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官場上有一個很奇特的現象,只要領導重視,什麼問題都不是問題;只要領導關注,什麼困難都不是困難。
青石坳島的蘇進才把一號首長題的字刻在了碼頭旁邊一塊大礁石上,又在村委旁邊樹了一個大理石屏風,上面也刻着“建設生態旅遊休閒新海島”這句話。
當一個省,傾力打造一個不到五平方的海島,那麼這個島用日新月異來形容就一點沒錯。
從前青石坳島有“四難”,即:賣魚難、食水難、行路難、避風難。
踏入了五月份,離首長離開青石坳島纔過去兩個月,這些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
賣魚難,由市委市政府出面聯繫市裡的海產加工和收購企業,形成了一個“企業+漁民”的模式,親自登門收購漁獲,每天由企業派出船隻到青石坳島的小碼頭上,統一收購島上漁民的收穫。
食水難,省水利廳馬上撥出了專款,濱海市自來水公司的領導在動員會上握着拳頭喊道:“要深入貫徹首長在青石坳島上的講話精神,爲島上居民解決用水難的問題,把這項工作作爲一項政治任務來完成!”
市水管網絡馬上開始延伸至青石凹島,甚至連帶着分界島也受了益,沒過多久,“海島漁民終於用了上自來水”,這個醒目的標題在省、市兩級的報紙上佔據了醒目位置。
行路難,島上沒公路,只有羊腸小道,島和外面的聯繫只能靠漁船和木殼小船。當年四月,在一名副市長的主持下,交通部門的頭頭齊聚青石坳島開了個現場會,當場拍板,由渡輪公司購買兩條五百噸級的渡輪,新增太平鎮青石坳島的航線。
交通局又現在撥出專款,在青石坳島上建設一條八公里長的環島路,徹底解決行路難問題。
避風難,青石坳島沒有避風港,以往只要颱風一來,船就要到市區附近的避風港裡避風,若來不及轉移,很容易就會船毀人亡。在濱海市政府和海洋及漁業部門的高度重視下,投入了一筆數額巨大的資金建設護岸堤,疏浚航道,工程已經開工,預計一年時間完成。
當所有人都沉浸在一種幾乎瘋狂的喜悅之中的時候,林安然卻沒有跟着他們雀躍不已。
他的任命已經下來了,出任城關縣副縣長,分管農業工作。
林安然十分清楚,這又是趙奎的權力制衡策略。當日在太平鎮上,雖然自己確實不知道老爺子會有助自己一臂之力的想法,但是確實也是當着首長的面彙報了自己的海洋綜合養殖項目。
這個項目的上馬,就意味着由劉大同籌劃近半年的工業計劃的落馬。
兩位濱海市的一二把手,表面上對自己評價很高,實際暗生嫌隙,對自己成見更深了。
不過這種事情林安然也不是第一次遇見。對於高級的領導來說,要爲民做事不必事必躬親,只需要玩好手中的權柄便可,若事必躬親,不煩死也會累死;對於自己這種基層官員來說,是直接面對百姓的,那麼就必須多做點實事。
不讓重工業落戶太平鎮,林安然覺得這個是自己的底線,決不能用太平鎮的未來換今天短暫的金錢收入,不能當領導的政績籌碼。
彭愛國在內心裡是欣賞林安然的,不過在表面上,他不得不和市委、市政府保持一致,對林安然進行一些冷處理,但是在太平鎮接任人選的安排上,他卻按足了林安然的建議去做。
鄭重在林安然離開後,升任太平鎮鎮委書記,陳港生接任鄭重成爲鎮長。倆人知道今天太平鎮的局面得來不易,在配合上也是天衣無縫。
鄭重年紀稍大,老成持重,做事沉穩;陳港生衝勁十足,業務能力強,做事大膽幹練。
倆人可謂天然互補,這一點林安然倒是十分放心。
活珊瑚保護區的申請工作,在李院士的關心和幫助下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李院士在國內海洋研究方面是權威人物,他開了口,南海省不能不重視。
省級保護區在六月就批了下來,下一步就是籌備國家級保護區的申請。
而海洋綜合養殖項目在首長視察青石坳島後,蘇易當夜就聯繫了林安然,說自己可以增資到五千萬入股參與這個計劃,並且只要林安然點頭,把項目運作下來,自己馬上移師太平鎮,親自監督項目落實。
秦安紅是首長視察的親歷者,知道時機也已經成熟,回到香港公司召開了股東會,當夜就達成了投資一個億的意向。
