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百家入玄

道衍九人登上了將臺,拜見了兩位大人,見臺上擺着九張椅子,一字排開。劉思茅擺手道:“坐。”“謝大人!”九人謝過,各尋位子坐下。

劉思茅面前几案上放着五份書卷,他輕輕拂過,笑道:“你們九人,有五人是參加兩邊的考校,現在你們文試書卷就在我面前,我還沒看過,你們要不要在各自闡述一下,拾遺補漏啊?”五人相視一笑,卓越拱手道:“大人,在下自認已經全部闡明,不需補漏。我想,這四位也是這般意思。”

“哈哈!好,很自信嘛!許刺史,你我一同看看這五份謀略如何?”劉思茅開懷大笑,對一旁的許定道。許定一笑,道:“正有此意。”兩人展開文卷,細細閱讀起來。

兩位大人在上面閱讀文卷,下面九人也就小聲說着話。

道衍湊近卓越,笑問道:“百家弟子從不曾在我國爲官,爲何三位竟然前來?”卓越笑答:“我們三人本來從齊國結伴前往秦國,路上接到消息,大玄道門棄國。大玄皇帝廣下求賢詔書,便前來一試,看看大玄可有革新之兆。”

“哦?革新?不知你所說的革新是指什麼?”道衍二人正在說話,忽然一個身影出現在他們身邊,兩人一看,就見許定不知何時來到了他們身邊,竟沒有被他們發現,這位刺史也不是等閒之輩啊。

道衍和卓越連忙行禮道:“大人。”許定擺了擺手,道:“不必拘禮,本官專攻民政,對軍法謀略並不通曉,看着眼暈。聽見你們談論,便過來聊一聊。卓越,本官聽聞你們齊國學子敢於面難君王,不知是否屬實啊?”“確實如此。我大齊學風如此,言論自由,只要言之有物,就算是當朝指責君王也不犯法。當然,若是故意犯上,那就另當別論了。”

“哦,原來如此,大齊不愧是百家興盛之地啊!”許定笑了笑,道,“既如此,你跟本官說說,你剛纔說的革新是什麼意思?”卓越笑道:“此言是在下在齊國學宮中百家論政之時聽來,大人要聽,在下就說一說。”“但言無妨,我玄國也不會因言定罪。”許定淡笑道。

“百家論政之時,評定三國政事。言秦國嚴刑峻法,民衆爭先,違法敬法。齊國仁政治國,佐以刑法,民衆敬服王化。兩國都經歷了百家齊鳴,革故鼎新,不必多言。唯有玄國,立國數千載,以道門治國,無爲而治,愚民心智,不立國法,仍是氏族人治,雖則國力雄厚,但是進取不足,國民骨子裡缺少對大道民心的認知,敬鬼神,不敬國法。長此以往,若是太平年間尚可平順國家,但是一逢亂世,立刻弊端多多,內憂外患。”

寥寥數語,卓越越說越投入,一旁的幾人也都圍了過來,許定撫須凝神聽他講。

“如今天下承平日久,三國中道門俱都離去,神佛不再插手國計民生,齊、秦兩國國內都有外拓之心,厲兵秣馬,摩拳擦掌,只怕亂局將起。恰逢玄國內部道門離去,國人動盪,信念面臨考驗。如今正是新觀念和舊觀念衝撞之時。是繼續因循守舊,行無爲之治,還是引百家入朝,打開民智,正處在一個岔路口。”

“依在下之見,若是以循守舊,不能說玄國就此衰弱,但是在另外兩國銳意進取之時,必將矛頭指向玄國。到時,只怕國勢動盪,難免要吃些虧。再加上秦國乃是常設士卒,舉國養兵,訓練有素,令行禁止。士卒戰力極其強悍,一旦出動,當真是勢如雷霆。這一點,大人身居邊關刺史,當明瞭。”

許定點頭道:“確實如此,秦軍戰力實在強悍,士卒人人敢死,個個爭先!加上軍中士卒全部練氣,無論是戰陣還是單兵實力,都不是我軍可比。”

