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進擊的黑山賊

趙村長似乎被勾動了傷心事,嘆道:“使君,您是好人吶,這般率兵深入險地探查賊情,便知您心懷百姓。咱村若是能度過今年這一劫,定然四處傳說恩德。

有些話涉及朝廷上官,老朽本不當講:今年正月以來,賊情比去年猖獗了不知多少!原本防衛黑山賊的郡兵,全部都撤走了!

老朽去縣裡打聽,最後卻聽說,是新來的賈刺史,要撤走常山、趙郡、廣平郡等處備禦黑山賊的郡兵,將來再擇機派人換防。可眼下這常山、趙郡各縣,城外是一點官軍都沒有了!此間百姓,恨賈刺史都恨得牙癢!”

聽到這兒,本來在旁邊安靜喝湯的關羽怒道:“你說的是冀州刺史賈琮?他爲何要這樣?”

不等趙村長回答,張飛也轉向劉備,恨恨地詬罵:“大哥!沒想到那賈刺史是如此狼心狗行的害民賊!咱去拜見那等狗官申訴,真能有用麼?不會反而自投羅網,逮了我們問督郵之事吧!”

“二弟三弟稍安勿躁!”劉備畢竟沉穩,“我不信賈刺史剛剛上任,就會不顧官聲、無端做此害民賊之行徑,其中必然事出有因。”

而李素心中一亮,已然想明白了,便推演道:“依我之見,多半還是王芬的遺禍——可還記得王芬圖謀廢立之前,曾上書朝廷,藉口防備黑山賊,要調動常山、趙郡、廣平郡兵。

所以朝廷如今必然忌憚,賈琮接任刺史後,第一件事就是把這幾郡兵馬換防撤編、重新整頓,想必是爲了讓朝廷安心,相信他已經控制住冀州的局勢。

至於因爲兵馬撤編後、導致黑山賊勢再次猖獗,恐怕賈琮也是顧不上了。對他而言,幾郡鄉間百姓的死活,也是比不上朝廷的信任重要。就算有難言之隱,他也只能兩害相權取其輕吧。”

劉關張聽着,不免長吁短嘆,感慨百姓受苦,同時也對李素的見識愈發欽佩。

“伯雅真是機變之士,未見賈琮,便能猜出他的心思。張純和督郵實在是有眼不識賢才,竟讓屈居書掾。備若爲一郡太守,至少也得讓伯雅出任長史、從事之職。”

李素謙虛嘆道:“有見識又如何,我縱然洞若觀火、猜透賈琮所思所想。可人微言輕,又何來救民之力!興,百姓苦,衰,百姓苦。”

李素在劉備這種漢室宗親面前感慨興亡,措辭還是要留點面子。漢室雖然在王莽的時候中斷過,但畢竟是中興了。所以他略易一二字,只說“衰”不說“亡”。三人聽後若有所思,愈發肅然起敬:“興,百姓苦;衰,百姓苦……說得太好了,真是字字珠璣!但有我們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加上先生輔佐之才,定然終能救天下百姓於水火!”

感慨敘談一會,四人便在村長屋裡的火塘邊,打地鋪抵足而眠。

雖然是住在村中,劉備也沒放鬆警惕,依然如行軍時那般,把手下的十五名騎卒分五批、輪流哨望值夜,堪稱軍紀嚴明。

平均下來,每批騎卒中間都要熬夜三刻鐘的時間,然後才能回去睡回籠覺,而劉關張可以睡滿七個半小時,養足精力確保明日的戰鬥。

李素並不懂軍陣之事,這些都和他無關,他只管呼呼大睡養足精神。

畢竟今天騎馬跑了將近兩百里地,饒是他前世作爲都市精英白領,到京郊馬場學過一些馬術,但今天這樣猛騎,還是把大腿都磨破了,急需休養。

……

半夜無話,所有人都約莫睡了三個時辰,眼看到了寅時,值夜的哨兵也換到了最後一批。

“楊飛,阿貴,回去睡吧,我們來替了。”一個劉備手下的烏桓突騎隊率,披掛好皮甲,帶着下屬,綽刀持弓爬上村中最高的木樓,揮手吩咐手下的騎卒回去睡覺。

被替換的騎卒自然是滿心歡喜地收隊:“多謝劉哥,這裡還有些清酒沒喝完,哥幾個接着喝提提神吧。”

