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一卷書來照日月(下)

到了客廳,就見得方信迎接上來,說着:“哎呀,原來是嚴先生,快請上樓去。”

嚴敏卻是先一拱手,就欲跪下,說着:“拜見爵爺。”

朝廷法度,沒有功名者,見到六品官就要拜下,見到貴族更是如此,違者以不敬之罪,可杖五十,不知不覺之中,兩人身份已有非常大的懸殊了,真是世事無常。

方信連忙伸出手來相扶:“不敢不敢,嚴先生何必多禮,此間又無外人。”

有外人自然要真跪了,嚴敏聽了,心中不知作何而想,只得一笑,上得樓來,分了賓主坐了,嚴敏一邊打量,一邊就欠身把魯侯的意思說了。

方信這時,穿着一身月白色紗衣,沒有戴着金冠,但是那年輕的臉上,瞳仁之中,既顧盼生輝,黑幽幽又深不可測,舉動瀟灑飄逸,又不知其心思,雖含着笑,卻一點也沒有看出虛實來,聽完了,就笑的說:“魯侯之意,我也明白,下官真是惶恐,然長者有賜,不可不從,學生唯有跪謝----就如此回話吧!”

“那好,我就如此回去稟告侯爺!”早些日子,還能看得深淺,現在真正是溫潤如玉,卻又不動聲色,難以明之,外表看不出,再用靈眼,卻只見一片白光籠罩方信,裡面光明浩瀚磅礴,又隱隱有股紫氣上升,心中就是凜然。新年前見他一次,還沒有這氣像,還想着此子根基不穩,雖有富貴而不可長久。現在看來,卻已經根基深厚不見底了。

但是這事,卻無論怎麼樣羨慕不得,誰都知道能作書立傳,就可大得天地人之佑,但是世上又有幾人能如此洞察道統,得了真意?這不是投機取巧所能得到的。

“別慌,嚴先生何必焦急,現在天黑了。總不成連夜趕回去?那時,城門也關了,來來,就在府中住上一夜就可。”方信挽留着的說着。

嚴敏正想看看府中虛實,稍微推辭,就也受了。方信露出喜悅的神色,就立刻命人整治酒席,並且又笑地說着:“離宴還有些時光,不如我們就在亭前喝茶,如何,而且。還有兩位,也一起見見面?”

“煮茶論詩,一大快也,敢不從命?”嚴敏欣然應着。

當下,二人就穿堂過室。向後花園走去。就到了一處湖泊,這人工湖泊,有五畝見方,繞池遍栽各色樹木,又有走廊其上,中間設有一亭。亭皆用原木。

這時。夕陽還在,竹林、臥石、假山之類。淋浴在陽光中,盡得自然之意。在亭中,已經有兩人,上有一小几,一個童子正就着紅泥小爐烹茶。

從走廊而過,又見走廊兩側盡是爬藤,又有小花點綴在其中,真是香氣暗流。

到了亭中,就見二人起身拱手爲禮,方信就笑的說着:“嚴先生,給你介紹一下,這是鄒利興,從江府治下三春縣教諭。”

“這是本家府之內的教席白留,恩,兩位,這是魯侯府的嚴先生!”

這兩人,嚴敏都是知道。

首先是鄒利興,上次考進士失敗,就去補了三春縣教諭。

三春縣教諭是正九品,大楚立學,縣級就有學官,教諭管理縣中學子的學習,也是童生考試的主持,從屬禮部。

鄒利興是舉人,一府之中,少者六七縣,多者十數縣,因此補上這九品縣教諭並不難,這人教導學生細緻,誠懇認真,這幾年暗中評價不錯,可惜的是學官不易升遷,要想升上一品到府中當正七品府學正,沒有二十年,不用想了,這是誰也沒有辦法的事情。

至於白留,今年三十四歲,李睿沒有發家前的鄰居,和李睿關係不錯,半師半友,卻一直沒有中得秀才,李睿因此記得他地恩情,自中舉之後就開始照顧,現在掛着李睿長子李凝文的啓蒙師傅的名義,而受禮遇,但是今年秀才郡試,很有希望,不但是他文章火候考取秀才已經足夠,而且也是受了李府的恩澤的原因

這些人事,都有記錄檔案,嚴敏是從江府主持人,自然知道,李睿這人,直到現在,對君忠,對母孝,對師恭,對同僚友,對屬下威而仁,對友義,竟然是知行合一,找不出半點毛病來,真要,也就是遣僕經商,稍有愛財之嫌。

當下,人人見禮,四人就各自坐下,這時,早有童子煮茶完畢,端上茶來,嚴敏端起細細品評,只覺入口雖有清香,但是火候禮節,到底不及魯府----說的也是,要真貴族,處處細節都見奢侈學問,非三代以上不可。

當下諸人,迎着池塘清風,就着水氣,一時間大爽,淡淡地茶香飄蕩在空間中,再論得詩文,連嚴敏都一時間有些恍惚,竟似塵念消沉,不過,他立刻醒了過來,就聽見鄒利興說着:“當日,李兄中進士,我還有些不服氣,現在讀了這本仁禮之論,卻再也難興嫉妒之情了,真是聞君一言,勝讀十年書啊!”

