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胸有成竹

bookmark

黃峙博回到志願軍司令部的時候,前線送來好消息,第四十七集團軍從祖江裡出發,渡過臨川江,在江華東面登陸,完成了對開城的戰略迂迴。

戰爭爆發前,祖江裡沒有跨江大橋,無法到達臨川江南岸。

聯軍打下開城後,爲了加大物資運輸量,特別是在八月份,中國海軍的潛艇集中在黃海東部活動,對聯軍的運輸船隊構成了極大威脅,聯軍不得不加大陸路的運輸量,所以在臨川江上架設了多座浮橋與舟橋。因爲有直通開城的公路,而且離開城僅十多公里,所以祖江裡成爲臨川江上最重要的渡河地點之一。

第四十七集團軍打過來的時候,聯軍就拆掉了臨川江上的浮橋。

這沒有難倒第四十七集團軍,打下祖江裡之後,在臨川江上架設了三座浮橋,突擊部隊在一個晚上就渡過了臨川江,攻入韓國境內。

如果說第五十四集團軍只是在衙洞磨時間的話,那麼第四十七集團軍就打在了聯軍的要害上。從江華向東南推進大約二十公里就是大首爾地區,而且其間沒有任何可以駐守的城鎮與軍事要塞。

更重要的是,第四十七集團軍完全可以派遣野戰部隊包抄衙洞,切斷衙洞與首爾的地面交通,協助第五十四集團軍合圍衙洞。如果志願軍再打下衙洞,等於完全洞穿了聯軍在首爾北面的防線。

情況很危機,可是聯軍卻無兵可派。

博茨曼已經從第一裝甲師抽調了三個營,而第一裝甲師總共只有九個戰鬥營,第二裝甲師也只有九個戰鬥營。如果繼續抽調部隊,兩個美軍師在拿到主戰裝備後也沒有足夠的實力發動一場像樣的進攻。聯軍能否打贏這場戰爭,不在於能否把志願軍擋在首爾之外,而是能否再次打過三八線。此外,韓國的軍事產能已到極限,無法爲美軍提供更多的主戰裝備,也就無法武裝美軍部隊。

一時之間,博茨曼也沒有立即做出決定。

必須承認,這是一個非常正確的決定,因爲從祖江裡渡江的志願軍並不多,加起來也就只有一個旅的兵力。

更重要的是,開城戰役進入到了最後階段,志願軍不可能派遣重兵南下。

當時,志願軍確實把主力放在了開城。

打到十一月二日,仍然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城區在韓軍控制之中,其中包括了至關重要的火車站。

可以說,只要火車站還在韓軍手上,志願軍就得加把勁。

黃峙博回來後,給開城的前線部隊再次強調了時間的緊迫性,即務必在十一月四日之前拿下開城。

不過,黃峙博沒有耽擱時間,當天就對戰線上的軍事部署做了調整。

第六十五集團軍仍然守衛東線,已經獲得了補充兵員,正在陸續接收主戰裝備的第二十四集團軍南下前往城北里與伊川,負責守衛中部戰線,第三十九集團軍開赴沙裡院,準備在打下開城後替換下四個主力集團軍。

這番部署,表明黃峙博已經在着手準備防禦戰了。

只是,他的部署,讓很多參謀都看不懂。

按照他的安排,如果能夠按時打下開城,志願軍在三八線兩端將形成突出部,中部防線往後壓了大約五十公里。雖然這麼做,能夠確保中部防線無憂,因爲聯軍要想從中路取得突破的話,肯定會遭到東西兩端志願軍的夾擊,聯軍不得不動用重兵守衛兩翼防線,很難把主力集中到正面戰場上。

問題是,這麼一來,東西兩端就很容易遭到攻擊了。

在戚凱威看來,聯軍不見得會攻打開城,畢竟這座如同軍事要塞般的城市不是那麼容易攻佔的。在只打韓軍的情況下,志願軍都得花上一週才能打下來。換成志願軍來守,美軍恐怕得花更多的時間。在只有兩個主力師的情況下,美軍不大可能把寶貴的兵力放在這裡,畢竟就算打下了開城,聯軍也會喪失縱深突破的機會,不得不與志願軍打一場消耗戰,從而失去扭轉戰局的機會。

如果他是聯軍指揮官,就會把兵力放在東線,在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防線上打開突破口。

