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八章 回朝 之五

楊宗志坐轎來到華麗堂皇的皇宮前,硃紅色的門柱上雕刻了金色的獅子頭,轎前隨人輕喝:“落!”他還沒來得及掀開轎簾,厚厚的簾子便被人從外掀開,眼前湊近來兩張笑嘻嘻的臉孔,倒是牛再春和馬其英二人,兩人都穿着威武的偏將戰袍,頭戴盔甲,望進去一看,才見到楊宗志不是武將戎裝打扮,而是穿着一身緊緻的官服,頭戴宣帽,帽邊伸出兩根長長的匾褶,火紅色的官服貼在身軀上,看着既是威嚴,又顯得英氣逼人。

牛再春哈的一聲,咂舌裝腔笑道:“三弟……啊不,楊大將軍,你這赫赫官服穿上身,咱們兩位哥哥便沒有臉面去見其他文武百官了……”

馬其英接口道:“爲什麼?”

牛再春笑嘻嘻的伸手向內一指,回頭道:“你看三弟這身官服和作派,天下間無論哪個男子站在他身邊,恐怕都要變得相形見絀,可惜咱們再怎麼打扮齊整,看起來都像是鄉巴佬進宮,作了三弟隨行的下人。”

馬其英哈哈大笑的點頭道:“是極……是極,我們還是先進宮去,三弟你慢慢再來,千萬莫要和我們走得近了。”

楊宗志不禁搖頭失笑,他本九不欲如此奢華,但是無奈官服加身,倘若不坐在這硃紅頂的大轎過來,而是騎馬前來,那纔是真真的威風凜凜,也正如同捧了金光燦燦的珠寶在鬧市中行走,路人看了才叫奇怪的緊,因此他只能坐轎避諱。

這一年來,他的官職越坐越大,心頭卻愈發戰戰兢兢,此次皇上封了他作衆軍之統帥的護國大將軍,官居一品,實在是再也升無可升,他卻知道,皇上如此作法,只怕用意並不這麼簡單,聯想起皇上欽封之前傳來的那道密旨,讓自己揮師搗毀羅天教的總壇,恐怕……恐怕這纔是皇上的真心實意,楊宗志他託病抗了旨,自然不知道皇上會否龍顏大怒,自己身上這幅官袍又能穿得了多久。

楊宗志下了轎來,宮門前等了不少的人,人羣中有人看見他,霎時驚呼出聲,忙不迭的搶上前來,楊宗志等人仔細一看,正是那日前來吐蕃國傳旨的白髮老公公,老公公哎喲一聲,皺着眼眉,苦着臉,尖聲道:“我說要命的大將軍啊,你怎麼這個時侯纔來,皇上召集文武百官,已經在大殿裡等候多時了,您要再不前來,奴家……奴家可就要找上府去了。”

楊宗志呵呵笑道:“勞煩公公久等了。”

白髮老公公翻着白眼道:“可不是讓我久等,您是讓皇上他老人家和羣臣等着,奴家看這天下間,再沒有一個人比您的膽子更大的了。”他一邊說話,一邊伸手拉住了楊宗志的衣袖,生怕自己一眨眼,楊宗志又憑空消失了一般,緊緊的拉扯着他進了皇宮大門。

楊宗志走在其後,垂頭一看,見到這白髮老公公走路間,一瘸一拐的,神態甚爲狼狽,不由得聯想起前幾日在丁山鎮時,餘擅侯對自己說道:“皇上聽說您染了火傷在身,也是發了雷霆大怒,將那回報的內務總管太監杖了二十軍棍,險些將那太監打得嗚呼哀哉了……”

他心頭不禁有些感動,皇上對自己如此的着緊,甚至在聽到自己染了火傷之後,不惜責打內務總管來發泄痛苦,再想到皇上曾經對自己私下說:“宗志兄弟,朕對你總有一些對別人不敢有的信任,所以纔會將秀鳳這件事情託付給你……”

