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67 拒不稱王

bookmark

1367 拒不稱王

如今的劉禪已經長大了,嘴上雖然自稱對當皇帝沒有興趣,但天下人除了一心想回家的王寶玉,就沒有不想當皇帝的。而那些當了皇帝的,就沒有一個不想保住自己皇位的。

劉禪本來非常信任諸葛亮,但諸葛亮對他太過嚴厲,就沒露過幾回笑臉,所以還帶着很大的畏懼。劉禪其人也有些懶惰,不愛打理朝政,但架不住一些所謂的忠臣進言,心裡到底有了一些動搖。

劉禪將寶押在王寶玉的身上,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對這個四叔很有好感,像是一個可敬的兄長;還有就是父親劉備病重的時候曾經暗示過他,王寶玉是可以信任的,此人看似並無稱帝之心。

王寶玉古今兩代加起來也是一把年紀的人了,當然清楚劉禪心裡的想法,當下之際,調節好劉禪跟諸葛亮的關係至關重要,而讓劉禪繼續信任諸葛亮,核心的問題,就是證明諸葛亮並無篡權的心思。

第二天一早,天色剛朦朦亮,劉禪就揉着眼睛,慌慌張張的起牀,王寶玉也睡得正香,不禁嘟囔道:“禪兒,幹嘛這麼着急起來啊?”

“必須要去上朝,晚了相父要責罵的。”劉禪無奈的說道。

“好吧!這當皇上也挺辛苦的嘛!”王寶玉也跟着起牀,宮人們連忙過來給二人更衣洗漱,隨後,兩個人出了寢宮,繼續坐上龍輦,趕赴朝堂。

那個時代上朝的規矩都差不多,不可以穿鞋,不可以佩戴兵器,聖上不讓擡頭,不可以隨便去看龍顏。

當然,這些規矩對於王寶玉而言,那都是個屁,劉禪緩緩步入富麗堂皇的朝堂之內,沿着紅色的地毯,朝着龍椅走了過去。

此時,文武百官已經基本上都聚齊了,不光是皇上辛苦,百官們也不輕鬆,倒是養成了早睡早起的好習慣。

劉禪有模有樣的踏上了九級臺階,王寶玉則停住腳步站在下面,但劉禪卻不答應,吩咐道:“在朕的身側,爲皇叔賜座。”

此言一出,滿座譁然,王寶玉皺眉小聲道:“禪兒,這不妥當吧!”

“你是朕的叔父,並無不妥。”劉禪再次拉近了王寶玉的手,不知道是不是因爲王寶玉的到來,劉禪此時的態度有些強硬,似乎底氣很足。

宦官們急忙搬來了一把金黃色的椅子,放在龍椅的旁邊,王寶玉也不想在朝堂上跟劉禪發生衝突,只好跟了上去。

二人分別坐定之後,下方官員起升叩頭高喊道:“聖上萬歲萬歲萬萬歲!”

劉禪擺了擺手,又說:“還有朕的叔父,一併叩拜!”

“皇叔千歲千歲千千歲!”衆臣無奈的又喊了一句。

不得不說,劉禪的官員人數規模,可是比王寶玉強太多了,官服、官帽以及站立的位置,井井有條,絲毫不亂,相比之下,王寶玉在彝陵的議事制度,更像是一夥哥們兒聚義的草臺班子。

“衆愛卿免禮平身。”劉禪擺手道。

衆人呼啦啦的站起,諸葛亮臉色陰沉,對劉禪的舉動顯然很不滿意,這當然不是針對王寶玉,而是他看到了劉禪深藏的野心。

“衆位愛卿,可有要事稟報?”劉禪問道。

倒是有幾人出列,稟報了幾件事兒,都是無關痛癢,劉禪點頭應允,和平日態度不同,省去了那句“一切皆由相父定奪”的話。

羣臣似乎看出些端倪,覺得今日聖上有逆天的架勢,諸葛亮則靜靜得站在下方,不發一言。該彙報的工作都已經結束,劉禪轉頭看了王寶玉一眼,小聲問道:“四叔,可否談及丞相的事情?”

“說吧!”王寶玉點了點頭。

劉禪穩了穩神,看向了平靜如水的諸葛亮,還是有些膽怯,回頭對王寶玉低聲道:“四叔,我還是有些不敢。要不你替我說了吧?”

“禪兒,這是你的朝堂,我要說了那就是擅權。放心,有我在,不會有人讓你難堪的。”王寶玉安慰道。

劉禪感激的點點頭,不再看諸葛亮,鼓足勇氣緩緩開口道:“諸葛丞相恪盡職守,胸有韜略,臨危輔佐於朕,讓國運得以昌盛,朕思量已久,有意將丞相封爲成都王,不知衆卿意下如何?”

朝中的大臣,一半以上都是諸葛亮提拔重用的,一聽劉禪這麼說,立刻有幾人出列表示贊同,諸葛亮本人只是眉毛抖動了一下,還是沒有其他動靜。

“四叔,丞相確有稱王之意。”劉禪微微嘆了口氣。

“他並未表態,此時下結論尚早。”王寶玉也不着急,不緊不慢的說道。

呼應的大臣越來越多,還有些表現的很激動,劉禪的腦袋立刻就大了,心裡還突然有了一絲疑惑,不會是四叔藉機封諸葛亮爲王?如果真是那樣可真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劉禪叫苦不迭,又等了片刻,附和之聲此起彼伏,都等着聖上立刻下聖旨。劉禪百般無奈,剛想宣佈將諸葛亮封爲成都王,李嚴出列跪拜道:“聖上,臣冒死覲見,此事不可!”

