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如何服從

姚察明顯是有備而來,而且其目標也應該不是針對巴蜀世家,唐亦舜微微鬆了一口氣。

李藎忱沉聲說道:“既然如此的話,姚卿家認爲選擇哪一塊區域比較合適呢?”

姚察怔了一下,旋即想到前來的時候徐陵跟自己說過的話,漢中和巴郡等地都是不能動的,一來因爲這裡都是前線,二來這裡也是巴蜀世家和關隴集團現階段的勢力範圍所在,今天在場的人之中,能夠代表東南士族的除了軍方的蕭世廉之外也就只有姚察了,而且從認同感上來講,蕭世廉對於東南士族實際上並不感冒,畢竟蕭家只不過是寒門出身的家族,現在才勉強躋身世家的行列。

所以就算是姚察本來沒有這個意思,話從姚察的嘴裡說出去,就已經代表了東南士族的意志和想法。

東南士族並不是沒有實力和勇氣來和其餘的兩方出現什麼衝突,而是不想。畢竟現在李藎忱還沒有拿下天下,他們需要共同面對的外敵還多了去了,只要不傻就知道現在起衝突幾乎沒有什麼好處。

按理說這個問題不是姚察這個負責教育的官員應該回答的,不過顯然李藎忱對於他剛纔對於唐亦舜所說困難的反駁非常欣賞,所以這個時候也直接問姚察的意見。

與此同時,一道道目光也都落在了姚察的身上,不知道這個一向很低調的老好人今天會說出什麼話來。

姚察沉吟片刻,朗聲說道:“屬下認爲應該挑選梓潼和葭萌關一帶,這裡地處蜀道中心位置,是進出巴蜀的門戶,之後我們大軍從巴蜀北上無論如何都繞不開這裡,所以這個地區的民政和行政應該處理妥當,這樣才能夠避免在糧草供給、物質轉運等等上面出現差池。”

唐亦舜等巴蜀世家出身的官員都輕輕鬆了一口氣,看來姚察這一次並不是想要針對他們。

“司徒你怎麼看?”李藎忱轉向唐亦舜。

“微臣以爲善,”唐亦舜急忙回答,“但是隻是梓潼一帶未免偏小,行政區劃不合理的問題也不僅僅侷限於這一帶,或許我們可以將閬中和巴中也加上。”

李藎忱微微頷首:“那麼這件事你們覺得由誰去負責比較合適?”

“臣以爲當以利州刺史、徵北大將軍行軍主簿徐將軍負責最爲妥當。徐將軍治理白帝城到南部郡一帶,功勳卓著,現在漢中周圍並無戰事,讓徐將軍來操辦此事最合適不過。”唐亦舜微笑着說道。

既然東南士族不想搞事情,那麼他也不介意順水推舟送個人情,讓出身東南士族的徐德言來負責這件事。

“準了。”李藎忱倒是沒有遲疑,蜀北、漢中一帶的官員之中也的確讓徐德言這個經驗最豐富的出面來負責最合適,“那司徒府和尚書檯也要儘快擬定章程。”

“遵命!”唐亦舜不敢怠慢。

李藎忱朝中官職還是遵循南朝宋樑以來的制度,主持朝政的是“三公”,也就是司徒、司馬和司空,司馬和司空都是軍方的職務,現在都尚且懸着,大家都知道這個是留給之後吳明徹和蕭摩訶的,而或者給蕭世廉和裴子烈的,之不過蕭世廉和裴子烈現在實在是年輕,資歷還不夠。

而司徒,也就是作爲文官之首的唐亦舜實際上履行的是類似於之前漢代丞相的責任,這和南陳架空“司徒”而讓左僕射來主持朝政還是有些區別的。

雖然現在的官職實際上和行政制度一樣也頗爲混亂,只不過李藎忱還不想在這個時候就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畢竟天下未定,不能露出任何的破綻,所以有所改變也只能從地方開始。等到到時候天下平定了,不用李藎忱說也會有人主動提出改革現在混亂的官制。

當羣臣走出御書房的時候,太陽已經轉西,唐亦舜輕輕呼了一口氣,而唐正良快步追上他,苦笑道:“今天還真是一個難熬的下午。”

唐亦舜微微頷首:“是啊,姚察的背後肯定有徐孝穆的指點,否則平時稍有些木訥的人肯定不會如今日般如此出風頭。甚至某懷疑我們的一舉一動都在徐孝穆的算計之中。”

щшш•ttKan•C〇

“老而不死是爲賊啊。”唐正良感慨一聲,下意識的想到了家族之中的那幾個老傢伙,錢莊的事情就是他們拍板決定的,而事實證明這絕對是對家族發展有利無害的事情,只可惜家中這些老一輩的見解和視野就算是再寬闊,也終究比不得徐陵。

“徐孝穆成名已久,”唐亦舜淡淡說道,“能夠看穿一些事情也在情理之中,現在整個巴蜀行政區劃最混亂的實際上就是巴郡和瀘州周圍,可是姚察分析如此透徹,卻對此視而不見,分明是要賣我們一個人情,這也少不得徐孝穆的指點。而這纔是徐孝穆最可怕的地方。”

“哦?”

