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0章 兵臨潼關

早已經準備在附近的劉封登時便派遣自己麾下的將領將昏迷的張郃捆綁了下來。

這是劉封沒有想到的,本來只是爲了拖住張郃的黎闖竟然生生的利用自己的實力將張郃一舉擊落馬下,但是張郃顯然正是這支敵軍的靈魂,將張郃生擒活捉,這支四萬人的魏國軍士就已然沒有了再戰之力,他們目光驚恐的看向正在向自己步步緊逼的劉封大軍,一時間並不知道該當如何應對。

“降者不殺,抵抗者,殺無赦!”

將張郃擊落馬下之後,黎闖並沒有回到自己的陣中,而是策馬直接到了距離魏國軍士十分之近的地方,衝着魏國的軍士們高聲喝道。

當黎闖話音剛落的時候,一名魏軍之中的偏將顯然是見不得黎闖如此強橫,策馬而出直奔黎闖而來,想要爲張郃一雪前恥,但是顯然,他不可能是黎闖的對手,只交馬一回合,黎闖一刀就將此人斬落馬下。

這一下,再沒有人敢於去挑戰黎闖,黎闖將自己之前的所言又重複了一邊,魏軍之中的將領軍士們一時間面面相覷,幾乎定在了原地,不知道如何是好。

劉封在陣中見到這樣的情況,也是止住了想要率軍掩殺的魏延和馬超,雖然如今魏軍這樣的情形幾乎會是一場一邊倒的戰鬥,但是就像劉封所言的那樣,在統一的過程中消耗了過多的有生力量只會在統一之後給衆多中原之外的蠻夷機會,而將這些軍士的性命留存下來,對於自己和曹植之間的勢力對比依舊是此消彼長的態勢。

果然,劉封麾下的大軍給了他們無比的壓力,再加上已經近在咫尺的黎闖,在堅持了一段時間之後,不知道是哪一個魏軍率先將自己的兵器扔到了地上,雙膝跪倒,低頭請降。

隨後,這樣的情況就像是傳染一樣,第二個,第三個,第十個,一百個……

越來越多的魏國軍士跪在地上投降了劉封,當然後面的魏軍之中也有不少不想投降,在自己戰友的阻隔之下,紛紛跳入了河水之中,或者是像背後的大山中跑去,顯然他們都是對於此地的情況十分熟知,不想再在陣前廝殺了。

劉封知道,四萬大軍,是不可能一個不漏的被自己俘虜回去的,這其中一定會有有心人一路跑回鄴城將這件事告知曹植,這是劉封阻止不了的,但是劉封能夠清晰的保證的是,當曹植得知自己已經從魏興郡到了雍州的消息後,自己的大軍也已經不在雍州了,只要自己能夠步步領先於曹植的消息,那麼曹植最終所知道的,一定會是自己的大軍已然殺到了鄴城城下的消息。

從另一個方面來說,若是這四萬大軍全部都投降了劉封的話,他們的去處也是劉封相當頭疼的一個問題,所以他並不管其中不少人四下逃竄,他們只不過是已經厭倦了戰爭的普通百姓罷了,想要的也不過是一個安穩的生活。

足足等待了不短的時間,直到逃走的人漸漸少了之後,劉封粗略的看了一眼,剩下的降卒總共還有兩萬多一點,這個數量對於劉封來說並不困難,於是劉封大手一揮之下,自己麾下的軍士走上前去,將那些降卒的鎧甲與武器盡皆卸了下來,而後讓他們起身編好隊列,以便於下一步的處理。

對於這些降卒,劉封自然是不能帶着他們前去攻打魏國,不但需要耗費巨大的人力照顧這些降卒,一旦自己面對魏國的軍士戰敗了一場,這些降卒是很容易再次叛變的。

所以劉封決定,將他們押送到益州,進入陽平關內,陽平關內此時依舊有着大量的劉封麾下軍士,簡直可謂是固若金湯,只有到了那裡,這些降卒才能夠真正的安分下來。

當下,劉封派遣了近一萬名軍士,在一名副將的率領着麾下帶着這些手無寸鐵的降卒趕往了陽平關,劉封相信既然之前他們並沒有逃跑,加之從陽平關到雍州扶風郡之間的一路都是自己的勢力佔領,這些降卒是絕不會敢於有什麼不好的動作的。

將降卒送走之後,扶風郡算是完全落入了劉封的掌控之中,劉封知道自己不能在此地過分的停留。

簡單的修整了一番之後,劉封等到了他想要等待的人,那便是之前當做疑兵去涼州的關平與關興兄弟二人,二人一見劉封,先不言其他,直接報告到郭淮的援軍到了涼州之後,他們一直與其糾纏,但是不久之前,郭淮大軍不知道接到了什麼樣的命令,而後直接率軍向雍州方向撤退而來。

