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兵者詭道(一)

王浩正襟危坐,並不插話,待各人說的興盡時,方纔冷笑一聲,向着那參軍道:“貴部治軍如此森嚴,到教我開了眼界。”

見各人面露難堪警醒之色,有幾個當即便欲開溜走路。

王浩彈彈自己膝前並不存在的浮灰,起身道:“這些話原本是家常,不過大帥畢竟是大帥,大家對他要有恭謹奉上之心。他是一軍一境之主,好比是咱們的君父一般。你們在家裡議論老子娘,也是這樣的語氣?”

一個老成些的書記官急忙附合道:“不錯,王將軍的話很是有理,咱們適才是有些過逾了。”

這些人其實對張守仁很是尊重敬愛,只是想起他年長未婚,未有後嗣,古人最忌此事,各人着急起來,不免要議論幾句。話說的多了,卻也難免有些荒唐不恭之語,此時被王浩一通訓斥,衆人醒悟,均知道今天的話若是被軍正司的人聽了去,可就沒有眼下這麼輕鬆了。

當下均是陪笑一通,一個個向着王浩行禮告辭,溜之大吉。

那參軍也很覺無趣,見各人都已離去,便向王浩道:“其實大夥兒並無惡意,只是爲大帥憂心,是以如此。”又緊接着道:“其實那王姑娘也是矯情,王浩面色如常,只微笑道:“男女之事,旁人又能知道端底。況且這是大帥的私事,咱們還是不要多說多管的好。大帥天縱英明,咱們想的到的,他能不知道麼?”

這話到教那參軍心服,當下也笑道:“這到是。大帥從小兵幹到節度使,現下得河南山東諸路,勢力之大,地盤之廣,甲兵之富,已經是海內少有抗者,咱們這樣的小人物,到替他操起心來了。”

兩人笑過一回,那參軍又道:“咱們且不管大帥那邊,卻不知道王將軍與那王播又是怎麼說?”

王浩起身笑道:“那是家父。”

那參軍瞠目道:“那適才是咱們失禮了。”

“不妨事。”

那參軍又囁嚅道:“那王姑娘?”

“那是家姐。”

王浩答罷,年輕的臉上卻也露出一絲不好意思的神情。張守仁對他姐姐頗有好感,這在飛龍軍上層中是衆人皆知和秘密。只是那王怡對張守仁以酷烈之道治下的作風手腕很是不滿,對他從不稍加辭色。張守仁幾次想託人提親,又覺得很難成功,兩邊僵持,情形很是尷尬。

此次王播被人急如星火般的提到穎州,只怕也是爲着此事。

想到這裡,王浩在心中暗歎,心道:“大帥一世英明,此事也是糊途一時。姐姐若是肯定父親的話,只怕這會子早就做了人家的娘子,雙哪裡會身在穎州呢。”

他在這裡嗟嘆埋怨一通,又同人道謝告辭,然後一路折回濟南,自向張定國覆命。至於張定國聽到他敘述李天翔得知濟南被攻後的神情舉止,如何開懷,卻也不是他所關心的事了。

自平帝四年春開始,一直到三年夏末,張守仁治下的飛龍第三軍與山東李擅激戰數月,終於擊潰敵人主力,擒斬了李擅本人。自此之後,不但山東全境平定,河南與山東連成一片,與蒙兀人據黃河對峙,還得了準南全境十數州,數十縣,得人口近兩百萬,金銀米糧甲仗無數,光是合用的戰馬,就得了兩萬多匹。除了這些眼前的好處,還有山東境內年產六十多萬斤極易開採的鐵礦,準南的海鹽,登萊二州的金礦,其餘絲、麻、絹等產物,也多有增益。

若論起地盤廣大,飛龍軍以一節度管轄的土地,已經與當年金國被蒙兀滅亡前的殘局相似,只是軍隊善戰,政府高效,米糧甲兵亦是強於殘金之時。

而大楚魏王、飛龍節度使張守仁的威望,也是威震海內,無人再敢輕視。

李天翔的第三軍先是追剿殘敵,協助張定國安撫山東,然後全軍除了以少量軍力部署在沿江防線外,主力北移,至山東沿河兩岸的各州駐屯,防備北方蒙兀人的突襲。

其實衆所周知,蒙兀人的騎兵隊伍和漢軍主力,此時正在北方草原與阿里不哥打的火熱,河北境內,只有少量的漢軍並色目軍駐守。別說無力攻掠山東,就是防守河北,也是力有不足。

