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割地又賠款

bookmark

次日,李煜昏昏沉沉的起來,在他旁邊的卞玲瓏似乎意識到了什麼,睜開了眼睛。

“李郎起來了?奴家這就伺候您更衣!”卞玲瓏乖巧的站起,被子緩緩在她身上滑落,露出了大片的雪白,看得李煜都有點呼吸急促。

“若李郎想要,今晚奴家自會精心伺候。只是如今天色已明,您還有正事要做,切不可沉迷在奴家這裡。”卞玲瓏知道李煜的想法,卻還是帶着歉意勸說道。

所謂的賢妻良母,大概就是卞玲瓏這種存在。哪個戀愛中的女人,不想和情郎有更多私人時間?但她忍住了,她知道李煜是要做大事的人,不應該在這裡虛度光陰!

李煜今天的確是要幹大事,那就是點齊人馬,趁着對方還沒有緩過氣來之前,直接殺上門去。爲此準備了10個木殼手榴彈,黑火藥價錢不貴,顆粒狀一斤不過500點就能買到。

再加上引線和木殼,1個的成本不過550點,10個木殼手榴彈也就5500點。自從之前那場戰鬥之後,整個村莊幾乎都是他是追隨者,崇拜者也有不少,每六天保守也能收到5萬點聲望,摺合每天1萬點。

若非不能暴露自己的能力,同時他發現南方地區鐵甲反而不如犀皮甲或者象皮甲實用,他早就讓所有的士卒都換上魚鱗甲,這玩意按照東漢制式標準訂造的話,也不過是2700點一套,說到底還是材質有點低級的原因。

不過他轉念一想,自己麾下就有兩千士卒,全部換裝的話,豈非要540萬點聲望?更別說還有武器和其他配件,真要換裝那絕對是天文數字!反正也不適用,延後就延後唄!

至於木殼手榴彈這玩意,由於不需要他親自配置,所以就算是林銘,只怕也未必能夠知道這玩意到底是什麼東西。只要配方不外泄,他還就不行林銘能配得出來。

此刻林銘的確算是他的合作人,但只要一天不是真心追隨他的存在,那麼還是要保留一些防人之心的。他可不希望,某天自己死得不明不白。

更別說,劉行和陳韜二人,卻是劉宏派來的監視者,這點卻沒有半點虛假。對於這二人,李煜覺得要麼讓他們徹底歸順自己,要麼就最好處死,免得留下後顧之憂!

這次行動李煜讓歐陽行留在據點防禦,楊浪他們也留下來,只帶着三百精銳就下了山。他也不擔心什麼,據點周圍則幾個縣城,裡面的兵丁早就被打沒了,那些世家的家丁兵也損失慘重,反正他們也沒有打算攻城,三百人足夠了!

城池是萬萬不同攻打的,攻下了大漢的城池如同造反,不管是最初是出於什麼目的。李煜還沒有愚蠢到現在就和大漢開戰,他現在主要是讓那些世家付出點代價。

按說,他好歹也是隴西李氏子弟,真要開戰應該也要遵守基本法。只是這次他佔據了道義,那些世家把他當成了蠻夷,真的打算斬盡殺絕,那麼他也不需要對他們太客氣。

只要不把別人傳承都給滅掉,想來就算傳出去,那些大世家也不會說些什麼。再說他這次主要針對的,是那些家格比不上隴西李氏的小世家。傳出去別人更不會認爲有什麼不妥,畢竟這些小世家公然犯上,對門閥級別的世家開戰這點,就不爲別的世家所容。

說到底就是階級,萬惡的階級社會!不過李煜現在愛死它了!

下山其實比想象的要快得多,熟門熟路走幾條小路,甚至用溜索直接從山上溜下山下。別人上山需要三四天的時間,他們只需要一天多就到了山腳。

這是獨屬於山民的小智慧,當然有一定的區域限制,但卻讓他們佔據了地理優勢。敵人想要打上來,唯一的辦法就是放火燒山,但結果有時候他們自己也未必承受得起。

“前面就是王家的莊園,這個王家家主不是縣令,也並非來自太原王氏,父親說過它是三代前是個寒門士子,僥倖當了丹楊郡丞,所以纔開始置辦田產,建立了王家莊園。

其實說是莊園,還不如說是一個寨子,到底這個丹楊王氏底蘊太低,族人再也沒有出色的存在,也沒有誰能再出仕,若非有這個寨子,家道早就沒落了!”祖郎指了指前面的寨子說道。

