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零五零章 此間誠意,貴使放心

bookmark

世家這些傢伙,最是記仇。

李藎忱很清楚這一點,所以他下手很乾脆利落,直接讓世家煙消雲散,這樣一了百了,世家沒了,剩下的人也就沒有資格和本錢說什麼復仇了。

而假如北周真的稱臣了,那李藎忱肯定不會把北方世家趕盡殺絕,而是把他們拿出來對付宇文氏。

這些和宇文氏有仇無恩的世家肯定會嗷嗷叫着撲上去。

因此宇文憲的這個計劃,讓大漢冒了很大的風險,也讓他自己同樣冒很大的風險,不過對於他自己來說,不這樣做就很有可能直接亡國滅種了,這樣做至少還給自己留下一線生機。

許善心一時默然,他也沒有想到宇文憲竟然一下子做出了這麼大的讓步,甘心俯首,這超出了許善心能做主的範圍。

說來也真的是滑稽,現在明明是北周在向大漢俯首求饒,可是現在卻讓許善心不知道應該如何是好。

沉吟片刻,許善心還是下定決心說道:“此事事關重大,需要向大漢天子請示,不過殿下既然有此保全黎民百姓之心,亦是善事,但兩國之間,絕無兒戲,所以貴國之條款,還請殿下先開列並用印章以證明真假,餘雖不才,亦當爲殿下傳達心聲。”

宇文憲看向許善心,這個傢伙很狡猾啊,我們這邊要是直接把條條款款全部都列出來,保不齊轉手你們就拿着這條款四處宣揚、鼓舞士氣,到時候北周境內的大小世家和官吏們恐怕也得掂量掂量自己是不是要脫離北周、先走一步了。

許善心含笑看着宇文憲,意思自然很是明顯,既然你們想要投降,怎麼着也得拿出來點兒誠意吧?又沒有讓你們主動退兵呢,不過就是先開列條款,這都做不到,還怎麼說投降?

獨孤熊當然察覺到了宇文憲的尷尬和擔憂,急忙打圓場:“具體的條款我國還沒有商議清楚,不過此間誠意,貴使還是可以放心的,因此懇請貴使先向貴國陛下轉達此意,箇中條款也需要我們雙方共同商議,貴使以爲如何?”

談判講究什麼?那當然是漫天要價、就地還錢,所以北周不會和不可能上來就先開出條款的,他們開出了條款,固然也是漫天要價,但是不管他們願意還是不願意,自己的底線實際上也隨着這些條款暴露了出來,尤其是周人更加關心的是什麼方面。

大漢自然也就可以根據周人的要價來還價,砍得越低越好。

所以周人在不知道大漢那邊是什麼態度之前,絕對不會先表露出來自己更加詳細的意圖,不然的話周人現在的弱點都有可能會被暴露出來。

假如周人後續兵力不足的話,宇文憲肯定會主張儘可能的整編和保留現有的兵馬,因爲他知道一旦這些兵馬都被解散掉了,那之後幾乎都沒有什麼再做補充的機會。

因此這些秘密是萬萬不能讓漢人直接察覺到的,一旦漢人意識到周人已經後繼乏力了,那還有什麼好談判的,直接殺過來解決掉這一支周軍,不就天下太平、萬事大吉了麼。

所以這個時候,最重要的就是遮遮掩掩。

我們是想談判不假,但是我們也不是因爲已經打不動了所以想談判,我們依舊很強大,你們不要輕視我們。

只有真真假假讓敵人判斷不清,才能夠儘可能的在談判之中佔據上風。

許善心起身,他當然知道宇文憲和獨孤熊這些人如此精明,是不可能輕易就中了自己試探他們底線的計策,至於拿着密約之類的去大肆宣揚、鼓舞士氣,那對大漢來說不見的就是好事。

現在大漢固然上下齊心、摩拳擦掌準備和北周一較高下,但是主戰的主要還是在軍方、工部和商部等會獲得利益的部門,諸如戶部等等部門自然不希望戰爭過於長久,一來這會直接消耗國庫之中的大量錢財,讓本來就不算豐盈的國庫愈發的貧窮,二來錢財都調撥到前線去了,其餘部門的工作自然就會受到阻礙。

大家都有各自的工作,關乎到各自的利益,你們軍方在前線固然是殺的人頭滾滾,那功勞也賺的盆滿瓢滿,可是我們在後方累死累活,既要幫你們解決後勤保障的問題,又得穩步推進我們的工作,最後風頭都被你們蓋過去了,憑什麼?

