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七章 頑強

朝廷的聖旨一旦下來,這背後也就意味着一個個新世家的崛起和老世家的愈發強大,而或者這些世家的徹底墮落,進而意味着東宮和揚州刺史之間原本就很勉強維持的平衡,將會被打破。

徹徹底底的打破。

這一次荊州之戰,以蕭摩訶爲主的大多數將領都是站在東宮這一邊的,真正搖擺不定的也就只有樊毅等少數幾人,不過現在根據荊州的戰報來看,正在率衆猛攻江陵城的樊毅,似乎也最終下決心站在了東宮這一邊,否則他不可能會如此配合。

因此等到戰後,無論是陳頊想不想平衡陳叔寶和陳叔陵之間的實力,他都已經沒有辦法操控,身爲大陳的帝王,他的統治基礎終究是建立在所有世家的效忠和支持上,而不是建立在一個人的意志上,因此就算是陳頊還想做什麼手腳、玩什麼花招,也得考慮一下這些被牽扯進去的世家的實力和想法。

否則無疑就是自討苦吃。

當然了從另外一個角度上來講,一旦這一戰勝利落幕,也就意味着蕭摩訶徹底證明自己有能力統率南陳大軍,更有能力爲南陳帶來更多的勝利。換句話說,這也意味着東宮的羽翼徹底豐滿了。

陳頊輕輕摩挲着下巴,沉聲說道:“等到這一戰結束,就讓太子去前線一趟,算是代表朝廷慰問吧。”

樂昌微微錯愕,不知道自家父皇是在詢問自己的意見還是在自言自語,不過陳頊很快就接着說道:

“現在整個東宮文武皆全,甚至就連下一代也已經開始嶄露頭角,但是偏偏就是這陳叔寶是最大的短板,這一次倒也不妨讓他到前線去見識見識,同時也和那些以後必然成爲我大陳中流砥柱的將領們有所熟悉。”

聽到陳頊所說,樂昌能夠感受到字裡行間陳頊的無奈,不過她也不得不承認,陳頊所說的確實是事實。現在東宮真的可以說人才濟濟,而要說誰是東宮的短板,恐怕還真是陳叔寶。

畢竟東宮的諸多事宜可不是陳叔寶乾的,東宮能夠一步步的走到現在,克服重重困難、甚至包括陳頊刻意設置的障礙走到今日,似乎和這位太子爺也沒有太大的關係。

這麼多年來,無論東宮浮沉與否,這位太子爺更關心的似乎還是詩詞歌賦,每天總是雷打不動的帶着人出去採風,若不是有大隊的太子衛率保護,而統領太子衛率的又是經驗豐富的毛喜毛將軍,恐怕這位太子殿下是什麼時候被人暗殺掉的都不知道。

而陳頊派遣陳叔寶前去前線,其目的也不言而喻,陳叔寶真的太需要和這些按理說是屬於自己體系之中,或者在未來他登基之後終歸是要成爲自己臣子的將領們打交道,至少雙方得有所熟稔。

當然樂昌在意的是另外一件事,陳叔寶去前線,其前提是江陵這一戰會取勝,可是現在真的有這麼大的把握麼?

很顯然江陵城的守軍和襄陽留守軍隊的數量超出了南陳最初的預料,雖然現在情況還沒有到危險的時候,但是一旦讓尉遲迥沿着沔水一路南下,那恐怕就算是蕭摩訶也不敢打保票。

而整個沔水沿岸,南陳的軍隊並不多,沔陽還在下游,沔陽的任忠部自然就指望不上了,因此也就只有守在章山郡的蕭世廉和李藎忱所部。

一旦李藎忱守不住章山郡,那麼整個江陵北部防線自然而然就會崩塌,到時候且不說江陵城要到什麼時候才能拿下來,蕭摩訶憑藉現在手中的兵力能不能戰勝尉遲迥尚且不好說。

因爲章山郡,現在南陳就離勝利越來越近;也正是因爲章山郡,南陳大軍也走在懸崖邊上,稍微有差錯,就是萬劫不復!就算是樂昌也看明白,整個荊州戰事的重中之重,已經不再是江陵!

陳頊眯了眯眼,一聲悶雷在外面炸響,示意着一場江南夏季最常見的雷雨即將來臨,而這位南陳皇帝對此置若罔聞。

他只是靜靜的看着輿圖,目光彷彿要將整個輿圖洞穿,此時此刻這個也是從戰場上一步步走出來的君王,恨不得自己就在章山郡。

————————————————--

“頭兒小心!”李平手持盾牌擋在李藎忱前面,幾支箭矢“簌簌”插在盾牌上。剛纔如果不是他眼疾手快,恐怕這幾支箭矢就已經將李藎忱帶走了。

而李藎忱顧不上道一聲僥倖,徑直推開李平,大聲吼道:“弓弩手,弓弩手都上哪裡去了,給老子壓制!”

