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封賞

第103章 封賞

咸陽宮外。

被秦人戰歌和萬衆呼聲震懾的瑟瑟發抖的燕人俘虜,已被相應官署的人帶走。

燕宮女子將充入宮闈。

工匠被帶去少府,樂人則被奉常丞領走……

那些燕國宗室貴族,公卿大臣,或將被貶爲庶民,或是淪爲刑徒。

至於身份最重要的燕丹,也被宮中來人帶走。

總之,他們未來的命運在此定下。

大量的從薊城繳獲的簡牘典籍、宗廟禮器、奇珍異寶,亦被分批帶走。

簡牘文書將納入御史府,藏於新建的石室中,那裡是秦王專爲儲藏六國典籍所修建的圖書館。

宗廟禮器,在經過辨認之後,一部分重要的珍品會送去主管宗廟祭祀的奉常處,作爲秦國獻祭給上帝、祖先的戰利品。

更多的器物恐怕會被扔進火爐中,回爐重造,將上面所承載的燕國八百年曆史盡數化爲銅水,鑄造成秦人廝殺的兵器,種田的農具。

就在那些俘虜和戰利品被分配帶離時,有功的士卒軍吏亦被使者引到別處,接受封賞恩賜。

唯有上將軍王翦和諸位裨將軍能走入咸陽宮,參與秦王爲他們準備的盛大朝會。

“這小子雖然立下功勞,但爵不過大夫,官不過百將,憑什麼也能和吾等一起入宮面見大王。”羌瘣有些不爽的說着。

在一羣卿爵將軍的隊伍中,多上一個大夫爵的年輕小子,確實有些刺眼。

聽到這話,李信護在趙佗身前。

他冷笑道:“趙佗爵位雖低,至少是有功之臣。不像一些人犯錯之身,也與吾等一起入宮。”

“李信!”羌瘣臉色刷的一下紅了。

其他兩位裨將軍連忙勸和,王翦也皺眉呵斥道:“鬧什麼,凱旋獻俘,何等幸事。爾等如此作態,算個什麼模樣。此子立下大功,入宮乃是大王親詔,若有意見,和大王說去。”

見王翦發怒,衆人連忙低頭,不敢再說。

趙佗眨了眨眼,他還一句話都沒說過,咋就先吵起來了。

這時,宮門處一直等候的男子迎了上來。

“上將軍與諸位將軍回朝,真是可喜可賀。”

男子高冠博帶,面白短鬚,臉上帶着笑。

“昌平君。”

王翦亦笑起來,與這位秦國朝堂的百官之首,親切交談。

其餘幾位裨將軍也都向昌平君行禮。

這一刻,趙佗有些恍惚。

很久之前,他曾和另一人來過這裡,當時也是這位昌平君來迎接。

“華夏必須一統。”

“若是重來一次,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

他喃喃着,將那些過去的事情逐出腦外,眼神再度變得堅定起來。

這時,昌平君已和王翦說完話,向他們走來。

“見過君侯。”

李信和趙佗連忙行禮。

“兩位少年英雄,不用多禮。”

昌平君神色和藹,聲音溫潤,讓人聽在耳中如沐春風。

他看向李信。

“此番伐燕大戰,李將軍轉戰千里,勇擒燕丹的事情已經是傳遍了咸陽上下,就連大王亦稱讚不已,此等英雄事蹟,可真是讓吾等佩服的很。”

聽到這話,李信忙道:“君侯謬讚,信不敢當。”

雖是如此說,但李信一張臉都快笑爛了,感覺身體輕飄飄的。

昌平君微微一笑,又轉頭看向趙佗。

“製造巨砲攻破薊城,又獻策截殺燕王,擒獲燕丹。此等少年,真不愧那句‘大丈夫居世,生當封侯,死則廟食’。”

趙佗一驚,忙道:“君侯過譽了,吾等爲大王效力,自是當奮勇向前,各盡所能,此乃本分。”

嘴上這樣說着。

趙佗心裡卻不禁吐槽道:“政哥居然是個大嘴巴,這話明明只和他說過,如今弄得連外人都知道了。”

昌平君點點頭,伸手拍了拍趙佗的肩膀,親切道:“比上一次長高了不少,你還年輕,期待你這少年成爲大丈夫的那一天。”

其行事作爲,如同鄰家叔父,讓人感受不到半點等級隔閡。

當昌平君走到前方引導諸將時,李信還在那邊感嘆着:“我做郎官時,未曾與君侯接觸過。沒想到堂堂丞相竟是如此的和藹,真是讓吾敬佩。”

趙佗嘴角微微一抽,把到嘴邊的話又給憋了回去。

很快,衆人走到殿前。

整理衣冠。

脫下鞋履。

然後在謁者的傳告聲中,邁步入殿。

跟着諸將趨步走入殿中,看着眼前雄偉的大殿,粗壯的柱樑。

趙佗的心很平靜,已不會再有上一次來時那種緊張忐忑的心理。

“臣王翦,奉命伐燕。今已獲成功,破燕國都城,擒賊寇燕丹,獻俘於……”