楊宗志悚然一驚,猛地意識過來,原來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卻是早已大大的有負皇上的重託,皇上無比珍愛秀鳳,讓那長得酷似秀鳳的李尚英在他身邊得寵,而自己……而自己卻是已經在江南取了秀鳳那丫頭的處子身,這事情皇上不知道便還罷了,皇上若是有一日知道了實情……他想到這裡,實在是不敢再多想下去,心頭隱隱有個盼望,便是了結了爹孃的恩怨後,帶着衆位佳人遠遁他鄉,什麼高官厚祿,什麼一人之下,都是子虛烏有的飄渺前塵,能拋掉的便盡數拋掉的好。

幾人沿着宮廷內寬闊的青石道行走,不過一會,便來到大殿之前,老公公在殿外吆喝了一聲:“護國大將軍楊宗志覲見那……”聲音遠遠的傳入內裡,過了好一會,裡面才傳來仁宗的聲音,道:“宣進來。”

楊宗志心有愧疚,不敢擡頭面對皇上的眼神,只得垂着頭低眉,當先走了進去,此刻已過申時,秋日午後的斜陽從大殿外漫入,牽着楊宗志,牛再春和馬其英三人,在大殿內奢華的紅毯上留下長長的影子,楊宗志鞠躬守禮,牛再春二人更是第一次得見聖恩,半分也不敢放肆。

三人戰戰兢兢的走到羣臣的末尾,便聽到一個渾厚的嗓音在堂上說話道:“啓稟皇上,方纔老臣說到長白府知事江平,多次上摺子痛斥長白府悍匪橫行,鬧的民不聊生,半點不將官府放在眼裡,因此江大人懇請皇上能疾速發兵前往平息,將悍匪霍亂消弭於未成形之時,此事老臣也認爲頗爲可行,不知聖意如何?”

這聲音說過了話,身前響起議論紛紛,有人主張用兵,又有人主張招撫招安,楊宗志聽得清楚,這說話之人正是盧圭盧伯伯,長白山鬧悍匪的事情,前次回到洛都時,他也曾經私下聽到盧伯伯和他的長子盧聞達之間議論過,當夜聽過後,只是隨耳放過,此刻再次聽到才覺得有些扎耳。

垂頭仔細想想,才念起那個白衣翻飛,對自己情義無限的費幼梅,她出身長白劍派,家中正是久居長白山,現在楊宗志心境與幾個月前有所不同,正是因爲多了這份牽掛,不知道……大內要是發兵前往平亂,會不會……會不會對這小丫頭家中有着影響。

楊宗志從武當山頭跌下去後,心思一直放在垂危的秀鳳身上,現下秀鳳早已安然返回北疆,他不覺纔回念起那日自己跌下武當山的情形,那個心繫自己的小丫頭,也曾經跟着自己一起跳了下去……

頭頂傳來嗯哼一聲咳嗽,仁宗開口詢問道:“衆位愛卿以爲意下如何?”

左首邊走出一個老者道:“啓奏皇上,老臣以爲此事確實可行,但是卻不迫在眉睫,只因大軍剛剛回朝,理應休養生息,若是倉促又派往北方,實在不利於大軍的整頓,將士們從西方的吐蕃國回來,舟車勞頓又要趕往北疆,此行一去,勝敗便難以預料了。”

楊宗志本一直垂頭負立,直到聽見這個聲音,纔是微微擡起頭來,向前面瞥了一眼,這說話的人便是御史言官柯宴大人,楊宗志聽了柯宴之話,不覺心想:“這本是兵部的事情,他爲何又要站出來阻止?”

盧圭道:“皇上,自古說天下之濱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宇內不能平,何以安天下,既然吐蕃國內有事,咱們都能派兵出使,大捷而歸,而各州府出事情,朝廷反而派不出人來,豈不是……豈不是要叫天下地方官都寒了心麼?”

盧圭話音一落,身邊便嗡的一聲響起嘈雜,牛再春站在楊宗志的身後,低聲興奮的道:“三弟,看來……看來咱們只怕腳也落不穩,又要出兵啦!”

