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

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

大宋慶曆八年四月九日。

在大宋海軍於能登島附近海域炮擊倭人軍隊之後約四十天後。

大宋首都開封府汴梁城有飛騎快馬跑進皇城內。

信使八百里加急,把消息送來東京。

之所以是四十天後,是因爲佐渡島離杭州口岸太過遙遠,接近兩千公里。

光在海上報信船就走了三十多天,消息的抵達速度就是這麼慢。

不過三月份科學院就在汴河上游的一條支流進行了水電站實驗,已經在研究發電的問題。

如果成功建立起一座小型水電站,那麼就可以開展有線電報的研發工作。

如此只要在汴梁和杭州之間架起電報線,就能發電報了。

雖說趙駿知道未來的走向肯定是無線電報乃至於手機通訊方向,奈何他並非通訊工程專業,實在是無奈。

因此只能一步一步地點科技樹,至少他知道未來的方向該怎麼發展,朝着這個方向努力研究,這就已經能夠大大縮減科學進程。

政制院今天早上的會議是關於黃河治理現狀,以及朝廷部級官員出巡制度。

前者是因爲今年就是歷史上黃河氾濫改道的年份,朝廷是時候檢驗這些年的努力是否沒有白費,看看黃河如今的情況。

後者是因爲自從開封府改制之後,以前各地政績最好的那一批官吏就沒有了過渡職位。

當年開封府知府一度成爲虛職,往往朝廷要提拔重用哪位官員,就會事先安排成爲開封知府,虛位等待。

最鼎盛的時候,開封府有六位知府,都是各地政績優秀的大員準備提拔爲各部侍郎,卻暫時沒有安排的時候先擔任這個臨時職務。

而真正管事的卻是那位開封府同知包拯,一度引得朝野戲談知府不是知府,同知不是同知。

改制之後,朝廷會先讓他們擔任各閣大學士,等哪個部門的侍郎、尚書任期到了,該退休了,再安排人進去。

畢竟官場就是一座金字塔,一個蘿蔔一個坑,越往上坑位就越少,政績好又年輕該被提拔的那可不就只能讓人在外面等着嗎?

但趙駿覺得這麼過渡簡直是浪費時間,還不如讓他們這些人出去,去各路走一走,看一看,擔任巡查組處理各地問題。

“現在這個年代媒體不發達,新聞傳播慢,哪怕有報紙也很難都報道出來,很多東西都隱藏在底下,我們在上面什麼都看不到,摸不着,還以爲這世上海晏河清,太平盛世。”

屋內趙駿環顧衆人,對大家說道:“也許說不好各地農村、縣城到處都是污垢,什麼貪贓枉法、欺壓百姓、黑惡勢力之類的層出不窮。國家發展快了,各種問題也會不斷體現,該防範於未然了。”

“嗯,這一點我贊同漢龍,反正這些人閒着也是閒着,還不如出去走一走。”

晏殊覺得沒什麼問題。

“嗯,那就這麼決定便是。”

“我覺得剛好也可以作爲一項政績,誰發現的問題多,誰爲百姓解決的困難多,誰就能優先遞補。”

“這個主意好,既解決了百姓的問題,也解決了誰先遞補的問題。”

衆人也覺得不錯,紛紛點頭。

趙駿眼睛一亮道:“復古公這個提議很好,巡查制度也是一項政績.”

說着他沉吟道:“我突然想到了一件事。”

“何事?”

衆人不解地看着他。

“應該確立目標責任制度了。”

趙駿擡起頭看着大家道:“現在國家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時期,如果官員們還是按照以前那樣,以考成法只做每日任務顯然就已經不太合適。”

“爲何?”

衆人不解,考成法實施已經八年了,百官們都已經習慣了,這個時候難道要取消嗎?