耳邊傳來王翦的聲音,趙佗忍不住擡頭往帝榻上望去。

一雙似笑非笑的眸子正盯着他。

趙佗眼皮猛跳,沒想到秦王也在看他。

趙佗露出一個尷尬的笑,又把腦袋低了下去。

見到這一幕,秦王政的臉上露出些許笑意。

近一年沒見,那少年長高了許多,但他的眼神依舊未變。

秦王從未想過,一個和扶蘇年齡差不多的少年人,竟然會不斷給他帶來驚喜。

從軍殺敵連升三爵。

製造巨砲。

獻策截殺。

親自擒獲燕丹。

每一件事情都讓人感到驚訝,若是全聯繫起來,則是讓人震驚。

至少,他秦王政的兒子,是遠遠不如。

王翦陳述完畢,秦王政開口道。

“王將軍和諸位將軍辛苦,爲寡人剿滅北賊,砥定燕趙之地,此功甚大,當賞!”

此話一出,早有準備的謁者便捧着詔書,大聲宣告。

“維王二十年,時在季秋。駟車庶長已破薊城,並擒北醜燕丹,獻俘於京。王心甚喜,昔者燕寇謀刺,逆亂天下,遂興師旅,誅戮無道,奮揚武德。今北醜已伏,燕趙砥定,特賞功明德。”

“駟車庶長王翦,破北軍於易水,克燕都薊城,虜北醜燕丹,進爵爲大庶長,賜金五百鎰。”

“中更李信,督造巨砲有功,截殺燕寇於遼西,虜北醜燕丹,進爵兩級,爲少上造,賜金兩百鎰。”

“大夫趙佗,獻巨砲之術,助破薊城有功,並獻策截殺燕寇,親虜北醜燕丹,進爵三級,爲公乘,賜金兩百鎰。”

《資治通鑑》載“二十一年,冬,十月,王翦拔薊”。

本書因爲主角的參與,提前數月破城,當在夏季,回咸陽時是深秋。

秦以十月爲歲首,十月之前都屬於上一年。

所以封賞的時間,是屬於秦王政二十年秋。

(本章完)

第698章 太子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52章 項不更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12章 舞陽相召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56章 攻心第761章 將攻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824章 黃石第16章 甘羅第819章 處置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843章 權力第126章 握手第79章 墨者第86章 教導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764章 蠶食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781章 剋制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712章 覆韓第698章 太子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682章 審問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718章 三十年第289章 墨守第693章 回家第1章 趙國餘孽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813章 血仇第43章 閱兵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822章 餘孽第844章 事變第690章 召子第78章 公輸第234章 壽春城第774章 喜信第791章 反釣第713章 日照第732章 喜訊第253章 京觀第678章 確認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380章 見熊啓第202章 白氏女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201章 尉繚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50章 銍邑第70章 處置第96章 秦風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82章 開砲第130章 韓王死第832章 絕症第808章 勝負第732章 喜訊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380章 見熊啓第843章 權力第170章 雜牌軍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117章 橫之義第698章 太子第150章 計功第120章 宮中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5章 攻薊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449章 我答應第777章 老卒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64章 宋意第97章 爵制第792章 戰死
第698章 太子第361章 四面楚歌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752章 項不更第242章 以假代真第12章 舞陽相召第306章 齊之虛實第56章 攻心第761章 將攻第30章 生當封侯,死當廟食第824章 黃石第16章 甘羅第819章 處置第659章 尋仙夢斷第553章 沉沒成本第609章 燒火將軍第843章 權力第126章 握手第79章 墨者第86章 教導第511章 書同文字第764章 蠶食第487章 分封之論第403章 橫陽君死第781章 剋制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422章 以強凌弱第373章 趙佗渡江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324章 懸羊擊鼓第434章 燕王落馬第712章 覆韓第698章 太子第287章 兵臨楚地第295章 堅壁自守第682章 審問第490章 改變皇帝第370章 僞王何在第718章 三十年第289章 墨守第693章 回家第1章 趙國餘孽第208章 李信伐楚第461章 甄城絕境第596章 奇計破秦第813章 血仇第43章 閱兵第458章 兵者勢也第576章 漁翁頭曼第515章 識時務者第322章 東楚出兵第285章 王翦伐楚第822章 餘孽第844章 事變第690章 召子第78章 公輸第234章 壽春城第774章 喜信第791章 反釣第713章 日照第732章 喜訊第253章 京觀第678章 確認第565章 屯田之所第380章 見熊啓第202章 白氏女第534章 義渠故地第265章 劉季娶妻第514章 紙的缺陷第201章 尉繚第633章 鳥盡弓藏第250章 銍邑第70章 處置第96章 秦風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82章 開砲第130章 韓王死第832章 絕症第808章 勝負第732章 喜訊第348章 項燕熊啓第528章 皇帝交心第380章 見熊啓第843章 權力第170章 雜牌軍第656章 齊地八神第117章 橫之義第698章 太子第150章 計功第120章 宮中第292章 滅楚之策第617章 朕全都要第75章 攻薊第509章 朕的金人第449章 我答應第777章 老卒第301章 上將軍愛我第64章 宋意第97章 爵制第792章 戰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