交班的騎卒一邊說,一邊把個葫蘆交給隊率,那隊率也不推辭,咕咚咕咚喝了幾大口中山冬釀禦寒,然後開始執勤。

這突騎隊率名叫劉盾,涿郡人。這當然不是本名,因爲烏桓平民取名的時候,父母本來就只取個讀音,連對應的文字都沒有。

烏桓名慣用那些“嘟嚕嘟嚕”的音節,跟阿三唱“我在東北玩泥巴”差不多。比如著名的冒頓(音du)單于,還有後來的烏桓蹋頓。

劉盾本來也是隻有發音沒文字。但三年前他十六歲的時候,趕上了劉備募集鄉勇,他就跟着投軍了。劉備看他作戰忠勇,便賜他姓劉,還給他的音名配了漢字。

劉盾對於能被賜姓劉這事兒非常感動,決定死心塌地跟着劉備混。

漢末北方胡人,也並不都是跟漢人對着幹的。當時的胡漢形勢與後世宋、明的情況截然不同,因爲漢末有五胡,所以胡人也分生熟。

最排斥漢化、堅持武力爲敵的,主要是鮮卑人和氐人。尤其是前些年鮮卑大人檀石槐在世時,把鮮卑勢力擴張到最大,號稱東西一萬五千裡,對漢地威脅非常大。

後來五胡亂華的歷史也證明了,鮮卑人和氐人都建立了北魏、前秦等統一北方的大王朝。

羌人相比於前面兩個民族稍好一些,但也經常反叛,只是沒有滅漢的野心,只想燒殺掠奪,屬於第二梯隊。

而烏桓和南匈奴,大部分是西漢末年到東漢初年內附的,熟化程度最高。

東漢朝廷也經常花錢徵調烏桓騎兵攻打其他更死硬的胡族,有些後來就徹底漢化消失了。

當然,烏桓人叛變的時候也有,尤其是黃巾之亂後這兩年漸漸變多。但主要原因還是中央財政崩潰,再也拿不出錢僱烏桓突騎爲朝廷打仗。

很多烏桓人世代給東漢朝廷當僱傭軍已經習慣了,沒別的謀生技能,失業領不到軍餉就漸漸敗壞,沒飯吃就化身爲賊開始掠奪。

但以劉備手下一直穩穩養着幾十個非常忠心的烏桓突騎——主要是劉備發工資一向很準時。

胡人那麼多,也是要分化利用的,以胡殺胡有何不可。

……

閒言休絮,且說這劉盾喝了些中山冬釀,覺得暖和了些,便抖擻精神忠於職守。

在木樓上瞭望了約莫半個時辰,大約寅時二刻(凌晨四點),他忽然注意到南面有火把的微光。

劉盾立刻眯起了眼睛,死死盯着那方向確認,但不久之後,隨着火光漸近,忽然就熄滅了,隨之而來是輕微的異響。

“黑子,立刻去通報主公!小四,準備弓箭!”劉盾果斷地低聲喝令,同時攀着木樓的梯子滑到地面,趴在地上側過腦袋,用一邊耳朵貼着地面聆聽。

“南邊有馬蹄聲!應該是賊人發現村莊在望,這才熄滅的火把。”劉盾立刻判斷了出來,十有七八就是黑山賊了!

漢人貧民飲食粗糲,沒有肉食和動物肝臟,本來夜盲症就比吃牛雜羊雜的胡人嚴重,所以趕夜路偷襲不易,不打火把很容易自相踐踏。

只能是發現目標後再臨時熄滅火把,悄咪咪摸過接敵前最後一段距離。

劉關張和剩餘的騎卒倒也警覺,本就是和衣而臥,不到半盞茶的工夫就起身披掛整齊了。

黑山賊也悄咪咪摸到了村口,這才突然發喊、摸黑往村子裡猛衝。

不過,他們的吶喊如同被掐住了脖子,隨着“嘣~嘣~”幾聲弓弦響,和鋒鏑入肉的悶聲,氣勢瞬間就壓了回去。

“不好,是射聲銳士,莫非有精兵調防來了?”

“不可能!兄弟們不要慌,給俺繼續衝,啊……”