“因爲時代變了,以前考成法雖然也是懲罰和獎勵制度,但更多的還是朝廷逼着官員在做事,顯然已經不太適應如何的時代。”

趙駿解釋道。

原來的考成法其實就是任務制度,比如一個縣令,你今天收到朝廷的公文指示,早上收到晚上之前就必須處理,晚上收到第二天中午前必須完成。

另外就是縣裡的工作今天上午送過來下午必須完成,下午的工作第二天中午之前完成,可以說是逼着官員從懶惰到勤政。

但這個制度的本質還是上面指派任務,或者縣裡出現某些突發狀況必須處理。而不是你每天都自己主動去找事做,主動去解決縣裡的困難。

所以雖然讓官員都有事做,變得勤奮起來,可卻不能有效地發揮官員的主觀能動性。

每天都幹指派和規定的任務去了,就不能有效地解決縣裡的發展問題。

如今工業時代,各地各縣就應該因地制宜,做好全面發展。

趙駿繼續道:“現在很多地方反應,官員們每天就只是幹完份內的事情,不能說敷衍了事,尸位素餐,但卻沒多少官員會主動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這種現象並不是一件好事。”

他接着指出:“我們應該讓官員主動積極地去完成任務,比如今年要讓全縣百姓都吃得飽飯,穿得暖衣服,解決多少貧困問題,解決多少民生問題等等。”

“嗯,有道理。”

衆人互相對視,紛紛點頭,覺得是這個理。

“所以確立目標責任制度就很有必要,在官員任期之內,每年都有指標和任務,因地制宜,發展哪些產業。”

趙駿強調道:“就算是當地貧瘠,沒有產業可以發展,也應該積極發展農業,緩解最基本的溫飽,讓老百姓有飯吃,有衣服穿。”

“那具體方法該如何呢?”

“到時候我來做這方面的安排吧,考成法的話也暫時先不取消,一步步減少對官員的強制任務安排,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去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

“好。”

大家也就沒什麼反對意見。

趙駿笑道:“如果確定完善了目標責任制,我希望這能成爲一種風氣,政制院應該帶頭簽署,從上到下,形成良好的規範,讓官員們更積極主動參與,我希望諸位也去想想,到時候大家今年應該完成哪些任務,明年又該解決哪些難題之類,甚至最好連官家都參與其中,這也能夠體現出一視同仁,也表面大家的決心。”

他又說道:“另外就是這種目標責任制以後應該廣泛推廣,不僅僅是朝廷、官府,還有國企、私企,比如施工單位,要確保項目工程的安全、快速、質量,一旦有任何問題,就必須追究責任。”

“還有就是.”

正準備繼續長篇大論,在這個方向做出要求的時候,會議室忽然出現了輕輕的敲門聲音。

政制院早上的常例會議一般是不允許打擾的,除非有緊急事情。

趙駿就停下發言,作爲會議主持人他扭過頭看向門口,大聲說道:“進來。”

“知院,緊急公文,從日本傳來。”

門外的值班官員小心翼翼地進來,把公文遞交到了趙駿手中,然後又倒退着走出去,把門關上。

趙駿接過公文,打開看了起來。

衆人就看着他,靜靜地等待着趙駿告知大家公文內容。 沒想到趙駿看了很久,足足有七八分鐘的時間。

就在大家等得不耐煩,有人想要開口詢問的時候,他忽然笑了起來,搖搖頭道:“這個陸朝還真是個人才。”

“漢龍,出什麼事了?”

晏殊問道。

趙駿笑道:“倭人想要收回佐渡金礦,寧海軍就跟倭人打起來了,一戰消滅了倭人二十多艘船隻,淹死了數百隻倭人。”

“開戰了嗎?”

衆人皺起眉頭,范仲淹問道:“會不會引起我們與日本的全面戰爭?”