因此許善心可以想象,一旦北周要和談的消息傳播開來,前線的將士們肯定會表示反對,但是後方恐怕會全力贊同,這場戰爭持續的時間也不短了,是時候抓緊停住、大家一起來發展民生了。

“既然如此,那也請殿下修書一封,某當親自渡過白溝,爲殿下轉交書信,另外還請殿下派遣親信股肱,隨某同去。”許善心徑直說道,“殿下使臣劉休徵雖也從軍北上,但是既然不曉得此事,恐怕很難代表殿下做主。”

宇文憲頷首,這是在要人質啊。

親信股肱之臣可不夠,怎麼着也得是宇文憲的親骨肉,恐怕才能讓漢人感受到宇文憲的誠意。

“便讓趙王同去吧。”宇文憲沉聲說道。

趙王宇文招從河洛兵敗逃回冀州之後,因爲其在河洛之戰中不信任尉遲迥導致北周各路大軍硬生生被漢軍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拙劣表現而受到了懲罰,剝奪兵權、擔任閒職,但是現在正是用人之際,尤其是正是宇文憲除了北周皇室和諸如獨孤熊這種已經性命相關的近臣不知道該信任誰的時候,宇文招自然被重新啓用,總管北周禁軍。

自家這個弟弟的能力還是有的,就是有的時候執拗性格,認準了就不改變,如果他意識到尉遲迥真的是一心爲國的話,洛陽之戰有可能就不是當時的樣子了。不過就連宇文憲易地而處,在那種情況下,恐怕也不見得就會做出和宇文招相反的決定。

現在宇文憲的子嗣之中,除了兩個未成年的之外,長子已經去世,次子清河郡王宇文質跟在身邊,三子南皮郡王宇文賨坐鎮鄴城,自然脫不開身,四子燕郡王宇文貢坐鎮幽州,現在已經落入大漢的手中,因此宇文招這個親弟弟也算得上宇文憲的直系親屬了。

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
第六百二十四章 重點第二三六一章 產業定位不準確第一八五六章 這不是應該的麼?第一百三十一章 走着瞧第二百四十章 雨中驚現第九百一十章 初見李淵第二零三七章 大漢,前進!第一三七八章 奏章沒有陛下跑得快第二三二九章 海晏河清,天下太平第六百三十八章 宣旨第一八六二章 如果只是醉酒的話第一六三七章 祥瑞生大河第一二三七章 世道變了第一千五十一章 亡國禍水第二三三五章 君臣“離心”第八十二章 女兒紅第三百四十章 歲歲因何折綠柳第一百二十九章 桂冠第三百三十七章 歲歲不得清平久第一三零二章 你們要覺得丟人第二十章 殺機第一千零六章 任蠻奴第一八八七章 太尉府的計劃第二零七零章 你們也太不靠譜了吧?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二十七章 寂靜第一二六七章 李衍的選擇第二三三六章 天道昭昭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靈武是底線第九百八十六章 地位尷尬第一四二零章 你是要行刺小皇帝啊第一六四零章 戰爭爆發第一百三十六章 求學第七百八十四章 軍屯第一五八二章 孫思邈的決定第四百二十四章 看得起我第一七一二章 見風使舵最擅長第七百一十二章 拉鉤第二二二零章 西門,西門!第一四七三章 兩相權衡第一五四三章 一身輕第二三零零章 內府的橄欖枝第二百六十四章 撤兵第一三九一章 最大的威脅第九百一十九章 刺激經濟第一七三七章 陛下春秋鼎盛第一九一四章 不要一驚一乍第八百五十二章 有死有活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一三七五章 長安城外第一三三九章 韋孝寬的掙扎第一九零七章 冰下的兇險第五十四章 篝火第一百四十一章 如蓮第一九五五章 王昌入洛第兩零一零章 好像哪裡不對第五百六十章 不佔便宜就是吃虧第三百七十四章 獵物第九百五十七章 造錢第九百五十九章 新的行政區劃第二零九三章 達成共識第八百九十八章 六盤山下第二一七五章 低級的錯誤第四百五十三章 風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輸得起第八百一十七章 會不會是罪人第二一二四章 貿易體系下沉第二零九四章 不戰而屈人之兵第一五九五章 路與河第一一四四章 乃不知有漢第八百七十章 各自的路第二三二三章 吐蕃和大蕃第四百九十五章 小心爲上第二零六六章 秦愛第一二八八章 戰甕城第二零八零章 何爲重第二一六零章 冊封太子第一四零九章 年輕人在成熟第一百六十五章 爭奪第二零八七章 鄴城在望第九百一十二章 外交家第二三四一章 陛下會做傻事?第九百一十一章 入安定第一六三四章 市場的胃口第一百七十六章 潑墨第兩千零六章 進攻燕郡的序曲第四百七十六章 死局與棄子第二百零二章 徵用第五百二十三章 禍起蕭牆爲大患第六百三十九章 倒是一個好機會第一百七十八章 雨停第九百二十四章 密使第四百八十二章 生與死第八百五十七章 酒宴第一九八四章 甲騎的哀鳴第四百零八章 清晨第一七四零章 宇文氏要拼命了第六百二十三章 科技興國第一七九六章 金墉城破第一千七十章 猴子和高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