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衆叛親離

bookmark

、、、、、、、、、、

“什麼!”曹洪大吃一驚,一把揪住士兵的脖襟吼道:“看守民夫的士兵都死人嗎?”

“將軍,看守民夫的弟兄少,都被……殺死了。”

“一羣混蛋!”

曹洪大罵,扔開了士兵,回頭令道:“點千軍隨我去鎮壓民夫!”

幾名曹軍牙將飛奔而去,一刻鐘後,千士兵集合完畢。

可謂有因必有果,曹洪縱兵搶掠宛城,又強抓萬民夫,早已激起了宛城人的大憤慨,曹洪雖然也明白宛城人對自己不滿,但他也無可奈何,緊靠一萬軍隊根本守不住宛城,至少需要兩萬守軍。

他有充足的糧食,卻沒有足夠的兵源,除了武裝民夫外,曹洪別無選擇,他從萬民夫中挑選了八千精壯之人,給他們武器和盔甲,開始訓練他們,今天只第一晚,而偏偏第一晚就出事了。

曹洪的牙齒咬得咯咯響,他派了五士兵看守這些武裝民夫,難道五士兵全部被殺了嗎?

這些民夫幾時有這麼大的本事?曹洪已經明白過來,一定漢軍斥候藏身他們中間,率領他們造反,否則他怎麼也不會相信,這些民夫會有如此大的殺傷力。

內憂外患,曹洪焦頭爛額,但他此時別無選擇,立刻率領千軍隊向東軍營飛奔而去,要血腥鎮壓亂民造反……

城外漢軍大營內,劉璟派出的巡哨士兵一連收到封信,皆用無頭箭矢從城頭射下,除了一封信於澤派親信射出外,另外兩封信卻曹洪的兩名心腹部將張晟和楊遜射出,表示願意裡應外合,協助漢軍奪取宛城。

中軍大帳內,法正仔仔細細將兩封信讀了遍,對劉璟笑道:“殿下,兩人投降應該真。”

劉璟知道這兩人曹洪心腹,擔心曹洪使詐,法正判斷出投降真,劉璟不由精神一振道:“兩封信果然沒有關係麼?”

法正點點頭,“如果曹洪統一部署,兩封信之間必然會有某種聯繫,必須要兩軍配合才能最大限重擊我們,但兩封信各自表述,我看不出兩封信之間有什麼聯繫,只能他們各自隱瞞,纔會有此效果。”

劉璟眉頭微微一皺,“如果曹洪各自安排他們詐降呢?”

法正笑了起來,“殿下,曹洪若有這種智慧,也不會造成今天這樣被動了。”

劉璟心中釋然,法正得對,曹洪在謀劃方面確實差了很多,這也他始終不如曹仁的根本原因,劉璟也笑道:“既然如此,今晚就破城之時。”

剛到這,一名士兵飛奔而至,在帳門口稟報:“啓稟殿下,黃家派人緊急求見!”

劉璟和法正對望一眼,心中微微驚疑,黃家怎麼會派人來?劉璟當即令道:“帶來人進來!”

片刻,士兵領着一名年約十五六歲的男快步走進來,男跪下行一拜禮,“小民黃晉拜見漢王殿下。”

“你黃老先生二公?”劉璟依稀覺得此人有點眼熟,應該見過,但黃晉無疑就黃承彥次,黃月英的兄長。

“小民正!”

“請免禮!”

黃晉站起身,劉璟又仔細看了看他,不由笑了起來,“我們見過,在令妹和孔明的婚禮上。”

黃晉不好意思笑道:“原來殿下還記得小民。”

“一晃十五六年過去了,我也只依稀有點印象,令尊身體可好?”

“感謝殿下關心,家父身體還算硬朗,父親命小民給殿下送一封信。”

黃晉從懷中取出一隻絹軸呈上,劉璟打開絹軸,信中內容令他不由一陣驚喜,原來任平隱藏在黃承彥的府中,這倒出乎他的意料,而且十幾家望族大戶準備今晚起事,約一千餘人,由任平等人率領,。

劉璟點點頭,隨即問親兵道:“現在離一更還有多久?”

“回稟殿下,大約還有半個多時辰。”

時間上來得及,這時,法正卻笑着問黃晉道:“黃公怎麼出的城?”這句話倒提醒了劉璟,曹軍城上防禦如此嚴密,黃晉怎麼出城?他也疑惑地向黃晉望去。

黃晉躬身道:“啓稟殿下,小民與曹將張晟頗有交情,小民藉口要去城外莊園,從他的防禦線坐竹藍下城。”

劉璟暗暗搖頭,這個黃晉畢竟書生,把問題想得簡單了,若不張晟已暗中投降自己,就算有一年的交情也休想讓張晟放他下城,更何況懷中還揣着黃承彥的信,只能黃晉很幸運。

劉璟卻沒有破,只淡淡笑道:“今晚城內會稍有混亂,爲安全考慮就黃公暫時留在軍營中,明日還望公帶我去見令尊。”

黃晉欣然答應,跟隨親兵下去了,劉璟把黃承彥遞給法正,法正看了一遍,不由冷笑道:“曹洪已衆叛親離,宛城還保得住纔怪了。”

劉璟起身笑道:“時辰已不早,我們該出兵了!”