“是啊,讀來感慨不己,大人叫我授其子,我私下卻經常冷汗而出,惟恐誤人子弟,那就真正是罪過了。”白留一身儒衣,說着,他這幾年,生活改善了,但是格局反而沒有當年苦讀時大了,這也是一得一失。

鄒利興又說着:“聽嚴先生說,那就不必再去買下印書坊了?”

“印書坊還是有買的,不過既然侯爺願印一萬,我就印上一千好了。”方信淡淡的笑的說着,其實這本仁禮之論,還不能說是開大道,只是窮盡了“仁”“禮”二字,並且進行辨證。指明這兩者,一陰一陽,不可分離,若是分離,就非儒家聖賢正統之說。

而且,方信着重提出,人就要先立人道根基,對天地鬼神,先不論。這不是狹窄,反而是方信純粹道統,紮實根基之說,畢竟天地人,任何一個都有莫測之道,一下子想全部包容。只是博而不精,反而誤了大道,折了根基,所以仁禮之說中,不論天地人,只道一個“善之所向。人生無悔”。

“天地之氣,集散無常、流轉百域,然持人道居其間,俯仰之間,天地蒼茫。人事轉眼已爲陳跡。不能不以之興其敬畏,然死生雖可言大,功業雖有沉浮,持道而行,終其九死其猶未悔,尚不足讓君子畏也!”---這句話實是得了“無悔”。就得了人道之最高之意。

意思就是。世界之大,萬物之多。社會之宏大,一人就如渺小的塵土,那我們推行善道正道,肯定會遇到困難,又怎麼樣來對待這個問題呢?

回答,也就是無論遇到什麼,無論功業有沒有成,都是九死而不悔,這就是人道積極上進的最大原動力,也是所謂地浩然正氣地本質,至大至剛,充滿宇宙,等於開出了儒家真正修煉上的入手道路。

就是因爲點出這條,纔可以稱得上是推演到儒家本意上的顛峰,論純粹,已是儒家之至道了,但是還沒有繼往開來,如果僅僅侷限於這個,就只是繼了儒家真道統。

所以,書成之日,一下子只獲得了一千份功德,頓時就使玉如意達到了一千五百份功德的數目,打開第八顆星辰,已經有餘,而且,隨着影響擴大,還可以不斷增加功德,折算下來,竟然高達主位面一天十份功德,超過了目前所有功德數!

而且,方信查看過了,書一成,自己家地陰德數,數目龐大到連方信自己也咋舌地地步,如果沒有什麼大折損的話,這世界的李家,至少七代之內,不用擔心氣數上的問題了。

不過,要想開道,還必須先補全儒家道統,下一篇,方信已經想好了,就是“入華夏者華夏,出華夏者四夷,然者,教者仁也,化者禮也,教而不化,失禮而罪,化而不教,失禮而虐”!

這就是對待外族和百姓,特別是對待外族地態度,在地球上,原本儒家,是教而不化,特別是唐朝李世民的政策,導致了技術和學問向異族傳播,又沒有納入統一地秩序中,結果反而是武裝了異族,導致他們迅速強盛,並且確定了以後胡人入鼎中原地根基。

因此,入華夏者華夏,出華夏者四夷,自然是對的,也最大程度地具備覆蓋一切種族和國家地器量,但是,“教”是必須,更必須“化”,教而不化,就要成爲大罪孽,而化而不教,又顯的太過暴虐了,這就解決了儒家文化對外擴張的問題,也從理論上解決了封建國家對外族的問題----這個不單是繼承了,而在正本清源的基礎上,繼往開來,解決了儒家生命力的問題----這就更是千秋功德了!

不過,凡事有個過程,第一篇就足夠自己聲名而起,奠定了在這世界士林界地地位,這如美酒一樣,越是沉澱越見香醇,所以這第二篇,不必着急,就聽見鄒利興問着:“李兄,你不但文章好,經學深,詩篇也好,可有什麼詩詞作來?”

嚴敏也記得了當日兩篇,精神一震,說着:“的確如此,還真要記得一篇新詩新詞回去,大人也不必賀禮了,就拿此來回禮,我相信侯爺會非常高

方信也自一下,這時,說來話來,就見得黃昏已落,月光已出,一叢竹林之前,隱見林中有女子閃過,穿着綠裙,知道是艾貝爾,當下就笑着:“是作了一詞,記途中某女所作,一夜風流啊,不太對景,不過也可說說了。”

當下吟着:“春山煙欲收,天淡稀星小。殘月瞼邊明,別淚臨清曉。語已多,情未了。回首猶重道。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

此首寫別情。上片別時景,下片別時情。起寫煙收星小,是黎明景色。“殘月”兩句,寫曉景尤真切。殘月映臉,別淚晶瑩,並當時人之愁情,都已寫出。換頭,記別時言語,悱惻溫厚。着末,揭出別後難忘之情,以虛處芳草之綠,而聯想人羅裙之綠,設想似疑,而情則極摯。

三人聽了,頓時喊好,嘆着:“果是少年風流人物!”

