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二七一章 絲綢之路

bookmark

城中道路到底沒有城外寬敞,再加上城市治安、交通管理的愈發嚴格,在大街上直接擺攤售賣已經不是什麼容易的事了,所以還不如直接湊到城外去,在那裡甚至還能夠分到屬於自己的固定攤位。

這自然更進一步分走了城內集市的客流。

對於老百姓來說,城外四周都有更大更廣的集市,何必再來城中這尺寸之地?更不要說城中商賈們需要支付高額的房租,因此這些費用均攤在商品上,更是讓他們的商品缺少競爭力。

因此城中的集市而今也被迫做出轉型,向着中高端貿易進發,比如從全國其他地方運來的一些長安少見的貨物。

可是城中真正需要這些貨物的人,又有多少?

所以城中集市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敗下去。

這也讓李藎忱忍不住感慨,這或許就是工業種類齊全的弊端吧。

龐大的長安工坊在帶動着整個關中地區的快速發展,自然也就使得很多工業產品都能夠在本地進行生產,外地進來的貨物逐漸失去了競爭力,大家除了圖個新奇之外沒有什麼了。

不過這也讓李藎忱可以名正言順的調動城中的這些商賈爲自己所用。

他這一次來,不就是爲大家解決問題的麼?

而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是絲綢之路。

所謂的“絲綢之路”這個名稱實際上是後世德國學者的發明,在這個時代之前是沒有的,不然的話作爲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關卡,玉門關應該叫做“絲門關”纔是。實際上絲綢之路最早是被兩漢用來進口西域優質的白玉,也就是和田玉,因此纔有玉門之名。

大漢一統之後,李藎忱就已經把目光放在遼東和河西,遼東自然是爲了那富饒的土地還有大量的礦產資源。這年頭到底還是在小冰河期內,在遼東進行耕作的確不太現實,但是礦產也很讓人眼紅啊。

而河西,自然就是爲了和西方的貿易。

因此很早以前,大漢的報紙上已經提出了“絲綢之路”的概念,向人們介紹這一條已經埋沒在歷史風沙中的道路,引來不少學者的考據,有官方背書,大家自然也就逐漸接受了這個名稱。

現在大漢拿下河西,絲綢之路已經再一次暢通,朝廷完全可以通過河西恢復和西域之間的貿易。

絲綢之路在此之前,實際上並沒有在真正意義上被截斷,從西域以及更遙遠的阿拉伯地區前來的貨物還在通過絲綢之路進入西北地區,但是因爲這條路上實在是有太多等着收過路費的,因此這就直接導致一個商品被運到大漢或者從大漢運到西方之後,價格飆升。

畢竟之前同樣把握這條路的吐谷渾以及不少西域小國,並不能讓自己的商品賣出去,甚至還需要花費不少的錢財購買這些商品,因此這就意味着他們爲了彌補損失而不得不提高商品的過路稅費。

想要從此過,就要留下買路財!

西域小國們到底還不敢過於囂張,畢竟還有幾個大國在周圍盯着呢,要是貨物的價格太高了,直接影響到了本國百姓——當然主要是王室和貴族——購買使用,那不介意直接揍你一頓。

關鍵就在於以高昌爲代表的幾個西域大國,以及吐谷渾這個盤踞河西的龐然大物在提高稅費、哄擡物價。

偏偏大家還無計可施。

這自然就導致通過絲綢之路往來的貨物價格太高,絲綢之路雖然還在運轉,卻名存實亡。

在大漢,也就只有西北的商賈們參與絲綢之路的貿易。

畢竟不依靠絲綢之路的話,他們就只能處於大漢整個貿易網的末端。最底層的經銷商,賺的可是最少的。

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大漢拿下河西,直接頂在西域門口,沒有了吐谷渾在中間賺差價,絲綢之路的重要性一下子就被提了上來。

大漢那麼多的優良貨物,通過絲綢之路順利進入西域,再進入西方,這背後將會是令李藎忱夢裡都能笑醒的巨大貿易順差。

畢竟在此之前的兩漢時期,中原就能夠通過絲綢以及茶葉這種神奇的東方樹葉換取大量的真金白銀,更何況現在大漢能夠拿得出手的已經不止有絲綢和茶葉,還有大量工業產品。

西方現在還在暗無止境的中世紀中,工業自然是免談。

大漢很簡單的流水線工業產品,就有可能在那邊被奉爲瑰寶。

工業的發展,離不開大量的錢財積累。

巨大的貿易順差,簡直就是在吸血。

榨乾所有有文明的地方!

雖然這的確有些殘酷,但是李藎忱絕不心慈手軟。

落後,就是要捱打的,這是永恆不變的道理。

現在我大漢如此強大,不算計你,算計誰?

