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貴客

太后的壽辰還沒到,秦家就先迎來了幾位出人意料的貴客——蜀王與蜀王妃,還有他們的小兒子趙硯。『

說起來蜀王妃會出現在京中,也頗讓人意外。原本只聽說蜀王帶着小兒子進京來了,哪裡想到蜀王妃了跟着上京了呢?只是蜀王父子倆接到旨意,得知皇帝允許他們父子上京爲太后賀壽了,就立刻帶着早已準備好的行李,日夜兼程地上路了。他們對外說,是擔心走得慢了,會誤了爲太后賀壽,於是趕緊趕慢地,愣是趕在太后生辰前一個月就到達了京城。他倆年富力強,這般趕路還能受得住,蜀王妃卻是身嬌肉貴,根本受不了這苦,因此只能帶着一衆隨從、禮物以及行李等落在後頭,慢慢趕路,終於在太子妃生日前一天走進了京城大門。

蜀王妃進京後,連歇一口氣的功夫都沒有,第二天就要進宮見太后,順道給太子妃賀壽了。薛氏抱怨太后沒有宣召他們二房的女眷去晉見,其實還真不是人家看不上她,而是太后當時正忙着跟小侄女團聚呢,哪裡還有閒心去見外人?也就是唐夫人與承恩侯夫人許氏是正經姻親,符老姨娘又是多年熟人,順帶着一塊兒去了,否則太后連她們都沒精神搭理。見過一面,說些客套話,賜點兒循例的物件,就把人打回東宮去領太子妃賜的膳食了。

太后與蜀王妃姑侄倆正經有十好幾年沒見了。自打蜀王妃嫁給了蜀王,便跟着去了蜀地就藩,非詔不得入京。別說是深宮中的太后了,就連她們的孃家塗家,也只有年輕力壯的男丁往蜀地去的時候,方能見到蜀王妃一面。二十年了,蜀王妃都不曾回過京城,回過孃家。

不過,這也是不湊巧。往昔蜀王其實是有過幾次機會進京的,或是賀壽,或是晉見皇帝述職。但每一次,蜀王妃總會遇上點事,懷孕,生病,或是孩子生病,以致於無法隨行。所以蜀王妃今年算是隨夫就藩後頭一次回孃家。她先進宮來見太后,姑侄倆抱頭痛哭一場,第二天又直奔孃家,再與孃家父母兄嫂們哭了一頓。接下來她理當要歇一口氣了,沒想到才過兩日,她又跟着丈夫兒子到承恩侯府來了,着實拼得很。

因爲蜀王妃來了,所以秦家三房女眷都要出面招待她。許氏帶着兩個兒媳,薛氏帶着小薛氏,牛氏獨個兒出場,全都圍着蜀王妃轉了。枯榮堂裡是秦柏在招待蜀王父子二人,松風堂裡是女眷們濟濟一堂。秦伯復、秦仲海與秦叔濤都上衙門裡當差去了,不在家中。秦平自然是守在宮裡的。年輕一輩全都不曾露面,只有秦柏一個撐場。至於承恩侯秦鬆?秦仲海已經在日前正式替父親遞了告病的摺子,宮裡皇上也派了太醫過來“診治”。如今秦鬆是公認的病人,需要靜養,自然不可能跑出來招待客人了。

許氏沒有給兩個兒子送信,但薛氏卻派人給兒子送了急信。臨近中午的時候,秦伯復趕了回來,連身上的官服都來不及換,就跑到枯榮堂去了,生怕三叔秦柏一個人佔盡了好處。不過他瞧見小一輩的侄兒侄女們都沒出現,就沒敢提讓自己的女兒過來給“長輩”見禮,只是陪坐在側,乾笑着聽秦柏與蜀王饒有興致地憶當年,說從前他們在宮中讀書時的趣事,他卻連一句話都插不進去。

薛氏的臉皮比兒子要厚一點,在所有小一輩的女孩兒都沒有露面的前提下,她愣是把孫女秦錦儀給叫來給蜀王妃見了禮。蜀王妃笑得一派大方,誇了秦錦儀兩句,又賞了見面禮,薛氏就順勢把孫女留在了松風堂內,命她陪着衆人一道說話,有需要的時候,還可以侍候蜀王妃喝茶。

許氏不動聲色地微笑着,姚氏撇嘴笑了笑,跟牛氏對望一眼,都有了些想法。閔氏面色不變,靜坐一旁,彷彿不經意地問了秦錦儀一句:“這時候還早,先生這麼快就下課了?”

秦錦儀頓了一頓,沒敢說自己早退,微笑地回答了一句:“是。”

閔氏沒說什麼,姚氏笑吟吟地道:“喲,今兒下課得早,比平日早了大半個時辰呢,曾先生先前怎麼也沒提?”

