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雲青自信滿滿的寫了張紙條,交給張良。
“咦?”
張良看了一眼,稍微有些驚訝,親自上前挪動木偶。只見他挪動木偶的手法有些怪異,三十個與二十個重疊,左右各擺了五千gōng nǔ手,前面有十個木偶偏左,後面十個偏右,就像是一頭長了翅膀的老虎。
裴延的應對之策,是用輕騎衝殺,其餘的部隊隨後。
然而張良卻判定裴延的部隊全滅!
裴延不明白,問道:“老師,您算的不對吧?”
“怎麼不對?”
“兩萬輕騎的戰鬥力,雖然不能擊敗關雲青的部隊,但是輕騎之後,還有gōng nǔ手掩護,長槍、盾牌兵壓陣,至少也應該是平局。”
張良輕笑了聲,指着沙盤上的那七十個木偶,說道:“你可識得此陣?”
“這是...?”
“這是用七萬大軍擺下的虎翼陣,不僅攻勢迅猛,善於破陣,還專門剋制你的騎兵。你連陣法都不識得,就敢用輕騎衝殺,不是自尋死路嗎?再說關雲青的兩萬輕騎,已經從左翼殺過來了,對你形成了包圍之勢,你不全滅,誰全滅?”
一番分析,頭頭是道。
裴延無從辯駁,只得抱拳道:“學生受教。”
“你還有一萬新軍,在三百里外,是否還要戰?”張良問道。
裴延看了下戰場,關雲青的部隊,基本沒什麼損失,自己卻陣亡的就剩下新軍了,如果再戰的話,也必定是輸,便說道:“算了,我認輸。”
“退下吧。”
張良搖了搖頭,有些不滿的說道。
“諾。”
經此一戰,在場的人都明白了推演的規則。
張良回到座位,笑着問呂布:“主公覺得如何?”
“還行吧。等回軍機處,我讓陳宮也弄一個,沒事的時候,看你們對弈。”呂布看在眼裡,覺得就像下棋一樣。不過下棋有固定的規則,而推演戰場,卻是變化無窮,而且輸贏由別人來裁判。
“我倒是很想看看,你和劉伯溫打一局...。”
“呃...。”
張良擦了下額頭上的冷汗,有些心虛的道:“主公,咱們繼續吧?”
“好。”
接下來上場的,是一些無名之輩。呂布沒有太大的興趣,眼光直勾勾的看着楊林、韓信、李靖等。這些人才是他關注的焦點。
“接下來出戰的,是裴元慶、楊林。”
兩個時辰後,張良說道。
裴元慶和楊林,來到自己的位置上。像之前那些人一樣,先記住沙盤上的地形,然後背對着沙盤,寫好紙條,交給張良。
“主公覺得,他們誰會勝呢?”張良吩咐完士兵去移動木偶,朝呂布問道。
“楊林吧。”
呂布心裡想着,楊林是大隋朝的靠山王,一生都在帶兵,戰鬥的經驗極爲豐富,不管是鬥陣、戰略和戰術,都非常的老道,絕不是裴元慶可比的。
“主公好眼光。”張良笑了笑,與呂布同感。
戰鬥開始。
楊林的十萬大軍,穩穩的前進,從正面迎戰裴元慶。
裴元慶也是一樣。
很快兩軍相遇。
楊林擺出了兩個陣法,一個是百鳥陣、一個是螃蟹陣。
百鳥陣:是一種疑惑敵人的陣法。特別適合於平原作戰,以千人爲單位,向四周擴散,像是天上的繁星一般,看着好像沒什麼章法,實則各隊之間都有聯繫,隨時可以匯合在一起,合擊敵人。使得敵人陷入重圍。
至於螃蟹陣,顧名思義,其陣形就像螃蟹一般。中間人數多「主要是新軍和弓箭手」,周圍的人數少「盾牌兵」。此陣的用處,是爲了吸引敵人,攻打那八隻腳,然後用新軍和弓箭手射擊。如果那八隻腳扛不住,便立刻去支援,沿途有重兵掩護,非常的安全。
面對如此強悍的兩個陣法,裴元慶的應對之策,是用輕騎衝殺。虎翼陣隨後。然後用新軍和gōng nǔ手策應。
兩軍接戰。
張良根據戰場上的形勢,判斷傷亡的數字。
裴元慶的兩萬輕騎,一上去就死了小半。虎翼陣雖猛,也僅僅是破了百鳥陣,卻是無法突破螃蟹陣的防禦。於是裴元慶改變了戰略。
用一萬新軍和一萬gōng nǔ手,向兩邊運動。
楊林是何等的老道,一眼便看出,裴元慶想包圍他,用新軍突破螃蟹陣的防禦。按照推演的規則來看,新軍的戰鬥力超強,一定會成功。
於是楊林迅速做出反應,將螃蟹陣改變成了五瓣蓮花抄尾陣。
這個陣法的用處,也是在包圍。
他的軍隊沿着螃蟹的八隻腳,向周圍擴散,然後組建成五瓣蓮花,反包圍裴元慶的新軍和弓箭手。
由於楊林的軍隊,處處有掩護,行動的速度極快。還不等裴元慶跳出戰圈,便已經被楊林的部隊包圍了。而且之前被打散的百鳥陣,也向周圍靠攏,增強蓮花陣法的威力。
最終的結果,是裴元慶的部隊被包圍殲滅。楊林剩下七萬軍。
“哈哈...精彩精彩!”
看完楊林和裴元慶的較量,曹性和宋憲,都忍不住站了起來。
曹性激動的道:“主公,能不能把他們分配到第二軍啊?”
楊林善於佈陣指揮,裴元慶武藝gāo qiáng,堪比李元霸的存在。如果能得到他們,那今後再與敵人作戰,還怕立不了功勞嗎?
曹性越想越激動。
“等等、等等...。”宋憲急忙拉住曹性,道:“你怎麼儘想美事呢?兩個都給你?我的第三軍怎麼辦?”
“哈哈哈...。”張良笑了起來,道:“兩位將軍不必爭吵。此屆畢業生中,人才輩出,像楊林、裴元慶這樣的將才,還有很多呢。”
“可是...。”
“不要吵了,先看完考試,再說分配的事。”呂布呵斥道。
“是。”
兩人坐回到原位。
“接下來上場的,是韓信和周允。”張良看了下名單,說道。
“周允是誰啊?”呂布問。
“回主公,周允是文賢閣中的一位學士,寫過很多的文章,表現也很突出,入軍事學院後,成績也不錯...。”張良羅裡吧嗦的講了一大堆。
呂布興致缺缺的道:“韓信對周允,根本沒什麼懸念。你改動一下,改成李靖對韓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