李天翔數次上書,請求張守仁放手,讓他試探着攻向河北,卻數次被嚴詞拒絕。待到最後一次,文書往返,張守仁大是不耐,便派遣使者,召李天翔至穎州相見。

名爲召見,竟似如同押解一般。先是傳魏王均令,然後軍正司的一隊騎兵,不由分說將第三軍的主帥府邸圍了個水泄不通,領隊的軍正司官員,卻是張守仁當年在大楚京師時的親兵,最得信重。第三軍上下將領聽聞不好,前來探看時,一見此人,便知道此事絕無僥倖,亦無誤會,絕對是張守仁本人的意思。

各人心中雖然並不服氣,也不知道李天翔觸了什麼黴頭,卻也是憚若寒蟬,無人敢於阻擋。

李天翔卻也光棍,當下便收拾好行裝,命人傳來韓逸喬,向他吩咐道:“大帥急召,卻也不知道爲了什麼。此地離不了人,我一時半會可能回不來,你要好生看管手下兒郎,對面雖然兵力薄弱,卻也不能小視,你曉得麼?”

韓逸喬素以智將聞名,當着數萬人的敵陣,談笑從容,溫文儒雅,並不露半點怯色。只是此人只可爲副,不可爲主,此時看着李天翔神態從容,即將離去,又將軍務大事盡託於他,他心中卻是空落落的不由自主。當下紅了眼眶,辭道:“非我不願,實不能也。第三軍上下都知,我善謀而不善斷,這三萬麾下都是大帥辛苦聚集,又是胡將軍和你帶出來的強兵,交託在我手中,我若稍有閃失,百死也不可謝。李將軍,不如召馮將軍從揚州回來的好。”

李天翔不顧他神色惶恐,向他厲聲道:“爲將者豈可畏首畏尾!你若一直爲田舍翁,便也罷了。現下在這個位置上,竟然敢怯害怕,若再敢提推讓的話,我現下尚未離職,立刻就行軍法斬你!”

韓逸喬渾身一震,見他神色雖然可怖,眼神中卻帶有一絲淒涼和擔憂的神色,他兩人相交甚好,豈能不知其意。當下臉上掠過一絲痛苦之色,低頭答道:“是,我知道了,你儘管放心。”

“那好,我這便去了。”

“你放心,若是有什麼不對,我一定上書爲你力辯。”

李天翔從容一笑,答道:“我若能自救,則不需你。若我也沒有辦法,任你們怎麼上書,也是無用。我的事,你們不必掛心,安心守土,不要讓人逮了漏子就是。”

說罷,向着衆人略一拱手,然後向那軍正司的軍官笑道:“走罷。”

他與張守仁一般,並無家眷。此時空身一人,只帶了幾個男僕帶些帖身用具,並不需要馬車,一行人翻身上馬,被百多名軍正司的騎兵圍在正中,打馬揚鞭,先是慢慢而行,待出了城門,上了大道,便一路急行,並不稍加停歇,一直待過了第三軍的防區,這才稍稍放慢速度。

李天翔心中納悶,左思右想,卻只覺得自己稍有驕縱之態,並無不臣之心。卻不知道大帥和這些軍正司的軍人,卻爲何要如此提防自己。

況且,飛龍軍內層次複雜,軍令森嚴,沒有張守仁這個主帥的命令,便是帶兵大將,也不要想隨便用兵。李天翔就算是在第三軍內很有威信,帶兵打仗時得心應手,全軍上下一心,卻也並不能視第三軍爲自己的私兵。若是不然,憑着小小的百來人的騎兵,卻又如何能夠輕易將他從自己的治下帶走。

“李將軍,此地荒僻,絕無人家。離最近的驛站還有幾十里路,此時天黑,是繼續趕路,還是停下就地歇息,請將軍的示下。”