當初祖橫搬遷到這裡,就把周圍幾個縣的世家情況都瞭解清楚了。祖郎在祖橫身邊長大,對於這些世家的情況,自然也是耳濡目染。

“去告訴他們,把田地讓出來,把家財留下一半,他們可以滾了!對那些佃戶說,以前交多少,以後也交多少,今年不需要交地租!”李煜吩咐道。

打土豪分田地自然是最爽的,不過他還不能那麼做,畢竟這相當於背叛他的階級。相反,佔據這些土地,在有大義的情況下誰也奈何不了他。關鍵還是,他有這個實力的話!

祖郎聞言,自然是派人上去傳話,佃戶那邊聽聞殺過來的不是什麼山民,而是隴西李氏子弟,大戶門閥出身。又聽說李煜許諾他們地租不變,而且還免交一年,頓時叛變。

人的骨子裡其實都有那麼點奴性,百姓其實不在乎誰當地主,他們骨子裡已經習慣了種地交地租的行爲。反而若是李煜說要分田地給他們,只怕還要害怕李煜是不是有陰謀。

公有和私有可以慢慢搞,但是有些遊戲規則李煜必須遵守,至少現階段如此。

沒有了佃戶的幫助,那王家寨子就是一個監牢,他們沒有這個膽量殺出來。不過對於李煜的話,卻是嗤之以鼻。此刻他們只能困守寨子裡面,等待周圍的世家,甚至是縣城派人過來救援。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哪裡會有援軍,那些世家自保都來不及,縣城裡的士卒也被消滅殆盡,如今王幸都當起了縮頭烏龜,誰來救援他們王家?

只能守住,爭取多點好處,能夠全部留住財產那就最好,不能全留也得留下八成!

“王家人聽着,我家老爺說了,給你們最後一次機會,現在你們投降,依然給你們帶走五成財物。若是再不投降,破寨之日,一分錢都不給你們留!”使者再次高呼,在身份上李煜是他們村長,但對外他們其實是李煜的佃戶或者家丁兵,所以對外時稱其爲老爺。

“投降,我們投降!”眼看李煜他們慢慢靠近了過來,王家家主認慫了。

不多時,便在李煜的監督下,留下了地契和五成的財物,灰溜溜的逃了。至於去了哪裡,那基本上是誰也不會在意。沒有任何後臺的小世家,本身就上不得檯面。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李煜直接把黔縣和陵陽周邊,那些小世家威脅了一遍。識趣的自然是放棄田地和一半的家財遁走。有極少數不聽話的,幾個手榴彈過去,直接就炸開了那木質的圍欄,所有人殺進去,頓時落得個人財兩空,帶着僅有的族人灰溜溜的逃了。

李煜也是見好就收,一方面派人帶着禮物,到歙縣、於潛縣和涇縣,拜訪那些世家。本來他們也收到了消息,以爲李煜會上門找他們的麻煩,誰知道李煜卻是來交好他們。

李煜可是隴西李氏弟子,他們招惹不起,更別說這次別人還站着道義。無奈之下自然是收下了禮物,並回贈了更高價值的禮物,這是小世家對大門閥的基本態度。

“把這些地契拿去黔縣和陵陽縣城裡,和縣衙交接好!”李煜招來兩個村民吩咐道。

“好的老爺!”兩位村民自然是欣然接過地契,迅速去辦理此事。

“師尊,爲什麼不把其他幾個縣城的世家也給收拾了?還有,若是黔縣和陵陽縣令不承認那些地契怎麼辦?”祖郎看向李煜,這幾天下來他們查抄了近萬貫家財,頗有點抄家上癮的感覺。

“我們沒有那麼多人手去管理,而且打得太多難免落得個殘忍兇暴的印象,以後難免會變得孤立無援。反正也沒有損失什麼,還賺了不少,何必爲難那些小世家?

至於兩縣縣令那邊,他們自然不敢不認,所有手續都合《漢律》,他們若不敢不認,我只要通過墨門把這件事情傳得天下皆知。

那麼兩縣縣令別說今後的仕途,私自動兵還戰敗了的事實也足夠他們被革職論斬!”李煜惡意滿滿的笑道。

祖郎想想也的確是那麼回事,同時也覺得世家的圈子太亂太複雜了點,難怪以前父親都讓他三思而後行,稍微不注意就被世家給算計了都未必知道。

不過好在,如今他上面還有一個老師爲他頂着,他覺得自己只需要學會行軍打仗就好,那種複雜的人際關係,他還真的玩不轉。

不過若是祖橫還在世,知道祖郎有這種想法,還不得直接過來扇他兩巴掌?人際關係怎麼重要的事情,就算再複雜也得學啊!