羣臣議論紛紛,一時都爭執不下,有人主戰,又有人充滿擔憂,害怕大軍四處征伐,導致國力積弱,仁宗坐在高高的龍椅上,隨眼看了好一會,才高聲道:“肅靜,都吵些什麼,嗯,咱們這裡有一位護國大將軍,他爲何一直站在羣臣的身後,既不上前請安,也不發表看法呀?照說他是軍中的首腦,這出兵的事情,正是應該問問他纔是罷。”

衆臣一聽,纔想起楊宗志等人覲見的事情,不覺自動分開兩邊,將身後的楊宗志三人讓了出來,楊宗志不禁頭皮發麻,聽到皇上將話題轉到自己身上,無奈下只得與牛馬二人走上前去,跪下喊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頭頂久無聲響傳來,過了好一陣,仁宗才道:“免禮吧,大將軍,你來說說,盧圭大人所說之事,應該如何來辦?”

楊宗志站起來回道:“啓奏皇上,微臣實在是不明白事情原委,因此不敢妄下定論。”

仁宗嘿嘿笑道:“好個不明白事情原委,便將自己身上的職責推的乾乾淨淨,那朕再來問你,你既已凱旋,爲何久不回朝,而是在外盤桓了這麼些日子,才姍姍來遲。”

楊宗志聽得心頭一沉,暗想:“皇上果然還是要責怪於我了。”他暗地裡恍然大悟,只怕皇上追究自己回朝太遲的原因,十有八九還是因爲自己抗旨的罪過,楊宗志心頭沉吟一番,正在想要如何回話,右首邊站出來個人道:“稟皇上,楊大人回朝太遲,實在是有他說不出的苦衷,楊大人在吐蕃國受了重傷,無法騎行,每日躺在馬車裡養病,所以纔會遲些歸來,再說……今日吐蕃國傳來了國書一份,要與我南朝世代結好,楊大人此行可謂功德圓滿,再有些什麼小過錯,也都能抵下了。”

仁宗轉過來來,嘿嘿笑道:“哦……?三皇兄都來幫大將軍說好話了,那好,既然三皇兄說到吐蕃國傳來的國書,正好當着這朝堂上給衆位愛卿念上一念,看看這吐蕃國到底傳來一份什麼樣的國書。”

三皇子面色尷尬的咳嗽一聲,緩緩從衣袖中取出一張羊皮紙,抽開念道:“聖賢的南朝皇帝親啓:我回卓王哈克欽謹以吐蕃國萬千子民,問候南朝皇帝金安,此次南朝友軍出使,實是貴我兩國交好之大幸事,貴國楊宗志大人睿智果敢,平息吐蕃國內亂於談笑之間,現下吐蕃國內,國泰民安,萬象聚生,我等心中感激不盡,我願以西天諸佛的名義起誓,兩國之間世代交好永不互犯,只要……只要南朝皇帝將泗贊草原交還給我吐蕃,吐蕃願意以大四倍的羣玉山脈作交換,並以貴國馬首是瞻,兵將相隨出征北方,作爲兩國交好的信證。”

三皇子方自唸到這裡,身邊羣臣又是嗡的一聲,盧圭道:“用泗贊草原交換羣玉山?此事萬萬不可,泗贊草原雖小,但是水土肥沃,四季常青,而那羣玉山卻是片荒瘠的土坡,別說放牛牧羊,便是一隻蒼蠅也活不下來,此事不公平之極。”

仁宗問道:“大將軍,朕想聽聽你怎麼說?”

楊宗志不覺頭疼的緊,他想不到自己回朝之後,哈克欽不但趁着朔落王憂傷索紫兒“殞命”之故,快速的坐上了回卓王寶位,甚至還命人傳來了一份“示好”的國書,上面竟是提出一個這樣苛刻的條件來,比起昔日的忽日列實則有過之而無不及,楊宗志道:“皇上,微臣也覺得此事萬萬不可,哈克欽的野心……看來不在忽日列之下,現下他肅清了國內,必會想着四處征討,他想要取回泗贊草原,必定是要餵養戰馬,養兵蓄銳。”

仁宗蹙眉道:“可是他又說要以我南朝馬首是瞻,甚至……甚至我們出兵北方四國的話,他也願意派兵跟隨,這條件豈不是對我們大大的有利?”