黑暗嘈雜之中,一個黑山賊小頭目想穩定賊心,被一箭射中,痛苦慘叫着倒下。黑暗中並未射中要害,但那戛然而止的慘叫,對於黑山賊士氣的打擊是很嚴重的。

“跑啊,真的有射聲銳士!”那些本就只想洗劫些財物、打打順風仗的小賊,瞬間就亂了。

所謂“射聲銳士”,是京師北軍八營之一的“射聲校尉”麾下精兵。

兩漢作爲禁軍的北軍八校尉,許多都是以兵種特徵命名的,諸如屯騎校尉、越騎校尉、胡騎校尉,那都是騎兵營,虎賁校尉是弓車兵。

而射聲校尉麾下,顧名思義就是精銳的弓箭兵,取“冥冥中循聲而射”之意。這些弓箭手不但要箭法好,更要聽覺靈敏,能夠聽聲辨位。

劉盾的武藝其實不算好,但作爲烏桓突騎,他的種族天賦點得不錯,騎射之術在劉備麾下能排到數一數二。那是從小在草原上游獵練出來的,能做到黑夜之中、三十步內射聲而中。

三十步命中,在白天靠眼睛瞄準的情況下,當然不算高手,高手都追求百步穿楊。但在黑漆漆的晚上就比較逆天了。

即使是漢武帝那種嚴苛的年代,射聲營選拔標準也只是聽聲辨位二十步中。更何況幾百年來北軍武備廢弛,如今京師射聲營的士兵,能做到黑夜二十步中的,恐怕最多隻佔十之二三。

這樣的大環境,也難怪這些運氣不佳的黑山賊,誤以爲撞上了射聲營,士氣也瞬間崩潰了。

不過這股黑山賊的噩夢纔剛剛開始,前面都是開胃菜。

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418章 大家都戴着四筒,下不了手啊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420章 以戰求和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15章 這不是訛詐,是友好協商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24章 洛陽紙貴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87章 表面兄弟第136章 劉焉的垂死一搏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786章 我笑那李伯雅無謀,諸葛亮少智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792章 虎視何雄哉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46章 虛實之法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645章 袁紹親征
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836章 四姓漢臣楊修第621章 純粹是妄想受害第275章 白雲蒼狗十三州第40章 過渡性的官也要好好幹第306章 魯肅加法正,抵個賈文和第293章 乾坤大挪移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415章 旱地行舟的後勤奇蹟第418章 大家都戴着四筒,下不了手啊第328章 長安城內鴻門宴第140章 大義名分第333章 三十萬大軍齊聚街亭番外第55章 族運決戰第369章 李傕郭汜的家人們犯過的愚蠢錯誤第595章 如仲謀不才,公瑾可自取番外第40章 破除迷信任重道遠第101章 徵西將軍南鄭侯第356章 歷史的提前量第472章 食色性也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第234章 天羅地網,全軍覆沒第599章 全取三郡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809章 隔離農商第367章 諸侯之間也是要競爭拉攏的第447章 似曾相識的場景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25章 本初以爲如何第513章 連敵人也引用你的經文第95章 李中郎回京第767章 嘗試修補信任第270章 草木竹石皆可爲琴第220章 深諳制衡的王允第485章 “要靠道德感化才能治本”第529章 不是徐晃無能,而是“陰間歸來”的賈詡太狡猾第53章 想來就來,想走就走?第847章 七十萬人的大決戰第443章 撞槍口上了(七千字大章,所以更晚了)第742章 準備再打一場昆陽之戰番外第19章 師夷長技制別的夷第772章 張飛:總算輪到俺了!第434章堅壁清野清了個寂寞第558章 禰衡語錄:李素,誤國庸奴耳!番外第9章 南方大開發番外第11章 只要是改革,就沒有不難的第305章 各取所需老毒物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420章 以戰求和番外第35章 病毒的敵人未必是朋友,也可能是消毒水第15章 這不是訛詐,是友好協商第46章 天殺的臧霸!你居然背叛我?第243章 太史慈和周瑜遇到水賊是種什麼樣的體驗第778章 燕雲煙雲第24章 洛陽紙貴第626章 託名司空,實爲漢相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337章 長安城裡的三重套娃第294章 諸葛亮半鍋實驗第553章 背信得榮華,首倡終天譴第42章 皇帝直接賣給個人買家,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第631章 棋盤直徑三千里,一子牽動十四州第570章 大網收攏第87章 表面兄弟第136章 劉焉的垂死一搏第498章 孤欲帝則帝,何須遺詔第431章 被水淹沒不知所措第716章 凌波微步,羅襪生塵第224章 真沒想到,劉備能來啊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130章 不過旬日下江州第23章 這點破事也想見陛下?第601章 忍辱負重孫仲謀第510章 圍毆的作用只是在幫子龍攢怒氣第624章 瘋狂生長的兵法思想樹(七千字大章)第786章 我笑那李伯雅無謀,諸葛亮少智番外第68章 你說這個朕就不困了第728章 斬殺林邑王第104章 止不住的連環弄巧成拙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197章 連耗糧都耗不過劉備(三更)第792章 虎視何雄哉第346章 工具人之王袁術第119章 發現一個屯田都尉第324章 關雲長水淹陳倉第383章 小賊才做選擇,老賊全都要第573章 貪心不足望當陽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617章 即將到來的春季攻勢(兩線時間線吻合)第737章 太原圍城戰第559章 比照賓貢待遇處理第46章 虛實之法第597章 呂蒙死於此樹下?第265章 荊益一盤棋第5章 和雪翻營一夜行,神旗凍定馬無聲第521章 多米諾骨牌第645章 袁紹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