“唔”

趙駿沉吟片刻,說道:“我個人認爲應該不會,日本沒那麼大的膽子與我們開戰,這一次教訓應該會讓他們認清楚我們與他們之間的差距。”

“聽說倭島那邊的士兵連武器甲冑都沒有,很多人用木棍做武器,這樣說起來,他們與我們的差距確實大。”

“就怕他們不識時務,以爲可以挑釁我們,到時候聚集大軍搞事就不好。”

“確實有這方面的擔憂,如今正是紙幣改革在即,就怕他們擾亂我們的貿易,阻斷金銀流入到我們大宋來。”

“是啊,雖然不是發小額紙幣,而是幾貫錢的中額紙幣,卻也需要大量的金銀作爲錨定物,只有能夠換到金銀,紙幣才值錢,一旦缺了金銀,這紙幣就不好發行了。”

衆人議論紛紛。

去年趙駿就確定了小額交易用銅錢和價值一貫錢的銀元,中額交易則用面值爲2,5,10貫的紙鈔,以緩解現在中額交易不便的問題。

這些年來對於紙幣朝廷都是比較謹慎的態度,包括交子到現在也只能用於大額交易。雖然大量外國銅礦流入,暫時解決缺錢荒,但銅幣交易起來,總歸是不便。

所以發行銀元和紙幣就是勢在必行的事情。

而要想發行銀元和紙幣,足夠的錨定物就是基礎。因此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可以說是整個大宋高層的利益,這一點是大家的共識。

聽到衆人的擔憂,趙駿笑道:“這倒是不怕,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都不是在日本內陸,而是在海邊,只要我們保持足夠的駐軍,保證自己的利益還是沒問題。”

他說着想到小日子那猖獗的勁,就又補償了一句道:“當然,也不能說絕對,這樣,再派鎮海軍去一趟,兩支艦隊不敢說能上岸消滅整個日本,但殺到他們平安京活捉他們的天皇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宋日全面戰爭肯定打不起來,所謂的全面戰爭就是大軍壓境,消滅整個日本國內的反抗軍隊,除掉他們的上層權貴,然後把倭人變成牛馬。

但可惜的是派個一兩支艦隊就已經是極限了。

排除掉航行可能遇到的諸如暴風之類的意外因素,最主要的還是後勤補給困難。

糧食、彈藥、衣物、藥品,以目前的能力,想要不走朝鮮半島進攻日本,那顯然是不太可能,除非現在海軍全是蒸汽動力。

不過進行一定規模的控制還是沒什麼問題,只要帶上足夠的彈藥和補給,有倭島內應帶路,打到平安京,活捉後冷泉天皇,想來也是一件較爲輕鬆的事情。

就如同後世五星天皇麥克阿瑟一樣。

因此趙駿也沒覺得小日子能翻得起什麼風浪,等到將來技術進一步增強,攻佔倭島的成本大幅度降低,就是全面拿下島國的時候。

“待會讓章郊召見日本使者,給他斥責一頓,然後驅逐出國,趕回日本,讓日本使者把我們的意思帶過去。”

趙駿最後說道。

章郊是以前國信所所長,官職名稱爲判國信所事,歸鴻臚寺置下,現任外交部尚書。

如今鴻臚寺、國信所、都亭西驛、禮賓院、懷遠驛、同文館等部門現在全都統一歸屬外交部,職權再也不像以前這樣多部門又混亂。

雖然由於周邊國際關係屬於朝貢體系,且來往的國家並不多,外交部無用武之地,目前也只是三級機構,權重不是很大。

但隨着以後國際交往加深,外交部的重要性也會越來越高。

就比如這次早在三月份,倭人就派了使者過來,正如趙駿所料的那樣,極盡諂媚,卑躬屈膝,對大宋極爲討好。

當時衆人都驚訝於趙駿對倭人分析得竟然如此準確,說他們如何就如何,簡直是諸葛亮再世。

唯有趙駿知道,其它民族他可以不深入研究,倭人他必定是要深入研究的,因此才能算準了倭人的本性,知道他們的心思。

因此面對日本的討好,大宋朝廷也沒有太過驚訝,派出外交部尚書給予正常待遇就行。

畢竟天朝上國,該有的禮數還是要有。

現在則趁着這個機會,就乾脆向日本使者發難,一邊斥責,一邊發兵,雙管齊下,大抵應該就能拿捏倭國了。

“嗯,那就這麼辦吧。”

晏殊點點頭,隨後又道:“話說回來,漢龍,你剛纔說那陸朝是怎麼回事?”