“卓兄言之有理,我兵家研習兵事,對秦軍最是推崇。”王峰插嘴道,“而齊國乃是實行農兵一體,將鄉村民戶加以編制,十家爲一保,民戶家有兩丁以上抽一丁爲保丁,農閒時集中,接受軍事訓練。戰時爲兵,閒時爲民。雖然極少設立常役士卒,但是也是加以訓練,兵力也是不弱,而且大大減少養兵開支。”

卓越笑道:“在這方面,王家兄弟是行家,就請王兄點評一下玄國兵力。”

王峰笑道:“卻之不恭。玄國雖然號稱有帶甲之士數百萬,但是這數百萬士卒良莠不齊。軍中精銳乃是世族貴胄的世家子弟,其餘全都是不通兵戰的庶民百姓。也只有世家子弟裝備精良,常學兵事,擔任軍中統率。但是這一部分加起來,滿打滿算也不過是數十衆,頂天數百衆。齊、秦兩國在軍中推行兵家之學,佐以百家學術,隨時都可以拿出成千上萬率軍之將!”

“試想,若是三軍混戰,玄國軍隊主帥被殺,沒有統一號令,軍隊會如何?必然是潰軍萬里!兵卒越多,潰敗越快!但是齊、秦兩國出兵,帥下有將,將下有副將,副將之下有校,校下有尉,層層而下!就算是三軍混亂,哪怕是小到一隊一伍的隊長、伍長也都能掌握基本的形勢,作出判斷,迅速收攏士卒,哪怕失敗,也不會出現潰敗。我敢斷言,三國同出百萬大軍,同樣失敗條件下,百萬軍卒離散。秦國三日可聚集所有存兵,整軍再戰。齊國次之,也只需五至十日,敢問大人,玄國需幾日?”

許定聞言,眉頭緊皺,訥訥不能言。此時,劉思茅也放下了文卷,聽到王峰所問,凝重道:“本帥雖從未率領過百萬之衆,但是也和秦國打過幾仗。最大的一次,兩軍都是十萬,勢均力敵,鏖戰數日,兵士分散。但是休戰之後,秦軍一日後全部歸營,五日後便重新進攻,而我軍在第五日卻只有三萬人,被打的大敗虧輸!若不是軍中有衆多修行道術的世家子弟,只怕早就全軍覆沒了。直到回關旬月之後,敗兵逃卒才全部歸來。”

“試問大帥,這只是十萬人,若是百萬人又當如何?”王峰似乎並不放過劉思茅,咄咄逼問。劉思茅長嘆一聲,道:“百萬,只怕我軍就算是一年也無法收攏。”

此言一出,講臺上都沉默了。過了半晌,道衍難以置信的問劉思茅:“大帥,我,我玄國軍隊竟如此之差?”劉思茅嘆息道:“據本帥所知,在秦皇帝嬴政即位之前,三國軍事皆是我玄國如此樣。自從嬴政即位,橫掃六國,大肆任用法家、兵家弟子,軍力強橫無比!而齊國也是在與秦國邊境摩擦中大敗虧輸,改革兵制,歷時百年,終於大成!”

許定一躬到地,道:“三位博學多才,本官願意舉薦於陛下,請三位入京理事!”卓越趕忙站起身道:“萬萬不可!我們三人高談闊論尚可,若論實際,不過是中人之才,難處一國大事。就算是一城一縣,我們也不敢妄加改制!”王峰、王源也是連連推辭。

一直沉默的徐黎忽然開口道:“你們三人有自知之明,將來也必然是能官賢吏。”此言一出,可以說是十分不講究說話藝術,就好像是師長點評一樣。卓越愣了一下,拱手道:“徐兄所言甚是,只是不知徐兄對自己評價如何?”可以想見,卓越心中也是不喜的,覺得徐黎此人實在桀驁。

徐黎依舊面無表情,淡淡道:“我若爲庶民,仗劍江湖,縱橫來去。我若爲將,決勝兩軍之前,斬將立功。我若爲帥,可決千里局勢,統率三十萬軍。我若爲官,一縣之地,井井有條,民生安樂。”衆人無言,雖不知道他說的是否準確,但是看他一本正經,顯然這就是他對自己的評價,善武事,知文事,倒也中肯。