關平深知多半是因爲劉封對於雍州的動作傳到了郭淮的耳中,所以和關興率軍一路尾隨追趕,但是就在他們距離扶風郡只剩下數十里的時候,郭淮不知怎地,忽然繞道從另一個方向向魏國奔逃而去。

“數日之後,我等出現在雍州的消息便會傳到曹植的耳中,到時曹植和司馬懿得知此事,我等的行蹤便會暴露,所以這數日之內,務必要穿過潼關出現在魏國的腹地,到那時就算曹植與司馬懿得知了我等此時的行蹤,依舊不會有實質性的作用。”

當衆人齊聚在槐裡城中之時,龐統將此時他們所面對的形勢對衆人詳細的解釋了一番,顯然,他們此行也是十分兇險的,就算到此時十萬精兵依舊是並沒有任何的損失,但是一旦他們穿越了潼關之後就暴露了行蹤,魏軍是一定會將他們的補給之路切斷的,這將會是劉封大軍所面臨的最大風險,沒有補給,他們會在數日之間面臨着潰敗。

劉封深知自己不能在此地浪費時間,於是當夜便將關平和關興留在雍州負責配合陽平關中的將領清繳雍州的魏國軍士,順便將之前他們攻打了一半的涼州徹底攻下,其餘人等則是直接發兵潼關,一旦進入了潼關,劉封就如同蛟龍入水,整個魏國也可以說被他拿下了大半。

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7章 收編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317章 風暴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444章 大軍至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章 收編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317章 風暴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6章 終見曙光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305章 捷報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283章 龐統至第277章 得與失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61章 公瑾之邀第520章 襲魏營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76章 僵局第187章 王對王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28章 一年之約第407章 渾水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314章 隔岸觀火後記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35章 戰許褚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176章 拔寨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88章 再相見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511章 擒徐晃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517章 霹靂車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4章 孤身入城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68章 江上交鋒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80章 龍潭虎穴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87章 真真假假第21章 以退爲進第31章 浴血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74章 取關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
第459章 最後的榮耀第483章 衆將歸位第367章 避實就虛第26章 難阻頹勢第460章 蟄伏的張遼第401章 爐火中燒的楊修第413章 激辯司馬懿第488章 終見成效第476章 曹彰歸來第522章 絕地反擊第7章 收編第447章 第一次攻擊第108章 爾虞我詐第317章 風暴第149章 雄心初現第444章 大軍至第352章 諸葛亮的十字路口第229章 難題再現(第一更)第466章 黯然退場第7章 收編第381章 打草驚蛇第531章 突然襲擊第354章 複雜形勢第317章 風暴第322章 無息的閃電戰第570章 歸一(大結局)第336章 另一場廝殺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453章 旁觀者清第36章 終見曙光第227章 碾壓(第一更)第305章 捷報第159章 各懷心事第374章 不再一邊倒的戰鬥第568章 窮寇莫追第372章 又一次失敗第283章 龐統至第277章 得與失第415章 達成心願第61章 公瑾之邀第520章 襲魏營第208章 下馬威(第二更)第111章 另有所獲第198章 畢其功於一役(第一更)第426章 調虎離山第318章 錯綜複雜第177章 再立新功第182章 皇叔命隕第251章 馬超之痛第82章 不可貌相第376章 僵局第187章 王對王第433章 遷往襄陽第122章 將計就計第389章 意外來客第28章 一年之約第407章 渾水第424章 洛陽城外第314章 隔岸觀火後記第461章 突襲得手第233章 雨夜(第一更)第35章 戰許褚第179章 分兵之策第176章 拔寨第125章 功敗垂成第493章 破解陰謀第178章 含怒出擊第88章 再相見第544章 最好的安排第363章 把酒言事第162章 鴻門宴上第511章 擒徐晃第458章 雞飛蛋打第379章 強援到來第517章 霹靂車第101章 防備之心第24章 孤身入城第237章 步步爲營(第一更)第68章 江上交鋒第212章 興古鳥道(第一更)第509章 化零爲整第84章 志趣相投第230章 掃清障礙(第二更)第297章 各取所需第542章 再度相逢第445章 謹慎的楊修第464章 大獲全勝第80章 龍潭虎穴第256章 慘烈攻防第525章 冰火兩重天第371章 決堤之策第87章 真真假假第21章 以退爲進第31章 浴血第385章 無奈的張飛第174章 取關第477章 江東的變化第320章 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