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追擊

第85章 追擊

“遼東三郡。”

王翦嘴裡咀嚼着這個地名,趙佗的話倒是很有意思。

誠如趙佗所說,燕國首都薊城雖然被秦軍攻下。但燕國尚有數千裡土地,只要燕王喜能夠逃出去,便可以藉此苟延殘喘,繼續和秦國周旋。

往北的可能確實比往西大。

此子頗有見識,有爲將之才。

王翦暗暗點頭,他聽到燕王從西城突圍時就感覺到不對勁,隱約能猜到一二。但沒有趙佗說的那般清晰明瞭,幾句話就說到了他的心坎上。

“燕王從城西突圍,你們如何判斷?”王翦徑直向傳信士卒詢問。

士卒忙說道:“稟上將軍,城門洞開時,有燕軍戰車開道,後方是燕卒精銳,簇擁着王者大纛。那些燕卒一邊衝殺還一邊嚷着誓死保衛燕王。”

王翦追問道:“那些燕軍的衝殺方向是何處?”

那士卒愣了下,才道:“似乎是偏向西北方向。當時我軍正全力攻城,沒料到燕軍會出城突圍,被其衝了一條路出來。不過請上將軍放心,辛勝將軍已策動大軍追擊,必能將燕王抓獲。”

“壞了!”

王翦臉色一變,心知不妙。

“城北是羌瘣所部,燕軍舉大纛從西北方向突圍,羌瘣見到必會追擊,如此,城北處便是破綻!”

想到這裡,王翦回頭對身後短兵道:“速速前往羌瘣將軍處,讓他所部死攻北城,不得擅自追擊城西敵人。”

“唯。”

一名短兵領命正要離去。

但這時遠處又有傳信騎兵飛馳而來。

“稟上將軍。燕軍突然打開北城門,以敢死輕兵爲先,騎兵爲後,衝擊我軍,現已突破城北攔截。”傳信士卒慌張稟報。

王翦冷哼道:“羌瘣呢?率部去追擊城西突圍的燕王了吧。”

傳信士卒滿頭冷汗,弱弱道:“上將軍所言甚是。”

王翦深吸口氣,知道城中大魚已經突破了漁網的封鎖,即將入海。

“軍中車兵、騎兵盡數往北追擊!務必要追上這支突圍的燕軍。”

王翦下達追擊命令。

傳令兵離去後,王翦看着不遠處廝殺震天的薊城,頓覺索然無味。

“你這後生很有見識,很不錯。”

王翦走上前,拍了拍趙佗的肩膀,以示鼓勵,然後轉身離去。

他還有很多事情要辦,燕王一跑,此次滅燕大戰便算不得全功,還有許多爛攤子要收拾。

“謝上將軍誇讚。”

趙佗拱手相謝,心中卻長嘆一聲。

歷史,還是走向了原本的方向。

他剛纔之所以能侃侃而談,認爲燕王喜會從北面突圍,其實還是因爲他有着後世視角。

原本的歷史上,王翦拔薊之後,燕王喜便是率精兵走保遼東,憑藉着遼東之地與秦國周旋,苟延殘喘數年之久。

一直到滅亡楚國後,燕國才被王賁覆滅。

老子沒滅掉的國,由兒子來滅。

趙佗本以爲隨着他發明出配重投石機,薊城被提前攻破,燕王喜這次或許逃不掉,畢竟李信所部還堵在城東,是薊城走遼東的直接方向。

哪料到這位燕國的王者確實有兩下子,先弄出一支“燕王護衛”從城西突圍,走西北方向,用王者大纛引走城北的秦軍精銳,然後趁勢率精兵出城突擊城北秦營,徑直衝出秦軍包圍。

如此調虎離山之計,確實值得稱讚。

不過這些都和趙佗沒有關係了,他此次製造出攻城利器,攻破薊城,立下大功。按秦國有功必賞的體制,他這次再差也能往上升一級。

想到此,趙佗嘴角浮現一抹微笑。

不僅是他,黑臀、涉間等人的臉上亦充滿欣喜。除了是製造發石機立功外,薊城被攻破,也宣告着此次秦國發動的伐燕大戰快到了尾聲。

在普通士卒眼中,這是即將回家的標誌。

接下來的時間裡,繼東城告破後,其他三處城牆亦相繼被攻克。

秦軍大舉入城,在巷戰中不停推進,將抵抗的燕人盡數絞殺乾淨。

到傍晚時,秦軍佔領了燕王宮城,徹底控制了薊都。

黑色的旗幟在燕王宮的高臺上飄揚,宣告這座有上千年曆史的城池正式落入秦國的手中。

圍城數月都沒有攻破的薊城,一日之間突然淪陷。

這種事情不僅讓城內的燕人難以相信,就連攻克此城的秦軍上下亦感到震驚。

特別是攻城時響起的一聲聲轟鳴,更讓人在戰後議論紛紛。

“聽說是李信將軍手下有一百將,弄出了一件利器,能發射百斤巨石,直接把東城的城樓轟塌了。”

