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秦瑱會見了陳矯之後,終於定下了全盤策略。
讓徐盛繼續留在城外,他便孤身進入了城中準備擊破敵軍。
要說城外的張遼高順,那也是呂布麾下數一數二的大將。
但秦瑱卻不將二人放在心上,究其原因,還是因爲二人手上的兵馬不夠。
在古代戰爭之中,兵馬數量幾乎能決定大部分戰爭的勝敗。
這也是爲什麼以少勝多的戰役都容易被人稱道的原因。
而在兵馬數量之外,攻守雙方的態勢,也是一個關鍵因素。
守城方因爲有城池之助,所以兵馬數量偏少也可獲取勝利。
相反,如果是攻城方,兵馬數量不夠,在正面進攻的情況下,幾乎很難獲勝。
現在的張遼高順的情況便是如此,首先其兵馬在數量上和城內兵馬相當,但加上城外兵馬,其數量就會被壓制。
再者,秦瑱這邊有城池防禦,而張遼高順則在城外!
這種情況,即便手邊沒有能足以匹敵二人的大將,秦瑱也可施展計策。
他一路進入到了城中,夏侯蘭等人便都來見禮。
不過秦瑱見之,卻是忙擺了擺手,直接對衆人道:
“吾今至此,乃爲破敵而來,諸位無須多禮!”
“且去與我燒些水來沐浴,稍後吾便要去見客。”
衆人聽得其言,皆是一陣不解,但還是依照其命令準備了起來。
另一邊,鍾離城外大寨之中,自從當日抵達鍾離,眼見敵軍堅壁清野之後,張遼和高順便陳兵於此。
堅壁清野,乃是古時候守城方面常用的策略之一。
簡而言之,就是堅守城池之內,清除郊野的糧食房舍,來減弱攻城一方的力量。
有時候甚至除了糧食和百姓之外,還要在沿途水中投毒,砍伐城外樹木。
就是主打一個讓攻城方怎麼難受怎麼來!
不過因爲種地地處淮河邊上,加上城外樹木本就不充裕,故而夏侯蘭倒是沒有做得太過分。
然則饒是如此,這幾天時間張遼和高順也不怎麼好過。
畢竟隨着陳登獻計之後,他們已經獲悉了一個消息。
那就是他們現在面對的敵人很可能就是秦瑱!
而呂布給他們下達的命令,乃是在此堅守營寨,看住秦瑱的兵馬。
所以二人一點都不敢懈怠,直接分成了兩班,用來防禦秦瑱突襲。
可如此過去數日,也不見城內動作,由是在秦瑱那邊疑惑他們動向之時,張遼高順也在疑惑秦瑱的動向。
這日見得城內還是沒有動兵之像,張遼找到了高順道:
“如今我等來攻此城,敵軍提前堅壁清野。”
“那陳元龍言說秦瑱已至九江境內。”
“既是其人已至,見我軍殺來,豈能沒有動作?”
“何以我等在此已然駐守數日,不見敵軍動向?”
張遼和高順算是呂布麾下的一股清流,張遼雖是客將,卻歷來盡忠職守。
而高順這人寡言少語,唯有張遼還算說得上話,故而二人交際尚可。
聽着張遼之言,只見高順猶豫了一會兒,便沉聲道:
“此中必有異也,秦瑱兵少,且重兵屯於此地。”
“主公西進,其人便不知,也當生疑,不當按兵不動!”
“然則我等受命堅守於此,又能奈何?”
張遼聽他如此一說,便撫須沉吟道:
“依我之見,秦瑱或許未至城中,我等不妨試探一番!”
“若真如此,便可尋機而動,嘗試破城!”
高順聞之,眉頭微微一皺,並不太同意此言。
他這人歷來崇尚聽命行事,不願意幹些花裡胡哨的事情。
可見張遼如此言說,不好駁斥,便道:
“兄有此意,又當如何試探?”
張遼隨之便將自己的計策合盤脫出,原來他是想要高順與他一道前去,分別攻取兩門,探探敵軍虛實。
高順見其有心如此,猶豫了一會兒便道:
“既有此意我等且領軍前去觀來!”
說着便與張遼帶着兵馬行出營內,朝着鍾離方向行來。
可二人剛一行出營寨,便見一士卒策馬而來高呼道:
“二位將軍,城內有一人自稱秦瑱,邀請二人將軍至城下一見!”
聽得此言,張遼高順下意識互相看了一眼。
虧得他們還想試探試探秦瑱在不在城內,沒想到秦瑱會主動邀請他們一見!
思慮了片刻,高順便對張遼道:
“秦瑱其人詭計多端,即在城內,也無須試探!”
“我等尚不知其意,不可輕見之!”
張遼聞言,卻是搖了搖頭道:
“秦瑱不過一書生而已,雖有智計,但能爲之事有限。”
“眼下天色正亮,四下通明,難以伏兵。”
“我等若聞其名而懼,來日傳揚出去,徒增此人之名爾。”
“管他是真是假,他既要見,我等不妨前去探探此人之意!”
言罷不等高順拒絕,就帶着兵馬一道朝着鍾離方向行去。
高順見之,生怕張遼出事,便令麾下守好營寨,又朝張遼身後跟來。
隨着二人相繼行至城下,便見城上立着一黑衣文士。
還未等二人近前,秦瑱朗聲開口道:
“今聞呂奉引兵前來,不知是哪位將軍於城外領兵?”
