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

bookmark

(謝謝~~本道的打賞,謝謝菜園上的菜菜,a$「卐」沙之舟「弦空」,硬改歷史,大哥雍....長久以來的支持,滑瀝瀝無以爲報,只能多碼字,多更新。另外有一點需要說明,清末的匯率不穩定,各地銀價也不相同,據我推測,1909年京城地區一兩銀子在大致在一百五十塊到兩百左右,大家怎麼看?)

======================================================================

或許是載灃的一句“有兵在”傷透了垂暮老臣心,或許是這位託孤大臣始終關懷國事而夙夜憂愁,又或許僅僅是單純的年老體衰,時值多病之秋,從朝堂上歸來的張之洞一病不起,兩個多月的時間,軍機處的點卯表上始終掛着他的缺。

隨着天氣的由暖轉涼,萬物都呈現一種衰敗的先兆,而深秋到來的這個月,涼風乍起,直衝人的骨頭縫,一代名臣再也經不起這樣的大動干戈,在一個寒冷的早晨,張之洞跳動了七十三年的心臟終於緩緩停下,隨着他的逝去,四大名臣的時代也徹底封藏進了歷史的故紙堆裡。

以張之洞的歲數看,他的死去固然是情理當中,但當他突然逝去的消息傳出來時,朝野上下的反應仍然是轟動級別的,軍機大臣,體仁閣大學士,慈禧欽點的兩位託孤大臣之一,這些重如千斤的官銜猶如懸掛在巨人領口的勳章一般,昭耀於世,而巨人的倒下注定會濺起一大片紛飛的泥土。

次日,載灃借用皇帝的名義,發佈了一道篇幅頗長的訃告,充分肯定了這位帝國老臣的貢獻,包括治理湖北,督戰中法的內容,然後追封他刑部,戶部,吏部,禮部四部尚書銜,不過,頗有些諷刺意義的是,朝廷給出的諡號是文襄,取文成武德之意,遠遠不及曾國藩的文正,和李鴻章的文忠,這樣特殊的安排,或許載灃還因爲兩人之前的爭執而耿耿於懷。

但不管怎麼說,張之洞的哀榮還算得上隆重,在京城停靈幾天後,將會根據他的遺願歸葬老家。

張之洞位於北京白米斜街的寓所成了衆人集聚的地方,幾天的時間,京城不少名流,舊臣,故知都趕往這裡弔唁亡靈,而王公大臣們也通過各種方式派人奉送了喪禮,不管是否發自內心,這些做法,也算盡足一點表面上的心意,起碼不會有人在背後戳脊梁骨。

張之洞逝世後的第四天,葉開來到了張府弔唁,在靈堂親自上完一柱香,他緩緩離開,肅穆的白色,落下的西洋,沉重的哀樂,似乎預示着一箇舊的時代已經悄然落幕。

中學爲體,西學爲用,張之洞畢生信奉的東西已經落伍,隨着洋務運動的失敗和破產,未來屬於更爲先進的立憲和革命說。

在老一輩勢力陸續凋零後,持有這樣觀點的新派大臣緊隨其後,終於登上清末的歷史舞臺。

這其中就包括葉開,以及他苦心打造的小集團。

張之洞的死去,給了葉開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頂替前者出任軍機大臣的新人選,勢必會將載灃和奕劻之間,保持了許久的平衡局勢瞬間打破,這次,勝利的天平明顯倒向載灃這一邊。

張之洞死後的第八天,一紙上諭就從崇德殿裡發出,新的大臣人選已經決定好,就差走馬上任,而除了載灃身邊少數幾個人外,消息憋到了最後一刻才公之於衆,整個討論過程的前前後後,壓根就沒有理會奕-劻。

戴鴻慈入直。

相比於歷史,法部尚書戴鴻慈,提前了幾個月當上軍機大臣,而此前這個位置的人選本應該是毓朗,當然因爲衆所周知的原因,後者已經完全沒有了機會。

比起本人,人們更關心的是戴鴻慈的背景,出洋五大臣,新成立的法部首腦,司法領域的改革家,以及一個顯眼的立憲派稱號,這些標籤獲得或少的能猜的當權者的政治態度。

載灃之所以選擇戴鴻慈,很大程度上是因爲葉開盛宣懷等人的建議,其中一個最爲關鍵的理由打動了載灃,他和奕-劻不是一路人,這也就意味他可以放心大膽的用。

與任命書同一時間下達的,還有另一條命令,按照慣例,上一個入直的載澤地位擡高了許多,去掉了“學習”的名頭,成爲五大軍機之一的真宰相。

載澤,戴鴻慈,以及他們對立面的奕-劻,世續,再加上一個老態龍鍾的鹿傳霖,狹小的軍機處班房,將會變得更加擁擠。

面對愈發不容樂觀的局勢,最不高興的人恐怕非奕-劻莫屬,他之所以能和載灃掰掰手腕,就是因爲他手底下還有軍機處這個最高行政樞紐,而之前牢牢掌控的軍機處,現如今已經讓出了半壁江山。

所以,得到這個消息的奕-劻,陷入了深深的失落當中,幾天下來臉部始終陰沉着,打壓毓朗,他看似獲批頗豐,但得到的僅僅是個虛名,毫無疑問,他的處境已經日趨孤立,這個時候,他甚至開始懷疑過早和載灃撕破臉皮是否真的合適。

沒了袁世凱,沒了那桐,沒了徐世昌,也沒有楊士驤,僅僅有個世-續也是孤掌難鳴,隨着北洋集團的四分五裂,奕劻在朝中的日子越來越難過。

葉開的等待沒有白費,而載灃也沒有想到勝負關係的轉換會如此迅速,僅僅兩個月,他就看到了成效。

一看到局勢對自己不利,奕劻索性玩起了老一套,任命戴鴻慈的詔書一到,奕-劻就上表稱病,一個人躲在家裡,靜觀外部事態發展,企圖用這樣的方式轉移別人的視線,特別是載灃。

當然,如果奕劻以爲這樣就能成功躲避載灃對他的關注,就太枉顧他多年的政治嗅覺了,除了葉開,還有警衛局的幾十雙眼睛盯着他,日夜不停。

乘勝追擊的好時機就是在這個時候悄然降臨。

如果說張之洞的死亡,僅僅在帝國內部引起了一次局部範圍的震動,那麼時隔二十天後,另一個著名人物的非正常死亡,就讓大清國的周邊形勢驟然緊張。

面對突然而至的事件,這一次,奕劻無論如何是躲不過。

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局外人的動作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
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三章 凜冬將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一百九十五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九十八章 計策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三十四章 下一步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一十二章 囑託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四十二章 攝政王還是皇太后?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二百九十三章 聯合審理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八十八章 股票交易所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七十八章 局外人的動作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七十四章 百密一疏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六十八章 招商引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救市?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一百一十三章 你敢抗命嗎?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一百零八章 破天荒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