李易提問,雖然這問題他已經想了一路,可真要回答時,還是有些不放心。

當日王璨對於蒯良的大手筆,雖然非常心動,但一開始還是表示了拒絕。

那是客氣,也是試探。

但蒯良卻是擺出一副,王璨如果不收,就是不認他這個伯父了,總之,幾乎就是死皮賴臉,完全倒貼的將糧食送給了王璨。

然後王璨自然要問,蒯良爲什麼這麼大方,蒯良直言是要照顧他這個晚輩,同時也是被李易的仁義之舉感動,希望可以略盡綿薄之力。

這個回答相當高大上,但王璨壓根不敢信啊,但蒯良咬定了如此,王璨也沒辦法。

此時面對李易問詢,王璨只能先將蒯良的解釋複述了一遍,然後猶猶豫豫的道:“蒯太守似是向襄侯示好,想化解之前恩怨,然而璨問其可有話要璨帶與襄侯,卻說是不用……所以,璨對於此事也不敢斷言,還請襄侯恕罪。”

王璨心裡是有點憋屈的,雖然此行帶回了兩萬石糧食,可誰都能看出來,這糧食是衝着李易給的,跟他王璨無關,至於其他方面的表現,王璨也只能說是平平,沒有什麼精彩可言。

李易對此不置可否,因爲連他也不是太確定蒯良的想法,而且蒯良也沒直接聯繫過他,李易這邊也只能繃着,不可能主動去問。

不過看着明顯比前些時日“安生”了許多的王璨,李易笑道:“好了,此事我已經明白,近日你也辛苦了,不如暫且歇息幾日,然後暫去奉孝那邊做事,如何?”

李易對王璨的表現,談不上失望,卻也沒有多滿意,不過比較起王璨的名聲,這個表現就有點差了,好在王璨自己似乎也察覺到了一些,李易自然不會太過打擊他,只是讓他去郭嘉那邊學着點,如果他能夠虛心的話,想來是會有成長的。

而且,這不單是李易的想法,同時也是蔡邕的意思。

打發了王璨,李易正要找賈詡他們說說劉表的事情,就見張遼面帶喜色的走了進來,老遠就對李易大聲道:“主公,伯平來了,現在就在府外求見!”

李易先是楞了一下,隨後才反應過來,伯平不就是高順麼!

下意識的,李易臉上泛起了一抹微笑,高順是李易最早結實的幾個人,雖然李易一直認爲上位者是沒朋友的,但不可否認,只要還有人性,就會對某些人懷着好感。

高順可是李易最早定爲拉攏目標的將領之一,雖然最後攻略失敗了,但不是高順不親近李易,只是高順不願意背主,所以,李易並沒有因此就對高順降低好感。

這時驟然聽到故人來訪,李易如何能不高興。

李易當即起身就要到府外相迎,然而只是走出兩步,李易臉上笑容就是一滯,然後漸漸消散。

張遼原本是很高興的,看到李易表情變化,莫名感覺不安,也笑不出來了,小聲問道:“主公這是……”

李易沒回答,只是問道:“文遠可見過伯平了?”

張遼搖頭道:“我適才正與奉孝計算錢糧,聽到府內侍衛說伯平到來,心中忍不住歡喜,便直接來找主公了。”

說罷,張遼見李易皺眉,忍不住又問道:“主公,難道這有什麼不妥麼?”

李易嘆息道:“今日伯平到來,必然是爲了奉先,而奉先何等傲氣之人,既然遣伯平來此,可見其處境堪憂啊!”

張遼一聽也忍不住將臉繃了起來,雖然他離開呂布跟了李易,但多年情分還,而這段時間,陸陸續續得到的來關於呂布的一些消息,也基本全都是壞消息。

現在聽了李易的話,自然是爲呂布擔心。

同時,張遼還隱隱有些慚愧,剛纔瞧見李易臉色變化,他還以爲李易是想算計呂布呢,畢竟以李易的野心,可以說這天下諸侯全都是敵人,算計呂布也是情理之中。

現在看來,卻是自己小人之心了。

不過張遼不知道的是,李易臉色不好看,雖然不是想算計呂布,卻也沒多少善意。

李易自是知道,原本歷史上,呂布在長安待不下去,最後輾轉跑去了兗州,徐州那邊,而根據如今情形來看,呂布在長安被連連打壓,離開也是早晚之事。

然而現在與原本不同的是,李易與呂布私人關係不錯,李易親衛中有幾個還是原本陷陣營的人,甚至李易最爲倚重的親信大將張遼,更是呂布舊部。

有這麼深的羈絆,呂布還會往東邊跑麼?

