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0章 建設浪潮

【播報】關注「起點讀書」,獲得515紅包第一手消息,過年之後沒搶過紅包的同學們,這回可以一展身手了。

由於當塗工業區距離南京比較近,而且這座新興城市乃是國內比較重要的重工業區城市,再加上有鐵路和南京相聯通,因此這幾年來林哲已經來過這座城市幾次了。

這一次來當塗視察,已經是林哲第三次來這個城市,而每一次來都能夠看見這個新城市的明顯變化。

昔日的荒野波地而起,有着一座又一座的工廠,河邊的灘塗也成爲了碼頭,停泊着大量的船隻。

那些冒着煙柱的船隻或是運載煤炭等各項工業產品抵達這座城市,又或者是把當塗出產的鋼鐵以及大量的機械產品運往其他地方。

其長江沿岸雖然不如上海的黃浦江繁華,但是顯然要比作爲政治中心的南京要更加繁忙。

這從南京火車站以及當塗火車站的大小以及流量就可以看得出來,南京火車站多以客運爲主,貨運的話,主要是外來的產品以及農產品的輸入。

然而當塗火車站,其火車站的貨場規模卻是要遠超南京火車站,每天從這裡出發或者抵達的火車,都是滿債着各種貨物。,

對於當塗的發現,林哲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當地官員的陪同下,林哲走馬觀花一樣視察了當塗各地,第二天的時候,則是重點視察了幾家當塗工業區裡的核心企業,其中重中之重就是江南礦務公司了。

走進江南礦務公司的廠區裡,林哲也是不由得感嘆起來,雖然這只是十九世紀的鋼鐵廠。但是在林哲的心中,比後世的那些大企業看起來還要宏偉的多。

廠區的正中間,就是那一排高大的鍊鋼爐。兩側則是更多高大的廠房,廠區的內部是衝刺着一種煤塵的刺鼻味。巨大的煙囪直衝天際,然後派出濃黑的煙柱。

這種鋼鐵企業如果是放在後世,那妥妥的就是重污染企業,百分百是要被取締的。

但是在這個年代,這個鋼鐵企業卻是代表着當代最先進的鍊鋼技術。

江南礦務公司作爲國內最大,同時技術實力也是最雄厚的鋼鐵、煤炭聯營企業,其鍊鋼技術一直是緊隨歐洲鋼鐵企業的腳步,雖然大部分時候歐洲的鋼鐵企業同行們爲了保護技術。不願意向江南礦務公司出售技術授權,只願意出售一些比較落後的技術。

不過這年頭的鋼鐵技術說來說去也就那麼回事,江南礦務公司的技術水平雖然比歐洲的那幾家頂尖鋼鐵企業略遜一些,但是也算是摸到了門檻,這不給技術授權,大不了就自己偷學唄,這鹼性平爐鍊鋼法就是江南礦務公司獨自仿製的。

如今江南礦務公司下屬的鍊鋼爐大多已經採用鹼性平爐鍊鋼法,這種鍊鋼法能夠有效提高鋼材的性能,同時隨着產能的增加,這平均成本也是正在下降。

儘管帝國目前的鋼材依舊處於供不應求的局面。但是國內的三大礦務企業,再加上一個新成立的撫溪煤鐵公司,這四大企業爲了爭奪國內的鋼鐵訂單。可是進行了比較慘烈的技術競爭以及價格競爭。

比如自從江南礦務公司大規模推廣酸性平爐鍊鋼法後,其鋼材的性能提升的同時,由於產量的增加也是採取了降價的措施,爲了應對江南礦務公司的降價和技術提升,國內第二大的鋼鐵公司,即北方煤鐵公司也是開始了全面的技術升級,同時也是採取了降價的措施。

南洋礦務公司的資產雖然大多都是國外,但是其市場依舊主要是國內,而且其業務雖然是原材料供應爲主。但是也是涉足了鋼鐵企業,在上海投資建設了一家鋼鐵廠。其鐵礦來源於其麾下的海南鐵礦石、其煤炭也是來之於其麾下的越南煤炭。

