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暴風雨夜的前夕

面對席捲大半個中國的太平天國清廷沒有懼怕過,那是因爲他們知道太平天國本質上就是一羣流兵,而且還和儒家水火不容,不用清廷自己動手,那些視儒家爲生命的漢族團練就會把太平天國給滅了。

然而林哲卻是不一樣啊,餘勝軍可不是什麼流兵土匪,而是一支正規的政治軍事利益集團。

裡頭領軍的將領可都是一些儒家書生官員,而且包括林哲在內,這些將領大多出身江南地區的書香門第,富紳豪族,這些人造反所造成的影響絕對不是區區流民土匪可以相提並論的。

這是足以顛覆滿清政權的事!

要不然你以爲這兩年滿清爲什麼忍着林哲,就是因爲他們知道林哲不好對付,是比太平天國更大的威脅,如果把他逼反的話咸豐帝這個皇帝也就當不下去了。

但是忍了兩年後,林哲已經不準備給他們太多時間了,如今扣留江南賦稅和自請督辦江南軍政事務,擺明了是要割據地方。

面對已經不止是跋扈,而是擺明了要割據地方的林哲,清廷上下大爲驚慌,那些軍級大臣議論了幾天都是沒能拿出什麼好的辦法。

承認林哲割據地方?這是不可能的事。

但是就這麼和林哲鬧翻臉,後果也是他們無法承受的!

“如今林哲已經擁軍數萬,盤踞蘇南、浙北、皖南等州縣,如果強行和他鬧翻後果不堪設想!”文慶如此對咸豐帝如此道。

咸豐帝雖然年輕,但還是聽出了他話中的暗藏意思,那就是繼續忍。

“如果繼續讓林哲這麼胡搞下去,他繼續做大到時候控制整個江蘇和浙江甚至北上蘇北怎麼辦?”咸豐帝也是有着自己的擔憂,他知道現在和林哲鬧翻的話,吃虧的是朝廷,但是他也擔心繼續忍下去的話,會讓林哲更加囂張,繼而控制浙北、江蘇等更多地區。

文慶道:“如今江寧和鎮江依舊有大量的賊軍。林哲盤踞蘇南和浙北,直接對上的是他們,而不是我們。在這些賊軍徹底覆滅之前,林哲北上的可能性非常小。”

“而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趁着賊軍被林哲擊敗之前,繼續擴大我們的新軍規模!”

說到這裡,他提起了李鴻章:“此前江淮新軍已經出兵揚州,並且大敗賊軍,可見我們這兩年辦新軍的路子是對的。如今我們只需要辦更多的新軍,到時候足以應對任何局勢!”

面對林哲搞事實上的割據,雖然清廷已經是恨不得把林哲一口吃了,但是依舊不得不繼續忍着,林哲的摺子被咸豐帝留中不發。

也沒有對林哲扣留蘇南、浙北、皖南等部分州縣的賦稅而說什麼,擺出了不管不問的態度。

這是一種鴕鳥戰術,清廷既不給林哲什麼督辦江南軍政事務的名頭,也不對他扣留江南賦稅而進行懲罰之類的。

總之就是當做不知道!

而另外一方面,咸豐帝再一次發下上諭,要求李鴻章的江淮新軍年內要擴軍到萬人以上。同時詔令各地八旗、綠營廣辦新軍。

辦新軍要錢,清廷雖然還窮的叮噹響,江南餘勝軍控制區的賦稅也是被林哲扣留了,但是清廷依舊掌控着全國大部分地區,而在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相繼覆滅後,雖然說損失慘重,但是從另外一方面來說清廷也是減輕了極大的負擔。

要知道之前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可是有兵數十萬,每個月需要耗費無數的軍餉、糧草、軍械,如今這兩股大軍相繼覆滅後,朝廷自然不用支出海量的軍費。從而可以騰出更多的軍費用以辦新軍。

此外由於清廷已經無法從洋人手中購入洋槍樣炮,而之前和春雖然和林哲達成了以戰馬換購洋槍、火炮的口頭協議,但是自從林哲宣佈扣留餘勝軍控制區內的賦稅充當軍費後,這種交易就是停止了下來。

前後持續一個多月的交易裡頭。和春只換到了一千支洋槍和五六門的舊式火炮後就停止了,爲此他還付出了高達五百匹戰馬的代價。這算下來一支滑膛洋槍的價格,包括刺刀,配送的彈藥等一套下來高達二十兩銀子,並不比1856年型小口徑米尼步槍便宜。