萬一那傢伙是讓高順帶話說,我呂奉先在長安混不下去了,來你南陽小住幾天……

這讓李易怎麼回答?

拒絕,且不說會寒了人心,也會影響李易的形象,讓人覺得他沒有容人之量。

至於答應……

血淋淋的例子太多,現在的李易雖然自信,卻真不覺得能掌控住呂布這樣的利刃。

而且李易大事在即,呂布進入南陽,即便沒有歪心思,一樣會打亂李易的全盤計劃。

心裡雖然發愁,但李易還是強行擠出一絲微笑道:“走,那些煩心事情暫且不管,你我先請伯平進來。”

“喏!”

……

很快,李易與張遼聯袂而出,就看到那個佇立在門口的人影。

兩人腳步一頓,然後不約而同的又加快了幾分,而此時高順也聽到動靜,轉頭就看到了那兩個熟悉的身影,心中不由得一陣恍惚。

還在洛陽之時,當時的李易雖然銳氣很盛,也很聰明,讓他們佩服,但李易身上難免還有幾分稚嫩,可現在再見,卻是如同換了個人一般,一身氣勢遠勝往昔,行走之間隱隱帶着貴氣,讓高順竟然有些不敢直視。

至於說張遼這位老友,身上變化雖然不如李易明顯,但對於高順來說,卻是感觸更深。

高順武藝略遜於張遼,要分勝負,大約在三四十合開外,然而今日一見,高順隱隱有一種感覺,自己怕是很難在張遼手下撐過二十合。

這倒不是說張遼的武藝精進了多少,只是像他們這樣的武將拼殺,武藝雖然是根本,但真正能發揮出多少,卻是要看個人的精氣神。

如今張遼,雖然眉眼之間滿是喜色,但高順卻看得出,張遼其實精華內斂,行動之間,儘管不顯力量,可一旦動手,必然有大威勢。

而這種狀態,可不是三五天就能養出來的,只能說明張遼在很長時間裡,身體以及心態都保持着極佳的狀態。

高順爲老友欣慰之餘,也不免黯然,瞧瞧現在的自己,一身塵土,滿面風霜……

高順正胡思亂想間,李易與張遼已經走到近處,高順這才忽的驚覺,趕忙抱拳躬身道:“見過襄——”

不過,未等高順拜下,就覺手臂一緊,卻是李易與張遼一人把住了高順的一邊手臂將他託了起來。

高順還要說什麼,就見李易看着他輕聲道:“許久不見,伯平憔悴了。”

張遼原本是想給高順一個笑臉的,可看到高順的樣子,卻是怎麼都笑不出來,只能重重的在他肩頭拍了拍。

沒辦法,一個人正春風得意的時候,卻驟然看到昔日同行的老友一身頹廢之氣,如何能笑的出來?

倒是高順,發現李易與張遼並沒有任何輕視他之後,卻是發自內心的露出一個笑容,道:“襄侯,文遠,許久不見。”

張遼心中感慨太多,一時反倒不知道該說什麼,但李易心思不純,也就表現得比較自然,拉着高順說道:“伯平到來,易甚是欣喜,來,快快入內,今日中午也不叫旁人,只你我三人好好飲上幾杯,好好聚一聚。”

高順低頭道:“多謝襄侯。”

接高順進府,讓他洗漱一番過後,確如李易所說,中午時就他們三人同食。

招待高順,酒菜自然都是極好的,但高順卻是明顯食不下咽,不時皺眉,一副心事很重的樣子。

高順這樣,連帶着張遼的心情也壓抑了。

張遼不傻,剛開始光顧着高興了,被李易提醒之後,自然是想到高順此來多半是有所求,然後再往深處想想,張遼腦殼就開始疼了。

李易本想讓張遼做個潤滑劑的,可瞧他那比高順還愁的樣子,感覺是沒戲了,便放下酒碗,對着高順問道:“我看伯平一直心事重重,此來又是突兀,可是奉先那邊遇到了什麼爲難之事?”