漢軍士兵皆披甲休息,一聲令下,萬漢軍士兵紛紛起身列隊,僅僅一刻鐘後,萬大軍便已整隊完畢,營門開啓,漢軍兵分,王平和魏延各率一萬軍殺向南北兩座城門,而劉璟則親自率領一萬漢軍藉着黑夜的掩護,向宛城的東城門處疾奔去

東大營的民夫造反,曹洪情急之下率千軍殺向東大營,但他卻疏忽了一個時間差異,士兵從東大營跑來向他稟報,這中間要耗費一刻鐘時間,一來一去就半個時辰,曹洪此時再殺向東大營,無異於刻舟求劍。

當曹洪率領軍隊趕到東大營時,東大營內已屍橫遍野,大多民夫屍體,看守民夫的五曹軍士兵都被殺死殆盡,盔甲兵器都被拿走,大營內早已空無一人。

曹洪正驚疑時,一里外的東城門卻忽然爆出激烈的喊殺聲,一名士兵渾身浴血,跌跌撞撞奔來稟報:“將軍,數千武裝民夫正向東城門動進攻,形勢危急!”

曹洪大驚,急忙回身喝令道:“殺向東城門,不準手弱,所有民夫全部屠殺!”

千曹軍士兵如狼似虎向城撲去,但就在這時,有士兵忽然指着北城門方向大喊:“將軍,北城樓起火了。”

曹洪扭頭望去,只見北城樓火光沖天,整個城樓都被大火吞沒了,忽然有士兵大喊:“南城樓也起火了。”

南城和北城分別由曹洪的心腹大將張晟和楊遜各率兩千軍鎮守,此時南北城樓起火,意味着南城和北城都出事了,滾滾汗珠從曹洪額頭滾下,他只覺焦頭爛額,但此時他已顧不得南北城樓,大喊道:“先鎮壓亂民造反!”

曹洪率千士兵向東城門撲去,但距離東城門還有兩餘步,卻遠遠看見東城內外城門已被亂民攻破,城門大開,一支萬餘人的漢軍如洪流一般從城外洶涌殺入,在獵獵火光中,爲大將正漢王劉璟。

曹洪頓時嚇得魂飛魄散,心知大勢已去,回頭大聲令道:“前方賊正漢王劉璟,身邊只有數十人護衛,取其人頭者,賞黃金十萬兩,封萬戶侯,弟兄們,殺啊!”

他哄騙曹軍士兵上前廝殺,自己卻調轉馬頭,向西門處奔跑,曹洪心如明鏡,劉璟出現在城內,就意味着宛城已經完了,而南北城門出現大火,現在他只能從西門逃走,再晚一步就來不及了,。

曹洪一打馬疾奔,離西門還有數步遠,卻見前方大街正生激戰,數千漢軍不知從哪裡殺出,包圍了幾名曹軍。

曹洪心中寒意頓生,這些漢軍只能從西門殺入,若從其餘門殺入,不可能這麼快,他勒住戰馬,正左右爲難,一支狼牙箭從側面射來,他本能地一縮脖,狼牙箭射穿了他的頭盔,頭盔滾落下地。

曹洪一回頭,只見千餘名漢軍士兵從北面殺來,這一箭正爲大將所射,這名大將卻王平,他不認識曹洪,以爲對方只普通的曹軍將領,喝令左右道:“抓住他!”

曹洪調轉馬頭向南疾奔,後面數士兵緊追不捨,此時數萬漢軍已經殺入宛城,前有攔,後有追兵,曹洪孤身一人,已無退,逃過一條小巷時,他翻身下馬,揮匕狠狠給戰馬一刀,戰馬吃痛,加疾奔,曹洪卻藏匿進了小巷。

奔跑聲漸漸消失,追兵跟隨戰馬遠去了,曹洪的長槍掛在戰馬上,身旁只有佩劍,他拔劍在手,迅向小巷內奔跑,奔出約步,小巷卻到了盡頭,原來這條死巷。

盡頭一戶人家,曹洪一腳踢開大門,執劍衝入院內,房主人早已準備,見一名曹兵闖入,便帶着兩個兒揮棒便打,曹洪惡膽心生,左右揮劍,將父人全部殺死,他性衝進屋內,將兩個年輕女人和幾名孩童也一一殺死,女主人尖利大喊,向曹洪撲來,卻被曹洪一劍刺穿胸膛。

殺了一家九口人,曹洪才稍稍鬆口氣,至少他可以在這棟宅裡躲一段時間,待風頭過了,再向辦法混出城。

曹洪關閉院門,又在院角落裡找到了水井,將屍體一一扔進井中,可就在這時,外面傳來急促的奔跑聲,隱隱聽見有人大喊:“就在這裡!”