可以說,這幾乎是必然的事情。

第六十五集團軍參戰後一直沒有得到休整,雖然在兩次戰役結束後,都獲得了補充兵力與武器裝備,但是用一個只有兩萬餘名官兵的集團軍守衛長達一百五十公里的戰線,肯定有點勉爲其難。

wωω● тt kán● ¢ 〇

只要聯軍把兵力集中到東線上,第六十五集團軍就守不住。

要是讓聯軍在東線取得突破,即便能夠退守元山,志願軍的總體戰略也會受到影響,比如第三次戰役就得放在東線打,而不能以攻佔首爾爲目的。

作爲參謀,戚凱威必須盡到職責,即提出質疑與建議。

“我們不能輕視敵人,也不能高估敵人。”黃峙博似乎猜到戚凱威心裡有疑問。“聯軍肯定會在東線發動進攻,只不過動用的絕對不是主力。”

“讓韓軍反攻?”戚凱威顯得更驚訝了。

要是韓軍打得過第六十五集團軍,就不會一路退到三八線以南,在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重壓下喘不過氣來。

“當然不是,是美軍。”

戚凱威一愣,似乎沒有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除了第一裝甲師與第二裝甲師,美國還增派了兩個國民警衛隊師,而且是完全按照陸軍步兵師標準組建的國民警衛隊師。”黃峙博笑了笑,說道,“這兩個師跟隨運送裝備的船隊過來,預計將跟第一裝甲師、第二裝甲師一同發起進攻。除此之外,美軍還在重建第二步兵師與第七步兵師,預計能在本月下旬形成戰鬥力。”

“這樣的話,就有六個美軍師了。”

“目前是四個,而不是六個。”

戚凱威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沒再提出疑問。

“如果我是博茨曼,就會利用這個機會。說得簡單點,我是故意露出破綻,讓博茨曼把部分兵力放到東線上去。”黃峙博稍微停頓了一下,說道,“按照志願軍現在的部署,聯軍在中線發起進攻的可能性非常小,就算博茨曼倒行逆施,把主力放在中部戰線上,我們也能讓他輸得一乾二淨。關鍵是,博茨曼會不會按照我的想法打,即動用兩個國民警衛隊師在東線佯攻,讓兩個裝甲師在西線發起總攻。”

戚凱威思索了一陣,說道:“如果我是博茨曼,就會這麼做。”

“可惜的是,你不是博茨曼。”黃峙博看了戚凱威一眼,說道,“到目前爲止,我還沒有找出博茨曼的明顯缺點,或者說他還沒有獲得表現機會,所以我們不能判斷他是不是名副其實。如果不是,那自然再好不過,等我們發動第三次戰役,這場戰爭就結束了。如果是,我們就得有所提防。”

“怎麼提防?”

“如果博茨曼識破了我的安排,把主力全部集中到西線,你該怎麼辦?”

“爲什麼不是東線?”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今非昔比,就算聯軍能在東線取得縱深突破,又能怎麼樣?要知道,按照我的部署,二十四軍隨時能夠馳援,在六十五軍後方部署第二道防線。此外,撤下來的四個集團軍在後方休整,緊急情況下能向東運動,堵住聯軍的突破口。再退一步,就算丟掉了元山,聯軍也只能北上或者西進。在西線取得突破之前,聯軍北上等於找死,而西進得面對我們的數個集團軍。在失去了戰役突然性之後,聯軍強行西進,必然遭到重創。除非博茨曼蠢到家了,不然他不會把東線當成主戰場。”

戚凱威笑了笑,知道說不過黃峙博。

“很明顯,博茨曼必然以西線爲重點,關鍵就是他在這裡投入多少兵力。”

“如果是四個美軍師的話,恐怕我們守不住開城。”

“爲什麼要守?”