他的聲音有些喑啞,但是迴盪在每一個人的耳朵中,卻是分外的洪亮,所有人都在下意識的執行着這個和他們同歲、甚至比他們還要年輕的年輕人的命令。

因爲他們清楚,正是這個年輕人,帶着他們一路創造勝利來到這裡,將一支偏師硬生生的變成了整個戰場上最大的變數,而也正是這個年輕人,帶給他們不敢想象的功勳和榮耀。

在潛意識中,他們相信他會帶着所有人戰勝這些該死的敵人,風風光光凱旋!

一名名弓弩手忙不迭的衝過來,透過城垛向下射箭,而更多的士卒扛着檑木和滾石頂上來,補上剛纔中箭倒下的同伴位置。城牆上士卒們前赴後繼,而他們的頭頂上,無數的箭矢在呼嘯飛舞。

“這些傢伙比咱們想象中的還要頑強啊。”蕭世廉快步走到李藎忱面前,看着城下的北周軍隊,眉頭緊皺。

城下的北周軍隊,真的可以用“頑強”來形容,他們前面開路的騎兵幾乎是馬不停蹄的衝到城下,利用騎射的快捷便利一直在不斷的騷擾城頭,每一次都造成不少弓弩手的損失,甚至還有幾名探身出去的幢將被這些精通騎射的騎兵抓住,沒有幸免。

而後面跟上來的步卒更是拼命,他們揹負着顯然早就已經準備好的沙袋,還沒有等城上回過神來,就已經開始發動衝擊,護城河雖然寬闊,但是如此密集的沙袋扔下去,依然有好幾處被截斷。

當然爲了填上這幾處地方,北周軍隊同樣付出了慘重的代價,根據李藎忱保守估計,至少有三四百士卒倒在了護城河邊上,而他們的目的,只是單純的將沙袋扔入河中。

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十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
第一千六十章 再向河梁把琅琊越第一八五一章 馬,馬!第一千六十八章 小人的用處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三百零九章 致命第一六七四章 病急亂投醫可不行第二百九十章 星暗淡第一百三十八章 邂逅第二三零九章 佛道,不足爲慮第一七八二章 陛下是什麼意思第三百一十四章 水第七百五十五章 定軍山第二百二十章 缺口第五百一十三章 埋下的種子第三百九十四章 功還是過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二零四九章 可信者,寥寥無幾第二三二四章 前路苦寒第一七五零章 少年不知愁第一六零一章 看護隊和蕭湘的眼色第一四一五章 朕想要潼關第三十章 談判第八百六十七章 妾身可做不了主第八百七十四章 楊素的使者第一七三五章 怎麼對付尉遲迥第一五四五章 沒有火藥的火槍第一二零九章 上元節第三百六十一章 援兵抵達第一一二四章 虛張聲勢第一二八五章 倒黴蛋宇文溫第二零四七章 征戰經年,終有今日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一三一七章 有榜樣的宇文亮父子第二一六一章 授印掛劍第一二九六章 陛下不是之前的陛下第一八九六章 叫罵第二三三三章 重返鍾離第一二八二章 眼前只有關中嗎?第一七八一章 朕都不着急你急啥第二一六三章 投桃報李第八百二十九章 持平第一五四七章 能堅持多久?第一八四零章 巴不得呢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三百二十七章 楊樹枝紋飾第一九六三章 教育科目的多樣化第一八一六章 “離經叛道”的二劉第一四九五章 皆是大漢天下第一七七九章 大漢的家底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六百四十三章 三七開第一六一六章 水師演練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一九三二章 去掉繁文縟節第八百六十六章 不同的戰略思想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零一章 捷報頻傳第二二七七章 落葉滿長安第五百二十五章 天意如此第一一六零章 走一步看一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吐屯第一一七九章 引領思潮第一三七七章 難當都城之重任第一八四六章 韓擒虎的殺威棒第一百三十七章 自保第二一三一章 龍門書院的新學生第二一九四章 此等英才當舉薦第一九二八章 恩科第一六零七章 醫療發展第六百零七章 兩條計策第一六八五章 攻入東寨第七十七章 年輕第二一八六章 河邊第一五一七章 象林第一五六六章 預算和預案第一百七十四章 棄子第一二二二章 他以爲他是誰第二零五五章 戰還是和?第一九三八章 泰山書院第一八三五章 後勤保障第一一三二章 心甘情願第一千一十一章 血色建康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憑險而守第一六三六章 戰爭的前奏第六百零六章 吏員第二一八一章 重返長安第四百五十章 胡鬧第一八七九章 當爲將軍擒此獠第二二三四章 集市第一三一一章 楊素的天馬行空第二一五零章 脣亡齒寒還是虛與委蛇第四百二十一章 脣亡齒寒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七百零二章 孔範第一百七十三章 風雨如晦第一九一五章 停戰的默契第一二六三章 豬隊友第一七七三章 尉遲貞和尉遲霖第一六一九章 不可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