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49章 初賽(二)第213章 感覺(上)第149章 或許天真(下)第59章 決賽(四)第20章 回來(下)第170章 協議(下)第59章 決賽(三)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237章 春雨劍(下)第145章 憑證(下)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15章 雲夢湖白帝樓(上)第140章 輕易(下)第75章 契約(上)第140章 輕易(上)第162章 加爵(下)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56章 回家(上)第122章 毒氣(下)第25章 出名(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下)第20章 回來(上)第7章 宴會(下)第153章 見女(下)第230章 染血的王冠(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13章 感覺(上)第9章 劍術(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96章 異心(下)第44章 功德和迴歸(上)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下)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86章 殿試(上)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120章 阿修羅福德(上)第24章 加入(下)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上)第179章 太空(四)第245章 文香教(下)第219章 相見(下)第172章 預備(上)第231章 風波(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201章 鄉村(下)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223章 春風(下)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77章 炎黃貴胄(下)第39章 后土(下)第149章 或許天真(上)第28章 又十年(上)第192章 好雨知時節(上)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217章 顯形(上)第190章 水神(二)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上)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22章 比劍(上)第250章 夜宮(下)第220章 清洗(下)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16章 事變(下)第196章 異心(上)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155章 暫住(上)第121章 賭博(上)第39章 后土(下)第134章 毀滅之初(下)第123章 奪船(上)第13章 過去(下)第180章 吉穴(下)第68章 胡家(上)第120章 完善(上)第126章 海戰(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110章 飛昇(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下)第243章 半日(上)第217章 顯形(下)第37章 暗箭(上)第32章 魔法(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14章 回家(上)第167章 今成蛟(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9章 三騎衝陣(上)第128章 判決(下)第141章 大師(上)
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183章 新年賀(上)第49章 初賽(二)第213章 感覺(上)第149章 或許天真(下)第59章 決賽(四)第20章 回來(下)第170章 協議(下)第59章 決賽(三)第143章 魔法專業選擇(下)第237章 春雨劍(下)第145章 憑證(下)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15章 雲夢湖白帝樓(上)第140章 輕易(下)第75章 契約(上)第140章 輕易(上)第162章 加爵(下)第236章 憶往昔(下)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下)第123章 奪船(下)第56章 回家(上)第122章 毒氣(下)第25章 出名(下)第235章 父子君臣(下)第20章 回來(上)第7章 宴會(下)第153章 見女(下)第230章 染血的王冠(下)第122章 毒氣(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下)第188章 神火和離開(上)第213章 感覺(上)第9章 劍術(下)第205章 功德如雨(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96章 異心(下)第44章 功德和迴歸(上)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下)第77章 炎黃貴胄(上)第86章 殿試(上)第252章 不患寡而患不均(上)第120章 阿修羅福德(上)第24章 加入(下)第245章 文香教(上)第227章 衝營(下)第166章 殺蠻授職令(上)第179章 太空(四)第245章 文香教(下)第219章 相見(下)第172章 預備(上)第231章 風波(下)第176章 冠禮(下)第237章 春雨劍(上)第201章 鄉村(下)第18章 見習騎士(下)第223章 春風(下)第100章 封爵借運(上)第77章 炎黃貴胄(下)第39章 后土(下)第149章 或許天真(上)第28章 又十年(上)第192章 好雨知時節(上)第29章 黑暗莊園(下)第217章 顯形(上)第190章 水神(二)第197章 我爲天地人(上)第112章 新天地(上)第22章 比劍(上)第250章 夜宮(下)第220章 清洗(下)第119章 新的道路(上)第16章 事變(下)第196章 異心(上)第54章 因愛而信(下)第155章 暫住(上)第121章 賭博(上)第39章 后土(下)第134章 毀滅之初(下)第123章 奪船(上)第13章 過去(下)第180章 吉穴(下)第68章 胡家(上)第120章 完善(上)第126章 海戰(上)第26章 行事盡在無悔(下)第110章 飛昇(上)第210章 時光(下)第175章 反客爲主(下)第243章 半日(上)第217章 顯形(下)第37章 暗箭(上)第32章 魔法(上)第204章 殺賊(上)第14章 回家(上)第167章 今成蛟(上)第164章 再策羣寇起(上)第19章 三騎衝陣(上)第128章 判決(下)第141章 大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