外購軍械無門之下,而清廷對洋槍的需求量非常多。所以曾國藩首先上書,請求開辦軍械局,並首先在老巢湖南開辦了湖南軍械局,用以生產洋槍樣炮等。

後李鴻章也是聯通其他幾位督撫上書,請求開辦軍械局,這一次清廷爲了保障軍械局處於自己的控制中,是打算在天津設立一個軍械局,也就是天津軍械局。

至於這兩個軍械局什麼時候才能夠大規模量產洋槍樣炮,那就得看清廷的投入力度了。

而從清廷的這一系列手段來看,擺明了是想要以鴕鳥政策拖延時間,然後埋頭髮展新軍,最後期望利用新軍和林哲的餘勝軍一戰。

面對清廷如此反應,林哲驚奇於他們的忍耐力的同時,也是毫不客氣的全面接管了餘勝軍控制區內的軍政事務。

至此,雖然說林哲尚未公開化的造反,但實際上已經是撕破了臉皮,林哲和他的餘勝軍已經走上了獨立割據的路子。

目前而言,餘勝軍已經控制了蘇鬆太全部、常州府除江陰縣以外的各縣,鎮江府的金壇縣、溧陽縣、江寧府的溧水縣等。

浙江方面則是控制了湖州府北部的幾個縣,而嘉興的話也算是處於餘勝軍的兵鋒之下,林哲已經派人去接受當地的賦稅和厘金等。

皖南方面,則是控制了廣德州。

而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區裡除了商貿區外,其他地方餘勝軍只能算是軍事控制,並沒有完全插手當地的文官體系。

林哲只要當地的賦稅,至於誰去當官對他而言問題不大,而且餘勝軍盤踞蘇南和浙北數年,那些地方官員大多也是知道餘勝軍的厲害,既然朝廷那邊沒有明確聖旨說不讓林哲收取賦稅,那麼他們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考慮。自然是乖乖的向餘勝軍交出賦稅所得了。

而得到了上述州縣的賦稅收入,又是讓餘勝軍的軍費富裕了許多,要知道江南本來就賦稅重地,當初江蘇和浙江兩省可是供應了江南大營和江北大營數十萬大軍。如今這些錢糧都落到了餘勝軍手中,這錢不多才怪呢。

有了錢第一件事是做什麼?自然是擴軍了。

林哲灑出了大量的軍費,除了籌建已經有規劃的第六混成團、第七混成團、第八混成團外,林哲又是以駐紮湖州、廣德的兩個營爲基礎,擴編第九混成團。

同時又在紹興老家招募一個新的混成團。是爲第十混成團。

又利用從和春手中換來,以及自行從北方購入的數百匹優等戰馬,準備組建第二騎兵團。

如果上述五個混成團以及第二騎兵團能夠順利編成的話,那麼餘勝軍的陸軍規模將會直接翻倍,達到兩萬三千人左右的規模。

除了擴充陸軍部隊外,林哲還給水師營拔去大量軍費,用以招募水兵,添購戰艦,有錢的水師營已經向上海造船廠下了訂單,以採購三艘四百噸級別的蒸汽暗輪戰艦。此外還下單採購多達十二艘的八十噸級內河蒸汽暗輪炮艦。

如果這些訂單順利完成,水師營的規模將會直接翻倍,達到擁有六艘四百噸級別以上戰艦,二十艘百噸以下炮艦的規模,總兵力會超過五千人。

林哲的整個擴軍計劃,其實核心思路就是把現有的餘勝軍兵力翻倍。

而除了這些餘勝軍的正規軍外,林哲也是大力整頓協防團,首先是從原有的七個協防團從抽調精銳骨幹,也就是原來的那些加強營士兵,統一編組了兩個團。這兩個團雖然繼續採用協防團的稱號,但實際上裝備和待遇已經和餘勝軍正規軍一摸一樣了。

於此同時,餘勝軍對協防團的士兵來源也不僅僅限於之前的戰俘,而也向民間的窮苦民衆中招募。依舊只給予伙食,而不發給軍餉。對新兵的要求也沒有正規軍那麼高,基本上只要是青壯都要。

林哲是期望能夠把協防團的規模從現有的萬人擴充到三萬人甚至更多。

面對幾乎是只要身體條件合格,來者不拒的協防團募兵要求,很多清軍、太平軍的潰兵都是趁機加入協防團,只爲了混一天三餐飽飯。

這些協防團都是林哲準備的炮灰兵力。戰鬥力雖然不咋地,但是也要拉上戰場的,而同時餘勝軍的正規軍和協防團兵力總數都還是太少,外出打仗的時候,廣大腹地也需要一定的兵力進行彈壓,防止地方土匪、流兵興風作浪。

