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41 昭告稱王

bookmark

1041 昭告稱王

衆人一片譁然,孫權此行的目的竟然是爲了這件事兒,諸雄應該都不喜歡王寶玉稱王的,沒想到孫權竟然如此開通。

“寶玉,我以爲,目前昭告稱王不可。”陌千尋道。

“爲什麼啊?”

“江東自不會危及彝陵,但劉備、曹丕絕不會善罷甘休,若是正式稱王,也要取下南郡才行。”陌千尋道。

張紘等人也紛紛點頭,看法基本一致,王寶玉嘆氣道:“我本人對稱王毫無興趣,更願意跟大夥做兄弟,好好守住一塊沒有戰火紛爭的地方。但是,孫權放出話去,如果我不稱王,他一定會盡起江東大軍,前來攻打。”

“這個孫權,好生霸道!”黃月英不滿的嘟囔了一句,好吃好喝好招待,還精心安排歌舞,孫權做事真是不地道。

女人們基本都是這個態度,孫尚香臉上又掛不住了,可是事實擺在眼前,沒法再爭辯,沮喪道:“兄長怎可如此?”

“有郡主在此,孫權也敢興兵?”黃月英不太理解。

“唉,孫權怎會因親情置整個江東於不顧,他既然親自開口,此事定然無可挽回。”陌千尋嘆了口氣。

“哼,他若如此,我便不認他這無情無義的兄長。”孫尚香心寒的同時,也爲自己找了個臺階。

“寶玉,我方難以跟整個江東抗衡,當下看來,只有順孫權之意,昭告稱王。”一直沒表態的賈織綱開口道。

“以老臣對江東瞭解,此事定然非議過多,孫權也是迫不得已,其內心並不想與寶玉爲敵。”張紘分析道。

“真心也罷,假意也好,既然孫權親口對寶玉提及,想必早有打算。”賈織綱再次拱手:“若眼下不稱王,江東定會即刻攻打彝陵。而若是稱王,則還有緩和準備的餘地。”

陌千尋一心想着讓王寶玉稱王,只是仍然憂心不已:“上庸屯兵五萬,秭歸、白帝、臨江、綏定各處兵馬亦有五萬,屆時劉備定然興兵也。”

“或許不足畏懼,若劉備來攻,江東定會起兵支援。”一直不說話的蔡文姬,開口道。

“文姬所言有理,但若江東置身事外,我方必然危矣!”陌千尋道。

“只怕孫權並非此一個條件。”蔡文姬看着王寶玉道。

“沒有,就這一個條件。”王寶玉當着衆人,沒說第二個條件,這種事兒不便當着大家談論。

衆人陷入了沉默之中,但是每個人內心都是不平靜的,最終由陌千尋打破平靜,顫聲道:“也罷,稱王便稱王。寶玉,我有一言,你必要聽從。”

“我聽你的。”王寶玉鄭重點頭。

“今時稱王,最大隱患當屬劉備。孫權已然歸附曹魏,接受其吳王封賜,我方若想不被劉備當做勁敵,當打出光復漢室之名,如此,劉備之疑心可去大半。”陌千尋道。

衆人紛紛點頭,覺得這話非常有道理,也具有可行性。王寶玉本人最討厭談什麼光復漢室,漢朝有沒有跟他一毛錢關係也沒有,雖然劉協是他的親舅舅。

眼下之際,不這麼說,又如何跟劉備交代?劉備一直打着光復漢室的旗號,纔有瞭如此的地盤,現在漢朝滅亡了,他定然還會借這個由頭,起兵征伐曹丕。算了,就這麼幹吧,先保全自己再說。

主意已定,王寶玉說道:“就按照軍師的意見,咱們也扛起光復漢室的大旗,反正曹丕也得罪了,根本不用怕。”

“既然孫權已歸附曹魏,我們今與曹魏爲敵,會不會反而引來江東討伐?”張紘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孫權降魏,不過是權宜之計,定不會受曹丕左右。”陌千尋道。

大家商議妥當,賈織綱隨即書寫昭告天下的詔書,上面寫道:值建安二十五年冬歲,曹魏篡漢,社稷不存,其罪昭然,人神共憤!欽命漢興王,今昭告天下,願廣納四海之義士,剷除奸佞,重整漢室江山。

隨後,王寶玉命令將此詔書抄錄若干份,蓋上了新刻的漢興王大印,分別送往各地。同時宣佈,將彝陵定爲漢興王的王都。

糾結過後是欣喜若狂,衆人激動不已,雖然前途坎坷,吉凶未知,但是王寶玉終於正式稱王了!彝陵百姓也是歡欣鼓舞,因爲彝陵城的行政級別又高了一大截,地皮更值錢,戶口更金貴,好得不能再好了。

王寶玉高調宣佈稱王,舉起光復漢室的大旗,震驚了整個華夏。

身在許都的曹丕,正在商議立誰爲皇后的事情,正室爲美貌的甄宓,還爲自己生了兒子,但不知從何時起,夫妻兩人就產生了難以跨越的隔閡,曹丕甚至好幾年沒到她房間去了。

反而有兩個偏房,出身高貴,才貌都還不錯,也都替曹丕生兒育女,關鍵是還和他一條心。而甄宓究竟心裡在想着什麼,就像是她絕佳的外面一樣,掩飾的太完美,怎麼也看不透。

所以,曹丕雖然稱帝,別說是冊封甄宓爲皇后,甚至妃嬪都不是,依舊還是以前的夫人身份,反倒是落在了那些侍妾後面,足可見他對甄宓已再無當日恩情。

皇后人選還沒確定,又有人自立爲王,曹丕頓時沒了立後的心情,震怒之餘,憂心不已。

“皆言王寶玉並無雄心,如今悍然稱王,公然與朕作對,又當如何?”曹丕氣得將案臺拍得山響。

鍾繇低下了頭,不敢說話,他實在搞不懂,只有兩座城池的王寶玉,爲何要擅自稱王,還要光復漢室,這不是找死嘛!