剩餘後續投入需要一個億,這由綠力集團投入。這半年來,綠力集團光在神往酒廠的項目上就賺取了七千多萬的利潤,加上服裝城一直都在良好運作當中,賬面盈利已經有接近一個億,剩下的缺口只要稍稍和銀行談下,便可拿到貸款。
幾方投資成立了一家叫做恆海水產股份有限公司,負責整個項目的具體運作,王勇擔任董事長,秦安紅港資方派出一名副董事長,總經理由蘇易擔任。
海洋綜合養殖項目其中包括了和各村合作進行網箱養殖、海水自然放養、高位池養殖、灘塗養殖等等方面,村裡出人出地,公司負責投資設備和魚苗、蝦苗還有負責技術指導,每年產出的海產品,由恆海水產負責按照市面批發價格統一收購,村民要做的就是出勞力,出地皮,然後等着數錢。
項目啓動一個月,許多出去打工的年輕人紛紛回到自己的村裡,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此時的“強基工程”也進入了一個成熟的階段,有了養殖項目的滋養,在物質文明建設這一塊已經跟上了步伐,掛點的幹部忽然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輕了許多。
從前要搞什麼黨組織建設,根本無人問津,現在不用自己去求人,別人自己上門原意發揮一份光和熱,就連村幹部也開始出現競爭的跡象,從前沒人想當,現在爭着要當。
唐延年入駐恆海公司的技術部,擔任技術指導,薪酬優厚。在首長走了之後,他成了整個濱海市的大紅人,他家的院子經常會有遊人或者領導來參觀。一號首長坐過的那張小板凳,被好好保護了起來。
領導但凡來城關縣必去太平鎮,到了太平鎮必登青石坳島,到了青石坳島就一定要到唐延年家裡坐一坐,尤其是要坐坐那張一號首長坐過的凳子。
用這些領導的話來說,坐坐龍椅,沾沾官氣。
兩個月後,唐延年不勝其煩,來的人實在太多,自己實在忙不過來。在林安然的建議下,乾脆將唐延年的家封閉起來,專供來人蔘觀,而唐延年由村裡另撥地皮和鎮上補貼資金,建起了一動兩層樓高的小洋樓。
王勇和尚東海當然是全力支持林安然,倆人跟着林安然,幾年間就成了腰纏萬貫的一方富豪,心裡的爽勁就甭提了。
用尚東海的話說:“現在我還真不想在政府機關裡繼續做下去了,按照這麼發展下去,我再幹幾年就可以優哉遊哉去環遊世界了。”
當各人都興致勃勃準備大展拳腳之際,這年的五月,天氣漸熱,林安然終於完成了手頭上的交接工作,準備離開太平鎮。
消息很快在鎮上傳開了,很快就連附近的村民都知道了。太平鎮多年來一直窮得叮噹響,好不容易來了一位能幹又爲民的鎮委書記,纔不到兩年,又說要走,大家都捨不得。
也不知道誰提議的,說要去送送林書記,消息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各村都自發組織了起來。有人甚至準備了橫額,更有老者提議搞萬民傘,送給這位好書記。
林安然在孟華口中聽說了這個消息,嚇了一跳。
做官最怕就是高調,如果真讓村民們這麼幹,消息傳開來,很容易引起上層領導的注意。別人會怎麼想?萬民傘……打橫額……十里相送?這些事情一鬧騰,林安然就是黃泥巴掉褲襠裡,不是屎也是屎了,就算有十張嘴都說不清。
於是當夜,林安然誰也沒通知,自己收拾了一個行李箱的行李,默默叫來劉軍讓他送自己到縣裡招待所去住下,明天到組織部去報到。
收拾完行李,林安然走到門口,忽然停住了腳步,回首看了一眼,這間自己住了將近兩年的小宿舍,和自己來的時候相差不大。當年自己一個行李箱來,如今一個行李箱走,不過卻爲太平鎮辦了不少實事,他心裡覺得無比的踏實。
想起當年在卓彤家裡和卓經緯的一番關於“爲官之道”的對話,也許這就是爲官之道吧!說不清,道不明,卻知道怎麼做,知道底線在哪。
道可道非常道,大道無痕。道家的學說,套在官場藝術之上,另有一番體驗。
他關了燈,房間瞬間一片漆黑,帶上門,輕手輕腳下了樓,上了車。
劉軍從後視鏡裡看了看林安然,說:“書記,現在出發?”
出發?下一個征程?
林安然覺得今晚劉軍的話聽起來讓人十分感觸,說:“走吧。”
車子滑出鎮宿舍院,沒入黑暗中,身後太平鎮的燈火璀璨,像潛在海岸線上的一顆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