洗了一個熱水澡之後,他又恢復往日那般風流倜儻的模樣。
城下張遼高順見之,便擡頭見得秦瑱,高順並不搭話,張遼卻是上前朗聲答道:
“想必便是秦君當前,吾乃溫侯帳下大將張文遠!”
“不知秦君將我等找來何事?”
而他不說話還好,一說話便見秦瑱道:
“吾道是誰,不料竟是雁門張文遠!”
“吾聞將軍亦是義士,昔日從大將軍何進練兵討賊。”
“後雖屈從董卓,卻也非那等從賊之人!”
“今我兩家即爲聯盟,爾等不思勸解,何以要從呂奉先引兵至此?”
張遼聽得此言,頓時一陣羞愧不語。
若是秦瑱一上來就指着他鼻子罵,他自當言語反詰。
可秦瑱如此好言相勸,他卻無言以對。
但張遼一退,高順心知不好,便大喝道:
“秦子瑄,吾知汝言語甚利,不與汝在此費脣舌!”
“若有膽量,引軍下來擺開陣勢,你我兩家大戰一場!”
“若是無膽,儘可龜縮城內,在城上逞口舌之利,算何英雄?”
秦瑱聽得高順此言,不由暗自點頭,心說高順此人當真是個良將!
方纔不言不語,此時見他打擊士氣,便開口駁斥。
一瞬間就將他方纔言語上的優勢給弄得一乾二淨。
不過他今日叫二人前來自然不是要與二人開戰,見高順求戰,他便笑道:
“既是爾等如此冥頑不靈,吾也不願多勸!”
“吾知呂布必是繞城而進,方讓爾等駐守於此!”
“將軍若是要戰,可敢與我賭鬥一番?”
“四日之內,我必破爾等大營,若四日不破,我自下城請降!”
“若四日大營被我攻破,二位便納首來拜,歸於我軍,如何?”
高順與張遼聽着這話,一時都是大驚,心想天下哪有這般行事之人?
你若要來破大寨,那完全可以悄悄過來。
何必直接當着他們的面前宣佈此事?
現在提醒,他們必然加緊防備,秦瑱又當如何攻破?
一想到這裡,張遼便急忙對高順道:
“此必有詐,不可應之!”
高順聞之,看了張遼一眼,便對秦瑱高聲道:
“汝必是詐我,我卻是不信!”
“若想攻寨,便即前來,吾自應之,不與汝費此口舌!”
言罷,他便下令帶着兵馬與張遼朝着營寨方向行去。
而城上衆人見得此狀,自是驚異不已,忙問秦瑱道:
“軍師既要攻寨,哪有與爾等直言之理!”
“如今敵軍必然嚴加防備,我等又如何攻之?”
面對衆人言語,秦瑱微微一笑,並不多言,轉身朝着城下行去。
同一時間,張遼與高順回到營中,便聚在了一起商議。
雖然這一次只是和秦瑱交談了一陣,但二人卻像是打了敗仗一樣,皆是眉關緊鎖。
無他,二人都在思考秦瑱這番話語的目的何在。
四天之內取營,顯然是一句用來威懾他們的話語。
但這句話蘊藏的含義可不簡單,光是這句話是真是假,就夠他們思考半天。
如果是真的,那就說明秦瑱在這四天之內一定會施展計策。
他們現在知道了秦瑱即將施展計策,又該如何防備?
如果是假的,那秦瑱說這句話的意義何在?
假如這是疲敵之計,他們嚴防死守了四天,秦瑱卻在第五天出戰怎麼辦?
假如這是虛張聲勢之計,是引誘他們留在此處,等待援兵又該怎麼辦?
很多時候事情就是如此,在不知道的情況下突然發現中計,那雖然會驚訝,但不會有多大恐懼感!
可如果一開始就知道對方有計策,而且這個計策規定了目的和時間。
那就會開始陷入了一種胡思亂想的狀態,會主動卻思考敵軍的策略,以至於尋求完全之策。
現在的張遼和高順,就進入了這一種奇妙的狀態之中。
如此想了一會兒,高順便頗爲不滿的看了張遼一眼道:
“某早說秦瑱詭計多端,讓將軍休要前去!”
“如今可好,他言四天便要破寨,我等如何應之?”
張遼聽此,心中自然有些懊悔,但面上卻不服輸道:
“我等自在此處駐寨,有他此言,無他此言,都要堅守。”
“莫非他說四天之內取寨,我等便要撤軍不成?”
“伯平(高順的字)若要怪我前去應話,索性卸了防備,讓我守他四日!”
“若叫秦瑱攻入營來,吾自去溫侯面前請罪!”
如此言罷,他就一臉嚴肅的行出營帳。
高順見狀,眉頭皺在了一起,想了一會兒,覺得事情不對,忙令人將消息朝着呂布那邊傳去。
雖然張遼和他發了脾氣,但卸甲他自然是不敢卸的。
爲了防禦秦瑱的計策,他又外出巡邏了一遍營帳,令人將薄弱之處一一加固。
如此做完一切,他心中方纔安心了一些。
可就在這時,營外斥候卻突然傳來了消息。
言說鍾離城內有約三千兵馬行出,正在淮河岸邊渡河!
聽到這個消息,高順和張遼心中都是大驚。
秦瑱說了是四天之期,他們還以爲最快也要等到晚上或者明日!
沒想到秦瑱剛剛宣告完,直接開始動手。
現在渡河北上,秦瑱是要幹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