楊宗志擡頭正色道:“皇上,我們與北方四國多年積怨,那自是不必多說,但是……但是若讓吐蕃大軍入內相助,無異於引狼入室,只恐……只恐請來容易,送走卻難。”

仁宗面上閃過一絲猶豫,沉吟道:“吐蕃國若是真心願與我們結盟,我南朝何嘗不是如虎添翼,楊愛卿呀,你……你可能降服得了哈克欽這個人?”

楊宗志想了好一會,方纔搖頭道:“微臣沒有把握,哈克欽與我一道回吐蕃的時候,甚至還是個半大的孩子,可是……這一路以來,微臣看到他的變化太快,太大,現下里他心裡是怎麼想的,微臣……實在是沒有把握。”

仁宗和顏道:“嗯,此事和長白府的事情,都容後再議,今日是愛卿歸朝之日,你在吐蕃國揚我國威,大敗活捉了桀驁不馴的忽日列,讓吐蕃國人再也不敢小瞧我南朝大軍,你說說,還想要朕賞賜些什麼給你?”

楊宗志慌忙跪下道:“皇上大恩,實比天高,微臣已經知足的很了,只不過……微臣身後這兩位偏將奔襲過忽日列的糧草大營,更是活捉了忽日列本人,立功不小,希望……希望皇上能賜他們一官半職,犒賞軍心。”

牛再春和馬其英一聽,頓時緊張的手心冒汗,趴伏在地上頭也不敢稍擡一下。

仁宗皺眉問道:“盧愛卿,現在軍中還有些什麼職位空缺?”

盧圭回話道:“啓稟皇上,驍騎營龍武衛將官中,還少了兩個副都統……”

仁宗揮手道:“那便準了吧,讓他們先管着城防大軍,看看後效。”

牛再春和馬其英聽得不禁眉飛色舞,多年之後,兩家的後人終於又有人出來,坐上了副都統的位置,雖然不若先人一般的作將軍,領兵出戰,但是隻要他們二人再多立幾次功勞,恢復先人榮耀也委實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牛再春和馬其英急忙叩頭謝恩,三皇子忽然道:“皇上,楊大人作爲領兵的大將,手下將官都獲了封賞,沒有道理落下他一人不理。”

仁宗煞有意味的看着三皇子道:“哦……?那三皇兄不妨看看,還有什麼可以封賞給他的?”仁宗如此說,話中意思自然是楊宗志已經官居一品,再想擢升便要成爲親王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根本升無可升了。

三皇子走出來緩緩道:“以爲臣看來,楊大人多次出戰,皆是用兵如神,的確是我南朝大軍的頂樑柱,他現在坐上了護國大將軍的位置,也是實至名歸,不如……不如皇上恩准了楊大人與鸞鳳公主的親事,將鸞鳳公主下嫁給他,這纔是他此生莫大的榮耀!”

身邊轟的一聲,楊宗志感到文武羣臣的目光霎時都匯聚到了自己的身上,他微微擡頭瞥了皇上一眼,見到他神色複雜,眼神漫視堂下,目光輕輕閃爍了幾許,右手的食指在龍椅扶手上緩緩叩擊,得得有聲,過了好一會,才吁氣道:“罷了,三皇兄所議也一併准奏吧,着禮部全權安排此事,選取黃道吉日儘快給他們完婚,今夜宮中大宴羣臣,再宣佈這件事情,衆卿退朝……楊……楊愛卿,你隨朕到御花園裡走走。”