唐亦舜苦笑一聲:“賣給我們人情,而我們卻不得不要。”

頓了一下,唐亦舜想到了什麼,笑着說道:“不過倒是有一點,漢王殿下可是足夠聰明,所以徐孝穆根本就不會走到臺前,因爲漢王殿下是絕對不會允許東南士族有這樣一個頂樑柱光明正大的支持的。”

“所以徐孝穆也只能在背後做一些指點。”唐正良若有所思。

“這纔是真正值得我們在乎的地方,”唐亦舜喃喃說道,“徐孝穆一生也算是傳奇,陳頊如何梟雄人物,當時徐孝穆在朝堂上也沒有對他客氣幾分,偏偏陳頊還得好生伺候着。可是現在呢,徐孝穆甚至連走到臺前的勇氣都沒有,這說明什麼?”

唐正良怔了一下,有些詫異。

唐亦舜緊接着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這說明他自己也不想站出來面對漢王殿下,哪怕是隨着他年齡上漲、經驗更加豐富。顯然在徐孝穆的眼中,和漢王殿下保持一定的距離以避免直接的交鋒纔是最正確的選擇。”

“這······”

嘆息一聲,唐亦舜沉聲說道:“我們幾個世家在抱團的同時,更得好好想想了,這一次我們可以因爲徐孝穆的示好而避免觸怒漢王殿下,可是下一次呢,等到天下一統之後呢?我們幾個家族可不能依靠有可能成爲敵人的人來幫助自己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面對漢王這樣的人物,我們更應該考慮如何服從。”

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
第三百七十八章 道義良知第一千二十七章 上戰場第六百四十七章 臣以爲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六百六十一章 離別第一百五十四章 公平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三百八十七章 以退爲進第二百八十一章 封賞第三百七十九章 竟全功第一九九八章 白袍在幽州的發展第三百零五章 華容第三百五十六章 兵源第九百五十六章 最大的諷刺第一八三八章 勞逸結合第一四五五章 總有人要證明第一千一十六章 年輕第一九九五章 獨孤永業會懷疑的第二三五五章 休對故人思故國第九百四十九章 偷懶的士兵第二百五十二章 圍點打援第二一八三章 遺書都寫好了第九百二十九章 漢王妃第九百一十三章 歸漢中第四百九十八章 難測第八百四十五章 還有大目標第六百五十章 統帥第一三四九章 日南和灌湯包第一千四十九章 後宮規矩第一六五八章 回家看看第二零五六章 鄴城?燕郡?都不可以第七百一十一章 走爲上計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五百一十二章 更爲艱難第六百六十九章 小隊伍第一三五七章 可不能搶風頭第一五一八章 羣衆的力量第九百二十二章 風入松間颯颯寒第八百章 要跑第二零二零章 你沒有意見第二百二十五章 繞着彎子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一六一一章 星散的吳郡世家第一三一八章 死國之心第二三六九章 一條鹹魚第四百四十章 孤家寡人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一五一零章 十月的嶺南第一五七四章 給李詢的新任務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二二四四章 且戰一場第五十三章 止啼第二一一四章 大周覆滅,天下一統第一五八六章 讓半邊天也動起來第二百七十一章 祭奠第一千二十三章 兩路進軍第一一二七章 這是運氣好第一九四五章 裴矩,牆頭草的典型第二三四零章 陛下的心結第九十章 袁英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五百二十六章 總有一天第一九九六章 海岸線第二百三十一章 爲什麼是某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千九十四章 漢家龍旗第一千章 如此星辰如此風第一六九四章 戰到最後一人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二百一十六章 接下來第一百九十七章 家書第一九一九章 樂昌的愛第一千三十四章 新白袍第七百四十四章 會面第二二八五章 軍墾第一一五五章 鳴金第三百六十九章 中流激戰第八百七十八章 長安大第九百六十一章 春耕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九百零六章 明知道第一一一五章 三重奏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七八三章 內城第一八八二章 無事不登暖香閣第二三一八章 西南有國名吐蕃第一千三十五章 馮小憐和張麗華第二二零一章 想揍自己人第二一四九章 西北戰雲急第四百八十六章 還打得起第三百六十三章 難以拒絕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十四章 審訊第一一七六章 西北餘聲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一九七八章 先連成一片第四百八十五章 所見略同第四百九十四章 來不及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