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鄭玄諸生入彀中矣

28歲的劉備,此前缺乏對朝廷中樞政治鬥爭的敏感和戒心,也是不足爲奇的。

誰讓他太年輕,從來沒做過哪怕一天京官呢。

這也導致歷史上後來劉備一輩子的全局治理經驗上,跟曹操相比,始終是不如對方全面。(但劉備也有優勢,就是他更接地氣,吃過苦知道底層需要什麼)

正所謂“絕知此事要躬行”,這種短板必須親自經歷過才能補上,不能指望謀士跟你說說注意事項就能聽進去。所以哪怕李素再勸,也是不能代勞的。

要做一個好的開國之君,紮根地方幹過基層,吃過苦,站過朝堂看過全局視野,這三點都不可偏廢,見識越全面越好。

幸好,如今也不算晚。

連續被諸葛珪、李素勸諫;又被焦和潑髒水、被鄭泰警告後,四重洗禮終於讓劉備端正了態度,做好了進京的思想準備。

不求做多久京官,至少暫時展示出自己的“絕無野心,一心爲國”,讓朝廷考察考察清楚,以待天時。

有李素的運作,相信幾個月就能出獄哦不是重回地方的。

劉備從來沒有發現,自己變得那麼珍惜他留在地方上的每一天,想趁着李素回信之前多做點事情,把當地的工作安排妥當。

……

李素跟着鄭泰走後的第三天,劉備就親自帶着張飛,態度非常殷勤懇切地飛馬趕回北海郡與東萊郡交界的不其山。

原本對於“招募東萊、北海各地賢才”,劉備是沒那麼上心的,也不一定親自做。畢竟這些鄭玄門徒也不是後世諸葛亮那樣的“大賢”,不配被屢次親往求見。

但時間倉促,只好放低身段了。

留在北海的東西,都不是自己的,必須組織好隨時“轉運”的可能性。

不其山位於膠州灣正北,也就是後世青島嶗山西北面的羣山。劉備之前已經派兵來這兒保護,還送了幾百石糧食和蔬菜果肉、布帛百匹,改變了鄭玄門徒因爲兵荒馬亂買不到糧而飢餓潰散的命運。

鄭玄教書的地方,是一處山谷中的竹籬大院,屋舍簡陋,劉備策馬來到院門,找人通傳:“度遼將軍、襄平鄉侯、領遼東太守劉備,特來拜見先生。”

鄭玄很快就親自出迎:“山野閒人,蒙將軍枉顧,實不敢當。將軍平賊救民,使一方重歸安寧,此間百姓已傳頌多時。”

鄭玄也知道劉備來青州有些忌諱,所以很上道地稱呼其“將軍”,突出度遼將軍的身份,淡化遼東太守。

劉備連忙謙虛:“鄭公與盧師同受業於馬融,備又受業於盧師,豈敢當此禮遇。保境安民、爲國殺賊,乃爲將者本分,何足掛齒。”

張飛在背後也連忙拱手,試圖套幾句近乎。

可以說,歷史上真實的“三顧茅廬”,如果劉備非得帶個義弟一起,那多半也會選擇帶張飛,不會帶關羽。誰讓關羽對於名士的態度遠遠比張飛更不耐心呢。

如果真有誰看到諸葛亮睡大覺想燒茅廬,那也得關羽來發這個火吧。

鄭玄客氣過後,殷勤詢問:“不知將軍此來,所爲何事。”

畢竟劉備只是“一顧”,之前也沒寫信通知,鄭玄場面話還是要問一問的。

劉備拱手:“素知鄭公高潔,屢辭朝廷徵辟,備也不敢以官位爵祿相擾。然士人讀書,終須學以致用、經世濟民。血氣方剛的忠直之輩,豈可空老於林泉之下?

備自牧守遼東,深感大戰之後,民生凋敝,無人擅長撫民安民,故來鄭公門下,求一二高足爲百姓謀。若有願出仕者,備當妥爲安排,備今年任遼東太守以來,於例可舉孝廉三人,至今只用其二。其餘察舉名額,也未用盡。”

如今還是靈帝朝,察舉制的末班車,還是挺值錢的。

劉備雖然纔剛剛當上遼東太守,但他手上也是握着孝廉名額的!