爲此,林哲以強勢手段,在各府開設巡警處衙門,強行把各府縣的各種地方武裝力量收編爲巡警部隊,統一編練巡警營。

這個過程中遭到了不少人的反對,這年頭基本上各個縣令,知府手中都有數量不等的武裝力量,尤其是安徽、浙江、江蘇等長期和太平軍作戰的地區。

你餘勝軍要收編他們的武裝力量,自然是會遇到阻礙的,比如已經高升杭嘉湖兵備道的曲勝潮,他就死活不肯讓手底下的兩千多民壯被收編。

結果被林哲從上海派來湖州主持軍務的許鵬安直接調集剛編成,都沒完成訓練的第八混成團、第九混成團聯合剿滅,林哲還特地給曲勝潮扣上了“私通粵匪”的罪名。

就連身在杭州的何桂清極力反對都是沒用,只能眼睜睜的餘勝軍第八混成團從杭州城外北上湖州,然後聯合第九混成團把曲勝潮的湖州勇營給鎮壓並收編了。

曲勝潮兵敗北逃,最後跑到揚州投靠李鴻章去了。

儘管整個收編控制區內其他武裝的過程有些曲折,但總算是進展順利。

縱觀整個1856年的夏天,林哲都是忙着擴軍,整頓內務上,他要積蓄力量發起最後的衝擊!

而太平天國和清軍兩邊也沒有閒着,一個個都是磨拳搽掌,練軍擴軍,然而有意思的是,自從六月份後,江南地區的餘勝軍、太平軍、清軍之間的交戰卻是不約而同的停了下來。

太平天國那邊的石達開等人也不傻,自然是知道了林哲和清廷已經分道揚鑣,就差直接舉起反叛了,這個時候太平軍和餘勝軍打生打死的話,豈不是便宜了清軍?

別說打了,石達開甚至還派人到上海秘密求見林哲!。

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647章 皇子所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13章 見黃宗漢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0章 救援長興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3章 慘勝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2章 土匪危機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471章 窮教育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4章 傷亡名單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308章 勝了嗎?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53章 東進上海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458章 控制越南
第643章 培養體系第621章 普法戰爭第696章 太子出訪第454章 大封功臣(一)第490章 檢閱海軍第509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第63章 神經病和偉人第74章 上海商貿區第109章 四千對四萬第179章 渡江北上第637章 驚天大秘密第369章 太平軍入川第542章 緊跟本艦第512章 真假天皇第275章 嚴陣以待第612章 陳月川的野望第189章 財務處諸事第651章 十四年式75野戰炮第573章 東北大開發第528章 衝突升級第291章 談判退讓第297章 廣州失陷第439章 財政和軍費第235章 督察院風暴第647章 皇子所第535章 香港登陸戰第13章 見黃宗漢第606章 中島佐木第664章 漢化改革第30章 救援長興第292章 大戰前的影響第665章 李允慧見聞第287章 聯軍總攻第641章 勢均力敵第677章 中俄南京條約第661章 朝鮮局勢動盪第578章 寧朝提親第381章 九江湖口第480章 炎帝號鐵甲艦第261章 李鴻章的戰俘生涯第262章 李鴻章南行記第456章 立嫡立賢第552章 英國人的顧慮第442章 女蝸號鐵甲艦第326章 夏稅和鐵路第147章 圍攻杭州第134章 救援天京第43章 慘勝第161章 鎮江戰役第593章 心比天高第694章 炫耀武力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639章 聯合調查局插手第372章 利者欲也第336章 新戰略計劃第440章 散兵編制第178章 夏季攻勢第690章 蘭港國朝貢第695章 現代文明推廣運動第120章 先賞後剿第447章 產業整合第2章 土匪危機第670章 帝國炮兵第393章 雪地逃亡第128章 跋扈和自傲的對決第125章 林成庭東進第471章 窮教育第9章 訓練再訓練第277章 工廠內遷第527章 佔據珍珠港第44章 傷亡名單第362章 中英上海條約第216章 戰爭風暴來臨第268章 冬季戰略調整第554章 四國條約第681章 皇子初登場第446章 龐大訂單第400章 元宵佳節第208章 殘酷肉搏第311章 俘虜問題第218章 桃源大決戰(一)第443章 美國內戰的蛋糕第576章 絲襪艦隊第545章 捷報入京第270章 戰爭通牒第392章 走投無路第87章 林成庭南犯第308章 勝了嗎?第452章 演習和變革第556章 全球海軍的變革第577章 馬政雜談第53章 東進上海第284章 死守不出第595章 性能和成本的取捨第142章 革職下獄第605章 三國之勢第267章 漢特?威廉的失態第547章 海軍技術改革第683章 冊封太子(一)第458章 控制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