‘砰!’的一聲巨響,院門被撞開了,隨即火光大作,只見上平民手執火把、棍棒和鋤頭等物衝了進來,曹洪躲閃不及,被人現,有人指着他大喊:“在那裡!就這個狗賊殺了阿福一家。”

憤怒的人羣衝了上來,曹洪急尋長劍,這纔想起長劍還在屋中,他轉身向屋裡奔去,卻被數十人團團包圍,木棒和鋤頭如雨點般向他砸去

天漸漸亮了,宛城內的混亂已經平息,漢軍已控制了宛城,並在城內實行戒嚴,開始挨家挨戶查曹軍的殘兵敗勇,和曹軍士兵完全不同,漢軍士兵軍紀嚴明,絕不搶掠民衆,只要現房主人沒有被脅迫,便隨即離去,到中午時分,漢軍士兵抓捕了近兩千名逃入民戶中的曹軍敗兵。

劉璟在數十名侍衛的護衛下,走進了一條小巷,一直來到小巷盡頭的一戶民宅內,捕士兵在這座民宅內現一名被打死了曹軍軍官,腰牌上刻着‘廉’二字,這曹洪的表字。

院內外站滿了士兵,劉璟走入院,一名軍侯上前稟報:“啓稟殿下,此人面目被打爛,已分辨不出相貌,但魚鱗甲做工精湛,**綢緞,絕非普通人,還有這柄劍。”

軍侯呈上寶劍,劉璟接過寶劍,寶劍式樣古樸,鋒利無比,他一眼認出這名劍‘射電’,這原本董卓的佩劍,後由曹操收藏,曹洪將名馬‘白鵠’獻給曹操,作爲回報,曹操便將此劍賜給曹洪。

劉璟走到曹將屍體面前,他已知道此人就南陽主將曹洪,橫行一世,最後卻死在宛城民衆的棍棒之下,可謂因果循環,報應不爽。

劉璟搖了搖頭,回頭對李青令道:“將他級好好處理,裝入匣中,派人送去合肥。”

完,劉璟轉身離去,走到門口,劉璟又回頭令道:“給他找一口好棺木,將他厚葬了

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45章 矛盾激化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93章 好消息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743章 各個擊破
第790章 挖渠引水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757章 江東風雲(一)第706章 太原失守第101章 積極營救第511章 益州內亂第615章 新野路戰第213章 青衣小帽雨中人第627章 西瀛來客第523章 兵臨城下第242章 求賢納才第694章 孫思曹謀第713章 羌人使者第30章 行春橋事件第470章 甘露寺相見(上)第406章 勢取江陵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672章 兵壓渭谷第879章 關鍵一戰第45章 矛盾激化第481章 族兄劉璉第847章 把話挑明第483章 智取平安堡第182章 興師問罪第281章 老將黃忠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1110章 兵伐青州第378章 蔣幹再次出使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853章 雍縣軍議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108章 鹿門書院第1009章 劉曹聯姻(下)第1026章 吳郡之戰(下)第1062章 交州投降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539章 返回襄陽第1018章 初戰京口第527章 激戰成都(四)第686章 程昱出山第952章 強攻合肥第669章 上方谷(下)第415章 北路使者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78章 璟公子也可出征第1012章 漢國科舉第746章 反間之計第791章 監督之權第560章 轉變心意第270章 文聘抉擇第1020章 兵壓建業第1077章 備戰先兆第606章 放長線釣魚第93章 好消息第15章 劉琮的忠告第253章 蔡瑁搶功第780章 江東風雲(二十四)第981章 迴歸長安第42章 枕邊風再起第183章 江東主力殺至第857章 重重包圍第655章 太史歸兮第1023章 蓄勢等待第772章 江東風雲(十六)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693章 關中收官(下)第775章 江東風雲(十九)第465章 交州插曲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590章 君將哀而生之乎第1017章 戰雲籠罩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594章 另一個契機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689章 棄守南陽第548章 蒯越南下第1085章 陳羣的心思第968章 以兵換將第919章 調兵遣將第339章 局勢不明第97章 夜來風波緊第564章 初戰歷城第1118章 計中之計第177章 下雉縣的土產第994章 風起武威第825章 夜攻烏桓第908章 歲末搬新宅第344章 誘惑和顧慮第386章 大戰前夕第920章 宛城異動第438章 孫權抉擇第947章 聲東擊西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737章 暗施奇兵第622章 襄陽危機(上)第67章 竹林試刀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743章 各個擊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