……

多時不見這浩蕩的御花園,楊宗志跟着仁宗邁步其中,不覺心頭有些旖旎,還有些惴惴的感慨,今日臨來之前還想着皇上不知該如何責怪自己,卻沒料到,皇上也沒說什麼狠話,只是質問了自己一聲,便點頭……答應了三皇子的請求,給自己和虞鳳兒主持婚禮,此事着實是天大的面子和幸事,尋常人就算是求一輩子,也想都不敢多想一下。

秋後的御花園佈滿殷紅色的楓葉,人行走在其間,不但會被眼前的美色耀花了雙眸,甚至心情也愈發的沉靜,兩人走了片刻,便來到……出使之前皇上下令的那個小亭子,也便是……虞鳳兒那小丫頭端坐痛斥自己悔婚的那一座。

前面仁宗當先而走,並不發出聲響,腳步微微遲滯,楊宗志自然也不敢說話,而是轉頭去看那座小亭,目光中透出一絲纏綿的意味,仁宗此時忽然回頭道:“楊……宗志兄弟,你好好回想一下,朕……朕這些年來對你如何?”

楊宗志聽得一呆,此刻時過午後,昏邁的日頭帶着暈紅垂射在這楓葉佈滿的小道上,腳下……衣炔邊,甚至手心中都蕩起了紅光,楊宗志躬身道:“皇上對待微臣恩重如山,微臣本是個有罪之身,但是皇上不但不責怪微臣,反而處處重用微臣,這些……這些微臣都一一記在心底。”

仁宗猛道:“記在心底……?那你怎麼還要抗了朕的旨?還要放着如此大好機會,而不去西蜀建功立業?”

楊宗志囁嚅道:“微臣……微臣當時身受重傷……”

仁宗搶道:“休要在朕的面前再說你這套欺世盜名的說辭,你這大話天下人都信,只有……只有朕信不過……”

楊宗志心頭一沉,暗想:“方纔還尋思皇上放過了自己,沒料到卻是秋後算賬。”他一時無法辯駁,也不知該不該辯駁,只得垂下頭去,訥訥的說不出話來,他的個頭本就比仁宗還高了半頭,此刻垂首下來,卻真好讓仁宗瞧見了他的面色,仁宗一看不覺更是大怒,伸出右手的食指指向他,口中呵……呵……幾聲出來。

氣氛一時尷尬,纏綿悱惻的御花園中更顯陰沉,身後楓葉間忽然傳來一個咯咯的媚笑聲,接着……一個嬌媚的女子嗓音響起道:“喲……皇上呀,您……您這又是生的哪門子氣喲,可是……可是楊大人他得罪您了麼?”

楊宗志不轉回頭,便能分辨出這是那假太監李尚英的嗓音,這假太監分明是個男子,卻要處處模仿秀鳳,可惜學的不倫不類,跟着那妖媚的婷姑姑,盡是學些誘惑男子的手段,秀鳳那狡黠,機靈和善解人意卻是半點也不通。

依照過去的意識,皇上十分寵溺這李公公,只要這李公公一到場,必定轉怒爲喜,對他百依百順,卻沒想到今日這李尚英發聲出來,不但沒有平息仁宗半點怒氣,反而惹得仁宗跳起身子大吼道:“你……你怎麼跑出來了?朕和楊……楊大人有大事商量,你還不快快給朕滾回去,滾的遠遠的,別讓……別讓朕再看見你!”

楊宗志聽得眉頭一跳,耳聽着仁宗這話說得怒氣十足,應該是動了雷霆之氣,卻不明白,爲何皇上不過兩個月的時間,便對這李尚英由過去的寵愛,日夜相對,變成了現下這種異常厭惡的模樣,他稍稍回頭探望一眼,見到那李尚英果然穿着一身宮女的長裙,挽了長長的髮髻劉海,身後的臀兒妖豔的扭擺着,可酷似秀鳳的小臉上卻是悵然欲滴的樣子,小嘴微微癟住,目光惴惴的看着仁宗,彷彿甚爲不甘心。

仁宗一見,頓時又大怒道:“怎麼了?還不快滾?難道要朕命內侍衛統領過來趕人不成?”