戚凱威一愣,似乎沒有明白黃峙博的意思。

“從戰略上講,我們有兩個選擇,一是在擋住聯軍的反擊後與聯軍簽署停戰協議,二是在第三次戰役打下首爾後迫使聯軍與我們簽署停戰協議。作爲軍人,我會選擇後者,但是需要讓更多的將士流血犧牲。如果可以的話,我們應該努力爭取前一種結果,讓聯軍在三八線上與我們停戰。”

“這……”

“所以,我們得在開城與聯軍決戰,而取勝的王道不是防守,而是進攻。”

“總司令,你的意思是……”

“跟聯軍打一場對攻戰,利用開城的防禦體系,加上相對平坦的地形條件,讓裝甲力量決定勝負。”

“可是,我們沒有多少裝甲力量。”戚凱威遲疑了一下,說道,“目前,只有三十九軍勉強算得上恢復了戰鬥力,其他幾個集團軍的狀況都很糟糕,不但沒有足夠的兵員,還沒有足夠的主戰裝備,怎麼與聯軍打裝甲會戰?”

黃峙博笑了笑,說道:“放心,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

“解決了?”

“陸總親口保證,從其他主力部隊抽調主戰裝備給我們,而且從武警調動一些裝甲部隊的官兵過來。一切順利的話,十一月五日之前,我們至少能夠獲得四個裝甲旅,足以讓四個集團軍恢復進攻能力。”

戚凱威暗自一驚,原來黃峙博早就胸有成竹了。

第78章 兩強標準第7章 不測風雲第9章 做徹底第44章 歷史使命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8章 雙輸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3章 繼續打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6章 幽靈墜落第180章 歸宿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47章 金蟬脫殼第90章 突發奇想第80章 援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9章 伏擊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1章 一鍋端第14章 掃帚星第29章 選將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77章 誘餌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76章 硬碰硬第36章 破例第236章 消耗戰第32章 成果第75章 真真假假第74章 迴歸第16章 強渡第87章 積極爭取第49章 拋開幻想第41章 標杆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章 導彈攻擊第99章 故技重演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7章 關聯性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253章 謀略家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97章 長遠考慮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1章 慘敗第7章 太空戰第70章 分道揚鑣第45章 關鍵情報第56章 快馬加鞭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5章 宣戰第65章 完勝之途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79章 立場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11章 大包抄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84章 轉變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27章 雷暴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42章 第五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66章 回家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章 做徹底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6章 準備第42章 開戰時機第73章 關鍵裝備第31章 風捲殘雲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55章 墳墓第33章 引流疏導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149章 放棄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09章 裝甲會戰
第78章 兩強標準第7章 不測風雲第9章 做徹底第44章 歷史使命第48章 戰爭準備第28章 裁軍大會第18章 雙輸第74章 戰爭狂人第53章 繼續打第52章 突擊開始第51章 中東轉折點第6章 幽靈墜落第180章 歸宿第142章 防空火網第47章 金蟬脫殼第90章 突發奇想第80章 援助第160章 進軍所羅門羣島第135章 推心置腹第73章 沉默是金第19章 伏擊第19章 關鍵結點第21章 一鍋端第14章 掃帚星第29章 選將第57章 理想的光芒第316章 理智與成熟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38章 全球性災難第140章 改變歷史的潛艇第227章 力所不逮第71章 拼盡全力第19章 兩手一起抓第77章 誘餌第93章 最後的攻擊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176章 硬碰硬第36章 破例第236章 消耗戰第32章 成果第75章 真真假假第74章 迴歸第16章 強渡第87章 積極爭取第49章 拋開幻想第41章 標杆第86章 全面競賽第171章 大規模投降第11章 導彈攻擊第99章 故技重演第54章 軍人的歸屬第117章 放手去幹第226章 進攻受阻第148章 勇敢的選擇第7章 關聯性第71章 任人唯才第15章 風頭正勁第253章 謀略家第152章 地面戰爭第97章 長遠考慮第81章 進攻制勝論第21章 慘敗第7章 太空戰第70章 分道揚鑣第45章 關鍵情報第56章 快馬加鞭第49章 最佳選擇第146章 最後的錯誤第15章 宣戰第65章 完勝之途第61章 動力革命第19章 第二戰線第218章 政治決策第79章 立場第19章 主動攻擊第211章 大包抄第61章 唯一方案第284章 轉變第275章 軌道飛行器第35章 合理搭配第158章 二虎相爭第127章 雷暴第294章 經濟動物第42章 第五代第213章 韓軍突圍第66章 回家第11章 打擊利器第9章 做徹底第18章 畫蛇添足第16章 準備第42章 開戰時機第73章 關鍵裝備第31章 風捲殘雲第181章 勝與沒勝第55章 墳墓第33章 引流疏導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149章 放棄第76章 水下力量第209章 裝甲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