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一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八)

bookmark

剪報從前到後按照時間順序來的,第一篇文章是對銀票的誇讚,認爲這大大方便了大宗交易。

談到這一點的時候,他特意舉了蜀地的例子。蜀地因爲歷史原因還有鐵錢流通,相比於銅錢,鐵錢的幣值自是不如,一枚銅錢能買到的東西,通常需要三四枚鐵錢才能買到。

爲了方便交易,蜀地豪商大多都會製作一種類似飛錢的信契,用來完成大宗交易。

只可惜目前只有那種跨州連郡的豪商纔有信用去發行信契,而且各家信契並不通用,有時候需要找第三方甚至第四方兌換。如果一時找不到第三方,而交易又比較緊急,就不得不使用白銀或者黃金。

作者認爲銀票這種得到朝廷授權的信契,可以成爲全國通行的交易憑據。

之後幾篇文章都是根據這第一篇引申出來的討論,爭論的內容包括如何防僞、由哪一級官府發行、發多少合適、那些人可以使用等等。

再之後就有那等看得遠的人提出:如果日後買賣都用銀票,是不是意味着銀票將代替金銀,那豈不會朝廷想發多少銀票就能發多少銀票。

由此一撥人又開始爭論是要想法子限制銀票的適用範圍還是要想法子限制朝廷發行銀票,是要完全禁止銀票常態化還是要使朝廷不敢濫發銀票。

到目前爲止,認爲該出現銀票這種“朝廷授權的交易憑據”的人佔多數,其中絕大部分人認爲銀票就該是信契,不該當成金銀的替代品。

張賢將各種觀點一條條羅列下來,比對他在山長身邊總結到的信息,在自認爲可能符合山長心意的觀點前面畫上一個圈,可能與山長心意相牴觸的觀點前面畫一個叉。

之後他開始思考,有哪些可以拿到山長跟前說。

重點是要言之有物,單純的贊成和一味的反對都不會叫山長重視。

沉思的時候,時間嘩嘩流走,等他回過神來,通知早已晾乾。

連忙收起冊子,將通知卷好朝真理堂走去。

山長今日要在真理堂講課的事情在三天前就通知了書院,不必擔心真理堂騰不出來。

來到真理堂前,從窗子裡可以看到裡面正有人在講課。

瞥了一眼便不再關心,快步走到真理堂外的講課布告欄處。

這上面都是在真理堂講課的通知,張賢仔細瞅了瞅,隨便扯下一張已經過期的通知,打開夾子,把他寫好的通知展開按在欄板上。

空出一隻手合上頂端夾子,兩手從上到下把通知捋平整,再合上底部的夾子,一份講課通知就貼好了。

說實話他不太理解,分明現在最重要的是西北戰事,爲什麼山長卻要講親民官的事情。

如果是他張賢處在山長的位子上,哪怕這時候不爲戰事失敗做好推卸責任的鋪墊,也該把全部心思放在戰事上。

不理解沒關係,揣測山長的心理,然後照着做就是了。

張賢緩緩吐出一口氣,沒有進真理堂,直接轉身回山腰閣樓,他還得繼續做下午上課的準備。

……

“就這些?”

王樸翻着手中名單,擡頭看向許希文。

許希文微微躬身回答:“三日內要出京的官員就這八人,另有十三人才入京,正等着相公接見。”

王樸聞言,又翻了一遍名單,稍一思忖後問道:“今天公務如何安排的?”

“需要相公批閱的公文奏疏總共有十二份,另有七十份在其餘幾位相公手中,下午會轉到相公這裡來。戶部康尚書大約巳正會過來,兵部李尚書說午後來商討嶺南事。”

今天所有的事情,許希文都記在頭腦裡,此時一條條說出來,沒有絲毫停頓。

等他全部說完,王樸已經有了決斷,他直接吩咐道:“上午把出京入京的官員見完,你去安排。”

“是。”

許希文應了一聲,隨即問道:“那下官通知第一位在半個時辰之後過來?”