尤其幽州是“高考錄取優惠省份”,比冀州青州減半人口要求,每十萬人就可以舉一個孝廉了。劉備做了點手腳說遼東平定後有三十萬人口(實際二十多萬),就準備舉三個人。

之前兩個名額,其實是分別給魯肅和田疇用掉了。畢竟那些跟着他的老下屬,總要提前優待。

漢朝也沒說已經在職官員就不能舉孝廉了,魯肅這種忠厚老實之人,只是因爲從小孤兒喪了父母,後來祖母也死了,沒人能孝敬才難以舉上去。但劉備覺得魯肅人品可以,就力排衆議非要擡舉一把。

這種事情,估計也就劉備這種不在乎“利益最大化”的人才會幹吧。因爲舉魯肅肯定不是最划算的,舉完後也沒得再升遷多少品秩石數,不如把一個白身舉到四百石。

但誰讓劉備講義氣真性情呢,他覺得魯肅這人可以就非要捧,虧點石數就虧點石數了。

搞得當時魯肅心中很不好意思,對劉備感恩戴德,幾乎當親爹一樣效忠。

田疇更是靠着劉備的察舉才坐穩了四百石的高句驪縣長,那忠誠度爆棚也是沒話說。

不過,孝廉對於真正頂級名門世家的子弟來說,也沒那麼大吸引力——他們有好幾個渠道得到孝廉,不用靠“移民”那麼不光彩的手段,哪怕留在原籍都能孝到。

所以劉備此言剛說完,就看到鄭玄手下的頭號望族子弟崔琰,一臉的冷漠,只有其他出身寒微些的稍微有點動容。

鄭玄觀察了弟子們的反應,淡然笑道:“我曾薦弟子孫乾爲北海郡吏,後來積功爲下密縣丞,前些日子,聽聞下密城破時,孫乾也受兵禍之災,多蒙將軍救助。

將軍於我一門也算有恩有緣,我門下諸學成弟子,只要自己願意出仕,我絕不阻攔。”

如今距離孫乾受傷已經過去二十天了,但是那麼重的傷,哪怕養到可以下牀走動,依然不便趕路上百里奔波。

這次來之前,孫乾自己是想自告奮勇幫劉備帶路引薦的,但劉備堅持不讓他來,要他繼續好好休養。鄭玄故意挑明這一點,也是在幫劉備說話了。

其他弟子有些原本不知道孫乾爲劉備所救這一消息,聽老師轉述,才加深了對劉備的感激。

“先生,我願爲劉將軍效力,不知先生以爲我的學問……能出山了麼?”一個叫國淵的學生首先懇切地問鄭玄。

鄭玄笑道:“撫民理政,你們這點經義學問早就夠了。只要持心正,於庶務肯用心,還是要邊幹邊學的。”

“我也願與師弟一起,行務實之學。”另一個名叫郗慮的學生也跟着表態。

隨後陸陸續續有程秉和另外幾個不那麼出名的弟子也答應了。

而不願意跟隨劉備的,主要是崔琰和張逸等人。

崔琰是不願意將來移民做官,想回冀州。

張逸則是另有打算,也跟劉備攤開了明說,說他想直接去投奔幽州牧劉虞,因爲他覺得劉虞纔是當世最仁德之主,劉備則殺伐過重了。

對於這種想法,劉備當然也不會去阻止了,沒人會公然挖自己的老領導的牆角。劉虞對他那麼好,別人要去投劉虞,劉備當然是大大方方給路費了。

他並不知道,原本歷史上,這張逸雖然沒做出什麼成績,但氣節也算可嘉。他當了劉虞生前的最後一任別駕,從這個角度來說也算是李素的接班人了。

最後在劉虞被公孫瓚殺害的時候,張逸也據理力爭不肯投降,被公孫瓚一併殺害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張逸這人至少忠誠度沒問題。

在鄭玄處周旋了一整天,最終劉備算是滿載而歸,帶着國淵、郗慮、程秉和另外十來個讀書人一起回到下密,讓孫乾先把這些人才安頓下來,熟悉一下情況,過一陣子等劉備自己的前途也明確下來,再談具體任用。