眼見得氣氛有些冷,道衍笑道:“四位都是大才,我們兄弟五人卻是不如了,以後若是能爲同僚,還請多多關照!”他身後的四個兄弟也是笑着說着客套話,將氣氛緩和了許多。

劉思茅笑道:“好了,你們九個都有本事。徐黎、卓越、王峰、王源、道衍五人文武雙全,有勇有謀。孫侯、朱鵬、沙淵、白龍四人武藝超羣,你們且在城中等候幾日,本帥這就飛劍傳書於國都,將你們詳情奏報陛下,看陛下定奪!”

“謝大帥!”九人起身謝禮,許定道:“陳道衍五人乃是本地人,本官就不安排了。你們四人就住在城中驛館,一應開銷,刺史府承擔。你們九個都是年輕人,回去之後,要多多走動。”

“那是自然,我們兄弟還要向四位賢才請教呢!”道衍笑道,引得衆人都是一陣大笑,只有徐黎依然是板着一張臉,似乎天生不會笑一般。

陽谷城選拔賢才之事,一直持續了好幾天,而在大玄都城,一場風暴似乎也將要到來。大玄皇帝張晟舉國招賢,原先的寒門庶民有了當官途徑,這就傷害到了世族利益。勳貴舊族已經在謀劃上諫之事,而就在此時,張晟宣佈打開國門,迎齊、秦兩國士子入玄,要革新玄國故政,這一下可是舉國動盪,風雨欲來。