許氏微微一笑:“天氣熱,午間日頭曬得厲害,早些下課,孩子們也好少受些罪。”

蜀王妃笑問:“府上的女先生,聽聞從前是教過太子妃的吧?那可是極難得的。府上的姑娘們能有這樣了得的先生教導,想必也十分出色吧?”

許氏笑笑:“不過是識得幾個字,懂得些道理罷了,比起太子妃可差得遠了。曾先生來我們家,其實就是尋個地方養老呢。”接着便話題一轉,聊起了京城從前有名的才女或是名門閨秀,她們當年的事蹟,以及婚嫁去向與近況。這是蜀王妃所熟悉的話題,也是她感興趣的,兩人很快就聊得興起了。

當然,這樣的話題,能搭上話的也就是長房幾位女眷,牛氏對她們聊的人物一無所知,二房又夠不上這種級別的交際圈子——二十年前,小薛氏還未嫁進秦家,秦伯復年歲尚小,二房寡婦弱子,壓根兒就談不上什麼社交。薛氏插不進嘴去,偶爾提起一點她道聽途說來的八卦,卻又被許氏與蜀王妃當面闢了謠。也虧得薛氏沉得住氣,拉得下臉,依舊笑吟吟地坐在那裡不動,時不時的就硬要插嘴說些乾巴巴的話,然後被打臉。如此這般,周而復始,卻始終學不會閉嘴,優雅地沉默微笑。

牛氏雖然也插不進嘴去,卻並不強求,只是靜坐一旁聽八卦,還聽得津津有味。薛氏的舉動,還有秦錦儀在蜀王妃身邊獻殷勤,在她看來就象是一場笑話。不過隨着中午時間漸近,她記起孫女孫子,便悄聲吩咐小丫頭百壽離了松風堂,去給秦含真、梓哥兒遞口信。

秦含真下課回到明月塢時,就看到百壽在廊下與夏青說話。她笑着走過去:“百壽今兒怎麼有空過來看你姐姐?”

百壽忙上前幾步行了個禮:“姑娘,太太讓我來給您捎句話。今兒府裡有客,她不得閒,已經交代乳母照顧梓哥兒吃午飯了,姑娘就留在自個兒院子裡用吧,下午也不必到前頭去。”

秦含真疑惑:“來了什麼客人?這般要緊。祖父祖母都要去相陪?”叫她別去前頭清風館,這意思就是秦柏與牛氏都沒空管孫子孫女了。居然有客人如此要緊,需得他們夫妻二人齊齊出動?

百壽便道:“是蜀王與蜀王妃帶着他家小公子上門來拜訪。蜀王說他與三老爺當年也是故交,分別多年了,十分想念,因此特地前來拜會。蜀王妃前幾日纔到京,也跟着來了。如今蜀王與他家小兒子在枯榮堂,是三老爺和大爺陪着;蜀王妃在松風堂,幾位夫人、太太、奶奶們都在呢,連大姑娘都過去了。”

“大姐姐?”秦含真面露詫異,“她不是身上不適,向曾先生告了假,先行離開了嗎?怎麼跑去見客人了?”她嘲諷地笑笑,“用這種藉口,她不覺得很容易就會被拆穿嗎?直接說長輩叫她去見客人就得了,還用得着說謊?”

秦含真也懶得搭理秦錦儀的事,就對百壽說:“行了,我知道了,你回去跟祖母說,我會照顧好自己的,讓她不必擔心。倒是梓哥兒那頭,也不知乳母侍候得如何,虎嬤嬤還在清風館坐鎮吧?”

百壽點頭。虎嬤嬤一般是不會離開清風館的。如今牛氏身邊有兩位嬤嬤,又有兩個內務府來的大丫頭侍候,並不缺人,沒有虎嬤嬤跟着也問題不大,倒是清風館裡,因着梓哥兒的乳母有些個不妥當,還離不得虎嬤嬤照看。

有虎嬤嬤在,秦含真也就不擔心小堂弟的事了,給百壽塞了把果子,就讓她下去與夏青說話了。不過夏青心中知道分寸,曉得妹妹是領命而來,還要回去覆命,不可能隨意在外頭玩鬧的,便叮囑幾句,又給她塞了幾個錢,就打她離開了。

秦含真擦了汗,換了身家常衣裳,就聽得外頭院子裡熱鬧一片。探頭一看,原來是秦簡來了。他來看妹妹,順道還帶上了趙陌。本來秦簡到明月塢,都是往妹妹秦錦華所住的正屋裡去的,但因添了個趙陌,而趙陌又想來看秦含真,所以他們還是選擇了在院子裡的小亭中就座。秦錦華身邊的大丫頭描夏細心地帶着小丫頭們上了茶水點心,又問秦簡是否打算在這邊用午飯。