一士卒在什伍中賣弄自己得來的消息。

“百斤石頭怎麼可能將城轟塌,我看發射出去的石頭應該有五百斤吧!我聽說被那巨石砸中的人,當場就成了肉醬,嘶……”

有人馬上反駁,驚歎着說出自己的看法。

“五百斤?我看至少得有千斤,那聲音可真嚇人。”

“嘿,管他多少斤。我聽東營的人說,那位百將把發出巨石的攻城器械稱作‘砲’。不過大家都覺得這稱呼不夠威猛,所以都喊作‘巨砲’。”

“如此一來,那百將豈不就該叫做‘巨砲百將’了,哈哈。”

軍營中響起歡快的笑聲,秦軍上下都對能攻克薊城的巨砲感到好奇,同時也讓那位“巨砲百將”的名聲在軍中迅速傳播。

相比攻克薊城後,諸營開始清點人頭斬獲的喜悅感,如今的趙佗卻在準備着行囊。

李信!

這位勇銳果敢的裨將軍,不僅拿下攻城戰的首功,而且在發現燕王喜率精兵突破重圍後,竟主動請命率兵追擊。

“上將軍,我軍奉王命伐燕,復刺客之仇,此戰必要誅罪首燕丹方可。如今燕王父子逃遁,末將請命追擊,必斬燕丹之首而還。”

李信聲音堅定,充滿了年輕人一往無前的氣勢。

王翦允諾了。

他似乎也認爲,以李信的性格確實適合擔當追擊的人選,便下令由李信所部負責此事。

軍令下達,李信麾下將士,立刻收拾行囊,以行軍陣列開向北方。

此戰,他們的目標是太子丹的首級!

《資治通鑑·秦紀二》:王翦拔薊。燕王及太子率其精兵東保遼東,李信急追之。

《史記·燕召公世家》:秦攻拔我薊,燕王亡,徙居遼東。

《史記·王翦列傳》:秦將李信者,年少壯勇,嘗以兵數千逐太子丹。

(本章完)

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751章 穿雲箭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134章 東行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712章 覆韓第55章 屯長第371章 大王欽定第120章 宮中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148章 俘虜第535章 烏氏倮第820章 重用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506章 牀榻事發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711章 滅國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792章 戰死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842章 託孤第155章 滎陽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842章 託孤第121章 李由第701章 張蒼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712章 覆韓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728章 戰略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95章 趙高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55章 屯長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473章 齊亡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789章 大坑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350章 楚王啓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74章 桓軍侯第689章 遷令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686章 楚漢第792章 戰死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14章 李信策第215章 家書第35章 袍澤第151章 陳平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59章 泗水畔第60章 鄉邑第151章 陳平第139章 入屋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139章 入屋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267章 兄弟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824章 黃石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350章 楚王啓第184章 商亳第233章 解救第43章 閱兵第119章 趙中郎第240章 淮陽反
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359章 兵進淮陰第751章 穿雲箭第480章 法家治國第134章 東行第459章 田衝覺醒第712章 覆韓第55章 屯長第371章 大王欽定第120章 宮中第670章 項氏抉擇第148章 俘虜第535章 烏氏倮第820章 重用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275章 李信閉門第506章 牀榻事發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392章 君心難測第711章 滅國第260章 背水爲陣第423章 代王北走第438章 吾會出手第312章 十萬齊軍第402章 齊使田衝第366章 秦楚決戰第365章 請君一戰第411章 秦王震怒第489章 諸夏一家第525章 禍水北引第409章 李斯善意第523章 少府良策第792章 戰死第368章 將勇者勝第842章 託孤第155章 滎陽第357章 景同妙計第842章 託孤第121章 李由第701章 張蒼第386章 趙高絕殺第712章 覆韓第262章 衝陣奪旗第728章 戰略第654章 武功真身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95章 趙高第621章 復徵西南第55章 屯長第204章 劉季自刎第614章 滿朝諂媚第650章 帝國危機第300章 吃力不討好第154章 各方行動第473章 齊亡第105章 中車府令第789章 大坑第450章 王離軍候第375章 越王無友第350章 楚王啓第405章 徙民之策第488章 舌戰羣儒第566章 休密月氏第174章 桓軍侯第689章 遷令第247章 鍾離降秦第686章 楚漢第792章 戰死第144章 各懷心思第352章 蒙恬校尉第214章 李信策第215章 家書第35章 袍澤第151章 陳平第502章 誘惑趙高第321章 睢水罵戰第655章 急不可耐第259章 泗水畔第60章 鄉邑第151章 陳平第139章 入屋第445章 滅齊之策第139章 入屋第482章 帝號紛紛第267章 兄弟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526章 扶蘇來訪第824章 黃石第268章 咸陽之惑第569章 滅匈奇謀第657章 徐巿獻獸第363章 韓信傾慕第291章 義與不義第350章 楚王啓第184章 商亳第233章 解救第43章 閱兵第119章 趙中郎第240章 淮陽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