“愛卿覺得有何不可?”劉禪問道。

“封王者,亂之始也!”李嚴道。

“朕意已決,無須多言。”劉禪心頭高興,卻言不由衷的故意板起臉道:“傳朕旨意,即刻……”

“聖上,臣,有話講。”諸葛亮終於開口了,口氣平和如初,但卻目光如炬的看向了劉禪,帶着幾分嚴厲。劉禪面現慌張之色,好像心事全都被諸葛亮看穿一樣,耷拉着腦袋還覺得如坐鍼氈,還一把拉住了王寶玉,手心全是冷汗。

“禪兒,丞相說話呢!”

“嗯,相父請講?”劉禪示弱的說道。

“李都護所言甚爲妥當,臣並非皇室中人,絕不可封王,聖上豈能不知先漢傾頹,正從曹操被封魏王伊始。”諸葛亮道。

劉禪一驚,陪笑辯解道:“相父自不可與曹孟德同日而語。”

“先皇將聖上託孤於臣,百般信任,雖死不能忘,臣只願漢室興盛,綿延萬載,臣自身之榮辱,何足道哉!非但臣不可封王,旁人亦不可也!”諸葛亮正色道。

1914 過繼孩兒1544 徐庶離島622 混戰一團553 血海深仇837 連戰三將088 選擇艱難1338 一路喧囂221 撤兵條件2082 溟泉不寧866 相伴之物1030 仇怨未解818 雪上加霜765 忠奸不分189 留下禍患1207 世道不公1839 金蘋果851 無功而返1043 人生如茶1121 奇貨可居664 如入魔道1285 邀寵苟活480 再論英雄569 孟德新書1864 淚斬馬謖905 終得脫身533 星空敘談379 物歸原主635 夜渡黃河1037 拜會對手1781 連鎖反應1022 意外之喜486 夜半驚魂929 聯姻南郡477 臨終之託1787 琪妃用計1102 妄談情義1278 三度落馬716 鳳雛隕落1978 滅絕人寰1618 天花亂墜2044 雲夢大澤2435 天玄真人2108 善惡難分2131 巫峽遇妖2002 捨命誘妖1771 血河阻路2224 雙帝之爭967 龐德就義2410 曇花一現2022 衣不蔽體460 暫居荊州2199 諂媚邀寵1216 本末倒置889 夜半驚魂1010 恩斷義絕1236 到此一遊904 玉印之謎1809 野蠻殘忍2254 車碾草坪089 入夜宵禁288 遍地懦夫2345 千手莫多649 親見韓遂945 花下死279 碧眼紫髯1360 年方二八1181 槍射司馬2069 六國之相946 牛郎相伴575 母抱子玉2152 蛇蟲阻路086 上等房間1045 四大王妃2128 嗣位之爭1129 飛槍傷敵1785 女神爲僕1029 三目天馬1454 八萬四千1856 挾妻瞞功1222 古琴鶴舞1185 執手難放906 不可放行059 送瘟神299 壽短之人1815 西西里島307 不懂禮數2084 心嚮往之1916 任子飄零1823 鬍鬚繞腕1900 幸福滿滿1722 彈指灰飛1405 三擒蠻王470 其樂融融588 兩全之舉741 不勝其寒1197 能清不濁678 請辭魏公309 副都督1002 更改年號1307 好客麗族
1914 過繼孩兒1544 徐庶離島622 混戰一團553 血海深仇837 連戰三將088 選擇艱難1338 一路喧囂221 撤兵條件2082 溟泉不寧866 相伴之物1030 仇怨未解818 雪上加霜765 忠奸不分189 留下禍患1207 世道不公1839 金蘋果851 無功而返1043 人生如茶1121 奇貨可居664 如入魔道1285 邀寵苟活480 再論英雄569 孟德新書1864 淚斬馬謖905 終得脫身533 星空敘談379 物歸原主635 夜渡黃河1037 拜會對手1781 連鎖反應1022 意外之喜486 夜半驚魂929 聯姻南郡477 臨終之託1787 琪妃用計1102 妄談情義1278 三度落馬716 鳳雛隕落1978 滅絕人寰1618 天花亂墜2044 雲夢大澤2435 天玄真人2108 善惡難分2131 巫峽遇妖2002 捨命誘妖1771 血河阻路2224 雙帝之爭967 龐德就義2410 曇花一現2022 衣不蔽體460 暫居荊州2199 諂媚邀寵1216 本末倒置889 夜半驚魂1010 恩斷義絕1236 到此一遊904 玉印之謎1809 野蠻殘忍2254 車碾草坪089 入夜宵禁288 遍地懦夫2345 千手莫多649 親見韓遂945 花下死279 碧眼紫髯1360 年方二八1181 槍射司馬2069 六國之相946 牛郎相伴575 母抱子玉2152 蛇蟲阻路086 上等房間1045 四大王妃2128 嗣位之爭1129 飛槍傷敵1785 女神爲僕1029 三目天馬1454 八萬四千1856 挾妻瞞功1222 古琴鶴舞1185 執手難放906 不可放行059 送瘟神299 壽短之人1815 西西里島307 不懂禮數2084 心嚮往之1916 任子飄零1823 鬍鬚繞腕1900 幸福滿滿1722 彈指灰飛1405 三擒蠻王470 其樂融融588 兩全之舉741 不勝其寒1197 能清不濁678 請辭魏公309 副都督1002 更改年號1307 好客麗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