秦簡笑道:“今兒府裡有客,長輩們都不得空。我想着妹妹們無人照應,也不知如何了,方纔會過來,自然也要在這裡用午飯的。你們去大廚房說一聲,叫他們把我和廣路的份例送過來。我們就在這院子裡吃了。”

描夏領命而去,又吩咐了兩個小丫頭將冰盆搬到亭子一角,再讓她們拿着扇子在旁扇風,好讓亭中保持涼風習習,暑氣立時大消。

秦簡一見就笑了:“好丫頭,你這法子倒好,既涼快,又不至於積了寒氣。明兒我也叫我的丫頭們照這麼辦,省得我在屋裡讀書,熱得滿頭是汗!”

趙陌微笑道:“原是他們這院子好,花木繁盛,又有水有風,比別處要涼快些。”

秦錦華掩口笑了:“哥哥住的折桂臺,到處種的都是桂花,講究一個‘蟾宮折桂’的寓意,吉利是吉利了,可惜桂花樹兒遮不得太陽,每年夏天他都會熱得受不了。旁邊的燕歸來倒好,棗樹梨樹都生得高大,倒比我們這院兒還要陰涼幾分呢。”

秦簡哂道:“我何嘗不羨慕他住的院子涼快呢?真恨不得把我那兒的桂花樹都給拔了,種上些能遮陰的花木纔好。可惜母親不許,連祖母都要罵,就爲了那折桂的好寓意,我也只好繼續忍受下去了。”

他自嘲幾句,便提起了今日家中來的貴客:“蜀王一家來了,妹妹們可曾聽說?我原以爲會被叫過去跟蜀王府的小公子見上一面的,不曾想三叔祖壓根兒就沒話,心裡正嘀咕呢。說起來,蜀王一家忽然上門,也叫人猜不出原委。”他看向趙陌,“廣路,你說他們此番進京,到底是打的什麼主意呢?外頭傳言紛紛,到底有幾分可信?”

第十九章 坦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竹海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三百零四章 抽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六百三十六章 病重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六章 積怨第二十四章 喝斥第二百一十一章 衡量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章 發狠第六百三十一章 發瘋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二章 奮勇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五十章 甩鍋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邂逅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七百二十一章 喜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六十章 出城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三百九十章 定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六十章 家事第三十章 態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二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六章 積怨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
第十九章 坦言第一百六十九章 求助第四十二章 家常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第五百零八章 牽手第四十七章 惶然第一百三十一章 續絃第二百三十七章 正道第二百六十章 密會第三百六十章 謎案第一百七十二章 竹海第三十七章 犯愁第三百六十八章 降爵第六百九十一章 生死第三十一章 父子第二百七十章 來信第三百零四章 抽風第二百四十六章 污水第二百五十七章 晉見第三百五十章 猜度第七十章 說服第六百六十八章 立功第七十二章 鬱悶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五百四十二章 肝疼第四十三章 套話第二百九十四章 歸來第二百二十六章 吐血第六十六章 消息第二百四十五章 喜脈第六百三十六章 病重第九十一章 難言第七十一章 賞賜第六章 積怨第二十四章 喝斥第二百一十一章 衡量第七百一十五章 大方第五十章 心虛第四章 發狠第六百三十一章 發瘋第六百二十七章 善後第二百三十二章 奮勇第二十六章 質問第三百零六章 糾結第二百四十八章 交易第六百九十五章 紙虎第二百一十六章 選擇第一百四十五章 押送第五十章 甩鍋第三百八十四章 默契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六百七十九章 暴露第二百五十一章 建議第六百六十五章 邂逅第四百二十三章 恩怨第一百八十九章 熱情第六百五十四章 開解第七百二十一章 喜事第三百三十七章 覺悟第六十章 出城第七百零九章 通信第一百六十三章 放過第三百九十章 定下第五百三十二章 可疑第六十章 家事第三十章 態度第二百六十七章 小宴第四百七十章 裝病第七十五章 邀請第六十六章 代理第四百六十二章 探病第一百二十六章 失蹤第一百七十三章 三船第二百六十八章 新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四百八十章 倉促第八十四章 高興第二百零四章 接人第七百二十二章 晉見第二百一十一章 憋悶第四百二十七章 天意第三十二章 馬賊第一百二十一章 犧牲第三百六十二章 條件第二百三十三章 激將第五百二十八章 融入第二十三章 憤怒第一百八十九章 討論第二百二十四章 怨憤第一百三十八章 上門第四十六章 兄妹第四百一十二章 坦白第六章 積怨第二百四十章 心結第一百四十一章 揭破第一百六十七章 盤算第二百七十四章 下場第一百九十三章 顧慮第一百七十四章 靜夜第一百九十六章 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