李尚英聽得小臉整個皺成一團,嚶的一聲大哭出來,捂着小臉,扭着身後誇張的臀兒飛跑入楓林之中,楊宗志一時還沒意會過來,又聽到身後的仁宗悠然嘆氣道:“哎……宗志兄弟,你也莫怪朕方纔這般生氣,你是朕最最看重的棟樑之材,朕有大決心,懷有大抱負,手下卻是乏人可用,你方纔自己也看見了,朕爲了拿下北方四國,甚至……甚至日後將吐蕃國也劃入南朝的疆域,日日眉頭不展,對那些妃嬪宮女和從人一個也看不上眼了,即使是這……這李尚英,朕也半點都不喜歡,朕怪你……實在是有些恨鐵不成鋼。”

楊宗志聽得心頭一驚,轉頭回來,看見仁宗說得似乎咬牙切齒,當知皇上這話乃是發自內心,他沒想到皇上竟然也和那哈克欽一般,年紀不大,變化卻是與日俱增,皇上過去施行仁政,天下間有口皆碑,人人讚頌,可是……若是要拿下北方四國,甚至是吐蕃國等西域民族,豈不是……要造成生靈塗炭,天下人哪裡還能安居樂業。

楊宗志口齒動了一下,正在想要如何勸慰皇上一番,仁宗又繼續道:“罷了,這事過去就這麼過去了,朕也不打算再去追究了,今日朕允了你的鳳兒的婚事,宗志兄弟,你說說……是爲了什麼?”

楊宗志皺眉沉吟道:“皇上這是……這是寬宏大量……”

仁宗呵呵笑道:“你當真是這麼想的?”

楊宗志肅下臉龐來,這番話說出來,便連他自己也不相信,更不要說是對自己心存懷疑的皇上了,仁宗又笑道:“現下洛都裡謠言紛紛,很多都是指的你這位年輕氣盛的大將軍,朕知道……散步這些謠言的,有些人着實是因爲妒忌於你,還有……還有更多人卻是等着看你的笑話,他們不希望你爬的太高,爬的太快……”

仁宗說到這裡,微微頓了一下,又再道:“可惜你卻是不知自愛,偏偏落下這麼多把柄,宗志兄弟,朕會安排你和鳳兒儘快完婚,也好……也好讓你斷了你身邊的那些女子們的念想,鳳兒貴爲我天朝的唯一公主,品貌德行都足以配得上你,你有了鳳兒之後,便在你的大將軍府裡修身養性,也學學朕這樣,不爲女色所動,那些嬌滴滴的女兒家……實在是害你的淵源,你聽清楚了麼?”

======================================

前段時間河蟹之風大盛,俺這書面臨被協掉的危險,所以……

現在偷偷的發一些吧,都是前段時間寫好了,發不了的。哎!

OVER!