第4章 徐縉收五木,麟王入妖庭第88章 通天河會妖(下)第5章 天地殺劫到,十烏戮夸父第68章 聖嬰擄聖僧(下)第61章 龍宮探寶第19章 大聖拜師第10章 明王崩裂,都天神煞第27章 阪泉之戰,始第2章 犯我人族者,必殺之!第63章 井下救國王(下)第37章 見三妖第24章 寒潭玄蛟第111章 大鬧碧波潭(一)第60章 烏雞國秘事第6章 后羿射九日,姮娥奔月去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58章 寶林寺折辱玄奘第92章 神佛遭殃(上)第58章 猴王得真傳第10章 朝歌行,太任教孫第41章 四聖試禪心(中)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12章 玄奘入長安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55章 公明出山:擒黃龍,打五仙第16章 大周兩分,西方化佛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18章 排兵佈陣,軒轅再遇險第77章 脫身離黑水,又逢三妖仙第91章 獨角兕大王第2章 黑蛟渡劫,激戰羽蛇第34章 移山狂獅第46章 兵鋒至西岐,四天王顯威第150章 布金禪寺第18章 太保救玄奘第123章 孫大聖喬裝入妖洞第14章 探訪鳳領第5章 根基第44章 五莊觀,人蔘果第2章 塗山娶妻,劍指鼎湖第13章 亂象顯端倪第9章 帝辛治世,姬考得刀第9章 誅瘟獸,神農重傷;救情郎,赤練;第9章 黑龍罹難,龍宮聚將第13章 十二金人第55章 佛門駐秦,石猴求道第91章 萬仙陣,闡教內亂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3章 鬥劍第13章 亂象顯端倪第46章 屍魔三戲玄奘(上)第152章 神秘的外來者第95章 紫霄閒談,袁洪斬屍第40章 過五關(中)第40章 四聖試禪心(上)第39章 過五關(上)第38章 立足寶林第100章 毒敵山惡鬥蠍女第15章 西行人第47章 秦興第3章 招賢擂臺第13章 魂遊女媧宮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30章 繡樓中,初會面第41章 四聖試禪心(中)第27章 守山大神(中)第42章 四聖試禪心(下)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24章 決戰,蚩尤末路第39章 悟淨皈依第85章 穿雲關大戰第12章 抗擊妖族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35章 顓頊斬共工,刑天戰天帝第18章 排兵佈陣,軒轅再遇險第28章 守山大神(下)第23章 顯手段,姬考定岐山(下)第107章 見魔,上路第43章 水簾洞密談第73章 孔宣兵阻金雞嶺抱歉第20章 修行女媧宮第81章 鬥法(上)第146章 九靈元聖第18章 妖妃造炮烙,姬考憤離京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27章 南天門,哪吒打龍第85章 穿雲關大戰第8章 商籤封神榜,人祖墮凡塵第1章 大禹出世,奉命治水第33章 玄囂繼位,五帝傳承第55章 蓮花洞鬥魔(上)第67章 妖師,大聖第11章 應追風第89章 妖心易懂,人心難測請假道歉第97章 朝歌亂第14章 冀州戰,西伯文書止刀兵第2章 玉帝斬鯤鵬,兵發花果山第66章 文殊降獅猁
第4章 徐縉收五木,麟王入妖庭第88章 通天河會妖(下)第5章 天地殺劫到,十烏戮夸父第68章 聖嬰擄聖僧(下)第61章 龍宮探寶第19章 大聖拜師第10章 明王崩裂,都天神煞第27章 阪泉之戰,始第2章 犯我人族者,必殺之!第63章 井下救國王(下)第37章 見三妖第24章 寒潭玄蛟第111章 大鬧碧波潭(一)第60章 烏雞國秘事第6章 后羿射九日,姮娥奔月去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58章 寶林寺折辱玄奘第92章 神佛遭殃(上)第58章 猴王得真傳第10章 朝歌行,太任教孫第41章 四聖試禪心(中)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12章 玄奘入長安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55章 公明出山:擒黃龍,打五仙第16章 大周兩分,西方化佛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18章 排兵佈陣,軒轅再遇險第77章 脫身離黑水,又逢三妖仙第91章 獨角兕大王第2章 黑蛟渡劫,激戰羽蛇第34章 移山狂獅第46章 兵鋒至西岐,四天王顯威第150章 布金禪寺第18章 太保救玄奘第123章 孫大聖喬裝入妖洞第14章 探訪鳳領第5章 根基第44章 五莊觀,人蔘果第2章 塗山娶妻,劍指鼎湖第13章 亂象顯端倪第9章 帝辛治世,姬考得刀第9章 誅瘟獸,神農重傷;救情郎,赤練;第9章 黑龍罹難,龍宮聚將第13章 十二金人第55章 佛門駐秦,石猴求道第91章 萬仙陣,闡教內亂第138章 白鹿、妖狐第3章 鬥劍第13章 亂象顯端倪第46章 屍魔三戲玄奘(上)第152章 神秘的外來者第95章 紫霄閒談,袁洪斬屍第40章 過五關(中)第40章 四聖試禪心(上)第39章 過五關(上)第38章 立足寶林第100章 毒敵山惡鬥蠍女第15章 西行人第47章 秦興第3章 招賢擂臺第13章 魂遊女媧宮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30章 繡樓中,初會面第41章 四聖試禪心(中)第27章 守山大神(中)第42章 四聖試禪心(下)第24章 火燒觀音院,熊羆盜袈裟第24章 決戰,蚩尤末路第39章 悟淨皈依第85章 穿雲關大戰第12章 抗擊妖族第21章 度修羅,敗走背陰第35章 顓頊斬共工,刑天戰天帝第18章 排兵佈陣,軒轅再遇險第28章 守山大神(下)第23章 顯手段,姬考定岐山(下)第107章 見魔,上路第43章 水簾洞密談第73章 孔宣兵阻金雞嶺抱歉第20章 修行女媧宮第81章 鬥法(上)第146章 九靈元聖第18章 妖妃造炮烙,姬考憤離京第57章 五莊觀,三星洞第27章 南天門,哪吒打龍第85章 穿雲關大戰第8章 商籤封神榜,人祖墮凡塵第1章 大禹出世,奉命治水第33章 玄囂繼位,五帝傳承第55章 蓮花洞鬥魔(上)第67章 妖師,大聖第11章 應追風第89章 妖心易懂,人心難測請假道歉第97章 朝歌亂第14章 冀州戰,西伯文書止刀兵第2章 玉帝斬鯤鵬,兵發花果山第66章 文殊降獅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