這一日途中,因路遇一股四五百人的山賊,這一隊騎兵百來餘人,其實多半是文職軍人,負責調查和押解犯罪的軍官,論起戰鬥力來,比守備地方的執金吾尚且不如。其實自從分地管制,設巡撫,強化地方守備力量後,整個飛龍軍的境內,成股的盜匪越來越小,更別提百人以上的大股強人。是以此次執行軍務,只派了這一小隊的百來名軍人,按常理來說,已經是絕無可能有不開眼的盜匪來打這些軍人的主意。

那軍正司的帶隊軍官一見強人如毛,喊打喊殺,他心中猛一激靈,便想道:“難不成是李天翔的死忠部下,裝成盜賊,前來救他?”

他心中一凜,立時手按腰間橫刀,只要李天翔神色稍有不對,便立刻將他斬殺。

正惶恐間,卻聽李天翔呼喝大叫,從容鎮定,指揮着自己屬下列陣備戰,他自己又身先士卒,抽刀向前,百多人的騎兵士氣大漲,各人抽刀出鞘,跟隨他一起衝殺,瞬息之間,將那些隊列亂七八糟的賊人衝散。

李天翔卻是不依不饒,帶着衆人一直窮追猛殺,將大半的賊人殺散,斬首過百,人馬俱乏,他這才停歇。

事後,那軍正司帶隊的軍官心中慚愧,上前向李天翔道:“今日多虧將軍!”

李天翔冷笑道:“竟不知道你帶的什麼兵!遇敵之時,手軟腳軟,今日我若不在,你們就落荒而逃麼?我飛龍軍的名聲,可不能毀在你們身上!”

“是,末將回穎州後,一定向大帥陳說此事,軍正司的官兵們,也要多練習打仗軍陣之法,不能這樣沒用。”

“是。”

“還有,今日事,我要行文責問守土的地方官,要請大帥嚴責。畿內竟然還能有這樣大股的盜匪,地方官是幹什麼吃的!”

“是是,末將亦有此意。”

李天翔微微一笑,知道這軍官只關心軍法,偵輯軍官,自己眼下說的,他也並不明白。

他只是心中納悶,北方河防嚴密,境內的大股盜匪早就肅清,卻不知道這一股盜匪從何而來。

看他們面黃肌瘦,刀槍破舊,甚至有不少人拿着鋤頭,這顯然不可能是職業軍人裝扮,一開始遇匪時,他還擔心是有人派兵裝成匪盜,加害自己,現下看來,絕無這個可能。

究竟如何,卻也只得到穎州時面見大帥,當面陳說時,再來分析查察了。

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一卷鐵血襄陽(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
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八)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第八卷 撫境安民(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三卷帝都風雲(十二)第一卷 鐵血襄陽(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七卷 血戰歸德(三)第一卷 背嵬揚威(八)第一卷 鐵血襄陽(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八)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一)第一卷鐵血襄陽(五)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九卷 兵者詭道(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一)第二卷 背嵬揚威(七)第四卷 逐鹿中原(八)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二卷 帝都風雲(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六卷 劍指開封(二)第四卷 逐鹿中原(五)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五)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二卷 背嵬揚威(三)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第二卷 背嵬揚威(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四)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九卷 兵者詭道(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2)第八卷 撫境安民(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三)第四卷 逐鹿中原(三)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十七)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六)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六卷 劍指開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四)第六卷 劍指開封(十二)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四)第七卷 血戰歸德(四)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第五卷 穎州之戰(十三)解禁第二章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五)第八卷 撫境安民(二)第十卷 縱橫捭闔(4)第七卷 血戰歸德(二十二)十卷 縱橫捭闔(10)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九卷 兵者詭道(十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六)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一)第四卷 逐鹿中原(四)第四卷 逐鹿中原(十六)第十卷 縱橫捭闔(7)第二卷 背嵬揚威(五)第三卷 帝都風雲(一)第八卷 撫境安民(一)第七卷 血戰歸德(九)第二卷 背嵬揚威(十一)第五卷 穎州之戰(三)第八卷 撫境安民(十二)第五卷 穎州之戰(二)第三卷 帝都風雲(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