不出李煜所料,兩縣縣令果然不敢得罪李煜,直接完成了土地交接。說到底現在的李煜,並不是什麼反賊,或者那些沒有戶籍的山民。別人走的是正規的途徑,當然有點擦邊球的意味,不過好歹是合法的‘購買’了這些土地,所以他們只能依法辦事。

其中,或許多少也帶有幾分討好的意思。

回到山上,李煜覺得可以考慮修建兩條分別通往陵陽和黔縣的山道,這樣方便對兩地的土地進行管理。祖郎擔心這樣會不會方便兩地官府圍剿他們,李煜笑了笑,沒有發話。

倒是歐陽行清楚,低聲告訴祖郎:“他們拿什麼來圍剿?”

祖郎聞言恍然大悟,李煜既然買下了這些土地,那麼肯定會以此爲基礎包圍兩縣,到時候兩縣都在李煜的關注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在李煜的監控中,想要圍剿也沒有條件。

更別說李煜的身份擺在那裡,又沒有幹什麼犯上作亂的事情,他們拿什麼來圍剿?

反倒是山道修建出來,李煜卻是可以迅速派兵下山,尤其是輜重補給也會迅速得多,對於他們的戰鬥會有很大的幫助。既然利大於弊,那爲什麼不做?

事情姑且算是告一段落,大家也是各回各家。

不過林銘卻是找上了李煜,他很想知道,那種如同天雷般威力十足的玩意是什麼!

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62章 狠狠刷聲望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3章 朝廷的應對
第118章 向我們證明第126章 進擊的貨幣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70章 帝國的動作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56章 匆匆又兩年(上)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45章 純粹欺負人第85章 董卓的隕落第116章 卞玲瓏有孕第64章 各方的反應(下)第67章 江夏蠻作亂第108章 徐福說趙風第149章 夏侯惇戰隕第173章 奪取海岸線第123章 工會大整頓(上)第13章 祖橫的報復第82章 貨幣與經濟(上)第3章 華夏的變化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6章 種子大派發第15章 祖橫的隕落第138章 戰禍又重啓第61章 墨門的暴露第142章 輕取汝南郡(下)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7章 鑄就革命魂第57章 人才一籮筐第100章 忽悠與意外第11章 陳韜的緣分第5章 大義的名義第26章 某乃劉玄德第140章 碾壓淳于部第4章 王越的情報第5章 第一次趕集第34章 自治區印象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167章 提前的演變第29章 自治區擴充第104章 九江軍政府第132章 海軍的狂想第69章 戰馬的補充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2章 新都城壽春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99章 關羽和典韋第6章 喋血的叢林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101章 墨門的瑰寶第56章 後續人才至第17章 絕對的碾壓第45章 戲忠親筆信第151章 安民和訴苦第113章 戰後的餘韻第10章 孟獲來邀戰第75章 陸康的奏章第2章 山越非山越第62章 亂世的序幕第124章 工會大整頓(下)第116章 輕兵入荊南第82章 新穎的客店第143章 血虐王凌部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74章 以革命之名第158章 大修煉時代第125章 八大集團軍第43章 荀採要出嫁第160章 第二代問題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84章 歷史的慣性第33章 思想的變化第159章 倭國有金礦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133章 漁業帶船業第63章 深山工業區第44章 大漢在改變第16章 就職的演說第68章 第一次遠征第55章 兵委和政委第7章 完虐雜牌軍第50章 招攬祖大榮第62章 狠狠刷聲望第163章 三千維和軍第1章 我不是山越第33章 墨門與劉宏第15章 漢聯合帝國第98章 感恩的黃忠第131章 良政或惡政第127章 日常進行時第51章 陳韜的密告第164章 血虐倭國軍第30章 拜訪陵陽令第111章 作物大封鎖第123章 孫堅的逆襲第12章 羣牛變火牛第115章 劉宏建漢魂第8章 大象兵出擊第11章 村子的危機第161章 正確的引導第3章 朝廷的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