新成立的撫溪煤鐵公司實力要弱小一些,現在的業務主要還停留在鍛鐵業務上。鍊鋼業務暫時還沒有展開,他們投資的大型鍊鋼廠還沒有竣工呢。

國內的這些鋼鐵企業的競爭,同時積極開闊國內的市場,使得帝國的鋼鐵產量是保持了快速的增長態勢。

去年的時候,也就是1870年,帝國的原鋼產量爲九萬噸,生鐵產量爲一百二十萬噸,煤炭產量爲一千五百萬噸。

其中的原鋼和生鐵的產量已經不比列強中的法國差多少,而煤炭產量更是超過了法國。

單純說鋼鐵以及煤炭產量的話,目前的帝國是排在世界世界第四,僅次於英國、德國和美國之後。

這裡不得不說美國人的變態,內戰結束沒幾年呢,這發展速度就已經是相當恐怖,隨着太平洋鐵路的通車後,美國人掀起了工業發展的高潮,其發展速度比起帝國的發展速度還要迅速。

而法國則是受到普法戰爭的影響,而後又是革命啊什麼的亂七八糟的,工業發展是受到了極大的影響。

在這個時代,各國都是保持着高速發展,各種工業數據都是成倍成倍的增長,一旦停下來,不需要停多久,一年兩年興許就會被別人趕超,然後想要再追上去可就難了。

而法國的發展停滯下來,也是讓林哲更加謹慎,在這種關鍵時期,任何能夠干擾到帝國內部發展的事都是需要儘量避免的。

從當塗回來後,林哲就是正式批准了當塗建市的請求,當塗縣將會從太平府獨立出來,改爲當塗市,不過這個當塗市並不是內閣直轄,而是安徽省直轄城市,其行政級別和省會相當。

這也是國內第三個以‘市’爲稱呼的城市,即上海市、南京市、當塗市。

不過當塗市作爲一個新興工業城市,其格局自然是無法和上海、南京相提並論,也無法和天津、廣州、蘇州、杭州相比,當塗的優勢自始至終只有一個,那就是重工業。

除此之外。當塗並不算什麼太過特殊的城市。

而1871年上半年的行政改革,也不侷限在當塗,實際上範圍是相當廣泛。在當塗市自後,國內的其他幾個具有重要經濟地位或者政治地位的城市。同時又不是省會或者府治的城市進行調整,提高行政級別,安排爲省直轄縣、州等。

比如餘姚縣,這個縣作爲帝國龍興之地,不僅僅是皇室家族的老家,同樣還是帝國大量軍政要員的老家,象徵意義比較大,爲了改善這個小縣城的經濟發展。特地升格爲省直轄縣,浙江省府直轄。

此外,北平府之寧河縣劃入遵化府,兩地合併後改稱唐山府。

並且是再一次大規模的對縣、州、府這三級行政區域進行調整,合併。尤其是州,在明清時代的各種州是非常多,但是其中有着府轄州,也有着省轄州,有的州比縣還小,但是有的州比府還大。

早些年帝國也是裁撤合併了不少州。但是依舊沒能完全清理完畢,而這一次,帝國是把所有的州都給清理完畢。通過州改縣、州改府。或者直接猜測,區域分有其他府縣接管等方式。

把帝國存在的各種州都給清理掉了。

同時由於部分省份的府級單位比較多,有些比較少,因此也是進行了合併或者拆分,大府拆分,小府合併。

原則上是一個縣轄二十到三十個鄉鎮,四或五個縣組成一個府,一個省視具體情況,轄有若干府。

至於省轄的府會比較多。會造成省府管理效率低下的因素,則是通過加設道員分管來解決。這些分管道員在省巡撫的指導下,分管若干府縣或者省府機構的事務。

有些省份的府少一些。所以道員也少一些,有的省府縣多一些,所以道員會多幾個,並沒有強制的硬性規定。

行政區域的調整,其主要目的是解決明清時代遺留下來的一些問題,使得各級行政機構能夠更高效率的施政。

調整行政級別的同時,林哲也是加速推動了國內工業發展的步伐,而這一次,他不僅僅是會直接給下面的中央內閣部門下達指示,而是親自出馬,在六月份裡少有的舉行了大朝會,位於龍椅寶座上的林哲可沒有和那些傳統封建皇帝那樣當啞巴看戲。

而是高談闊論,着重提及帝國繼續發展工業的決心和信心,號稱天下臣民爲皇國之昌盛而奮發圖強。

並提出了教育強國、科技強國、實業強國,這三個口號!