“聖上息怒,王寶玉稱王,或許另有緣由。”賈詡道。

“其意昭昭,其心可誅。”曹丕道。

“定是江東孫權意欲興兵彝陵,王寶玉謀取自保,稱王反魏,向劉備示好。”賈詡道。

賈詡的話,讓曹丕的氣消了不少,又問:“若孫權並無此意,豈不任由王寶玉那廝發展,終成大患。”

“臣向聖上舉薦一人,可令其統兵南下,過淮水,駐平春,若孫權久而未動,即可對王寶玉予以征討。”賈詡道。

“不知太尉所言何人?”曹丕感興趣的問道。

688 優厚嫁妝204 執而不化487 逃出柴桑304 未料伏兵623 高手過招354 近視眼鏡258 合作伙伴2075 各取所需488 顏面何在1457 大營被燒224 大局韜略1073 子承父志1511 逍遙散人2371 趁亂而入1343 三英戰鴻1575 窮追不捨2162 層層設計960 一晌貪歡1400 一擒孟獲2237 滴水延續752 忠義將軍473 夜攻彝陵1738 石火之戰2191 飛舟馭鳥1163 赤尾領胡349 出手相助1013 女中諸葛2295 挑起戰火1129 飛槍傷敵1037 拜會對手560 造假之書1015 虎侯血淚023 吹笛小童1093 冒昧相求1199 何時稱帝1599 絲綢之路1243 時光殘影628 救命之信166 呵壁問天281 同爲病友868 林中野孩2304 欺君罔上2004 建立祠堂365 仇人爲伍841 龍神守護1847 重歸大宛1139 秘密行動1347 彩蝶飄舞338 借得東風2356 迷障山643 寒冬之憂534 貪心不足660 泄憤招禍1607 龍首之阻259 暫居夏口1122 心石之症024 飛奔的神牛367 結拜專業戶2225 躍馬過湖206 草木皆兵116 相同畫像1131 煽風點火1719 戰火喧囂1825 大神現身1018 恭迎公主490 怒爲紅顏818 雪上加霜396 流沙河358 盼得辛苦1015 虎侯血淚2073 難得超生316 必遭天譴897 歲月遲知1201 歸處汶山654 割地議和1173 開疆拓土2428 舊案如山1015 虎侯血淚2036 坐鎮以待086 上等房間349 出手相助1567 死有餘辜2267 不義之師280 面北稱臣1929 三次北伐272 恩怨勾銷805 大敗鮮卑1323 破壁而出568 文化流傳2011 不知生死2335 報應不爽996 退而復返1744 意懶心慵1000 麥城大捷1543 不忍直視651 抹書離間550 如數家珍998 再傷一目326 殺子救主1873 命中註定
688 優厚嫁妝204 執而不化487 逃出柴桑304 未料伏兵623 高手過招354 近視眼鏡258 合作伙伴2075 各取所需488 顏面何在1457 大營被燒224 大局韜略1073 子承父志1511 逍遙散人2371 趁亂而入1343 三英戰鴻1575 窮追不捨2162 層層設計960 一晌貪歡1400 一擒孟獲2237 滴水延續752 忠義將軍473 夜攻彝陵1738 石火之戰2191 飛舟馭鳥1163 赤尾領胡349 出手相助1013 女中諸葛2295 挑起戰火1129 飛槍傷敵1037 拜會對手560 造假之書1015 虎侯血淚023 吹笛小童1093 冒昧相求1199 何時稱帝1599 絲綢之路1243 時光殘影628 救命之信166 呵壁問天281 同爲病友868 林中野孩2304 欺君罔上2004 建立祠堂365 仇人爲伍841 龍神守護1847 重歸大宛1139 秘密行動1347 彩蝶飄舞338 借得東風2356 迷障山643 寒冬之憂534 貪心不足660 泄憤招禍1607 龍首之阻259 暫居夏口1122 心石之症024 飛奔的神牛367 結拜專業戶2225 躍馬過湖206 草木皆兵116 相同畫像1131 煽風點火1719 戰火喧囂1825 大神現身1018 恭迎公主490 怒爲紅顏818 雪上加霜396 流沙河358 盼得辛苦1015 虎侯血淚2073 難得超生316 必遭天譴897 歲月遲知1201 歸處汶山654 割地議和1173 開疆拓土2428 舊案如山1015 虎侯血淚2036 坐鎮以待086 上等房間349 出手相助1567 死有餘辜2267 不義之師280 面北稱臣1929 三次北伐272 恩怨勾銷805 大敗鮮卑1323 破壁而出568 文化流傳2011 不知生死2335 報應不爽996 退而復返1744 意懶心慵1000 麥城大捷1543 不忍直視651 抹書離間550 如數家珍998 再傷一目326 殺子救主1873 命中註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