第九十八章 頓悟 之五第八十八章 癡等 之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姝 之二第二百二十章 陰葵 之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異豔 之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山賊 之二第三百三十章 三關 之三第三十三章 夜襲 之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銀河 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辨韓 之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魏 之四第一百四十章 重逢 之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賊 之四(求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山賊 之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 之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情義 之四第四十八章 祝壽 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婚宴 之一第六十四章 邪教 之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針鋒 之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逼誓 之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慈悲 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陰葵 之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盛世 之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辨韓 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歸路 之二第八十章 圍莊 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望夫 之一第四十四章 錦囊 之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盛世 之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望夫 之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舞 之一第四十二章 錦囊 之三第五百零七章 折翼 之二第二百一十章 情仇 之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譁變 之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白 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投江 之一第四百七十章 塵封 之五第九十四章 頓悟 之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辨韓 之一第五百零一章 出奇 之二第九十八章 頓悟 之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落花 之二第五百零五章 出奇 之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喜事 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先機 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轉 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聖旨 之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一百三十章 招親 之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聚義 之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藏寶 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逼誓 之五第九十章 癡等 之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雙姝 之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痛吻 之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鬥轉 之四第五十八章 解救 之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同命 之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十少 之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鼎爐 之一第二十九章 夜襲 之一第七十一章 彌留 之六第五十五章 解救 之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掛番 之四第四百章 亂象 之六第二百二十章 陰葵 之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清肅 之二(連更求票)一百六十章 陰謀 之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淵源 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鬥法 之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命 之二第四百四十章 北燕 之三(繼續求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取捨 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陰謀 之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鏖戰 之一第四百零九章 綢繆 之四(求票)第三十六章 聆秘 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逼誓 之二第二百零九章 定教 之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探 之五第四百零二章 迷局 之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山 之二第二十五章 劫信 之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使 之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冬雷 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探 之四第六十九章 彌留 之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痛吻 之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 之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渡針 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焚樓 之三
第九十八章 頓悟 之五第八十八章 癡等 之三第二百七十八章 雙姝 之二第二百二十章 陰葵 之五第二百七十二章 異豔 之一第四百八十四章 山賊 之二第三百三十章 三關 之三第三十三章 夜襲 之五第四百七十八章 銀河 之三第一百六十六章 辨韓 之四第二百八十四章 圍魏 之四第一百四十章 重逢 之三第四百八十六章 山賊 之四(求票)第四百八十七章 山賊 之五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 之三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三百六十九章 命數 之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情義 之四第四十八章 祝壽 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三百四十八章 婚宴 之一第六十四章 邪教 之五第三百四十四章 針鋒 之二第一百七十八章 逼誓 之一第三百三十九章 慈悲 之二第二百一十六章 陰葵 之一第四百二十五章 盛世 之四第一百六十五章 辨韓 之三第三百七十五章 歸路 之二第八十章 圍莊 之一第四百五十六章 望夫 之一第四十四章 錦囊 之五第四百二十三章 盛世 之二第四百五十九章 望夫 之四第一百八十三章 項舞 之一第四十二章 錦囊 之三第五百零七章 折翼 之二第二百一十章 情仇 之一第四百二十九章 譁變 之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大白 之二第二百四十七章 投江 之一第四百七十章 塵封 之五第九十四章 頓悟 之一第一百六十三章 辨韓 之一第五百零一章 出奇 之二第九十八章 頓悟 之五第五百六十八章 落花 之二第五百零五章 出奇 之六第三百一十三章 喜事 之一第二百五十七章 先機 之一第四百三十四章 鬥轉 之二第五百六十一章 聖旨 之五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一百三十章 招親 之四第四百九十七章 聚義 之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藏寶 之二第一百八十二章 逼誓 之五第九十章 癡等 之五第二百七十七章 雙姝 之一第一百一十六章 痛吻 之六第四百三十六章 鬥轉 之四第五十八章 解救 之六第三百六十八章 同命 之五第一百三十六章 十少 之四第五百七十七章 鼎爐 之一第二十九章 夜襲 之一第七十一章 彌留 之六第五十五章 解救 之三第五百一十五章 掛番 之四第四百章 亂象 之六第二百二十章 陰葵 之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清肅 之二(連更求票)一百六十章 陰謀 之二第三百一十九章 淵源 之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鬥法 之四第三百六十五章 同命 之二第四百四十章 北燕 之三(繼續求票)第二百九十九章 取捨 之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陰謀 之一第五百三十七章 鏖戰 之一第四百零九章 綢繆 之四(求票)第三十六章 聆秘 之三第二百五十一章 投江 之五第一百七十九章 逼誓 之二第二百零九章 定教 之五第一百五十三章 夜探 之五第四百零二章 迷局 之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清肅 之四第四百七十二章 封山 之二第二十五章 劫信 之二第二百六十六章 出使 之五第四百一十八章 冬雷 之三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探 之四第六十九章 彌留 之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痛吻 之一第五百六十九章 落花 之三第五百六十三章 渡針 之二第一百二十三章 心經 之二第四百四十六章 名器 之三(三章求票)第一百九十二章 焚樓 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