……

話分兩頭。

劉備在泰山、北海爲準備撤離而拼命搜刮人才的同時,李素跟着鄭泰,也差不多趕到了雒陽,即將代表劉備進行述職,並澄清朝廷對劉備“擅自越境出兵”的誤會。

誤會解釋的工作倒也算順利,因爲李素到的時候,幽州牧劉虞的表章比他更早兩天到了。皇帝、十常侍和大將軍何進都知道了消息。

李素再巧舌如簧稍微一解釋,大夥兒就相信了“這只是青州刺史和幽州牧之間工作溝通不順產生的誤會”。

但消除誤會歸消除誤會,有些東西,只要朝廷起了心,肯定是會琢磨一下如何調動以增加安全係數。

同時,只要有人提醒何進,何進肯定也想試探試探“如果調動劉備,劉備本人會是什麼心態,會不會因爲剛當遼東太守兩三個月就被折騰而心有怨言”。

朝廷中樞對地方官玩心術,這是永遠都不可能消失現象,只能去適應。

李素剛到京師兩天,總覺得這一波雲譎波詭的暗流有點不正常,他又沒掌握足夠的情況,就忍不住偷偷的問同來的鄭泰,如今朝中究竟發生了什麼、有什麼人在針對劉備。

但鄭泰的身份不方便直接說,也不願說,就給李素指點了一條門路,讓他去問盧植。

鄭泰還說,在李素進京代表劉備述職之前,盧植已經幫劉備說過幾句好話了,算是在擔保劉備的忠誠度。要幫劉備的話,還是找盧植吧。

李素沒有辦法,只好登門拜見盧植。

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一點免費感言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第499章 天威折服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153章 蜀中對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813章 目標郾城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6章 赴常山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450章 王朗殉國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
第263章 世人分黑白,往來爭榮辱第851章 揮劍決浮雲,諸侯盡西來第583章 戰略相持階段第157章 臘月渡瀘,深入不毛第405章 四兩撥千斤第655章 諸葛亮也有預料不到敵軍增援的時候第351章 死前爽一把番外第50章 單于從此成爲一個歷史名字,可汗還能稍微多存在幾年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466章 羣策羣力第564章 孫策十萬奔夏口第321章 隕石術算什麼,咱有更強的大魔導師禁咒第730章 光復兩千裡番外第67章 黃金帶來的底氣第257章 地圖編輯器第844章 各方面都被碾壓第37章 平定遼東指日可待第41章 皇帝也收封口費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番外第7章 三人行必有我師第83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第401章 太守隨便封的感覺真爽一點免費感言第727章 打不過也耗死你第329章 果斷只會白給第126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破的番外第34章 知天命之年,自當知天命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第788章 攢了五年的水師,一夜回到一無所有第633章 演技的關鍵是要自然第143章 三線戰場聯動第499章 天威折服第205章 戰象種田第775章 他一直這麼勇敢嗎第296章 決賽圈王者第72章 載譽歸幽州第734章 狂造核心李伯雅第153章 蜀中對第78章 攻克陽平關第813章 目標郾城第210章 竄天猴談笑間,戰象灰飛煙滅-下第604章 善謀者無赫赫之謀番外第31章 扶桑是遼東人的扶桑第313章 人生就是這樣大落大起大落大落第89章 李洛托夫雞尾酒第364章 大災之年,過分了啊第641章 李素:都說我心臟,程昱的心也一樣髒第703章 司隸校尉的正確打開方式:九卿布政使太守隨便你換第656章 文丑:我與淳于瓊將軍同年同月同日死第711章 出現在大漢朝的羅馬高架第76章 老子全都要第192章 意想不到的解決方案第710章 新城選址是洛神顯聖的意思第100章 能當諸侯的都是人精第480章 想不通就慢慢想第798章 做丞相的好處,就是隨口說句話都能當科舉考題第568章 秋風得意馬蹄疾第489章 袁紹的殺手鐗第492章 似曾相識的勤王討董第579章 江陵舌戰第736章 該出土時就出土第857章 光復大漢全境第298章 強偷弱是賭,弱偷強是白給第77章 千層餅餡張衛第478章 我無法解釋主角爲什麼會像我一樣博學番外第2章 周瑜歸降第622章 決戰不是你想打就有得打第853章 垓下自刎第678章 顧雍還鄉第388章 諸葛亮出仕第752章 從實則虛之,到實則虛則實則虛之第461章 蠢蠢欲靜而風不止第538章 折返跑冠軍呂布第14章 以鄰爲壑奈若何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229章 連敵人是誰都沒搞清楚第344章 追亡逐北第105章 破門者趙子龍第6章 赴常山第195章 剛案發就攻下案發現場第697章 工商稅變法-上(沒有中只有下,下一章搞定)第687章 袁公定然否極泰來第780章 某些人覺得自己是範疆張達加曹豹合體第203章 要當酋長必須讀書第543章 圍標式科舉第526章 斬顏良,中箭第397章 能做諸侯的人心裡都有逼數第520章 勝利的陰影下第803章 曹操新政:耕者有其田第26章 兵越打越多第459章 科學和文學並不衝突第241章 太史慈迴歸番外第36章 君臣共識第811章 東出虎牢關,光復全大漢第450章 王朗殉國第266章 “歡慶”變法成功第616章 戰略挺近第53章 用你的錢辦你的事第216章 徵西將軍又來共襄盛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