商賈們似乎也意識到了絲綢之路能夠帶來的巨大利潤,此時已經忍不住當着陛下的面竊竊私語。

不過他們也知道自己不能過於失禮,很快就有一名老人作爲代表站了出來:“啓稟陛下,絲綢之路勾連大漢和大秦,只是不知道現在大秦是否還在······不過長期以來西北的同行們都依靠絲綢之路而活,這證明重新開拓這條貿易通道並且把我們的商品送出去應該是可行的。”

李藎忱頷首:“朕給你們這個權力,可以放手去做。”

商賈們頓時交換了一個眼神。

這個問題的關鍵點不在於陛下讓他們去做,而是他們應該如何去做。

不過李藎忱不等他們問出來,就補充了一句:“一切所求,朝廷會滿足你們的。”

作爲代表的老者忍不住顫聲說道:“陛下,若是路途遙遠,難以帶着大宗貨物抵達呢?”

“工部已經在規劃直抵玉門關和陽關的直道,另外還有新式的機械正在研發之中,到時候可以讓貨物運輸事半功倍。”李藎忱徑直說道,爲了建立起來對西域的統治,直道是必然的。

至於火車之類的,李藎忱當然知道還要等很多很多年,但是至少現在已經看到了曙光,不是麼?

更何況歷史上的火車被研發出來,再到正式成爲一種交通工具,本身也沒有用多少年。因此李藎忱相信在一兩代人之內,鋪設鐵軌就有可能變成現實。

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十章 往事(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
第一九零八章 破冰奮戰第一四八三章 刑法第二百三十章 分兵兩路(傳錯章節了,這是今天的第一更!)第一一一八章 一份子第一二二九章 醉後第一五五八章 火炮的誕生第二百二十八章 詛咒第六百八十三章 面聖第一八六七章 夜色下的風陵渡第七百四十八章 就此別過第一九七七章 甲騎恐有千餘第一千七十五章 是分贓不是收編第二百五十九章 好男兒至此(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背水第一千四十八章 畫卷第一八二一章 兩個混世小魔王第一七八六章 放心,有拖後腿的第九百一十四章 岳父的信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二零五一章 陛下在幹什麼?第二百九十七章 常山之蛇第一八九三章 陳宣華又欠揍了?第一八四七章 風雪是最好的掩護第一七七七章 敬酒不吃吃罰酒第七百零三章 必須要做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八六三章 破局之處仍在河東第一八三七章 花錢如流水第五百三十五章 蜀郡捷報第一四七二章 從南陽向洛陽第一九五七章 登陸選擇,遠還是近第二二一八章 跑還是戰第二三四四章 故友第一六六二章 昆陽和滍水第三百九十五章 答案第四百五十六章 米倉道中第二百零八章 動手(第三更)第四百九十六章 進退不得第一千四十三章 入城第一九三一章 只懲首惡,不及家人第二零四三章 袍澤俱在,絕不言退第二零一九章 大漢天威,無不拜服第二二一七章 此時,必須有犧牲第二一五七章 各部門的劃撥第一七一九章 膠着第一二二四章 制衡張麗華第十五章 凌遲第一七二七章 整好以暇第一三一三章 有得漁翁之利者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六百零四章 禮儀教化第七百七十四章 是個聰明人第二百零三章 夜行第一七四五章 讓軍神當苦力第七百九十三章 有埋伏第三百六十章 馬不停蹄第二零七五章 避嫌第一千九十章 懷璧其罪第一九一一章 兩個撿便宜的人第一百八十章 軍營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八百三十五章 納入名單第一一六一章 幾分真幾分假第一千零三章 國事家事第十章 往事(上)第八百三十七章 作壁上觀的感覺第一六八九章 有結束,有開始第一千零九章 靈前第二零七三章 興祖老弟,興祖老兄第一五零六章 神醫第二三三二章 是空中樓閣麼?第七百六十章 同時突破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五百六十九章 刀尖上跳舞第一七五五章 年輕的白袍第九百三十四章 來自荊州的試探第一千六十一章 樂昌和張麗華第二百零五章 堆積如山第一百四十六章 留意第二百二十六章 老繭第九百七十三章 先打哪個第七百五十四章 真正意圖第一三七六章 收拾舊山河第七十一章 時間第七百四十章 突進第八百四十一章 潛入第二零一七章 那就讓他們看看第九百七十七章 天降第二零九七章 天下將定,萬里無塵第九百二十章 山呼第二二六九章 臣妾向陛下討個人第一三三零章 萬歲戰淳于第二一三八章 潛移默化,由緩至極第一六一五章 演練制度第四百四十八章 巴蜀南與北第一六九二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一千七十一章 鬱林動亂第八百七十六章 亂世的主題第二百五十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二九三章 兩代人之間的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