王樸輕敲兩下桌面,否決了許希文的建議:“兩刻鐘後我見第一個。”

說完,他不再耽擱,放下手中名單,直接拿過早已擺放在桌上的公文瀏覽起來。

許希文沒有出聲,悄悄退出書廳。

……

陳佑在英華殿轉了一圈,確認《英華錄》的編纂按照預期進度推進,目前沒有出什麼問題,便匆匆趕往樞密院。

今日宋敏貞沒有來樞密院,小事兩名同知就能處置,大事全都得陳佑來決定。

至於更大一點的事情,就必須拿去與王樸等人商議。

有兩位繼勳在,陳佑在樞密院壓不住事情。

爲了獲取在政事上的話語權,順帶着壓制陳佑,李繼勳和焦繼勳樂於用屬於樞密院整體的權力做交換。

偏偏礙於目前兩府共治的局面,陳佑不好明着抵制這樣的行爲。

他所能做的,就是壓縮兩位繼勳在樞密院的權力,爲此不得不把一些本可以下放給同知的事項拿過來親自處置。

等他回到書廳,桌上已經擺了兩摞公文。

一摞是政事堂送來的,一摞是樞密院自己的。

兩個一比,還是政事堂的事情比較多。

不是軍隊事情少,而是這個年代的管理模式下,足夠擺到陳佑案上的事情少。

像什麼比武獲勝、殺了幾名敵軍之類功勞,軍隊主官便可以做主獎賞,最多報歸選閱司備案,連選閱司司正都不一定能知道,更別說宰相了。

陳佑在樞密院看得最多的,還是他吩咐下去的各種調查報告。

首先處理完樞密院事務,然後翻開政事堂送來的公文。

不等他把第一份看完,就傳來敲門聲:“相公,諜報司端木業求見。”

他不得不放下公文,同時喊了一聲:“進來。”

吱呀一聲,木門被推開。

諜報司司正端木業和內間案主事曹明彥一齊走進屋內。

兩人行禮之後,端木業開口說明來意:“好叫相公知曉,內間房細作傳來消息,濠州地域降水稀少,糧價高企,業恐濠州有事,特帶內間案曹主事來稟明相公。”

陳佑不由皺眉。

濠州似乎沒有奏報過這件事。

或許是他自己沒看到,畢竟不是所有奏章都送到他這裡來。

這麼想着,他看向曹明彥:“具體是何情形?”

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
第九十七章使者方至軍中亂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四百九十六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八)第三百七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一百九十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一)第二百一十三章 諸事推行隱者來(二)第四百九章 大局動盪私心意第一百一十四章欲建功再攻遂州第四百九十三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五)第三百四十九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六)第二百六十七章 入京便聞南國事(一)第五百三十六章 先北後南有風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幸而黑白總分明第六百六十八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三)第九十章長平故計死士出第四百三十三章 風雨來襲水龍吟第一百一十七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第九十五章寥廓江天萬里霜第三百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驟然生變應對急(二)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三百五十五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十二)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四章此身何所存(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七)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三百九十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前狼後虎當何如(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一)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新皇登基諸事忙(二)第三百八十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六)第六百八十八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五)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二百五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一)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六十二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九)第五百四十章 忠於王事舉賢良第五百七十四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一)第二十四章虛職酬功忠爲首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一百六十三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二)第三百九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三)第二百九十六章 正人君子不坑人(二)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一百七十六章 典禮畢詔書頻出第二百七十一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一百三章江邊垂釣生妙計第五百六十四章 天下兵馬誰爲主(三)第一百一十二章君子報仇不怕晚第二百七十章 千年大計看將明(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四)第三百九十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六)第四十五章滅國之功尚不足?第五百七十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五)第四百九十一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三)第二百七十七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二)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七百二十一章 誰可妄自言忠義(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二百六十一章 文武相易宰相定(一)第六百十八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五)第三百九十六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五)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五百十九章 處處算計無盡時第四百二十七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四十六章法不長遠心意躁第二百五十七章 放榜鬧事爲哪般(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一日秋蟬聞風動(二)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三百一十章 新知府有新氣象(四)第四百七十七章 遼事暫令朝爭落第四百四十六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二)第四百三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三)第六百二十五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二)第五百二十七章 兩府生變宰相換第三百六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四)第三百十二章 百年大計在教育(一)第四百八章 鮮血淋漓投名狀第三百六十六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二)第五百三十章 師友侍讀何人佳第四百九十四章 必以一戰定江南(六)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一百九十三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四)第六十三章留守監國風將起(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窮且益堅志不墜(五)第五百九十一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國皆賺無人虧第四百四十五章 閒談軍政論優劣(一)第一百八十四章 爲尊者諱爭道義第五百五十八章 新舊之交穩爲重(三)第六百六十二章 誰料竟會遭背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