之前高順一直想不好該如何開口,此時李易都主動相問,也就沒了那些亂七八糟顧慮,對着李易拜道:“襄侯,奉先如今形勢危急,還請襄侯爲奉先點出一條明路!”

三人坐席放的很近,李易一伸手就把高順扶了起來,寬慰道:“伯平無需如此,我還是白身時就有爲奉先謀劃,後來更是聯手誅殺董卓,有這份情誼在,再加上你我私交,奉先既然有事,我又豈會袖手旁觀?”

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712章 袁譚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639章 陳到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536章 富春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49章 藏刀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80章 屠村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217章 黃承彥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736章 稱帝?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514章 摧牆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356章 賢侄啊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7章 酒尚溫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746章 分紅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233章 在路上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701章 副院長第643章 罵戰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536章 富春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233章 在路上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519章 戰、和、退
第754章 西涼事了第712章 袁譚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767章 天佑之人第209章 不信,你可以摸摸第193章 姑奶奶你咋跑這來了第205章 師尊的故交第2章 我爲殺賊而來第711章 都是田楷的錯第282章 叫一聲姐夫聽聽第300章 揚州大公子第521章 文人的節操第639章 陳到第451章 說出吾名嚇汝一跳第240章 從寬發落第640章 步步進逼第463章 我有猛將第672章 殺曹操,賞萬金第199章 劉表裡外不是人第388章 四方反應第40章 張遼戰徐晃第692章 各方動態第123章 徐晃有大將之風第626章 各有算計第499章 戰後安排第536章 富春第85章 此乃老夫義女第206章 槍王童淵第730章 青州是朝廷的青州第49章 藏刀第577章 江表之虎臣第246章 再見蔡琰第315章 典某人要封侯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628章 “窮酸將軍”第637章 將軍乃忠義之士第387章 請天子決斷第292章 玉璽,天子之物第198章 李襄侯生死不知第394章 徵南將軍!第335章 殺人者,周倉是也第444章 把魏延拉下去,砍了!第80章 屠村第498章 備去了,襄侯勿念第217章 黃承彥第772章 再壓一壓第736章 稱帝?第753章 河北近況第272章 典韋東遊記(中)第17章 遺世而獨立第514章 摧牆第537章 求見孫夫人第416章 黎陽事了第120章 擂臺規則第223章 欺負老實人第571章 火燒蘆葦蕩第356章 賢侄啊第449章 他不是甘平第7章 酒尚溫第235章 諸葛要做小舅子?第422章 劉表的落幕第200章 蔡小姐要關門打狗第247章 襄陽來訊第746章 分紅第683章 屬下以爲不妥第233章 在路上第614章 九天之上白玉京第495章 我對不住玄德公第526章 豫章捷報第395章 雙喜臨門第13章 吾可力舉千斤第718章 主公如此,男兒當爲其效死第44章 我來勸將軍消消火(求收藏)第186章 士爲知己者死第375章 韓嵩獻計第157章 要在南陽設書院第701章 副院長第643章 罵戰第10章 放開那個女孩第536章 富春第561章 袁家大小姐第546章 少將軍,保重第45章 張遼的針線活第293章 半壁江山,指日可待第295章 孫策破吳郡第720章 河北名將,果然厲害第316章 陶謙的黑歷史第314章 曹豹來訪第404章 荀攸的進身之階第655章 古之名將,幾人善終?第500章 程昱願降第171章 用兵如泥第233章 在路上第327章 無法化敵爲友第90章 張繡不見了第524章 陸康身死第338章 提醒郭嘉第263章 徐晃的事犯了第285章 不會辱沒諸葛之名第519章 戰、和、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