“這個人真是個人才。”

說起這個,趙駿笑道:“我們不是有大批軍械淘汰了嗎?有很多流入市場上,他是曹家的外甥,也是曹家在日本的管事,他利用曹家的能量搞到了不少我們淘汰的軍械,然後跑到日本國內去挑動他們的豪族勢力造反”

“這樣說來,這小子確實有趣。”

晏殊笑道。

“等會.”

趙駿忽然眼睛一亮道:“這小子何止有趣,何止是個人才,簡直TM的是個鬼才啊。我當了這麼多年正義凜然的知院,都快忘記了還有這手操作了。”

說着他又嘆息道:“唉,當慣了正人君子,反而就忘記了當初帶嚶是怎麼大缺大德的。”

衆人一時納悶,這又是在發什麼癲。

還是范仲淹反應快,說道:“你是想扶持日本國內豪族,挑動他們內亂吧。”

“老範聰明!”

趙駿樂地站起身道:“好了,該幹事了,走吧。”

“哈哈哈哈哈。”

大家就笑了起來。

會議結束。

衆人起身離開,開始今天的公務。

一個國家的命運,便在這場會議中決定。

這即是大國的強權,亦是小國的悲哀。

但對於日本這個國家來說,用什麼策略對付都不爲過。

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26章 玩遊戲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80章 所見,所聞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7章 晏殊迴歸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92章 析津城破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93章 解試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99章 瓶中人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33.第133章 報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50章 拗相公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93章 解試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85章 決戰前夕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
260.第256章 趙駿怒斥羣臣(加更一章)第389章 徐如林 急如火,范仲淹雷霆突襲160.第159章 法治的意義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第86章 執掌皇城司278.第274章 我有個新思路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31.第228章 宋遼主力相遇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164.第163章 這裡永遠是你的家218.第215章 攻守易形了145.第144章 不平靜的一夜第67章 你大宋配嗎?(第七更)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31章 西夏亡了,趙禎的快樂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97章 老範的幫助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452章 治國手段與衆人想拜師第333章 轉換思路,發明橡膠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13.第210章 元昊出征,老範洞悉第38章 自然資源的缺少121.第121章 太祖的子孫當不了皇帝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76.第174章 君主離線制第420章 黃河水清,李元昊死,天下大吉第26章 玩遊戲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167.第165章 公私合營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194.第192章 狡猾的對手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第62章 趙駿改變了官家(第二更)141.第140章 解試第七第80章 所見,所聞280.第276章 將門的多事之秋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265.第261章 CPU技術已然大成!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184.第182章 保不住了第47章 晏殊迴歸242.第238章 人心經不起試探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186.第184章 千金買馬骨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331章 大化學家趙禎第451章 規劃北平城,迴歸根本問題266.第262章 慶曆新政,正式改革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92章 析津城破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149.第148章 讓他們看看他們治下的大宋(二第93章 解試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1章 戰略部署,奪回燕雲第378章 生擒蕭孝穆第90章 與開封府的第一次衝突179.第177章 草菅人命第99章 瓶中人第434章 慶曆八年落幕,該提一提稅了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79章 上岸第一劍,先斬輔導員215.第212章 前面騎白馬的是元昊!306.第302章 釜底抽薪第329章 說曹操,曹操到173.第171章 開封來了個包黑子216.第213章 讓大宋屹立於世界之巔!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64章 你也不希望漢人淪爲奴才吧(第四更)128.第128章 夏竦的一招閒棋第399章 邁入大一統王朝第37章 科學體系的殘缺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133.第133章 報紙245.第241章 你就是東風第106章 不能再一個人孤獨地戰鬥170.第168章 景祐四年第50章 拗相公第316章 當令安南改朝換代第4章 趙禎老色皮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212.第209章 萬人相送180.第178章 配女兒骨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93章 解試163.第162章 離開前的規劃第385章 決戰前夕264.第260章 夏竦的抉擇第75章 我要當狀元!第340章 他們以爲朝廷是講道理的第374章 滅遼吞夏,東北百年大計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