這一次的大朝會,林哲是當成了演講來辦,下頭的幾百個軍政官員們都是一字不落的聆聽林哲的演講。

而很快,官方的內部刊物就是通篇刊發了林哲的大朝會演講,當然了,這肯定不能寫是演講,而是聖訓。

緊接着,在官方的推動下,民間的報紙也是陸續刊發林哲的演講,一時間裡,全國範圍內都可以頻繁聽到‘聖訓’這兩個字,而緊接着聖訓兩個字的,就是強國,然後則是教育、科技、實業這三大詞彙。

這一份林哲的首次公開的,大規模的,面向全國範圍的演講稿,引發了全國範圍內的學習精神浪潮,唉,不能說是學習精神,而是領悟聖訓,或者是揣摩聖意。

這種浪潮很快就會波及到具體事項上,比如內閣之教育部,在聖訓廣發後的第二天就是向外界宣佈將會加大投入,今年將會啓動至少三所綜合性大學的建設計劃。。

上海市方面也很快回應,表示在後續多年的地方財政收入中,每年都將會拿出至少百分之五來對各項新技術進行獎勵以及扶持,並對各項新技術產業納入稅收優惠行列之中,給予稅收優惠。

哪怕是內陸的窮省也是不敢落後,山西省發表通告,將會在今年下半年對山西省內的若干煤礦進行公開招標,同時爲了打通煤炭外運的障礙,今年開始,山西省地方財政將會每年給出不少於三百萬的稅收優惠額度,用以補貼山西省內的鐵路交通建設。

剛發展沒幾年的遼陽省也是迅速跟進,表示已經和中國鐵路公司達成了相關協議,將會在現有的東北鐵路之外,修建一條瀋陽到旅順的支線鐵路,並表示這條鐵路一旦完成建設,將會給遼陽省的煤炭、鋼鐵、大豆等產品的外運帶來極大的便利。

1871年,在林哲的大力推動下,帝國掀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建設高潮!

ps.追更的童鞋們,免費的讚賞票和起點幣還有沒有啊~515紅包榜倒計時了,我來拉個票,求加碼和讚賞票,最後衝一把!(。)

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38章 電報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68章 布拉鎮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632章 帝大系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308章 勝了嗎?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6章 追擊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27章 刺刀肉搏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1章 餘姚林家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8章 各方利弊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0章 傷亡懸殊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604章 北海國第97章 城頭激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91章 進城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
第50章 林德機器廠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281章 黃以典再現第231章 吏治突顯第644章 他必須死第180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一)第701章 戰艦雲集第455章 大封功臣(二)第241章 戰略之爭第438章 電報第589章 籌辦新戰艦第205章 四省巡撫第682章 儲君人選第501章 中亞危機第466章 海河工業區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668章 布拉鎮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587章 嫦娥號裝甲巡洋艦第427章 大理苦戰第263章 林哲的惡趣味第103章 黑夜混亂第108章 主動出擊第301章 勢均力敵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481章 海軍改革第565章 阿瓦恰灣第423章 北岸工業區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406章 長沙春寒第632章 帝大系第139章 逼宮謀割據第328章 後裝步槍的首秀第296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第586章 騰飛中的海軍第489章 銀行業和外資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713章 英國的退縮第308章 勝了嗎?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181章 帝國海軍在行動(二)第31章 謹慎東進第569章 他們的戰爭(二)第182章 驚天巨響第36章 追擊第168章 宮務廳情報處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473章 新疆設省第628章 蘭港大統制共和國第611章 陳月川回京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474章 日`本局勢第515章 林碃上學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537章 備戰英艦隊第27章 刺刀肉搏第303章 激戰吳淞第1章 餘姚林家第493章 初臨北平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197章 恩科放榜第78章 各方利弊第366章 北上直隸第114章 最後的齊射第20章 傷亡懸殊第398章 橫掃北方第660章 確立金本位第211章 三國領事來訪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19章 海軍行政改革第692章 各有顧慮第230章 阿來,放狗第309章 殉國名單第278章 兵臨廣州第604章 北海國第97章 城頭激戰第496章 文化侵入和融合第510章 扶爛泥上牆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557章 海軍五年計劃第391章 進城第375章 未來的希望第588章 畸形的社會第251章 望風而逃第631章 教育強國第517章 母憑子貴第138章 敗退和首秀第171章 整編擴充計劃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10章 海陸分家第672章 彈藥告急第兩百零九 漲當塗工業區第253章 沈馳雲入沐陽第521章 裕祥號事件第349章 官督商辦第360章 包令的南京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